大众文化与审美生活状况反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众文化与审美生活状况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众文化与审美生活状况反思

作者:李西建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一)大众文化与大众审美生活现象,作为社会文化结构中的感性形式,它在传播意义上拥有最广泛的社会成员的普遍接受与参与;在价值层面上,则是整个社会文化结构的敏感部位与深层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和大众审美生活的繁荣景观与活跃状态是显而易见的。伴随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秩序的巨大变革,大众审美生活的进程也得以扩展和延伸。大众审美趋向的日益崛起,实用美学的普遍繁荣,审美生活的广泛化与通俗化,人们感性文化消费欲望的空前高涨,都得以表明,新的社会文化新型已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审美的审秘色彩,促使中国文化与美学更加真实地贴近大众的生活与实践。这种转型,一方面深刻体现出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变革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已客观构成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误区与障碍,有必要予以思考和辩析。

(二)当前大众文化与大众审美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大众文化传播、社会审美行为、青少年的审美追求和文艺创作领域诸方面。其表现特征为:

1.大众文化传播中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趋间与商业化倾间。大众文化传播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十分巨大。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传播以其巨大的辐射力和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在社会舆论宣传、价值观念更新、文化心理变革及审美生活繁荣诸方面曾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就总体现状而言,当前大众文化传播以及由此导向的文化消费,普遍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现象和行为。如重模仿和复制,轻创造和革新;重享乐之风的鼓动和诱导,轻发展维艰的告诫和思考;重实用,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重物质崇拜,轻价值建构。这些都直接诱发了文化创造和艺术生产的短期行为、欺世媚俗、粗制滥造和模仿抄袭之风大量涌现,它在客观上形成了文化市场复杂混浊的传播格调和趣味,造成大众文化传播中几种主导性倾向。倾向之一:即以凶杀、暴力、匪盗、地痞流氓、黑社会、现代绑票等现象为传播的中心和热点,其大量充斥于书摊、书店、书市和许多流通传播领域.并冠之于社会写真、生活记实和热点追踪等文化招牌。这种传播指向,以满足人的心理渲泄和刺激效果为手段,直接导致大众文化思考机能的蜕化,对青年学生人格形成的负效应和危害性相当严重。倾向之二:即把温馨的言情与颇富刺激的性描写、性展示相结合.形成一种庸俗、轻浮的消费气息,并扩散干文化市场。倾向之三:对消极文化心理和情绪的传播,即.“种信念失瘩,一无对奈何肋文化心态悄然而起。如一个时期以来,宣扬和推崇闲情逸致、难得糊涂等带有消解意义的心理情绪遍及各家报刊,:并成风靡之势;怀旧感的油蜂而生争一更有甚者许多带有愚昧和宗教式的封建传统也被纷纷抬出;一批带有“灰色”心态的作品被炒得热火朝天,其中以知识界和知识分子的变化最为突出。倾向之四:即大众文化传播中神秘主义思潮的滋生。80年代后期以来,《易经》、气功等卦象之类的图书成为热门畅销书,人类的灾难和末日的预言成为抢手货,鼓噪修坟造墓、讲究风水的书也成为新的时尚。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神秘主义的再度流行,以及对社会文化心理所产生的负效应,应值得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2.社会审美行为中的盲目性与价值失落状态。由于受大众文化传播和社会心理情绪的直接影响,原有的文化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摇和冲击,而能为人们普遍认同的新的文化范式和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这就导致文化选择与价值认同上的随意性与失控现象,并进而产生社会审美行为上的无所适从、浮躁及价值判断上的错位等现象。特别是在追求商业效果与成名效应这种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濡染下,在过热的感性消费欲望的驱使下,导致社.会审美行为失去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普遍随波逐流,追踪热点,在热热闹闹消费享乐中日益走向平庸和盲从。众所周知,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文化价值标准的某种失范和混乱,一种以世俗化和感性化为中心的消费型大众艺术突然兴盛起来,并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占领了文化艺术的广大市场。不少艺术家和作家苦于清贫难耐而纷纷寻求各自的生存手段,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通俗歌曲、摇滚音乐、人体摄影、武侠传奇、言情小说、地摊文学、人物隐私、写真记实等等,俨然构成我国当今文化领域的主体形态和奇观。现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文化人士关心利益得失重于关心文化建树,社会审美行为中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社会功能为形而下的感官愉悦所替代,直接的感性效应成了衡量作品高下的普遍尺度,文化的工具效用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文化的本体意义,商品化价值遮蔽了审美砖丽侨值敲‘,消菌病、,争现时的文.化行为和审美行为显示出较强的控制力,由此而带来的是严肃艺术的生存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危孤「一另一方面,社会性的大众审美崇高也较多停留在外在装饰和审美包装方面,而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的审美心理的培养却被忽视了。过份推祟审美感性欲求的满足,必然带来社会审美行为的畸形发展,直接导致审美生产与接受越来越不重视认识的、审美的价值和理性内拯,只重视所谓可视、可听、可读的所谓娱乐功能,思想内涵也越来越趋于由深层向表层,由崇高向卑微转化。社会审美行为的盲目性和价值失落状态必然导致庸俗作品的泛滥,从而限制和降低了消费大众的文化品位。

