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新媒介变革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学新媒介变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学新媒介变革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的文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表面看去,文学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一年一千部的长篇小说,还有数以万计的中、短篇小说,“80后”作家、网络、博客、网络小说风头正劲,不禁让人感叹当下文坛的热闹非凡。但细细想来,难免担忧,这种表象上的繁华是否会犹如泡沫般虚无而显得多少有些飘忽不定呢?深究进去,另一种声音又似乎在宣告文学的日趋边缘、文学温度的降低、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观的混乱以及道德的滑坡、新媒介的发达导致文学书写的危机,等等。因此,需要尽力去察看,去读解,穿透海市蜃楼般的美景,抵达文学殿堂的真正彼岸。白烨在观察当下文坛现状时总结道:“各种写法多了,佳作力构少了;作品种数与印数增了,艺术质量与分量却减了;小说改编影视的多了,经得起阅读的却少了;期刊的时尚味浓了,文学味却淡了;作家比过去多了,影响却比过去少了;获奖的作者多了,能留下来的作品却少了。”[1]进入新世纪后,文学与文坛的变化已今非昔比,一种完全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新格局日臻成形。个中缘由,一方面是市场化、商业化对现行文化、文学体制的外围包抄;一方面是文化、文学生产机制的多元共存。换言之,较之过去,在文学从业者、文学生产者等方面,成分构成上越来越趋于民间化,手段上越来越趋于商业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传统文学生产模式发生改变。这可以从书写工具、载体、写作过程、发表程序来观察其变化。从书写工具看,古人是用毛笔书写,笔、墨、纸、砚被视为“文房四宝”。“五四”前后国人开始过一次大规模的“换笔”,继而从毛笔时代进入到钢笔时代,主要原因是钢笔较之毛笔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鲁迅就曾指出:“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2]扩大一点看,书写工具的现代化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发生影响与改变。“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书写工具的改变带来的信息,同样是一种写作行为的改变,观念和情感的改变。在没有电脑之前,写作常被视为“爬格子”、“耍笔杆子”。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电脑的普及,手写的文字变成了键盘打出的字符,电子书写时代逐渐到来,手写方式必然受到冲击。不妨来看一个报道。2001年的一则关注手稿的报道表明,手写一族的作家不在少数,像刘恒、贾平凹、格非、王安忆、迟子建、铁凝、张承志、林斤澜、唐浩明等人,而在6年后的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的报道中,能列举的手写一族的作家屈指可数,罗列其中的只有贾平凹、王安忆、二月河、海岩等。更多的作家早已“换笔”。书写工具进一步发生改变,从手写慢慢进入到电子书写。从载体看,曾经带给“五四”新文学繁荣的纸质文本如今也受到电子网络的威胁,传统作品附载的纸张形式变成了电子网络。纸质文本远没有网络文本那般快捷畅销,文学纸质书籍越来越无人问津,而文学网站正狂飙突进。从写作过程看,传统文学作品一般是写完所有文字之后才交给出版商出版。如今借助网络,创作就不一样了,网上写作过程中还会有网友读者参与评论,作者可吸收读者意见,在网络中互动交流。从发表程序看,传统文学作品的发行一般需要经过审查机关和出版机构等中间环节,如今不论你水平高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的地盘我做主。以最快的速度发到网站上去,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即时阅读到原稿。其二,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发生改变。文学作品被生产出来之后,自然要进入传播环节,获得社会的欣赏和认同。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递需要借助媒介,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使信息从某处传送到另一处,从某人传达给他人。对于传播而言,媒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文学而言,媒介是文学前行的助推剂。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介大举挺进文坛,与传统的印刷文本争夺读者市场的同时,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众所周知,印刷传播是把文字通过印刷技术记录在纸张上,以纸质文本的形式,让人们通过阅读文本来完成丰富多彩的信息传递。根据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来看,文学的繁荣不仅体现为有很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产生出来,而且,还要有广大的受众群体。“世界”作为要素之一,意味着文学在这个社会里,应该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有价值意义的活动而不再是个人的事情;文学是共同的事业,被这个社会承认和尊重。印刷传播方式的确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使文学走向了繁荣,比如更新文学观念,使文学成为社会的重要活动领域,文学作品成为公共产品;涌现了大量的伟大作家和作品;文学体裁完备,重要叙事文学———小说产生出来;文学流派众多,文学思潮此起彼伏;出现了职业文学批评家;文学接受群体的扩大,读者地位的提高;等等。但历史不会重复。随着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传统的文学期刊、报纸等纸质书籍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显得有些落寞。当上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市场结合风生水起之时,文学报刊的运营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电子媒介这一类大众文化形态,将许多读者从纸质读物那里吸引过来,以商业化运营的通俗读物、时尚杂志等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迎合大众口味的通俗文字和内容抢占了市场地盘。而且很多大众化的刊物也都纷纷开辟与文学相关的栏目刊登文学作品,纯文学期刊、报纸问津度越来越低。不过,文学期刊在当今的社会越来越落寞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一度靠计划体制和行政拨款维持生计的文学期刊在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后自然是无力竞争,面临困境在所难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发行方式也使传统的文学期刊遭遇冷气流。在网络上发行网络电子文学期刊是一种新的文学运作方式。文学期刊搭上网络快车,使读者可以更快捷、更方便地查找、浏览、下载、阅读文学期刊。需要时订阅,不需要时可退订。在思想家麦克卢汉看来,媒介乃为人本质之构成:“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是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4]。其三,创作主体的身份发生改变。作家是传统文学中的权威,被普通人顶礼膜拜,视为创作的天才。如今以韩寒、郭敬民为代表的“80后”作家,推出一本本畅销书,通过市场化运作,拥有众多年轻的粉丝,成为偶像明星。韩寒的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一经出版立即成为了当年最畅销的图书,销售47万本。郭敬明一连出版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岛》系列,《1995-2005夏至未至》等书,每部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发行量,不断制造出版神话。以他们为代表的“80后”作家出版数目庞大的作品,很快就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图书市场,作者本人更成为众多青少年读者眼中的偶像。#p#分页标题#e#

