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词茶语透析广州独特的茶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从茶词茶语透析广州独特的茶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从茶词茶语透析广州独特的茶文化

 

一、广州的茶业现状   广州被称为羊城、商贸城、美食城……实际上,广州还是名副其实的茶城,这可以从六个方面加以证明,即:凉茶铺、家庭、茶楼、茶艺馆、茶叶市场和茶业博览会。   1.“广东三件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到了广州,最为便捷、经济的饮茶方式就是喝凉茶,黄振龙、邓老、金葫芦、徐其修、清心堂等凉茶店遍布大街小巷,“两元一杯,五元一瓶”,让你在享用各种凉茶的同时还可收到清肺、润喉、祛湿等功效。   2.请客饮茶是广州人的待客之道,有客来访,主人都会取出上好的茶叶,娴熟地操作着精美的茶具,为来客冲上清香润喉的茶水。   3.茶楼遍布广州市区,提供茶水和茶点,既是市民饮茶聊天的场所,也是请客吃饭的好去处。历史悠久的茶楼多冠以“园”或“居”,如“文园、西园、陶陶居、陆羽居”,现代的多称酒家、渔港,如“广州酒家、新粤湘渔港”。茶楼里饮茶往往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是了解广州民俗风情的好地方。   4.广州茶艺馆布置古雅、朴实,环境优美、清静,凸现了广州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迷人风情,城市的个性与品位浓缩到了一个个别致的茶艺馆中。   5.广州芳村拥有八大茶业市场,其中最大的南方茶叶市场商铺多达1500家。漫步其中,茶铺一家挨着一家,处处茶叶飘香,连包装、茶具都一应俱全。6.2010年的广州茶博会展会总面积5万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1300个,来自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和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家优质茶企参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茶展。可见,围绕着“茶”的饮用和消费,广州已经形成了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一条龙式的立体格局:凉茶店→家庭→茶楼→茶艺馆→茶叶市场→茶博会因此,无论是微观的个人饮茶还是宏观的茶叶批发、茶叶博览,广州都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茶城”,“茶”不断塑造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民俗特质。   二、从茶词茶语透析广州独特的茶文化   喝茶,准确地说是“叹茶”(享受茶),是广州人自在的生活方式,就连人们相互间打招呼,也是问“饮?茶未啊(喝过茶没有)?”这相当于北方人把“吃饭了吗”当成问候语一样。其实,“叹茶”的确和饮食密切相关。喝茶的类型包括“三茶两饭”(早茶、下午茶、夜茶,午饭、晚饭),基本的用具是“一盅两件”(茶壶茶盅和供应茶点的器件)。如果朋友来了,不说“请吃饭”、“请喝酒”,而说“请饮茶”,主客在喝茶的同时还能品尝到精美的茶点。广州人喝茶“有脚头瘾”(忍不住要到茶楼去),喝茶和日常的交际方式、礼节习惯有密切关系。在茶楼喝茶,人多了可以“搭台”,喝完茶要招呼服务员,“行埋、单(过来、结单)”。“埋单”的说法也由此而来,但很多不懂该词真实含义的外地人却说成“买单”,意思大致相同,说法却迥异了。茶楼还能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比如男女叹茶“相睇(相亲)”、生意人“斟盘(谈生意)”、文人雅士“斟(侃谈)世界”、江湖人“讲数(摆平争端)”等等。广州民间也盛行着和茶相关的礼俗用语、生活谚语,婚俗方面的比如“受茶”或“接受茶礼(女方接受聘礼)”,“一女不受两家茶”,“打泻茶(退聘、退婚)”,“新抱茶(新娘子敬的茶)”。谚语“晨早一杯茶,不用请医家。”“酒满敬,茶满欺。”歌谣有“记得细时好,跟爷去饮茶。赤膊骑狮狗,屈针钓鱼虾……”可见饮茶习俗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广州人的生活当中。历史久远,自然会留下不少与茶相关的奇联妙语,例如妙奇香茶楼的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康有为题写的“陶陶居”,蔡廷锴为西南酒家(今广州酒家)题写的“饮和食德”。柳亚子有“粤海难忘共品茶”之句,则曰“饮茶粤海未能忘”;郭沫若也留下了“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在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的诗句。   三、传播茶俗茶语,提升广州的文化魅力与知名度   1.传播茶故事,弘扬广州独特茶礼节   饮茶的人,推崇的是“清、和、敬、美”的茶德。用当下流行语来说就是,“哥饮的不是茶,是美德!”这些茶德往往体现在广州日常饮茶的习俗当中,而这些习俗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个传说。乾隆生性好玩儿,有一次下江南的时候,带着一个太监在一个茶楼喝茶。或许是被茶客们互相斟茶的热烈气氛所感染,他顺手给太监也倒了杯茶。这下太监可吓坏了,但又怕叩头谢恩暴露了两个人的身份。毕竟是伺候皇上的太监,关键时刻灵机一动,用食指和无名指叩击桌面几下,以谢圣恩。这一机智反应受到了乾隆的赞赏。后来不知怎么坊间众人知道了这个事情,纷纷仿效。于是在广州当别人给自己斟茶时,便有了用双指叩击桌面几下以表谢意的做法。这个故事把饮茶习俗与风流雅致的乾隆爷联系起来,无疑增添了这一致谢动作的传奇性和知名度。另一个颇有特点的做法就是把壶或盅的盖儿揭开表示要加冲开水。相传清朝末年广州有个恶霸叫荣寿禄,是重臣荣禄的族侄,仗势欺人,为霸一方。一天,他设下一个敲诈勒索的骗局,到了一家茶楼,偷偷把一只鹌鹑藏在喝茶的茶杯里。当小伙计把盖儿掀开准备加茶时,鹌鹑展翅而飞,他便要茶楼老板赔他三千元。这事被当时的武林高手知道后,打抱不平,杀死了荣寿禄,才算了结。[4]从此,茶楼中便形成了只有等顾客把盖儿揭开服务员才去冲开水的习俗。这段颇有戏剧性的传奇故事,彰显了人性的丑恶与善良、群众的爱憎和智慧。   #p#分页标题#e#

