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发展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汪太伟 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1.研究会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教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及其对教学体系的促进
四届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年会的召开,一方面建立健全了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和教学体制发展的实效,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比较文学研究会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
1.1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
1995年11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比较文学教学教材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大学召开,烟台会议通过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章程,确立了研究会的宗旨:致力于提高比较文学教学、研究的水平,促进、协调、组织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培养年轻一代的开放意识、全球意识与比较观念,为中国的文学事业面向世界服务。研究会挂靠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研究会选举陈惇为会长,刘献彪、谢天振、陈跃红、孟昭毅为副会长,并聘请乐黛云、朱维之、林秀清、廖鸿钧、徐京安、孙景尧、卢康华、饶芃子为顾问;刘象愚、刘献彪、陈惇、陈跃红、陈曦、孟昭毅、谢天振、张承菊、徐扬尚为常务理事。到2007年的第三届年会,研究会又聘请乐黛云等8人为顾问,选举了理事52人,常务理事21人,并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增设了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出版委员会、联络委员会等四个委员会,具体了各组织机构的分工。
1.2教学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
1995年参加首届年会的比较文学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出版工作者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共计60多人。2007年的第三届年会,到会代表约160多人,参会人数规模为四届年会之最。2009年的第四届年会,拟出席年会的代表已有260多人,实际出席90多人。代表分布于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的80多所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这充分表明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在中国已经构筑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交流的平台也日益宽广。
1.3比较文学多层次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首届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年会上,陈惇教授做了题为《比较文学教学是这门学科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的报告,报告对比较文学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以及在中国建立比较文学系等表达了殷切的期待。在2003年的第二届年会上,陈惇会长在《走向体制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已有8年,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在这期间进入了稳健发展的阶段。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一个专业委员会,为推动比较文学的教学,向教育部提交了关于加强比较文学教学的三点建议书,为教育部考虑有关问题、制订有关文件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在此环境下,比较文学已成为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许多学校建立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不少学校新建了比较文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在教学体制上,比较文学不仅在大学本科教学中普遍开花,而且已经拥有了十几个博士点,几十个硕士点,四川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系,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还设立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基地。[2]在2009年的第四届年会上,陈惇会长在《规范化与多渠道———本科比较文学教学的反思与前瞻》的报告中指出,自1978年以来,通过对比较文学专业人才的不间断培养,为学科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生力量,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比较文学教学系统。一是研究生教学和比较文学系;二是大学本科教学;三是高校理工科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启蒙性教学。到2009年,招收比较文学研究生的院校有94所,本科阶段开设比较文学课的院校有160所,另外,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理工科大学也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陈惇会长指出:“这样一个体系,为比较文学教学广泛、持久、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
2.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对教材建设的推动
2.1教材编写的细致磋商与精诚协作
在1995年的首届年会上,陈惇会长介绍了1984年以来中国在比较文学教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亟需深入讨论与解决教材编写、学科定位等问题。[4]该届年会集中讨论了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建设,并重视对国际比较文学教材的借鉴,尤其是孟华、卢康华、刘向愚等人,他们分别对比较文学发源地的法国和比较文学活跃的美国等国家的教材状况进行了专题介绍,为我国比较文学的教材编写提供了国际视野。通过对国际和国内比较文学教学教材状况的讨论,会议决定编写三套教材:一套适合中学教学用的比较文学导读本;一套适用于师院、师专及电大的教材;一套适用于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教材。首届年会的召开,团结了中国比较文学界的核心力量,为中国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接推动了《比较文学》这部本科生、研究生比较文学教材的出现。这部教材的编写成功,经历了严谨的编撰过程。1996年6月中旬,在苏州大学举行了该书初稿的讨论会,1996年8月,大部分撰稿人就《比较文学》编写中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磋商,1996年11月中旬,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该书的定稿会。这部教材的编写,是在对已有的国内外教材审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探讨和磋商而确定的,显示了自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比较文学教材编写的集体智慧和严谨学风。正如陈惇教授在《比较文学》的后记中所指出的:“1995年11月下旬,在烟台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我们接受许多与会代表的建议,决定编写一本能够反映比较文学现状、适合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比较文学教材。……这次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的大力支持。许多执笔者都是学会和当前学界的活跃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繁忙的工作,但都乐于放下手头的工作,挤时间为本书撰稿,并及时交稿。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编书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所以我们说,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界通力合作的产物,是集体劳动的结晶。”[5]如此精心细致的编撰,使得教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季羡林先生称赞这部《比较文学》教材为“预示着繁花似锦的比较文学研究的春天即将来临”。[6]《比较文学》经苏州大学推荐申报,获准列入国家教委“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规划,自1997年出版以来,重印l0多次,一度成为各高等院校的主要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之一。#p#分页标题#e#
2.2对教材编写的不断探讨与规范