3.青少年审美追求中的迷茫感和泛喜剧化色彩。在对当前社会审美心理趋向及审美形态的分析把握时,有人认为喜剧是中国当前审美的中心范畴。“随着市场经济、务实政治和消费文化的确立,当代中国的审美文化正在出现转型,由沁至70年代的正剧文北,经过80年代的悲剧文化,转向喜剧文化。在对五光十色的幻想的消费中安于现状,是这种喜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由于受社会审美文化总体氛围和格调的熏染,才产生出青少年审美迫求上的复杂状态。其主要表现是,频繁转换审美视角,不断追踪审美热点,以流行、浮华、时髦为美,崇尚新奇、怪异,表现出审美的幼稚性和盲从性。短短数年时间,青年学生审美追求的心理历程,大约经过了从专注的港台情歌、言情小说开始,经迷恋汪国真,加入“追星族”,到时尚文化衫,潇洒走一回,再到对玩世不恭的文化行为的内在崇尚这样几个阶段。其中的每一步都真实表现了青年学生的迷茫情绪和不断探索自我位置的心理轨迹。由文化转型所导致的青年学生文化心态的变化,不仅体现于表层的情感渲泄和自我表现方面,也体现于深层价值观与价值认同方面。如把不满、自嘲、厌世等心态通过“文化衫”表现出来,就是其中典型。这种心态发展的极端,便是灰色的调侃、无聊感与玩世不恭的态度,它能把人生中的失意、烦恼和心灵上的重负,在轻松的调侃中得到化解。所以在青年学生中拥有广泛市场。需要指出的是,调侃、失意和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所以能在青年阶层乃至文艺创作领域中流传开来,其原因在于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作背景。从我国所处的新旧交替这种特定状态看,调侃、嘲弄这些喜剧性手段,对于消解旧事物.否定传统落后的文化观念不仅必须,而且有益,它属于社会转型期有意义的内容。然而,在泛喜剧化的心态中亦不同程度地含有消极的心理情绪,它在俏解旧东西的同时,也倾向于消解理想本身。80年代后期以来,青年学生中厌学风、享乐风、价值失范和理想淡化等倾向的滋生,加上大众传播中的某些不合理导向、社会心理崇尚中的物质至上,均对青年学生文化行为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而影响最深、最直接的是教育者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和文化知识本身的实际贬值,它在客观上严重挫伤了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而大多数教育者人格的示范性和权感性,因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实际下降而变得苍白无力,难以产生有效的说服力。#p#分页标题#e#