“80后”写作群体的市场化、高产化、娱乐化趋向让评论家们对他们的作品不屑一顾。还有一批“80后”更是有玩文学的嫌疑,试图通过写作扬名立万。比如“80后”著名女张丽华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只想和余秋雨一夜情》的博客,着实获得了无数点击率。但这一做法不禁让人纳闷:“80后”女怎么了?或许这也是文学丧失纯粹性的表现,是文学向商业化炒作屈服的特例。要知道,文学有着固有的客观的规律,有着穿越时空、种族、阶级的永恒的艺术与审美元素,这种永恒是对真正文学的敬仰和尊重,是那些“玩文学”且大红大紫的人无法企及的。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改变了一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17日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我国联网的计算机达7800万台,网站数量已达150万个[5]。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自视为从事创作。作者的神秘性消失了,作者和读者平起平坐。作品一旦成为网络畅销书之后,再借助出版社正式出版,即可名利双收。从近两年的盗墓小说和历史小说的盛行可见网络小说的兴盛。网络小说被众多读者追捧也使更多的人有了创作的冲动。网络的及时方便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的作家、读者的身份限制,身份的隐身功能,使得普通人可以比传统作家更自在、自由、自如地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泄自己的各种情绪。文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圣物,写作也不再是作家的专利了,文学的神圣地位正在丧失。这是一个作家大众化的时代。庞大的写作队伍,传统作家身份的改变,更多的人参与到写作中来,当然,这有利于提高大众的文字水平和文化水平,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小说量大并不代表质优,其中不乏低俗、跟风之作。

“80后”作家和网络创作群体凭借网络起家,网络为他们的崛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网络与文学联合将文学推向大众化,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路径和方式。传统文学也正在适应和应对之中,作品写出来是让人读的,当下文坛积极在寻找新的创作方式,努力利用好新媒介的优势。2008年9月10日,由全球最大的华语原创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主办的“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启动,这项以推动传统文学与网络的融通、强化传统作家与网络读者交流的大赛,获得了全国30个省作协主席(副主席)的大力支持,引来诸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浪网、《新京报》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大量的网民的评论。张颐武就认为,传统文学作品采取网络连载的方式,会增加作品的悬念感,提高网民对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趣味。在传统期刊连载日渐萎缩的时候,网络连载会给传统文学作品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见,传统文学写作正在接受现代网络的撞击,努力寻找传统写作与网络写作的契合点。其四,文学批评遭遇瓶颈之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批评。当下的文学批评面对活跃异常的文学创作,时常表现出“失语”、“缺席”和“不作为”。我们对文学的态度应是“始终去寻求和阐释活的文学,从中发掘新的文学经验和存在的经验”[6],将作家与读者,文学和社会勾连起来,从而推动文学作品的传播以及再生产。问题是,文学不再像过去只是审美的自足体,而含带了越来越多的商品属性,随之又在作品创作中带来题旨上、文体上的诸多变异。

文学观念的滞后带来批评方法的无力,结果使得批评只能雾里看花,夜朦胧月朦胧矣。另外,大众传媒的介入,联手打造出时尚的“酷评”。这种没有理由、更无需论证,只需要用些绚烂的称谓来吸引众人眼球的批评,更扰乱了人们对文学的基本判断。批评家本应是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哪些是好的作家,哪些是好的作品,为何好,好在何处。但是,在今天,媒体的炒作时常会误导人们的判断,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商业的绳索套牢,受其迷惑。传统文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生变化的原因应该是综合性的,从根本上看是文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动所造成的。换句话说,正是市场化、大众化和新媒介的合谋使当下的中国文学发生了新变。也许我们还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变,不能很快融入一个新的文学生产时代,但这是文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既然无法阻挡,何不尽早适应并且驾驭其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