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传统文学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园林传统文学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园林传统文学运用

1概述

1.1园林的含义园林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关园林的界定不一,不少园林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园林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概括地说,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1]。现代意义的园林从19世纪50年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需要设计者具有综合素质。

1.2文学的含义文学是以语言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中“文学之游、子夏”,泛指一般的文化学术。具体地说,先秦时代所谓的“文学”包括文、史、哲、经、教等各个方面的著作,其中少数是文学作品。《论语》中还出现了“文”、“文章”的概念,含义与“文学”相近[2]。

1.3园林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用语言作为手段反映现实的艺术。园林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与很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如造林学、建筑学、美学、文学等,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既属于科学范畴。又属于艺术范畴。从我国园林独特的历史传统来考察,艺术因素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所以一般称“园林艺术”[3]。可以说,自从有文学以来,园林就与文学有联系,尤其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与文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就有关于“囿”的记载。《上林赋》、《阿房宫赋》是与园林有关的文学作品,因园林而产生,又因园林而流传。真正开创园林文学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以写实的手法虚构出人间仙境,对后来的文学及造园艺术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从周先生曾指出,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他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求其本,先究其源,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4]。他还指出:中国造园的立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额联,点缀和题咏园林景色,所以园实文、文实园。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园林是融入历代文人气质的自然景观。

2园林表现形式

2.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有形”文学“有形”的文学是指园林实体中的匾额、楹联和一些镌刻于碑褐、摩崖的诗文。这类园林与文学往往是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是文学和园林相互融合的产物,是“有形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匾额、楹联集诗词、书法、篆刻艺术于一身,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里的楹联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学艺术形式[5]。如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南楹联“蝉噪林更静,鸟鸣山更幽”。蝉噪的声音越闹,深林就越静谧;鸟鸣的声音越亮,山谷就越加清越。又如回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仿杭州西湖花神庙联,描写“看松读画轩”一年四季红花柳叶,男欢女爱和明媚的风光,这一对联连绵回环,极富柔情。扬州的个园是两淮商总黄应泰在寿芝园的基础上兴建的,黄应泰非常喜爱竹子,借着苏东坡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意,在园内种植了几万竿竹子,取名为“个园”,一方面,“个”字与竹叶的形状很相似,另一方面,“个”字为竹字的一半,有点隐晦地说出:坚贞不屈的竹子只剩下这一根了。沧浪亭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的美在于借景,通过两道长廊将园内的古典建筑、植物和园外的自然景观等融为一体,这副对联还是一副集引联,即上联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和下联的“近山远水皆有情”并不出自同一作者。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出自苏舜卿的《过苏州》,让人联想起欧阳修和苏舜卿的友谊。题名、楹联等文学形式通过“有形”的园林表现出来,对景点起到突出主题、点景、拓景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起到文借景成、景借文传的功效。

2.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无形”文学“无形”文学是指文学在园林中是“无形”的,即不见于园林实体,却寓于园林的内涵之中,主要指我国文学宝库中以园林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和散文,是文学和园林相互渗透的产物。追求意境是中国文学的特色之一,造园布景常以诗情画意“无形”的文学形式表现在园林中。如山西潞城原起寺的“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悠悠的钟声和隐约的潮声发人深思;扬州瘦西湖平山堂的对联“过江渚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和众宾欢”,是欧阳修在此宴饮史实的真实写照,隐喻主人藐视朝廷,仕途挫折,逍遥取乐的封建士大夫思想,使园林景象和思想内容高度融合;杭州灵隐寺韬光庵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把江潮和海日引入空间,让人感受到空间的美;颐和园谐趣园中有一联“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把看不见的东洲云海和西岭烟霞借入此景,用借景的手法扩大并升华了景的境界;如岳麓山爱晚亭,以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表达意境;苏州藕园的双照楼景点,以杜甫“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意表达意境;北京陶然亭,以白居易“只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表达意境;爱吾庐以陶渊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意表达意境。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是相依相伴的,无论是构园、造园,还是题园、咏园,均离不开文学。同时,文学的运用不但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体会园林的艺术美,也使设计师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艺术追求。我国古代的园林典籍《园冶》、《长物志》、《花境》等,不仅是中国造园理论史上的经典名著,而且是园林与文学相融的丰硕成果,是园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推动园林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3园林景观的主要造景手法#p#分页标题#e#

园林景观的创造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有无比热爱之情。其主要造景手法有借景、抑景、题景与点景等。