4.文艺创作行为中的“浮躁病”和急工近利倾向。“浮躁病”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当代中国文化的一种突出现象,也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状态。它经由市场经济的不稳定、物价的不断上涨而引发、产生,以至扩散到文化艺术领域,直接导致大众文化传播、社会审美行为与文艺创作过程的盲目追随倾向和短期行为,其中尤对文艺领域的影响最深。其突出表现是,作家盲目趋附,创作视角变化快,追踪热点,标新立异,文艺思潮不断翻新。在新旧观念,价值尺度的冲突与转型面前,许多作家变得困惑、迷惘、无所适从,以至出现浮躁心态。而浮躁心态在知识界和文化界的滋生流行,则体现出尸种十分特殊的内涵。它客观表明了,文人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逐渐失去这一群体特有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在降低着应有的理性力量和清醒的自我意识,责任感在淡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趋于消失,当代文艺日趋疲软和困惑的状态,正在于“浮躁病”的扩散与弥漫。分析当今作家的创作倾间,在社会心理情绪的影响下,它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从创作的价值选择看.商业性的包装和市场效应,以及卖个好价值已成为某些作家写什么的重要参照系;从创作的心理动因看,投合大众化的世俗倾向,满足感官的愉悦和消费,已成为某些作家有意识的追求;从创作的文化策略看,展现东方文化奇观,表现“性文化”、隐秘文化、市井文化和神秘文化已成为流行一时的创作题材;而从当前创作所表现的主要内容看,描写世俗消极的人生世态和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反崇高、反理性、反文化的创作趣味,也时隐时现地表现于文学创作领域。这些现象的存在,慢慢消解文艺的思想内涵,也不断刺激了艺术品位的下移,对当代文艺的发展和文化建设事业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因而,在当前特定的文化条件下,如何自觉的促使作家创作行为的内在转化,如何强化艺术的精神价值,提高艺术的品位和理性力量,如何使文艺创作在当代文化和大众审美生活的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启蒙作用和鼓舞作用,如何从根本上根治社会心理中的浮躁病,解决现代文化人的内在失落和痛苦,已成为当前中国实现文化现代化,摆脱困境的根本所在。

(三)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的相互协调和稳定。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同样需要健康的社会人格系统和文化心理作为基础和保证。因此,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建设新的文化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国家落后、文化素质下降也是一种国民的心理状态,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心理,需要面对现实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深层次的问题。建立明确的价值取向,是中国文化的心理建设的当务之急,特别是需要确立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价值取向。因为任何稳定而成熟的文化型态与系统,都是以特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为核心的,古今中外,凡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体系的文化,可以说概莫能外。而要实现这种价值取向的确立,关键在于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解决好与传统价值取向的关系,即对传统价值取向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转换、改造和利用,努力发掘本民族文化的优势、智慧和根源动力,尤其应使民族的优秀价值取向,从思想理论层面进入到可操作的生活实践层面。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内部凝聚力的纽带,也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而现在的突出矛盾是,在文化价值的选择上,我们时而盲目推崇本民族的一切文化精神和意识,时而又否定和消解本民族的一切价值。两种倾向都会使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受到损害。针对我国的实际,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和社会主义时代要求下,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统一为确立新的价值取向的客观依据。

另一方面,在确立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时,我们应充分吸取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包括对西方现代化过程所付出的精神代价的借鉴和认识。总的看来,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对推动西方社会的进步,形成西方人特有的价值观念与价值标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东西方民族的根本差异,正在于以科学精神为本体和以人的精神为本体的差异.然而物质价值并不能主宰一切。在西方社会,随着科学权威和特质至上的增长,其文化上和精神上的困境也日益增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批评在科技社会中、人变成了工具和失去自我的物,变成了不完整的、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理想追求的、没有创造精神本能被动接受的单向度的人。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滋生着这种项向,即以物质崇拜为中心的反文化倾向,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当代的社会大潮中,中国现代化尤其是文化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在社会主义的总原则下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最后,我们还要特别强调,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还应当重观对大众文化的建设,积极发展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反映着普通群众的精神需求,代表着社会文化最广泛的方面,是现实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通过大众文化的日益普及和价值体系的建构,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