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姓望族对经济文化的价值及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著姓望族对经济文化的价值及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著姓望族对经济文化的价值及影响

作者:吴仁安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公元2002年1月,经省(浙江)、市(温州)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的行政区划再次进行调整,新龙湾区辖有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等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梅头等镇。新龙湾区东面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279.02平方千米,总人口31.04万人。浙江温州龙湾地区在明代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文化较昌盛,因而涌现出诸如二都黄氏、李浦王氏、永强普门张氏、七甲项氏、英桥王氏、梅头东溪姜氏和前街陈氏等众多望族。这些明代望族中的精英,不仅对于温州龙湾当地,对于温州之外的国内其他地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均产生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一、明代温州的社会经济文化与龙湾地区的著姓望族述略

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古时交通十分不便,出入温州最便捷的通道是水路。孟浩然有诗云:“我行穷水国,孤帆天一涯。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温州面临东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所以它不仅有渔盐之利,还可发展海洋贸易。温州临海,其土积?,其地宜盐,故设盐场,名曰“永嘉场”。温州龙湾地区永嘉盐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时任宰相刘曼的变更盐法,当时在浙江沿海设立了十个盐监院,而永嘉盐场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永嘉的产盐场,就是现在的龙湾区永强沿海一带。宋时,永嘉场为温州四大盐场之一。迨至明代,“永嘉场在二都,东临大海。其乡一至五都,国初(明初)以濒海故,尽占籍为灶。灶户一千四百,正丁一千九百九十。每大丁一贴办小丁五。额办盐六千七百四十五引三百三十一斤十五两二钱。每丁分与沙坛一亩,仍官给铁锅牢盘一口,及山荡樵采以至耕煎。

区分二十四团,总催八十名,分立八扇。每扇岁一人征收课盐,贮之仓场,候商人执引,以次照支,谓之常股;后因边储急用,增直召商中纳,越次支给,谓之存积。成化间(1465—1487年),御史林诚以仓盐多耗,疏令沿海灶盐并输半价,始分本、折二色。……弘治间(1488—1504年),侍郎彭韶廉知其弊,奏并征折色,计一千四百一十五两三分,解纳运司给商,任其到场买盐、听掣商灶,一时称便。……正德间(1505—1521年),当道议将灶户田每五十亩准一小丁以足原额之数,庶几得通变之宜。……然温郡五县地方,商盐住卖水程,悉在不注。夫永嘉产盐惟一、二、三都,其余诸乡既无商盐货贾,则民间之食私盐,亦势所必至,使无变通宜民之术。……”[1]另外,也由于温州临大海,故它自古以来海外贸易较为发达。北宋真宗(赵恒)咸平二年(999年),温州与杭州、明州(今宁波市)一样也相继被中央朝廷开辟为对外贸易口岸,从此温州的对外经济贸易也日益发展。而温州的传统农业,在宋元时期发展的基础上迨至明代也持续发展。首先,明代浙江的温州和杭州、台州所属海岸以及舟山岛海岸都进行了海塘建设,合计有66处之多①。发达的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再加上玉米的引进和推广等原因,故明代的温州和处州、台州、金华等浙东四府与嘉兴、湖州等浙西二府皆属浙江省的余粮府郡,而浙江省其他的府郡则都是缺粮较严重的地区。其次,明代温州经济作物种植业比较兴盛,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也较活跃。温州最迟在元末即已种植棉花,其时当地称它为“?花”。迨至明代,温州地区棉花的种植更为广泛,并有力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史称:“永嘉之双线布,乐(清)之斜纹布,独为他郡最”②。至于明代温州府的麻类作物则主要产于山乡陆地,“其女红不事剪绣,勤于纺绩,虽六、七十岁老媪亦然。贫家无棉花、苎麻者,或为人分纺分绩,日不肯暇”③。再次,明代是温州茶叶生产的繁荣时期。温州在明代所产的名茶,有乐清之雁山茶,瑞安之胡岭茶,平阳之蔡家山茶等④。其他,诸如温州的柑橘有大面积的生产、温州的漆器则以地名⑤;等等。总而言之,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造成明代的温州亦工商业发达和经济繁荣:“浙江右联坼辅,左邻江右,南入闽关,遂达瓯越。……宁、绍、温、台并海而南,跨引汀、漳,估客往来,人获其利。”⑥物质文化发达之地,往往非物质文化也随着水涨船高。温州古称“东瓯名镇”,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报载,温州目前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的项目有336个,其中永嘉昆剧、温州鼓词、乐清黄杨木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7个,苍南夹?、拦街福等省级“非遗”项目有43个。[2]众所周知,温州有四千余年的文明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它也是创造文化的一片热土。由于山岳阻挡,温州地区形成了“瓯越”这样独特的文化圈,古称东南邹鲁,其人脉人文亦流长源远。早在明代以前,温州即已人文蔚起。例如,温州历史上最先载入廿五史的历史名人是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张进之(瑞安人,约370年—438年),其家殷富,乃郡之著姓,他即以“世家大族”的门第出身而被荐选入仕,初授永嘉县主簿,后历永宁、安固二县县令,兼领校尉,政绩显著。唐初为国奋勇征战的温州籍名将叶一源(约公元600年—645年)威震天下,他捐躯疆场后唐太宗下诏在其原籍故居立祠祭祀,谥“武义”,迨至宋代又被追封为“护国显应忠烈王”。

唐末的吴畦(安固县人,840—923年。唐天复三年,安固改名为瑞安县)字祯祥,博通经史,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他竭力维护唐朝中央集权制度,而对藩镇割据则是深痛恶绝。北宋时,世称“塘岙先生”的林石(字介夫,居瑞安县塘岙,公元1004年—1101年),以精通《春秋》著称,提出“必先行实而后文艺”。他与王开祖(祖居瑞安境内,其父王鲁娶温州知州刘起的女儿为妻,遂迁居永嘉城内。王开祖字景山,公元1035年—1068年,皇?癸已进士)、丁昌期(字逢辰,宋朝元?戊辰举明经行修科)合称“温州皇?三先生”,他们是北宋皇?年间(1049—1054年)温州三位率先在家乡传播中原文化的学者。在“温州皇?三先生”之后,温州学者继承他们学行者有周行己、蒋元中、沈躬行、刘安节、许景衡、戴述、赵霄和张辉等九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去中原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太学求学,世称“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其中的周行己(祖籍瑞安县芳山乡周湾,十四岁时则举家迁居温州郡城。#p#分页标题#e#