2.传播茶俗语,弘扬广州本土茶风俗   一种风俗和文化对于外来人而言,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其独特性和神秘性。人们对于陌生的言语表达,开始往往会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例如一个北方人听到广州的朋友说“请你饮茶”,一定会大惑不解,甚至会认为广州人抠门、小气。但等从酒楼饮茶完毕后,便能真正领略到广州的茶饮食习俗。如果他在广州多呆一个月,时常和广州的朋友喝茶,慢慢地就能学会“叹茶”,领会到喝茶的真谛。要想体验真正的茶俗,需要深入到广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诸如青年男女“叹茶相睇”,女方“受茶”、宾客参加婚宴喝“新抱茶”等。可以说在烟酒茶这三者当中,广东人把茶的价值和意义无限放大了。广州人这么爱茶,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饮茶习俗,这是广州自有的一笔丰厚文化遗产。   3.传播茶诗词,弘扬广州高雅茶文化   文人雅客、社会名流的题词诗句往往具有极强的传播和宣传效应,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之于寒山寺、崔颢的《黄鹤楼》之于黄鹤楼。显然,的“饮茶粤海未能忘”、柳亚子的“粤海难忘共品茶”以及郭沫若的茶诗“北园饮早茶”,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广州茶风俗的知名度。当游客不经意间看到“陶陶居”或者“饮和食德”时,如果能知晓撰写者是谁,无疑会在广州的茶饮中体味无限的文化意蕴。“茶不在香,有公则名。”正是与这些名人雅士的不解之缘,使得广州茶文化在具有深厚民间传统的基础上,平添了许多风韵和雅致。   四、寻求有效传播,变潜在茶资源为现实影响力   如何宣传好广州的茶俗和茶文化,是个宏大而复杂的课题,笔者考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1.企业做好产品和品牌的营销   成功的案例就是王老吉的广告营销,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使得罐装王老吉红遍全国,凉茶也从广东、香港走向了内地。遗憾之处在于这是香港茶企的成功案例。显然在广告宣传和营销方面,广州大的茶企,如广州酒家、黄振龙凉茶、芳村茶叶市场等,还有更大的上升与发展空间。   2.开发、宣传茶旅游资源   广州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以及茶企可以围绕凉茶铺、茶楼、茶叶市场做一个茶主题的开发策划,让广大的游客通过一杯凉茶、一次早茶、一斤茶叶,领略体验广州真正的茶俗、茶礼、茶情,通过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特色饮食服务,让广大游客成为广州茶企和茶文化的免费宣传者。   3.制作茶宣传记录片   如果制作的宣传片能将茶故事、茶俗语、茶习俗、茶诗文等融于一体,把街头独立的凉茶铺、人声鼎沸的茶楼、清香四溢的茶叶市场、宏大气派的茶叶博览都囊括其中,使贩夫走卒、逸民志士、名流学者、文人墨客汇聚一堂,集观赏性、趣味性、实用性、科普性于一体,那么投放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媒体之后,既能收到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把广州茶城的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一个人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一座城而言,内在的文化品性与独特习俗至为重要。茶对于广州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因此,传播茶俗茶语茶文化,塑造文化文明广州城,是一个亟待实现的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