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期传统文学理念构建挑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范建刚 单位: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媒体的每一次进步,对文学活动的发展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纸、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学的广泛传播和长久保存成为可能;广播、电视的出现给传统的纸张文学以沉重打击,它以其迅捷的传递方式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以其声音、画面的综合呈现方式带给读者(观众)感官上的强刺激,使得传统的以文字为媒介,注重文字技巧,以想象为接受方式的“纯文学”逐渐走向边缘和幕后,许多文学经典名著正是靠广播电视的传播才家喻户晓。随着20世纪高科技浪潮而来的网络文学,给文学造成了空前的、全方位的影响。它不仅使作家们的自尊心又一次受到打击,社会精神气候的营造者、人类灵魂的改造者等耀眼的光环逐渐散去,而且使创作主体的角色、创作过程、阅读方式、文学价值评判标准以及文体特征等文学活动要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理论建构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一、创作主体的角色转换
作家作为社会之人,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社会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人类蒙昧时期,并没有职业的艺术家,原始先民们为了庆丰收、祭祖先、敬鬼神,人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艺术家的角色。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一些部落成员需要了解本部落的来源、传统,因此出现了在说唱方面有特长的游吟诗人,这些游吟诗人由于对本部落文化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获得了部落成员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以“娱人”为主的职业作家和以“自娱”为主的业余作家,他们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扮演着特定时代精神导师的角色,但受到个人天赋和社会条件如受教育条件、媒体、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在网络时代,这一角色将出现两种迥异的发展趋向。
(1)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如一定水平的天赋、受教育程度、其作品被媒体的关注程度等。因受教育条件和媒体关注的有限性等外在条件的制约,一些有才华的作者及其作品不被世人关注。这些因素将在网络时代得以改观。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媒体,它没有对天赋、学历、声誉和社会地位的苛求,也能容忍各种水准的作品,从初学写作者的涂鸦到成名作家们的杰作,都能一概接纳。在网络上,每一个网民的地位是平等的,文学话语权、书写权让更多人去分享,从而消解了在世俗社会形成的过于注重名望、声誉的传统,改变了在编辑、出版等外衣掩盖下的话语权地位的不平等。对于网络文学的读者来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要想取得成功,都得看其作品是否得到网民们的青睐。同时,网络媒体还具有廉价的特点,在网络上作品,不需要支付高昂的出版费用。网络的这种宽容能够激发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欲望,使网民普遍具有成为创作主体的倾向。
(2)真正作家的产生将会更加困难。这和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形成一个悖论。“作家”这一称号是对文学创作中有突出成就者的一种肯定和褒奖。在网络时代,它将拥有更多的内涵。网络本身是技术的产物,以网络为依托的网络文学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技术的痕迹,它的生成使用的是计算机语言,即要把作家构思成果转换为网络文本,必须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同时,网络作品也不仅仅是文字语言,它还有多媒体的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为适应读者的欣赏习惯和方式,作家们必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把自己美妙的想象转换为文字、声音、图像。为此,作家甚至要编制适合自己表现方式的程序,以便言尽其意,避免请人代劳造成思想感情的流失和言不尽意。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作家的形成是基于其作品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读者的广泛认同,而在网络当中,作者身份的网民化,网络文本更新频率加快,网民们的随意修改,文学价值观念的变异,导致作家及其作品在传统媒介中焦点地位的分化,从而使真正作家的产生增加了难度。
二、创作过程的复杂化
(1)个人化创作向集体化创作转变
传统文学创作始终体现为作者个性化的个体劳动,从搜集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构思,到物化为文字符号,处处体现着作者的个性特点。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占主导地位。每一位作家对自己将要创作作品的题材、人物、情节、结构以及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都烂熟于心,我们很少见到有几位作家合著一部小说或几个诗人合写一首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心灵体验只有作者本人知道。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这种个人化的写作被集体创作取代,它可以由首创作者设定某一文学题材框架或文体类型,让网民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进行群体性艺术构思,然后集中大家的智能进行创作。传统作者的主导性由于其集体化而被削弱,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影响作品的最终结果,但又都不能决定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等的发展趋势,包括创作的首倡者。
(2)作者心理机制的变异
网络文学创作的另外一个复杂性还表现在,它以高科技产物的网络为载体,其创作思维具有技术性和融通性的特点。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过程是自觉的表象运动过程,其间又有抽象思维的参与,作者把生活表象通过想象、联想、综合等心理机制,按照特定的中心意念形成形象体系,然后见之于文字。尽管这些活动之间存在交叉和反复,但阶段性相对明显。在开展网上写作时,这些心理活动的阶段性更加模糊,又增加了人机交流,多媒体制作等任务。对网上摄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自己的思维成果输入时,思维运作不是纯理性的,而是理性思维与操作计算机,运用网络工具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制作者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技术思维贯通融合的能力,这比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作家们的思维模式又增加许多难度。
(3)创作过程意义的转变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由世界经作者到作品的生成是文学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只是整个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阶段,主要担负着作品生成的任务。而网络文学作者的集体化给文学创作过程赋予更多的意义。网络文学的起因仅仅是为了网民自身体验的表达,个体情感的宣泄,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把网上创作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或宣泄个人情绪的手段,并不像传统作家们的作品还期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同。因此,这种集体化创作过程本身便体现出某种意义,即网络上的众多作者并不注重创作的结果,而只在乎他们参与此项活动时的创作体验,因而使创作本身成为目的。同时,由于这种众多作者(同时也是读者)的不断修改和增删,导致在网络上很难形成像纸质媒介时代出现的经典名著那样的文本。#p#分页标题#e#