周行己字恭叔,1067年—1125年),北宋崇宁二年(1102年)癸未进士,一生著述丰富,曾两度在温州讲学,创办浮?书院,世称“浮?先生”,是前述“永嘉九先生”之一,为永嘉事功学派的开山祖。迨至南宋,温州有薛季宣(瑞安人,号良斋。公元1134年—1173年)扩大前人学问的门径,陈傅良承前启后,叶适则集其大成而最终形成永嘉事功学派。温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及第者是南宋的王十朋(温州乐清县人,字龟龄,号梅溪,公元1112年—1171年):绍兴二十七年(1151)丁丑进士,任官秘书郎。孝宗嗣位,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主张北伐统一大业。卒谥“忠文”,著有《梅溪集》。而陈傅良(瑞安?村人,公元1137年—1203年):字君举,乾道八年(1172年)壬辰进士,官至集英殿修撰、宝谟阁待制,卒谥“文节”。他不仅是声名卓著的朝廷干员,更是永嘉事功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学者,名列《宋史•儒林传》。卒后被谥为“文定”的叶适(祖居瑞安县城,13岁时随父定居永嘉县城郊水心村———今温州市鹿城区水心街道。字正则,公元1150年—1223年):淳熙五年(1178年)戊戌进士第二名,俗称“榜眼”。累官宝文阁待制,改兼江淮制置使。卒赠光禄大夫。早在明代即为思想家李贽称誉他为“经世名臣”,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侯外庐则评论他是一位“有理论、有纲领、有事功、有理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这是因为叶适与他的乡梓前贤陈傅良共同高擎了“永嘉事功学派”的大纛。元末明初,温州则又产生了高明和刘基这两位举世闻名的文化名人、达官名宦。高明(瑞安崇儒里高宅宛人,公元1305年—1368年)字则诚,出身于书香门第,元朝至正乙酉进士,初任处州?事,历仕江浙行省掾、绍兴路判官、四明庆元路(今宁波)推官等,累官翰林院国史典籍官,所至多善政。晚年退出官场后,他“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呕心沥血地写作《琵琶记》,曾数易其稿。高明是我国著名戏曲作家、世界文化名人,他创作的《琵琶记》誉称“南曲之祖”,史称“第七才子书”,不仅被文艺界视为传奇的典范,而且英、美、法、日等国都有译本,可谓享誉中外。而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浙田县南田镇人(1948年1月由瑞安、泰顺、青田三县的边区诸地设置文成县,因境内有刘基的故里,而刘基卒后谥“文成”,故以县名。

今文成县归属温州市辖县)。刘基生于公元1311年,卒于1375年。登元朝至顺四年癸酉进士,历仕元朝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枢密院经历、处州路总管府判等职。辞官后在故乡隐居期间撰著《郁离子》一书,“以俟知者”、“以待王者之兴”。至正庚子(1360年),受朱元璋召聘至应天陈时务十八策,深得朱元璋欢心,对刘基“宠礼备至”。就像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设计了一套削平群雄、建立王业的战略蓝图一样,刘基也为朱元璋制订了如何统一中国的基本战略,朱元璋一一依计实施,最后终于推翻元朝、统一了中国。明帝国建立后,封刘基为诚意伯,卒谥“文成”。刘基通经史,精象纬,工诗文,与宋濂并为一代文宗,著有《郁离子》、《?眉公集》等。而在明代,正是由于如前所述,明代温州的农业和包括渔、盐之利在内的工商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比较兴盛,再加之明代温州科举教育较发达、文化较昌盛,故明代的温州亦人才济济、人文蔚然,涌现出诸如卓敬、杨景衡、虞原璩、李伦、韩伟、孙隆、任道逊、黄养正、钟清、吴祚、陈?言、章应元、张纯、张铭?等文化名人、科举名宦。与此同时,如今温州市龙湾地区在明代同样也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产生了诸如姜立纲、周文褒、阮存、郑麟、叶锡、周旋、娄浚、叶式、郑望、王瓒、王健、项乔、王澈、王激、王叔果、王叔杲、王光蕴、张璁、黄准、张逊业、陈应聘、王沛、王德、王应辰、张天麟等等精英人物。正如当时的当地人项乔(字迁之,二都人,徙居郡城。出身于“七甲项氏”望族,嘉靖己丑进士,终官广东布政司左参议。1494年生,1553年卒)所称:“(永嘉)场蕞尔一区耳,本朝以来,山海之秀,钟于人文。陈启、胡奥、李观之后,为宰相者一人,为大司成者二人,为郎署、为藩、为臬、为府州县二十余人,为乡贡、岁贡、例贡三四十余人,为校官弟子者二百余人,为农工渔樵者数万余人,人文可谓众且盛矣。”[3]上述精英人物,他们大都与温郡著姓望族有着不解之缘:或者其本人即出身望族门第(例如黄淮),或者因其努力而维持着自己家族的望族地位(例如王叔果),或者因其功德业绩而增大光耀其族之望族门户(例如王光蕴),或者凭着自己的努力再培养子孙科举入仕进而创造新的望族(例如张璁),或者其与著姓望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项乔)①;等等,不一而足。总而言之,温州龙湾地区在明代文化昌盛、人文蔚起的生态环境中,也产生了不少著姓望族,诸如英桥王氏、梅头东溪姜氏、普门张氏、李浦王氏、前街陈氏、二都黄氏、五甲章氏、七甲项氏等等。那末,何谓著姓望族?所谓“著姓”,清人洪亮吉《诸氏族谱序》云:“东南之著姓,则延陵之吴,义兴之周。”②而同此相似意义的“望族”一词,则载:“华氏为吾邑望族,至今犹盛。”③所以,所谓的“著姓望族”,即是指在区域性的姓氏家族中,那些最具声势、影响和富有代表性的家族。他们或有财有势,或深孚众望,声名煊赫、雄踞一方,在当地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著姓望族一般通称为“望族”,其除了别称为“世族”、“甲族”、“名族”“盛族”、“昭族”、“鼎族”、“旧族”等之外,尚有“名家”、“闻家”、“大家”、“华望”等诸多其他别称。至于认定望族的标准,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诗人龚自珍(1792年—1841年)在他的《徽州府志氏族表序》中,将“以世德家行,及勋贵之迹有述者”视为“望族”,其义例为“载大宗,次子以下不载。#p#分页标题#e#

