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联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联

作者:陈克钧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善卷中学教师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它既包括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文化;同时也包括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是一种有别于成人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学校亚文化。”[1]而社会文化,笔者认为: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群体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稳定下来的对群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各种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各种生活准则的总和,根据人们的认可程度又分为主流文化和泛文化。笔者认为,这两种文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原本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一对矛盾共同体。

首先,学校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来讲,是对已有的社会文化按照学校特殊的组织要求进行选择性的吸收或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种文化现象经过加工体验而形成的。正如前面所讲:“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文化。”从实际生活来说,如果某一种学校文化脱离了社会文化的支持和认可,那么,这种文化只能是仅以被欣赏的空中楼阁或者是被人们唾弃的文化糟粕。比如说,我们教学中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文化思想,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一种最理想的文化而存在,但现在已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被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的新的文化思想所代替,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脱离了现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只能将之搁置高阁;另外,像“板子青青竹,不打书不熟”之类的学校文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是教育的至理名言,但现在却是一种糟粕文化,同样是因为这种思想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或者说违背了社会文化的主流思想而被人们唾弃。所以,学校文化只有牢牢地依附在社会文化的潮流中,顺应其发展的方向而向前发展。学校文化又排斥着社会文化并极力地想摆脱社会文化的束缚。比如,学校文化排斥社会文化中雅俗共存的文化格局,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绝对健康或者相对纯洁的社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牵涉到社会的阴暗面时,都要用一种超越意识加以处理,让学生在感受到愤慨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还是希望,其目的就是维护学校文化中对社会理想的诠释。那么,在学生认识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时,我们既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做简单评价,也不能把它当做一个特殊个案尽情谩骂,我们必须要做超越化的处理:告诉学生们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种现象将最终消亡。也正是学校文化中的超越思想,让我们的学生总是沉浸在美妙的遐想之中。当他们真正接触到现实社会生活时,复杂的社会会让他们有一种“风霜雪雨严相逼”的感觉,由此笔者认为,当今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自杀的真正原因还是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还有,学校文化一方面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形成了整套的礼仪标准,但又极力排斥社会交往中的繁文俗礼而崇尚那种潇洒平实的礼仪风范;学校文化讨厌社会文化中的条条框框和繁琐的道德礼仪,但又不得不用更为繁琐严谨的条条框框来显示学校文化的高雅。

其次,站在社会文化的角度而言,社会文化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文化来折射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尊老爱幼、善待自然等优秀的社会文化,永远都是学校文化的主旋律。同时也需要学校文化对其进行过滤和优化,社会文化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更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引领规范。如当前的网络文化,最初只能是一种文化现象,并最终演变成一种泛文化,如何将这种泛文化提升为一种积极向上服务于社会的优质文化呢?这不仅需要社会文化自身的取舍和提炼,更需要学校文化的积极参与。我们往往说学校特别是高校是社会文化的集散地,并不是在于它能创造多少文化,而是它能通过人才优势,将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加以净化和提炼,使其最终转化为新的优秀的文化。所以说,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依赖就在于学校文化在促进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还能更进一步地优化社会文化。但社会文化同样排斥部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过于周密和严谨,违背了社会文化中得过且过的思想,比如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会把这一行为扩大化,而家长有时倒认为没什么,由此产生冲突,这两种冲突与其说是态度的冲突,还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冲突。此外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西方人那种勇往直前跃跃欲试的文化思想首先被我们的学生接受,并满足了当前社会文化中的创新思想。但同时,社会文化又对这种文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作为我们来讲“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即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似实似虚之功名事业”[2],由此看来,这种敢于尝试的学校文化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人求静的文化思想。不仅如此,社会文化还排斥学校文化中的激进思想,在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来,这是一种“愣头青”的文化,认为这种文化的存在会破坏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很多家长反对学生关心政治,讨论社会,甚至反对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因为家长崇尚的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化理念。他们还排斥学校文化中的完美化追求,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过于僵化的书呆子气或者是一种作秀。他们一方面用学分来衡量学校的优劣,一方面又排斥学校用学分衡量学生个体的错误思想。正是两种文化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排斥,呈现出了两种文化特质上的差异。