比较文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学术生态的演变和教学实践的广泛开展,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要求,教材的编写也必须顺时应势,与生机勃勃的学科发展和教学态势相适应。但是定位模糊、过于学术化的教材编写往往又难免问题重重。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对高校比较文学教材的重视和反思,不断推动着比较文学教材的发展。2003年第二届年会就有专家开始评价比较文学的教材编写。该届年会上,孙景尧教授《对当前比较文学教材的评价》的发言,就指出当时部分教材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科定性定位,理论与实践兼顾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教材追求面面俱到,以致太过庞杂而不利于教和学,同时他尖锐地指出教材里有一些低级的“硬伤”应该避免。[7]当本科比较文学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展的时候,比较文学教材的适用性就成为教学实践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分清层次,对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确定适当的规范,编写本科适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曾经召开过几次会议,2005年5月,在太原举行“新人文主义精神和比较文学”学术讨论会,落实了推进本科教学规范化的具体事项。2007年研究会向第三届年会提交了三份材料供大会审议,一份是《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建议》;一份是本科使用的教学大纲;还有一份是配套教材《比较文学基础教程》的初稿。第三届年会上,部分代表还对《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等相关教材的教学应用进行了探讨,对教材选用的得失做了详尽的分析,为日后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第四届年会上,陈惇会长进一步指出,部分本科教材的编写,没有注意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区别,忽略了对本科生教学的研究和思考,课程内容也越来越抽象,使得教师的教授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的学习也是一团雾水,比较文学几乎成为一些人谑称的“比较玄学”。因此他再次呼吁要明确本科教学的目标,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制定一些规范,通过规范化来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在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和教学实践的直接推动下,中国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正由本科、研究生普适性的教材编写逐步向分层次、讲对象、求规范的方向推进。
3.教学研究年会为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相得益彰提供了平台
比较文学教学的发展,需要学科理论的支撑,而学科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又是对比较文学教学发展的必要补充,因此,二者结合关系的疏密,往往决定了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年会在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环节上,为二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二者的有机结合,使二者生机勃勃而且相得益彰。第二届年会上,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的发言中谈及教学问题时认为,应该充分重视学风空疏现象,并指出比较文学研究生要阅读中国文学原典和西方文学原著,为会通中西进行跨文明的研究奠定基础。杨乃乔教授从“比较视域”角度提出比较文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的观点,认为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的区别就在于视野的不同,它的定位要基于研究主体本身,把简单的比较剔除出去,他还指出教材中不规范的学科意识给讲授比较文学设置了障碍。第三届年会上,乐黛云教授在《对话与诠释对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意义》的发言中认为应该遵照“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进行对话,进而汇通各学科,这样才能避免比较文学高高在上,避免学科招致更多的责难。她建议把本科比较文学由一门精英学科变为通识教育的基础课,并说明这是对教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她还指出,普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学科生命力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其他代表的论文发言也把学科理论的探讨与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做了适切的结合。比如魏丽明的《关于中国东方文学学科及文学史书写的思考》、刘耘华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与未来发展刍议》、魏崇新的《外语院校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葛桂录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科属性、现状展望及教学实践》等等。2009年的第四届年会,孙良好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授课提纲》还运用形象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异国形象进行了梳理和阐释,为比较文学原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做了生动的展示。应该说,学科理论探讨与比较文学教学实践的结合,无疑会给比较文学的教学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视点,成为丰富比较文学教学和增强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有益补充,而比较文学成功的教学实践,又会使得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获得有效的传播。在此意义上,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年会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得益彰的研讨氛围。
4.教学研究年会对比较文学教学实践的探讨和促进
成功的教学实践,就是如何较好地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上,教学实践的方法是多样性的,而学科知识却是其基础。随着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实践的广泛开展,其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年会为比较文学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经验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大家的思考,不断丰富着比较文学的教学实践,为比较文学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4.1课程体系的更新和学科内容的讲授
在第三届年会上,王向远教授从“宏观比较文学”概念的引入着手,主张全面更新本科生的课程体系,简化原来以讲授“学科原理”、“概论”为主的适合于研究生教学的“微观比较文学”的内容,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使本科生的比较文学课真正起到整合中外文学的作用,成为高年级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这一教学改革的主张和建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陈惇教授也认为应该把比较文学定性为基础性、普及性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讲学科原理、偏向理论阐述的做法,应结合中文系的实际,加强文学交流、中外文类比较方面的内容,使其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8]第四届年会上,陈戎女在《〈比较文学原理〉课本科教学的实验及思考》的发言中又提出要以研究个案带动研究类型的教学,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史和突出中国问题。
4.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在第三届年会上,陈惇教授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理论讲授、个案分析和参与实践的三结合。在第四届年会上,孙景尧教授在《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概论〉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的发言中,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教学辅导为例,介绍了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人才培养的衔接。葛桂录的《〈比较文学精神引论〉课程教学构想》提出了知识面的博大、适时幽默的修辞表达、审智的提升是比较文学成功教学的三个重要条件。陈瑞红《比较文学教学的初步实践和思考》则认为比较文学教学首先要做好课程定位、其次要注重联系作家的创作实践讲授比较文学理论,并鼓励学生自己做比较文学研究和演讲。从四届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年会对教学实践的研讨来看,每一次年会的召开,都是代表们不断提升学科意识、厘清和完善自己教学思路的过程,通过教学研究年会这个平台,代表们交流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新方法,互相启迪,取长补短,日益丰富着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并且逐步达成了一些教学的共识。由此可见,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年会对比较文学的教学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的成立,有效促进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其对中国比较文学新局面的打开,尤其是对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发展,功不可没。#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