夫宗法立而人道备矣,次子之子孙,官至三品则书,不以宗废贤也”。在具体的操作上,则是从龚自珍所处的清朝嘉庆时代“推而上之,得三十世以上者,为甲族;得三十世者,为乙族;得二十世者,为丙族。义何所尚?尚于恭旧”[4]。可见,龚自珍是将宗族在一地居住时间和门祚的长短及其文化传统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的,亦即能否侧身“望族”之列,主要由门祚和文化传统(包括世德家行、仕宦及勋贵之迹等)来决定的。但龚自珍所定关于望族的标?未免太过于严格了,若以三十年为一世,则三十世者即九百年也;且仅以时间的长短作为标准也并不科学。于是便有种种变通的俗成约定:有的将居住在一个地区并具有一定年份的大族视为望族,有的则将“聚族而居”并且“世居”一地又有可观的人口数量的家族看做望族,也有的从综合的角度(如吴江薛凤昌提出过“望族”的三个标准:“一世其官、二世其科、三世其学。”而清人洪亮吉则在《更生斋文甲集》卷二提出以功德显、以文章著、以孝友称这三个标?;等等)来认定望族。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即一致认为宗族的人口质量要高:“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①。因此,“诗礼传家”的无锡陡门秦氏,“累世科名”的毗陵盛氏,“累世簪缨”的昆山赵氏,“世有令德”的常州盛氏等等家族都被当成“望族”。从中可见,所谓望族,乃是一种以内在质量为稳固核心的家族[5]。

任何区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都有它一定的渊源和载体。一地著姓望族的生长演变,即是该地区域文化承衍的主要载体,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所呈现的生态、心态,及其所起作用和影响的综合,则是构成该区域文化内涵和特点的重要渊源。形成某一区域文化内涵和特点的,当然并非仅仅只是著姓望族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区域内著姓望族的盛衰消长,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研究某一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与历史,也就必须深入研究该地的著姓望族。当代著名学者吴大琨教授就认为研究著姓望族,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中国的历史上,家族一直在社会的发展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弄清楚某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就必须弄清楚这一地区的一些代表性家族的情况,两者是分不开的。”[6]显然,这里说的“代表性家族”,即指著姓望族。兹将温州龙湾地区在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的著姓望族择要简介如次。

二都黄氏望族。据明人张璁撰《二都黄氏家谱序》云:“二都街边黄氏,由来久矣。考其先,南京扬州府人。宋天圣间,元?公号卜音为永宁令,遂居温郡。传数世,博新公授御史,时宪公任参军。自此,衣冠继起,科甲联翔,??乎与古之大家并称。阅七世,德清公徙居乐清。至良遇公,自乐清复徙永嘉,遂择二都街边而定居焉,为黄氏之始迁祖。本朝文简公(指黄淮)官少保,乃其裔侄孙也。”[7]明代二都黄氏望族的名人是黄淮。官至少保兼户部尚书的黄淮(公元1367年—1449年):字宗豫,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系诏狱十年。明仁宗即位,历武英殿大学士掌内制,进少保兼户部尚书。宣德元年(1426)丙午明宣宗亲征高煦,命黄淮镇守京师。以疾乞休,正统十四年(1449)卒,谥“文简”。黄淮辞归后优游林下十余年,享年83岁,所著有《黄介庵集》、《归田稿》。黄淮历相两朝,恩赉殊涯,但他为官清廉而居第甚隘。子二:长子黄?仕尚宝丞,次子黄采则官至太常寺少卿。梅头东溪姜氏望族。据清人姜鸿宝修纂的《东溪姜氏宗谱》(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钞本)载:该族始祖姜顼字敬一,行宜一,宋代人。始迁祖姜道遂,字谷铭,明代自瑞安县南社村迁居本邑梅岗村(今属梅头镇)。本支名人:(明)姜立纲。明代累官至工部左侍郎的姜立纲(公元1444年—1499年):字延宪,号东溪,瑞安县梅头镇东溪村(今属温州市龙湾区海城镇)人。楷法清劲方正,七岁即以能书征选为翰林院秀才,中书科制诰悉宗之。天顺七年(1463年)癸未授中书舍人。弘治初年仕太常寺少卿,累官至工部左侍郎。工声诗,亦善画。姜立纲历仕三朝,谦恭勤慎,位陟清华,布素如寒士。卒后得赐祭葬,著有《东溪书法》。