一、从个性表现来看,社会文化表现得更为鲜明透彻,学校文化则显得模糊含蓄

1.有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但我们无论走到哪里,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我们是从社会文化中获得的,而从学校文化中虽然也可以感受到一些差异,但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从社会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倾向与本地的地缘优势处于并驾齐驱的格局,所以地域文化可以自由发展,各自的特色也就更加鲜明,这些特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精准的词汇加以概括,比如,“北方文化像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而南方文化则像清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3]即使在这两种大的文化板块下,我们又可以把它们分割成更细的区域特色,而这些区域的文化特征仍然清晰明了,比如,“河南文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勤劳简朴、自视甚高、因循守旧;而山西文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敦厚笃实、豪洒温良;吴越文化则表现出多姿多彩,柔丽清婉;而我们湖湘文化处处则显现出粗陋朴实、辛辣反叛的特质……”[4]由此可见,社会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个性鲜明透彻。而我们的学校文化呢?其文化同样是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但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文化倾注了太多的人为因素的干预,而这些人为因素往往又受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的影响,这决定了我们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往往更偏重整个民族的主流文化,而地域文化只能是作为一种学校亚文化而存在的。由于所有学校的文化都受同样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的影响,故其个性并不明显。#p#分页标题#e#

2.从呈现方式来看,社会文化表现得直截了当,而学校为文化则表现得有些羞羞答答。中国的文化从整体上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文化思想。所以各种社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只要不违背核心价值观,都可以得到较为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由此社会文化表现得委婉而不做作,各种社会文化的总体表现也是真实而质朴。而学校文化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主要是为了体现一种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学分文化,正如李镇西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几乎任何一位‘优秀教师’‘优秀事迹’的辉煌大厦,都必须以其班级大大高于所在年级、所在地区平均水平的‘升学率’作为支撑的主要栋梁,否则,他的一切教育思考、探索与创新都等于零。”[5]而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引入,迅速被学分压得踹不过气来的师生欣然接受,并成为为一种内在的文化需求,这两种文化对于学校来说都是必需的,一方面学分文化不仅是学校的一种传统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并用来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学校也为迎合社会的评价,把这种学分文化当成了自己的生命线。而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也开始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期望,我们又不得不用这种文化来装饰门面,体现学校的科学性和现代性。所以这两种文化都很强势地被交替当成学校的主流文化。到底谁是学校文化的主流,自己也弄不清楚。所以,对于学校文化的两大载体来说,教师迷茫,学生更迷茫。这种迷茫使得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表现为一种模糊而含蓄的状态。

二、从文化门类来讲,社会文化较学校文化更为多元

1.是由两种文化的审美差异决定的。社会文化的审美讲究的是一种适用性和消费性趋势,正如郭声健教授所说:“在当代社会,大众艺术审美文化又有点不正常的朝着感官性、消闲性、娱乐性方向发展……”[6]所以,由于社会大众的适用需求各不相同,以及消费介质的推波助澜,比如兴起的洗脚文化和美容文化等;加之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各种外来文化也开始落地生根,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而我们的学校文化,由于之置身在特殊的社会组织中,文化的审美更趋向理性,有些即使是无大碍的文化,但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审美要求,一般都会被拒之门外,所以学校文化相对显得单一些。

2.社会文化的包容性要远远大于学校文化。因为社会文化不管优劣大都经历了历史的积累和沉淀,都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彼此间若干年的相互冲击和干扰最终形成了彼此接受和包容的文化格局,并最终拥有各自的生存土壤,所以我们在感受到各种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接受着各种泛文化的洗礼,正如丁知平、刘曙东描述的那样:“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不良文化相结合,如不思进取、迷信盛行、赌博、地下六合彩、早婚、婚丧大操大办、等低俗文化沉渣泛起……”[7]由此看来,所谓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则是对其多元性文化的生动写照。从教育本身来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8]这种“不堆积”决定了学校文化较社会文化单一得多,其仅仅局限在各种优秀文化的取舍和心灵的引导上。所谓的“学校是一方净土”,正是来自于学校文化的这种单一性。

