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论文:学生职素工学并行培养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旅游论文:学生职素工学并行培养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旅游论文:学生职素工学并行培养思路

本文作者:朱海岳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目前,比较典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有订单培养、“2+1”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双证书”等。[4]而它的另一种形式———“工学并行”模式,虽然在国外已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5],但在国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各高职院校却很少涉及。主要的原因在于实施“工学并行”模式有一定的难度。要为学生找到在业余时间提供工作岗位的企业较难,而且学生工作还受交通范围的限制,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很难保证“工学并行”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正常执行。因此,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都尽可能地既实行交替模式也实行并行模式。[5]

问题的提出

对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而言,养成教育是其最有效的教育形式。[6]养成教育对学生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岗位的专业性以及工作的时间要求都不是很严格。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切身工作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感受到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员工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并通过日常的工作养成,把它内化为职业习惯,最终使学生具备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另外,笔者单位所在的宁波市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市内有为数众多的高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旅游休闲景区等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营业的淡旺季和目前普遍存在的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为旅游类学生的工作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岗位空间。鉴于以上两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于2010年9月开始,以旅游人才服务公司为平台,对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内涵与构成

笔者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中,对养成教育模式的定义为:以养成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养成教育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践,包括目标、方法、途径、内容、评价等要素在内的养成教育实施体系。[6]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养成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五个方面。[6]所谓的“工学并行”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进行与所学专业同类的工作实践。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对学生工学并行结合进行养成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践的教育体系。本模式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工作实践。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7]: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我建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学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强调“情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正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就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切身体验到胜任工作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并根据外部信息对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主动地做出反应,从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目标———使学生具备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顾名思义是指与职业相关的素质。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职业素质内涵的丰富性,职业素质一般可分为共性的职业素质和行业特征的职业素质,而行业特征的职业素质又可细分各企业特征的职业素质。对于高职旅游类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终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学生是否能胜任工作岗位,是否符合旅游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旅游类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隐性方面的素质要求上,即在人格修养和行为品质方面应具有的职业素质。[6]建构主义还认为[7]: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日常的学习,他们应已经具有有关的知识经验;理想的学习环境除了情境和意义建构外,还应包括协作与交流两个部分。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除了要为学生创设实际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体验式学习外,还应给予足够的指导与评价,同时,要为学生创设协作与交流的学习软环境。而指导与协作交流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职业素质的内涵,即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应包含哪些具体的素质要素,它们是怎样构成的。就旅游类职业素质内涵而言,不在于它是否全面,而在于它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应贴近企业与岗位实际。可以采用胜任特征模型理论与技术构建旅游类职业素质模型。

笔者在《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构建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模型的方法与步骤。教育的途径方法———以旅游人才服务公司为平台,对学生实行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依托当地旅游企业,组建旅游人才服务公司。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工学结合,关键因素是用工企业。旅游院校全日制学生一般都在百千的规模,从专业上讲,旅游大类还可细分为酒店管理、导游、旅游管理等专业或模块。这样,就对用工企业的数量和岗位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找到适合学生工作实践的用工企业既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又是难点。实行工学并行养成模式的前提是找到足够的满足学生需求的用工企业。首先,要对当地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并就用工企业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工作实践的管理和教育。旅游人才服务公司既是按市场化运作的学生工学并行的管理机构,又是一家实体公司。它的主要职责有两个:一是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公司的业务是为当地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人才的中介服务,具体包括旅游用工市场的开拓、日常用工的派遣及财务管理等;二是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学生日常职业素质教育,具体包括员工(学生)的培训和工作考核等。公司经营按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的工作岗位,终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p#分页标题#e#

赚取利润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仅作为公司保持长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按照公司学校一体化的原则设置公司机构,配备人员。实行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在公司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实现公司学校一体化。其设置原则有两条:一是精简高效;二是使学生同时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按公司的职责设置对应的管理机构,如设置总经理、财务部、业务拓展部、用工派遣部、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等部门。除总经理外,前三个部门属于业务部门,后两个部门属于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两个副总经理岗位,分别主管以上两大部门。业务部门可单独设置,而教育部门可结合实际与旅游院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融合。总经理一般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其他管理人员可以从教师、学院行政人员和高年级学生中选聘,工作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对于教育部门,除了选聘一定数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外,还需聘请相当数量的兼职培训指导人员,负责对员工的日常指导、管理、考核与培训。这些人员可以从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中选聘。实施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