3.1园林借景中的文学借景是指将有利于风景画面构图和意境渲染的景象组织到观赏视线中。明代计成的《园冶》中“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所谓巧而得体者也”[6]就是对借景的精辟论述。①园林借形中的文学应用:宋代郭熙有“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之感受;②园林借声中的文学: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将芭蕉、荷叶等组景,用文学表达出来;③园林中借色的文学表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游客在游览园林景点时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3.2园林抑景中的文学传统的造园历来就有欲扬先抑的做法。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庭院深深深几许”就是用文学的表达通过景观要素的形象、体量、方向、开合、明暗、虚实、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对比来加强园林中的意境。

3.3园林题景与点景中的文学题景就是景物的题名,是根据园林景观的特点和环境,结合文学艺术的要求,用楹联、匾额、石刻等艺术提炼和概括,点出景致的精华,渲染出独特的意境。园林设计能使人见景生情,因情联想,形成景观意境的文学艺术升华。如园林模拟自然山水,以精炼浓缩的方法,综合组织空间,使游者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感受与联想,从而达到“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的效果;还可以运用植物的姿态和色彩的不同感受而产生联想,如松树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竹寓意虚心有节的品质,梅花傲雪怒放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等,运用象征手法、民族习惯、文化风俗写入园林景观;还可以运用景名、题咏、雕塑、碑刻、壁面与历史、人物、传说、动植物形象等相联系,使人产生联想,如西湖十景“平湖秋月”、“雷锋夕照”等,通过对各种园林构景要素的艺术加工来激发游赏者美的感情、意愿和理想,与园林设计师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境生象外”、情景交融的文学艺术境界。

4游人赏景与园林文学

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对园林景观从直接的感官体验进而得到美的陶冶,产生思想的共鸣。设计师掌握游览观赏的基本规律,创造出优美的园林环境,体现出更浓的文学韵味。

4.1赏景中“观”的文学“观”是游人赏景的第1层次,是对园林的直接把握,以动态景观为主,着力表现自然物生机勃发之动态美。如声动:“两个黄鹂鸣翠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水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色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风动:“柳浪闻驾、万堑松风”。

4.2赏景中“品”的文学“品”就是游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素质、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去丰富园林景象的一种审美活动。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云栖竹径”,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等,让游人感受到大自然安谧、幽静的文学艺术境界。

4.3赏景中“悟”的文学“悟”是园林赏景中的最高境界,是游人在品味、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哲学思考。中国园林追求人文自然,注重意境创造,寓诗情画意于其中的特点体现在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这一鲜明特色赋予园林以游人一般的文化素养,从而使园林景观蕴涵深厚的文化内涵,启迪游人丰富的想像力,使园林意境得到更进一步的开拓和升华。《园冶》就是中国造园学的一本奇书,蕴涵哲理,充满激情,堪称中国文化的一个全息元,不可当一般吟风玩月的书来读。它凝结着中国美学、文艺学、诗品、画论的精华,强调的是虚无微妙,灵感顿悟,曲折委婉,传神写意,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

5园林意境的营造

通过我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史可以看到,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到咸丰、同治以后,国势衰弱,就再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造园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园林建设问题,经过了起步阶段(1949~1957年)、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持续高速增长阶段(1979~现代)3个阶段[7],园林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园林艺术创作变成了形式严谨、技术性强的一套程式,讲究形式美和技巧,忽略了内在的意境,更多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文化内涵消失。顺应自然的理念变成只为了改造自然,只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外在物质的创造,忽略了中国古典园林顺应自然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缺少古代文人的恬静淡雅的趣味,应当引起深思。

5.1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园林特色充分了解地域历史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当地有关名园的认识和保护,另一方面有助于对传统造园意境的合理挖掘和运用,有助于将当地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造园手法相结合,通过园林与文学的结合将意境表达出来,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突出园林特色。

5.2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突出不同文学韵味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是指以地形、植物、建筑小品、人文典故等,在园林设计时,根据具体环境选择不同的园林主题,借鉴中国皇家园林造园讲究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运用匾额、碑刻、对联、题咏、雕梁画栋、刻雕、文学、绘画等手法设计出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追求“境生于象外”,以求意境的表达、情感的寄托,突出不同文学韵味。

5.3根据游客心理,体现文学内涵根据游客心理,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人人参与”的制度,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园林作品。在园林作品设计上,严格制止模仿、抄袭、攀比的现象,应使园林作品符合自身特点,突出园林特色,体现文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