3.政治对文化的干预不一样。“从国家政权来讲说,他必然要对文化进行某种形式的管理,制定出某些成文和非成文的文化政策,用以规范社会文化活动,这在古今中外的国家中都一样。”[9]所以政治对文化的干预是客观存在的,但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充分尊重和信任,所以这种干预显得异常有节制,为了求得各种文化的平衡,它总是小心翼翼的审视着社会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异常现象,除非这种异常现象真真切切地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否则是不会遭到政治上的否定的。正因为如此,之类的异端文化并不是一开始就遭到否定。另外,由于社会的阶层差异、群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文化的发展也就表现得参差不齐,政治对这种现象的干涉,也就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协调和引领,所以社会文化的多元是必然的。学校文化面对的受众更多的是一群年少无知、缺少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特殊群体,所以无论是站在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来讲,还是站在政治本身的角度而言,都需要我们对学校文化进行强有力的干涉。所以从国家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学校本身,都有一套完整的约束体系,加之学生本身心灵的纯洁,决定了学校文化必须是单纯的;作为学校文化的另一载体———教师,受“德高为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政治对教师作为特殊群体的特殊干预,他们对于不同门类文化的取舍显得相对谨慎和保守,对于文化的鉴别更趋于理性,老师的迂腐气质和学究形象,其实正是老师文化思想单一的表现。所以说,政治的干预导致了这两种文化多元化的差异。

三、其他差距

1.两种文化因为记忆功能的差距,导致了延留状况有着质的差别。社会文化都极力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将其记忆,如:生活中的祭祀活动、敦煌的石壁、五台山的古寺,故宫的建筑以及其他文艺作品等,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的记忆,而学校文化更注重的是当前的审美。正是有了这种文化记忆上的差距,社会文化总能够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即使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我们五千年的文化都因为有了这些特殊符号的记忆而未曾中断,即使历史上某些人为的原因,试图改变或抹杀某些社会文化,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因为有了一些特殊的记忆符号,这些文化任然顽强的保留下来。而学校文化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以及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的调整,甚至不同学校决策者,都可能改变一所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全部内容。

2.两种文化因为受众的不同,故层次感也各不相同。社会文化面对的受众是每一个社会的人,所以文化也就出现三六九等,既有精英文化,还有草根文化;既有官僚文化,还有平民文化等不同的层次。而且这种层次往往会在泛文化的潜意识里渗透着人格的评价,比如说,有人这样评价处于文化底层的人:“这种教养的缺乏就造成心灵的偏狭,他越没有得到发育,也就愈顽强地抓着尽管是片面性的东西不放,仿佛这是人格攸关的事。”[10]而学校文化受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民主思想的左右,学校文化没有多少层次感。当然,师生两大群体的文化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而两种差异只会产生身份的界定,而并非人格的评价。#p#分页标题#e#

3.社会文化的两难性即可选择性远远大于学校文化。多元的社会文化是其存在可选择的前提,社会的人都是自由的文化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个性差异投身不同的艺术门类,他们还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状况参与低俗的文化活动。而学校文化则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就是继承和发展既定的优秀的传统的社会文化和为青年一代的终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只能被动接受为他们人为设计的各种文化思想,而作为教师呢?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一样:“天下的事情未必都像萨特所说的那样具有主动选择的权利。”[11]作为教师,我们对文化的选择更需要站在体现师德的高度上去无奈地进行。所以学校文化可选择的空间相对狭隘得多。所谓这两种文化的两维关系,其实更多的是在考虑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笔者认为,正是有了这些个性差异引发的相互冲突,导致了这两种文化的不断革新和完善,使得我们整个社会的各种文化既洋溢着传统文明的斑驳,又散发着现代文明的芳香,人类的生命历程因此而绚丽,人类的生命活力因此而彰显,人类的文化之旅也就不再是一段凄落的人生苦旅,而是一段甜蜜幸福的快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