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相关教师和全体学生同时具有教师(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二是教育管理同时体现学校和企业的特征,做到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学生的行政组织上,在保持班级制的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企业员工的组织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公司工作部门,每个工作部门按学生工作的不同企业设置若干班组,并为每个工作部门和班级设置主管和领班岗位,主管和领班由本部门(班组)推荐选举产生;在指导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校方的指导教师以班主任为主,每个工作部门的指导教师由班主任担任。企业方的指导教师从学生工作实践的主要企业的相应基层主管人员中聘任。每位员工(学生)一般配备有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各一名。员工(学生)职业素质日常养成教育主要由指导教师承担。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素质考核评价体系。首先,构建学生所在工作企业的员工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第二层面是每个素质要素按胜任工作的程度又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都有对应的等级分数和行为描述。然后,以员工胜任特征模型为指标体系,开发学生职业素质考核评价系统。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同班组同事和学生本人。评价的方法与程序为:评价主体根据工作表现对学生进行选择评价。需设计的工具为《学生工作表现问卷表》;对照《员工胜任特征量表》进行数据分析。需设计的工具为《员工胜任特征量表》;对数据分析进行综合,得出评价结果。对于评价指标的设计、数据分析、数据综合可应用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和现代评价技术,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等。

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实施

按照“素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设置为一门实践课程并纳入到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课程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工作实践,明确课名课号、课程学分、选修或必修、指导教师、课时数、授课期限、成绩考核、学分认定等环节,学生的教学形式就是日常的工作实践。高职学生一般在最后一年要顶岗实习,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前两年参加工学并行的工作实践。规定两年内共计完成200小时的工作实践,经职业素质考核后,给予学分。另一方面,改革相关课程和教学,使工学平行教育模式拓展到专业教育领域。

养成教育通常以日常管理、熏陶、渗透、疏导、训练、奖惩等为教育方式,进行长期反复实践的一种教育方法。[6]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工作实践过程的指导与管理。首先,制订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对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进行系统地设计与布署。其次,规范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各个环节。由学校出资为每位学生办理实习责任险,与合作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发旅游人才服务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对公司业务、财务和员工实行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制订培训计划,落实好学生的上岗培训和职业素质专项培训;每半月进行一次学生近半月工作意向调查和每月一次的工作时数认定;定期开展学生的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教育,实行严格的学生每日返校报告制度;明确主管和领班职责,同时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明确公司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教师职责的具体内容和职责的履行是养成教育成败的关键;制订员工(学生)职业素质考核办法。总之,学生工作实践的具体安排均要体现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导向。再者,基于本模式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合协调各方各项资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学校应设置工学结合和职业素质教育的管理机构或岗位,与学校现有部门工作职责相似的机构或岗位可以由现有部门兼职。

在管理人员和师资的配备上,坚持校企共同参与、学校全员参与的原则。旅游人才服务公司按照市场化经营后,一般会有少量的盈利,可以反哺职业素质教育。由于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盈利有限。学校每年还需投入一定数额的职业素质教育经费。“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长效运行本模式的主体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构建校企生三赢机制是基于本模式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的核心,校企生三赢机制可通过签订三方协议来实现。企业方的直接利益是获得紧缺的人力资源。一方面,学生在参与企业的工作实践时,应遵守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和学生应尽可能地给企业在人力需求上提供便利,尽量保证企业用工“不断线”。对企业用工数量和用工时段的需求,学校和学生尽量做到让企业“人尽其用”。校方的利益驱动力是旅游人才培养。企业在获得紧缺人力资源这一利益时,就不能把学生员工仅仅作为一般的员工。企业除了按一般员工的管理方式管理学生员工外,还应承担按学校的要求教育、考核学生的任务。学生关注的是能否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工作报酬。校方应尽可能性地给学生的工作实践提供保障与服务。如给学生办理实习保险;尽量按学生的意愿需求安排工作实践和培训;采取启发式、体验式、自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等。企业应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多岗位实践,多给学生提供培训机会;付给学生的工作报酬不低于市场价格。#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