英桥王氏望族。据明人王叔杲编纂《英桥王氏族谱》(明万历六年戊寅钞本)载:该族始祖的名、字均不详,是在五代时由福建迁居浙江温州府城(今鹿城区)。始迁祖王惠,字振卿,元末顺帝时(公元1333年—1368年)自温州府城迁居永嘉县永强(即永场)二都英桥村(今属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此谱始修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庚寅。世系修?至第九世,排行字辈为庆。本支名人:(明)王澈、王激、王叔果、王叔杲等。英桥王氏最早的闻人是大孝子王毓(字尹成,英桥人)。据《永嘉县志》载:王毓“性至孝,既葬父,庐墓而居,扁曰‘樵云’,人称为‘樵云翁’。少事父(王)珍谨甚……少失父意辄长跪谢过。善耕以其羡权子母,岁恒不乏尤好施,以躯赴人之急。比邻火数百家皆烬,王毓即指?予之,俾称力自取。其他孤?无?戚以指计,衣食视王毓家若笥庾。然好诗,时与社中人唱和,著《槐阴集》。子七人、孙二十八人、曾孙九十四人、玄孙六百六人、来孙三百五十人、?孙四百九十人。王世贞为作《樵云翁传》(载《?州山人集》)①。”王毓的曾孙王澈(字子明,号东?)与弟王激并负时望。王澈于正德八年(1513)癸酉中举,授礼部司务,历迁兵部武库司郎中,累官至福建布政司左参议,卒年79岁。子叔果、叔杲俱成进士有传②。王澈之弟王激(字子扬,号鹤山),正德二年(1507)丁卯举人,嘉靖二年(1523)癸未进士,授吉水知县,擢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诗文操笔立就,为艺林推重,所著有《文汇集》、《鹤山文集》。子王叔懋,官鸿胪寺署丞③。王澈次子王叔杲(王钲孙、王毓玄孙、王珍来孙)字阳德,号?谷。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举人,壬戌(1562)成进士,知靖江县,调繁常熟。历兵部车驾主事、职方员外郎、武选郎中,官至福建参政。林居二十年,万历庚子年卒,享年八十四岁④。王叔杲之子王光美(王毓来孙)字季中,官鸿胪寺丞,著《白鹿社诗草》。叔杲孙王至直(王毓昆孙),诸生;另一孙王至京(王毓昆孙),官中书舍人。王澈长子王叔果(1516—1588年)字育德,号西华,永嘉英桥里(今属温州市龙湾区永昌镇)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屡迁湖广右参议,擢广东按察司副使。卒年七十三岁,著有《半山藏稿》等。王叔果也子孙绵绵:长子王光蕴(字季宣,王毓来孙),嘉靖辛酉举人,授宁都知县,迁宁国同知、摄知府,复摄广德太守。万历丙午卒,享年六十七岁。著有《太玉洞斋稿》、《万历温州府志》。王光蕴子王至言(王叔果孙、王毓昆孙)字昭文,万历庚子副榜,以纂修玉牒授太常典籍;另一子王至章(王叔果孙,王毓昆孙)字昭宪,官建水州知州。王光蕴孙王钦豫(王叔果曾孙,王毓仍孙)字予谦,食饩将贡矣,“国变”后弃廪,隐居筑“四止斋”啸咏其中,著有《翼正编》九卷、《经德?》五卷,皆?佛卫道之言⑤。除了长子王光蕴一支之外,王叔果尚有次子王光荐(王毓来孙)官解州同知,季子王光晋(王毓来孙)官光禄寺?事。另一孙王至京(王毓昆孙),封承德郎;另一位曾孙王钦?(王毓仍孙)则仕至永安州知州。总之,温州郡英桥王氏自王澈、王激同胞兄第“燕子双飞”均科举入仕后,任子、科第相继,簪缨连翩,代有闻人。该族在明代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以至天启、崇祯诸朝而不衰,堪称明代中后期江南称誉一方的名门望族。#p#分页标题#e#

(温州)永场普门张氏望族。据《普门张氏家乘》载:张氏始迁祖张?,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1173年)自福建莆田县赤岸迁居浙江永嘉场华盖乡普门村(别名三都村,今属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镇)。据《家乘》载,张氏祖宗“有勤劳俭朴之德,淳笃友爱之行,力学奋发之风。”[8]本支名人:(明)张璁。嘉靖时官至内阁首辅的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后赐名张孚敬,字茂恭,号罗峰。曾祖张转宝(字?珍,号简庵)、祖张敏(字希拱,号?庵)、父张?(字存彩,号守庵),世代均为耕读传家的儒士。明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张璁季叔“慕本公”卒于乡,“慕本公”的《墓志》云:“慕本名积,字存德。祖?庵(张敏)早背,遗孤三人。叔行三,最为祖母徐所钟爱。失怙恃,匾所居为慕本,亦终慕意。伯氏先卒,与孚敬父仲氏日同起居。虽夜分犹相就谈笑。?庐千有余指,处之整暇有序,各食其力。因旧址迫窄,规河东地,跨梁结屋,寸土木尺,亲自检点,用致堂寝整?,赀产阜厚。领郡守文侯(文林)命,新永嘉学宫,筑水沟堤防,皆计日奏功。

