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文学德育渗透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
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1.2.1将德育的政治功能与道德功能混为一谈,重社会轻个人我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将政治的实用要求与道德的理想价值标准、政治的功能与道德的功能都混同起来,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理想性价值混淆起来。高校德育的重点依然是放在思想政治、社会规范法纪等方面,德育被狭隘化为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德育的本原目标———育人的功能就难以真正地实现。德育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等缺陷。当前高校德育在强调社会需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体现不足,或者有部分学生在重社会轻个人的德育背景下走向极端,而变得自私和个性乖张,却误以为这就是个性意识的张扬。
1.2.2高校德育急功近利,方式简单化德育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德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违反德育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即时的、显性的成绩。某些时间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热热闹闹地搞活动,活动一结束,总结报告写完,表彰大会开过,德育就随之结束,使得德育不是出于一种良心、德性的需要,而是迫于外力的强制性。高校德育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和手段,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形式化,使本来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变成了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这样德育不但不能消解各种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反而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价值迷茫,如有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作弊和论文作假等也视为正常。
1.2.3学科教育中过于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德育渗透《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具体的推进思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高校产业化的刺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教会大学生了解、遵守既定的客观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即时需要的能力放在首位,几乎每所高校都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目前高校有关教育部门担心,在学科教学方面加强德育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喧宾夺主。其实德育应始终渗透到学科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这应该是德育最好的方式。
1.2.4高校师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困惑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和大学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冲突与迷失。一些为师者,执业只为稻粱谋,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和勇气,不和学生讨论世界观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师生的教和学不是为了人性的提升,只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生存智慧。大学生接受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金钱名利至上,对于世事变得很漠然;过早洞明世事,老于世故。漂亮的空话和严谨的套话掩盖了本应属于青年的真性情,没有人生意义的支撑,同时又变得很脆弱,面对挫折不能自拔;或者缺少道德自律性,推脱责任。
高校德育是各级德育机构渗透到各种人文、自然学科合力建设的结果。这些德育平台中,机构德育和人文学科德育效果更明显,各有其佳,没有最好,但有最美。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回归本原的最美平台。
2.1和专门德育机构的德育方式相比
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机构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力军,主要倾向于思想政治法纪等教育,具体形式是以间断性的活动为主,要即时的效果。活动的目标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到最后大都是抓典型而忽略了全体。学科德育重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最具备普遍性和连贯性,至少应与机构德育平分秋色,但却被长期忽略,违反了德育的规律。学科教育归教务处管理,但该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是否认真传授知识和防止教师思想偏激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科德育几无机构可以归属,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进行只有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经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这样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1]实践证实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较
高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一般分为文学、语言学、历史和哲学,唯有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完成的。相较于哲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辩性、历史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语言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文学是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以非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主要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比其他艺术更为明晰、更为细致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世界,离意识形态更近。文风之变,事关国运人心。音乐、美术、影视都存在着审美因素,文学的审美因素是更深层次的,更能引发人联想,更耐咀嚼回味。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早的传承载体,比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更丰富。外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差距比较大,不易被大多数国人从心底接受。但国人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喜欢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遗产。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优良的道德传统,基本上是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承的。我国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几千年的文明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p#分页标题#e#
2.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2.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
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的、情感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用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它常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
2.3.2古代文学作品里集中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几乎每个著名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正因他们都是真实的,才会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善感的人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最美平台。但是,过于强调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会不会使其沦落到“万金油”的庸俗地位?关键要看应该怎么做。
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3.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3.1.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他们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此,可以适当地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当前大学生读书少,思考少,感悟能力弱,可以把有趣、有深度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介绍给学生,约定时间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使大学生尽快地、平稳地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
3.1.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
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国人又喜欢以经验胜人,倚老卖老,有时把年轻人的缺点放得太大,失去客观性。其实,当代年青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得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使其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用一些著名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指导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3.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3.2.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应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由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也可以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另一个版本“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今流行版本作比较,让学生感悟哪个版本更好。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经典解读的批判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高其感悟和审美能力。
3.2.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为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
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压力变大,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诗心的。诗心,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寻找诗心,本质上就是要摆脱物质欲望强烈冲击下带来的庸俗功利之心,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2]。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2.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用世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得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杂剧,可见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而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的。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3.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对于成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最大的除了传授知识,还有做人,而这也是德育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有真知灼见,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认真工作,真诚待人,以正视现实的勇气和热情去感染学生,真诚地影响帮助学生。目前有学生给教师上课打分的环节,但老师不能为使自己的分数高而刻意迎合学生。要加强教学的能力的提高,适时创新,如适当转换教学视角。有教师试着从文体学的教学视角入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梳理出古代散文演进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一历程。”[4]转变传统按照作家生平与创作、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三个层次展开讲授的“三段结构式”,注意加强学术研究,古诗词写作等能力,成立有老师定期参与指导与监督学生诗词创作的改编小组,带动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的兴趣。目前许多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课和通识教育,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成为有责任、有教养的人,这是回归德育之本原的有效实践。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加强学科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深究德育之本原,使得高校德育更行之有效,更加健康地发展。#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