三、文学阅读方式和文学价值的变异
(1)文学阅读方式的变异。传统文学阅读欣赏是一种个人化的书面阅读,其特点在于书本携带方便,对阅读的外在条件要求相对较少,只要有光线和时间,阅读活动就可以展开。读者读到动人之处可以反复吟诵,读到入理之处也可以掩卷沉思。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总是带着特定的期待去还原作品中的形象、事件、意境、意象,在对这些要素的把握和玩味中获得愉悦和教益。网络文学的欣赏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是作品的数据存储方式,要求阅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计算机、电源、一定的空间等。其次,这种资料存储方式又形成了它的优势,如图文并茂、易于检索、字号大小可调等,还可以借助软件实现语种选择、计算机朗读、自动翻译等功能,这都是书面文学所望尘莫及的。第三,读者不仅是个被动的阅读者,也可以是个主动的创作者。关于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能动性,以姚斯、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理论等现代批评流派已经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比如姚斯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是接受意义上的读者,这种读者实质性地参与了作品的存在,甚至决定着作品的存在。这是对读者的发现和解放,读者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但这种再创造仅限于读者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自身阅读视野的提升,是一种对社会潜在的创造,网络文学的出现,使这种再创造通过对文本的修改得以真正实现。网络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其开放性和广域性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甚至准爱好者提供了尽情表现的舞台,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对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删节、续写,从而使文学活动中创作阶段和接受阶段的界限进一步模糊,甚至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
(2)文学价值理念的变异。接受条件和接受方式的转变只是表面的,文学价值理念的变异才是网络文学给文学接受带来的深层变化。在传统文学批评中,美学的、历史的价值原则已被广泛接受,真实性、概括性等评判标准已被广泛运用。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判历来存在社会尺度与个人尺度的差异,在二者发生分歧时,传统的文学评价尺度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尺度,这是传统文学创作的一种内在要求。从孔子的“兴观群怨”到贺拉斯的“寓教于乐”,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审美教育功能,传统的文学创作担负着提高认识水平、改造社会风气,净化人类灵魂的使命,都有着明显的功利性。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这些固有的原则、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现实主义的对象本质的真实、浪漫主义的情感真实和现代主义的主观真实在网络时代都被消解,因为网络文学只注重文本自身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真实表达。创作者只注重当下的现实感受,而不是与现实世界对比,它完全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虚幻而自由的世界,通过这种虚幻的真实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造才能;他们更倾向于个体的自娱自乐,不必负担太多的社会使命,既不谋求得到社会权力话语的肯定,也不希望获取崇高的名望,因此对社会原则与社会责任便不屑一顾。这对传统文学存在的根基也是不小的冲击。
四、文体特征模糊化
由于网络文学的交互性与灵动性,使得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传统文学理论中不论是把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还是分为独立型、依附型和交叉型的文体分类方法,在网络文学中使用都显得捉襟见肘。传统文学的分类基于纯而又纯的文学,诗歌、小说是纯文学,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是指专供拍电影电视和戏剧的底本,总之,全是纯粹的叙事、表情的文字组合。而在网络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传统的文体界限进一步模糊,催生出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同时也会淘汰一些旧的文学样式。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网络文学以超文本(一种以非线性为特征的资料系统)的形式存在,“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可包含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因素,它们通过广泛的链接建立相互联系”。超文本的存在方式导致网络文学有了向综合艺术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者们从单一的文字表达向光声色像的多媒体综合表达方式靠拢,在文字叙述的过程中,根据作品的需要,还可以适时地插入音乐、动画甚至生活中拍摄的录像。自20世纪以来作家们孜孜以求而不得的所谓跨文体写作,在网络时代却被易如反掌地真正得以实现。在文字叙述中嵌入形象和声音,使得文学具有一种直观性,这在今天,已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作家们又感觉到无限的恐慌和失落,自己所追求的美好事物一步步把他们推向边缘。像这种文字、声音、图像甚至动画综合的产物,我们把它称为影视文学或戏剧文学显然不合适,而把它称为小说或诗歌也有些滑稽,然而这又是一个不可争议的趋势。由此,便产生了一个悖论,如果我们用传统文学的标准去衡量,网络文学中没有多少真正的“文学作品”,就意味着文学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如果我们把这些事物称为“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文学就会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固有内涵,这也正是固守着自己狭小的精神家园的文人们感到穷途末路的症结所在。
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造成的启示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网络文学并不是文学的完美归宿,它在给文学带来启示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写作的“交互性”在体现了写作、阅读和批评自由的同时,也会孕育新的霸权。网络写作的生活化特征,虽然可能使文学从精神高空中解放出来,但又容易产生远远超过纸张印刷物的语言垃圾,这都要求我们对突如其来的网络文学认真地分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当网络逐渐占据我们生活的中心,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甚至生存的必须时,我们再也不能固执地守望那片古典的精神家园,视网络文学这样的新生事物为洪水猛兽。科学的进步的确破坏了我们关于嫦娥奔月、鸿雁传书的联想,但并没有消灭文学,而是为我们带来了展示人类自身力量的壮丽图景,正如童庆炳教授在一个讲座上所说,只要人类的情感没有泯灭,文学就永远不会消失。面对文学领域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我们也不能死守传统的文学定位。文学作者们,包括与文学有关的工作者们要正视目前的处境,调整自身心态,涤除精神贵族气息,树立正确的文学观,正视网络文学这种新生事物,理性地进行分析,以求使文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