民之贫者济之,丧不能殓者棺之,桥梁途路之废缺者新之补之,无所系吝。性不嗜酒,客至,必崇肴称觞,或自敲檀板,且讴且歌,尽欢而罢。屋旁有隙地,凿池养鱼,夏蕖秋菊,杂植左右,以娱终日。配王氏,同里右族王珙之女,家庭内外,相助之力居多。子男五:珊、佩、琰、珏、璞。孙男十,世泽深长。”[9]据此记载,可知永场普门张氏聚族而居,在明代中叶其族人丁逾千,蔚为东瓯殷实大族。张璁即出身此张氏门第。张璁曾云其家族“家世业农,未尝有人仕籍”,直至他本人中举人、登进士,位极人臣,方成仕宦门第,“兹荷蒙圣天子厚恩,自曾祖以下三代(转宝公、敏公、?公)皆获赠一品官矣”[10]。在张璁少年时,他的父亲张?曾对张璁兄弟诸人说:“四民,士为首,农次之,我竭力耕田,以养汝祖母。今家颇足赖,惟愿汝曹勤学励士行也。”于是“因遣孚敬(即张璁———笔者注)补郡庠弟子员,数手笔以严训?,?饮膳以资馈给”。迨至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张璁中举人,其父“闻捷,与慕本公相持哭于?庵公祠”[11]。张璁于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中举,尔后屡应会试落第,遂聚徒教授,名所居为罗峰书院。正德十六年(1521)辛已始中会试,以明武宗在南方巡幸,至次年世宗即位才应殿试中式为进士。在“大议礼”中胜出,自南京刑部主事内召为翰林学士,历兵部侍郎,于嘉靖六年入阁,仕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八年(1529)己丑,55岁的张璁成为内阁首辅。张璁持身特廉,痛恶贪官污吏,自其入阁任事至担任内阁首辅的数年之中,在他的主持下明朝政府进行了严革贪风澄清吏治、清理勋戚庄田、罢撤镇守太监等改革,建树甚多。嘉靖十八年(1539)己亥二月卒,享年65岁,谥文忠,赠太师①。张璁四子:长子张逊志,官内阁中书,先其父亡故。次子张逊业,以荫授尚宝司丞奉命册封荆藩,迁南京光禄署正、顺天府判转太仆寺丞。季子张逊友,早殇。第四子张逊肤,官中书舍人。张璁孙男三人:长孙张汝纲,官光禄寺监事;次孙张汝纶,官四川龙安府知府;季孙张汝经,官光禄寺珍?署正。三孙男俱有声于时②。另外,张璁有一族子张纯(张转宝裔孙):字伯贞,号?江。嘉靖戊子举人,有经济志。张璁秉国,多所裨赞。张璁卒后十余年,始令东乡。廉恪自持多惠政,历太仆寺丞、南京刑部员外郎、山东运转同知,官至南康知府。以疾致仕。子二:张鸣?(张璁族孙),字仲仪,号东越。嘉靖乙卯举人,授分宜教谕。学识渊博,士论宗之。己卯湖广聘典乡试,拔置袁宏道。领解署知县,多惠政③。著有《东越笔记》、《宜阳四六稿》。鸣?胞弟张鸣鹤,字东皋,为朝歌丞,有惠政;迨至明季天?二年(1622)成壬戌进士的张天麟(字季昭,官至湖广左参议),也出自永嘉三都普门张氏,而张天麟其人正是张阁老(张璁)的从玄孙[12]等等。可见,永场普门张璁宗族确是明代中后期温州闻名海内的东瓯望族,而嘉靖年间曾仕内阁首辅的张璁则是普门张氏望族名符其实的创始人。从“力农起家”到“耕读传家”,最后发展成为“累世簪缨”之“仕宦之族”的名门望族所走过的道路,与徐阶(嘉靖癸未探花,嘉靖壬戌起仕内阁首辅)、李春芳(嘉靖丁未状元,继徐阶仕内阁首辅)、申时行(嘉靖壬戌状元,万历甲申仕至内阁首辅)等几位江南籍贯的明代内阁首辅的家族发展史大致相似。

(温州)七甲项氏望族。据项乔撰《项氏族谱求序状》载:“项氏本尧之六子封于项者,齐桓并项,子孙始以项为氏。世居辽西,不知何时始居浙,谱牒散失,无从追考。……按谱:始祖?生宜之,宜之生时中,时中生豹文,俱单传不仕。及豹文生四子,宋理宗朝,长即公采,仕知台州军事;次公明,左侍禁阁门?候;次公辅,左清道御率府副率;又次胜孙,太常博士。豹文以子恩,赠光禄尚书、职方员外郎。时中以孙恩,追赠太常少卿。四子联芳,三世并贵,一时之盛,项氏未之前闻也。此皆世居温城棣华坊吉德里。惟胜孙之子真,徙居温(州)之瑞(安)。公采公之子怡翁者,当宋季避寇,自温(州)徙居处州青田邑郭,是为青田初祖。至怡翁生善诏,善诏生礼,礼生儒,儒生惠名、惠光。惠光生璧、生琼、生传。琼子员生者,即前所称修谱者也。惠名及传,世居青田,各为一派。曰璧者复自青田出赘永嘉盐场携仁里汪氏,因为永嘉人,是为某永嘉初祖也。

我太宗朝,徙大户填实北京,以祖璧饶于资产,佥充大兴县富户籍,今因之,所居去海不一里。有司尝甲次居民,以防海寇,乡人至今称之曰‘七甲项氏’。子孙繁衍,无虑百余口,且将彬彬然有礼仪之风矣。”[13]项乔的一位叔祖项耆寿,其人其事据光绪《永嘉县志》卷十八《人物•义行》记载:“项耆寿字艮山,号贞庵。曾祖项璧自青田迁永嘉县七甲。父项?六十岁生日而生耆寿,因名寿焉。(项耆寿)娶王氏生子王守而卒,时项耆寿年二十九岁,抚子成立,终身不再娶。年七十五授冠带。嘉靖乙酉(1525年)卒,年八十岁,从孙项乔?其墓(载《瓯东?》)”①。可见,在明代瓯东名臣项乔(项璧来孙、项耆寿从孙)诞生之时,七甲项氏在永嘉已历多年。项氏虽在宋代曾经“四子联芳,三世并盛,一时之盛,项氏未之前闻也。”但在尔后,项氏却沉寂了多时;自“公采公”至项乔凡历十二世,“积德三百余年,历世十有二代,未闻有以甲第继先公者。(登甲第)而始于某(项乔),由嘉靖己丑进士出身”[13]。项乔是“七甲项氏”第一位登甲第者,从某种意义上讲项乔其人即“七甲项氏”望族的创始者。项乔(1494—1553年):字子迁。居九曲巷,自号“九曲山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分司仪真厂。历兵部武选主事、福州同知、抚州知州、卢州太守、河间知府,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历官二十余年,洁己爱民兴利除害,所至多善政,是名声极佳的瓯东名臣。又未尝一日废书,所著有《瓯东文?》、《政?》、《私?》等。项乔子项文焕(项璧昆孙),字思?,号为斋,著有《自贵轩稿》。项乔孙项敬祖(项璧仍孙),字季?,性通脱,轻财好施,携家?湖之上,杂植松竹花蔓,客至即具酒必令醉乃已。又尝携孥僦居金陵,偏游吴越,尽交当世名流。何无咎为之作传。②#p#分页标题#e#

