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古文内涵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教育古文内涵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文教育古文内涵分析

1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即在于“通过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一分子对于全人类的责任”[2]。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层级推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推崇个性和个人价值,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日益淡化,存在着一种忽视精神力量的物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在物欲横流的喧嚣社会中,传统民族精神的回归尤为可贵。强烈的道德意识及责任感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从有记载的中国历史开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先人思想行为的核心。例如,屈原为实现美政理想,“虽体解吾犹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李白在61岁尚且主动请缨杀敌,为国效力;以婉约风格著称的女词人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写下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怆之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在病重之际还在不断地告诫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在66岁高龄时仍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文天祥被俘后虽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律;林则徐贬谪伊犁时,常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秋瑾在留学途中写下“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面对近代中国备受西方列强凌辱的社会现实,梁启超满怀豪情写下《少年中国说》,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等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讲述先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和震撼其思想,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其树立起“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2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已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人文教育是育人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即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和情操。然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构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不当行为的屡屡出现,反映出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的缺失。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内容和特点,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对古代士人理想道德影响深远的“四书五经”,其中不乏古人对人格修养的记述。例如,《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君子的基本要求;《中庸》载“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求君子具有修身、事亲的美德;《论语》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主张君子应取物有道;《礼记》载“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明确指出完善个人道德修养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基本途径;等等。除此之外,古人还通过自律内省作为传统的道德修养方式来实现理想人格,形成道德自律,以期最终成为“君子”。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成长无一不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密切相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古代杰出人士的理想人格教育,使之成为大学生的道德典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内省与自律意识。

3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德国哲学家希勒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诗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有自然状态中产生。”[3]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欲膨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横行,审美或美作为不实用的存在受到冷落,在观照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在审美体验中把美的特性遮蔽起来,偏重感官性与审美盲目性。面对当代大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能力的缺失,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失为一个寻回美的好举措。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艺术形式,决定了古代文学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古代文学在创作中多追求一种含蓄蕴藉之美,这种表现方式要求阅读者只有穿越时空,从作者的生活时代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才可真正欣赏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例如,《锦瑟》不仅是诗人李商隐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文学作品的文本与内涵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等关系,读者需要对文本反复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咀嚼作者用词行文的深意,进而体认作品中凝结的深厚情感。(2)古代文学是五千年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凝结着先人的审美感受与认知,是中国古代审美发展的艺术再现。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种不同的意象,又以月为主体,使得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等诸多意象,在月光的照耀下,组成了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一生仅存留两首诗的张若虚,因这一首诗,被王闿运喻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富有美感艺术形式,学生可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吸收知识内涵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对待人生挫折

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体味文学作品的美感,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积极对待人生道路上遭受的挫折。例如,在笔者给大一学生布置的一次作业中,一个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然命运多舛,与理想学府擦肩而过。”我们姑且忽略以“命运多舛”形容“与理想学府擦肩而过”中存在的用词不当,这句话明显反映出学生在求学生涯遭受挫折后消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面对挫折时采取“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例如,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半个世纪之后的李白亦有《行路难》三首,其中第一首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首诗是鲍照和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受挫折后的感慨,虽然时代相隔久远,但作品中昂扬的自信与气势正是当前许多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后所缺乏的品格。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由此可见,每一篇古代文学作品都是感情浸润之作,它有助于打破功利社会人与人的隔阂,让大学生沐浴在和谐、共融、共欢的境界。人需要情感,同时也需要释放情感,社会正是在这样吐纳之中保持着其乐融融,生生不息。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教育行为,是向传统教育提出的挑战。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之外,教师还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教师只有具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遵循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只有在人文教育理念引领下,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最终目标。#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