(温州)李浦王氏望族。据1979年三槐堂木活字本(温州)《李浦王氏宗谱》记载:李浦王氏始迁祖王彦觉,号贞庵,南宋初自汴京迁居浙江永嘉县锦春里,后则转徙居同邑李浦村(今属温州市龙湾区)。该谱始修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壬戌。卷首:谱序、遗像、序、凡例、诰?。(温州)李浦王氏在明代的名人主要是王瓒、王健父子。王瓒(公元1462年—1524年):字思献,号瓯滨,一号环庵,浙江温州府永嘉县李浦村人。祖王文焕号环庵,父王祚字怡远,皆有隐德。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朱希周榜进士第二人,即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大明会典》。正德五年(1510)丙寅升侍讲,充经筵讲官,进讲“举直错枉”一章时,他例举宦官宫妾干政以讽,触怒大阉奸刘瑾,被贬为国子监司业。直至刘瑾被诛,他才晋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校注《四书》、《五经》,后则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擢为礼部右侍郎。当年明武宗好巡幸,储位久虚,王瓒乃疏请育宗室一人于宫中。又疏请武宗回銮罢犒军,但武宗却全不省悟。嘉靖初,明世宗封其本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交礼部官员集议崇祀兴献王典礼。礼部尚书毛澄、内阁首辅杨廷和等朝廷重臣极力阻止,并商议以古时汉代定陶王、宋代濮王的史实为根据,凡与此议有不同意见者“即奸谀,当诛”。同乡进士张璁对王瓒说:“帝入继大统,非为人后,与汉哀(帝)、明英(宗)不类。”但王瓒竟然将此言“宣言于众”,首辅杨廷和十分恼怒,令言官列出王瓒的其他过失,便将他贬为南京礼部侍郎。不久,王瓒即“以母?归”。嘉靖三年(1524)甲申卒,享年63岁。王瓒为官近三十载,历事三朝,四次出任科举考试官,但他两袖清风,为官清廉,卒后朝廷赠他礼部尚书,谥“文定”③。王瓒子二:长子王?以荫历南京工部营缮司郎中。次子王健,字伟纯,嘉靖七年(1528)戊子举人,十七年(1538)戊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知制?,擢祠祭仪制二司郎中。参定钟律及调处宗藩章疏,官至南京光禄寺少卿。生平操履清谨,论者称为金玉君子④。因此,清代官至太仆寺卿的孙衣言所撰《王氏宗谱序》中对(温州)李浦王氏的王瓒、王健父子赞扬有加:“永嘉李浦王氏,其源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代有闻人。迄晋、宋时,簪缨尤盛,允推海内冠冕。魏国文正旦公五世孙讳?者,为始迁李浦之鼻祖。世济其美。至明,有文定公父子(即王瓒、王健父子—笔者注),益恢先业。文定公以进士及第,历官禁近,最为武宗皇帝所宠眷,持节封玉山王。观其谏回銮、请建储、斥逆瑾,立朝侃侃,不避权贵,卓然有古大臣风,尤不仅以文章名世。”⑤

(温州)前街陈氏望族。据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木活字本《(温州)前街陈氏宗谱》记载:温州府永嘉县前街陈氏的始祖陈应麟,北宋时自四川华阳县宦居福建长溪县(今霞浦县)。始迁祖陈俊,谱称十相公,明初自长溪县迁居浙江永嘉县永场二都前街村(今属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镇)。本谱始修于北宋淳化年间。本支名人:(南宋)陈宜中、陈自中。官至左丞相的陈宜中,南宋温州永嘉永场二都前街村人,字与权。景定三年(1267)丁卯廷试第二进士及第,由绍兴府推官数迁监察御史,历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累官至左丞相。后与陆秀夫、张世杰立益王为帝。宋端宗(赵?)景炎二年(1277年,丁丑)广州失守后独走占城而不返,后死于暹国。宜中之弟陈自中,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由郡司马擢太常丞。宜中奉二王南迁,自中以行军司马拒守分水关,粮尽援绝,元军统帅欲招降之,不屈,遂遇害。此后,前街陈氏耕读传家,书香不断。迨至明代,该支精英人物是官至陕西参议的陈?言:字汝则,温州永嘉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进士,授行人。持节出使赵、楚二藩,?赠悉无所受。崇祯初年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值南储告匮,京军十数万众大噪正阳门。陈?言以陵寝重地,乃飞章奏请得给各卫旗船漕米二十余万石,六军欢呼。官至陕西参议,著有《焚余草》①;等等。

二、明代温州龙湾地区的著姓望族对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对于著姓望族的作用与影响,明清士人对此均深有认识。明末清初的江东太仓州著名诗人、崇祯辛未榜眼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即云:“世家大族,邦之祯干,里之仪型,其有嘉好燕乐,国人于此观礼焉,四方于此问俗焉”②;清代乾隆年间苏南震泽人张海珊则更是认为著姓望族凭借其资产和声势足可以影响一方:“其耳目好尚,衣冠奢俭,恒足以树齐民之望而转移其风俗。”③通过对明代温州龙湾地区著姓望族(以下简称“龙湾望族”)有关的谱牒、地方史志和文人文集等文史资料的研究,可知明代温州龙湾望族对社会经济文化与历史主要有如下数端作用和影响:

首先,龙湾望族人士关注永嘉盐场灶民的生计、积极支持和亲身参与修筑永嘉场沙城。永嘉场不仅是温州最早的盐场,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盐场之一。据宋代淳?间李浦《王氏宗谱》王元略传载:“时鹾场一都至五都。”迨至明代嘉靖初年,英桥王氏的“溪桥公”墓志铭则曰:“凡五都,濒海而居,其土积?,其地宜盐,故设场,名永嘉。”而永嘉场的盐赋则有一个沿革的过程,由于明初永嘉场灶民负担太重,英桥王氏的王钲(嘉靖时仕至内阁首辅张璁的姊丈,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王澈、南京通政司右通政王激兄弟的父亲)便毅然“为书具言灶民所以穷迫不堪重赋之状甚明切以上于朝”,皇帝“览而悯之”,乃下旨“浙东均折色于诸县之不为灶籍者”,结果“五都之灶民得以无徙死。”④这对于减轻灶民负担、调整盐场生产关系,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从罗洪先撰《沙城记》碑文中,可见龙湾望族人士(诸如英桥王氏望族的王钲、王澈父子及七甲项氏望族的项乔)在修筑永嘉盐场沙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州)之鹾出于海沙,而永嘉沙场东垫于海,土不能堤,思易以石旧矣。嘉靖甲午,罗山张(璁)公入相,里有王瑞者,以溪桥王公钲指引,疏于朝,有司畏其难。……始于戊申三月,至庚戌二月而城成矣。……方是役之经始也,从而沮之者哗然,乃东崖王公(王澈)冀承厥考之志,力持前议,而瓯东项公(项乔)更左右赞襄,缘是里若聚讼,而势卒不胜。……而始终兹事,则其父子(王钲及其王澈、王激两子)之功居多。……”⑤显而易见,永嘉场沙城在王钲及其两子王澈、王激和七甲项氏望族的项乔(现任官员)等望族人士的积极支持、亲自参与之下修筑成功,这对于明代永嘉盐场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温州地方经济的繁荣,也都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其次,龙湾望族人士在明代嘉靖年间的抗倭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嘉靖中后期遍及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患,也是影响温州历史的一件大事。当今明史专家指出:明代嘉靖年间的“倭寇”,乃是以日本海盗、西方殖民主义者及中国海盗首领为核心,以沿海通倭豪门势家为靠山,有逃亡海上谋生的下层民众参加的“内奸外寇”相结合的海上武装侵掠集团[14]。明代倭寇之患,也殃及温州:“浙江宁、绍、台、温皆枕山涉海……时有倭患。”⑥、“国初洪武、永乐间,瓯郡地方节有倭患,海防甚严,承平久而武备弛。正德以来,时有漳寇在海洋打劫,鲜登岸者。嘉靖初,徽、鄞奸商勾引岛夷入扰。……(嘉靖)三十五年四月,有倭数百欲往福建,突至平阳水北地方,本府同知黄钏及把总统领坑民往御,……(嘉靖三十五年)九月间,有倭数千自楠溪突奔,夺舟渡江,……至蒲州登岸,屯据龙湾,分掠永嘉场诸乡……(嘉靖)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有倭数千劫掠乐清窑岙、芙蓉诸乡,寻攻围县治……(嘉靖三十七年)四月五日,有贼八百余攻海安所城,索?笠并银两……四月十二日,贼过乐清馆头烧劫,遂逼盘石卫……”①。而在明代温州军民抗击倭寇侵犯的斗争中,温州龙湾望族人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倭寇)至蒲州登岸,屯据龙湾,分掠永嘉场诸乡,乡佥事王德同伯良医王沛,率乡兵往御,倭望风引遁入海去,王兵乘胜追剿,夺回官马十余匹。……四月五日,贼自梅头登岸,次日乡佥事王德同伯王沛率兵追剿……”②而明代温州军民抗倭斗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温州)英桥王氏望族的精英人物王沛及其族子王德。其中的王沛,字子大,是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王澈的季弟(王钲第三子,王毓曾孙)。少业儒,弃去,精医术,授益王府良医。倜傥尚节。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倭乱,王沛谋诸乡族集兵为守?,倭被创逸去。戊午(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复至,势张甚,王沛率兵?之,遇害,赠太仆寺丞,立祠祀之,赐额“愍忠”,录其子王叔本为国学士③。王沛的族子王德,字汝修,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进士,历户科给事中。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因与巡抚争事,落职闲住。归田乡居以倭乱奉母入城,倾赀募健儿为保障计。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夏,倭自梅头至,大掠,王德偕族父王沛督义兵击之,宵遁。“……贼围郡城,(王德)率众往援,行至金岙,贼伏起遇害,时年四十二(岁)。抚臣上其事,诏赠太仆寺少卿,立祠春秋享祀。荫子锦衣百户长,子(王)如?领甲子乡荐”④。可见,明代嘉靖年间温州地区抗击倭寇的王氏乡兵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即是英桥王氏望族的精英王沛及其族子王德,王沛叔侄俩都为抗倭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基于抗倭的军事需要而修筑的永昌堡,也是该族另一精英人物王叔果(王沛侄子)倡导督建的。总之,正如地方志所载:“王氏(永嘉英桥王氏望族)自有倭患以来,聚兵保守数年间,乡族恃以无恐。”⑤

再次,明代温州龙湾望族文化的鼎盛为本地留下了颇为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温州市遗存的古迹,诸如永昌堡、宁村汤和庙、三都普门张氏宗祠、七甲项氏宗祠及松台山麓之妙果寺侧的张璁御碑亭,黄岙王瓒、张璁宗族墓葬群,龙岗山英桥王氏墓葬群,在在都成为一道古朴而又亮丽的风景线,是颇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如,现今可查的明代温州龙湾望族精英的著述有数十种,诸如王瓒著有《正教编》、《瓯滨集》等⑥,黄淮著有《黄介庵集》等⑦,姜立纲著有《东溪书法》[15],张璁著有《谕对录》、《奏对录》、《保和冠服图》、《张文忠集》等⑧,王健著有《应制录》、《鹤泉集》等⑨,项乔著有《瓯东私录》、《瓯东文集》、《董子故里志》等???,王激著有《鹤山文集》等???,王叔果著有《三吴水利考》、《玉介园稿》等???,如此众多的著述对于明代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而王瓒编纂的《弘治温州府志》、王叔果等人编纂的《嘉靖永嘉县志》、王光蕴(王叔果之子)续编的《万历永嘉县志》,这些地方志则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温州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之参考价值。例如,罗洪先撰写的《?建永场沙城碑记》,这篇碑记罗氏的《念庵文集》未载,而王叔果等编纂的《嘉靖永嘉县志》则全文予以收录,故弥足珍贵。因为从碑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桥王氏的王钲、王激父子以及七甲项氏的项乔等望族精英人物先后都参与了修筑沙城工程,认识到明代温州龙湾望族人士在修筑沙城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沙城对于明代永场盐业与温州地区的抗倭斗争,又都产生过巨大作用与影响

第四,明代温州龙湾望族精英,对于温州之外的国内其他地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也曾产生过重大作用与影响。诸如,(温州)二都黄氏望族的黄淮(字宗豫,公元1367—1449年):“(明)成祖即位,召对称旨,命与解缙常立御榻左,备顾问。……机密重务悉预闻。……明年(永乐六年)与胡广、金幼孜、杨荣、杨士奇同辅导太孙。七年,帝北巡,命(黄)淮及蹇义、金忠、杨士奇辅皇太子监国。……正统十四年六月卒。年八十三,谥文简。”①黄淮历相两朝,恩赉殊渥,卒谥“文简”。又如经历明代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五朝,累官至太仆寺少卿的(温州)梅头东溪姜氏望族的姜立纲(字廷宪,公元1444—1499年):楷法清劲方正,七岁即以能书被朝廷征选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七年授中书舍人,弘治间仕至太常寺少卿。工声诗,亦善画,尤擅长书法,当时凡内廷制诰、宫殿碑额皆出于姜立纲之手笔,在天顺、成化、弘治间名噪一时,他所著《东溪书法》是其一生书法创作的经验之谈,对我国明代以来书法文化影响甚大[16]。再如,官至广东布政司左参政的(温州)七甲项氏望族的项乔(字迁之,号东瓯,1494—1553年):“历官二十余年,洁己爱民兴利除害,所至多善政。”②又如,天?年间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的(温州)普门张氏望族的张天麟(字季昭,万历壬子经魁,天?壬戌二甲第一名):“……转湖广左参政,辖宝庆道。为政敦大礼,去烦苛、重学校。尝清羡米五百四十余石,檄推官李梦日置田四十亩。每遇乡试之年,以三岁租给两庠诸生为文卷费,人甚德之。……岷藩治邸武冈籍富民筑城纵骑校杀平民、掠财产,民怨将乱,张天麟抗疏纠参。朝论伟之。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为人清端宏毅,政暇即操觚撰述。所居先世旧庐,?蔽风雨。与余姚施邦曜、海盐吴麟征有‘浙中三君子’之称。”③等等,等等。而其中最为显著的事例,则应推举嘉靖年间仕至内阁首辅的张璁(普门张氏)。正如胡珠生先生指出:“议礼一役,虽属朱明家事,但涉及皇位继承大政,关涉天下盛衰兴亡,统嗣不明则开新之局受阻,故礼仪和反议礼,在思想上为王(阳明)学和程朱理学之争,在政治上为改革和保守之争,张璁为议礼派之魁首,实即改革派之魁首。嘉靖中兴,张璁与有力焉。”[16]对张璁其人,《明史》早有高度评价:“孚敬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既遇主,亦时进谠言”、“他若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先后殆尽,皆其力也。持身特廉,痛恶赃吏,一时苞苴路绝”④。因此,时人支大伦(明代浙江嘉兴人)称赞张璁有再造宇宙之功:“永嘉(张璁)力能回天,以除大患,有再造宇宙之功云”⑤。凡此种种,故在张璁身后四百余年的温州后学胡珠生先生对他赞扬备注:“综观张璁一生,其才识冠于当世,形象极为高大,功业极为辉煌,岂仅一代名相,实吾温(州)第一文化名人!”[17]。#p#分页标题#e#

第五,明代温州龙湾望族精英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永嘉学派的务实思想与创新精神。永嘉之学,由叶适(籍贯宋代温州郡永嘉城郊水心村———今温州市鹿城区水心街道,公元1150—1223年)继承并发展了薛宣季(1134年—1173年)、陈傅良(1137—1203年)的事功思想,集其大成而建立起永嘉事功学说体系,使永嘉学派成为南宋时期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立的三大学派之一。永嘉事功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主张功利,见之事功,反对空谈性理。永嘉学派反对风靡一时的空谈心性的程(颐)、朱(熹)理学,而注重研究经世致用的事功之学,提倡学术接触实际,以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上的经邦治国办事本领,诚如黄宗羲所云:“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⑥而明代以张璁为代表的温州龙湾望族精英继承并且发扬了永嘉学派的务实思想和创新精神,这正如胡珠生先生指出的那样:“大礼仪起,杨廷和辈不容异说,妄图扑杀敢言之士。张璁不计身价,不负所学,为明大统,冒死进议。如无深厚学养和坚强胆识,岂能脱颖而出?永嘉学派自薛季宣以至陈傅良、叶适,其经制事功学说均和礼学密切结合,张璁《大礼奏议》战胜举朝迂?,达到明代高峰,其事功远迈陈、叶,堪称永嘉学派杰出后殿。”[17]张璁这位“堪称永嘉学派杰出后殿”者的思想和学行,对后世的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影响较大。特别在温州,这种影响尤其深远。张璁所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永嘉学派的务实思想与创新精神,是当代温州人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温州文明的一份养料。“温州模式”包含诸多要素,但为张璁所发扬光大的永嘉事功学派的思想则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

综上所述,可见明代温州龙湾望族中的精英人士,他们的思想、学说与业绩、精神,其作用重大、其影响深远,有的甚至影响至今。基此原因,本人认为我们今后理应加强对明代温州龙湾望族(在时间上,不妨延伸至清代,亦即成“明清时期”;在空间上,则不妨从龙湾区扩充到温州全市乃至明清时期的“温州府”全郡)历史的研究,以资我们借鉴、利用,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文明、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