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创新观念及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比较文学创新观念及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比较文学创新观念及方法

经过近一百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并且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民间文学甚至语言学等传统学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发生了重要的关系,因而成为了当代中国一门具有前沿性的学科。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走向表示忧虑:忧虑之一是理论空洞化倾向,忧虑之二是比较文学的泛文化倾向,忧虑之三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路径。当我们读到邹建军教授的新著《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多维》)时,联系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特别喜出望外。因为作者的努力,似乎正是要消除一些学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忧虑,也是要回答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此著正是集中了作者对于中国比较文学建设的思考,体现了解决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的新思维。除著名学者王忠祥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作的分析与评价之外,我们认为本书还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问题意识的强烈是本书学术价值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说:“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大都有提问的习惯,对于学术问题的讨论一般是提问或立论,因此提问是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前提。”他认为学术与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研究问题、解释问题、给出答案、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13)。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有无,决定了一个学者能不能做学问和能够做出多大的学问。本书所有的章节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文学流传得以实现的几种方式及其动因”、“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华兹华斯诗歌的意象形态”、“英国湖畔派诗歌的伦理探索”、“新诗民族性与当代性的二重建构”,如此等等,都是从前的中国学者没有或者少有讨论过的问题。邹建军教授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没有按照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内容来进行,也没有按照从前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的思路来选取,更不是按照西方比较文学理论家所提出的理论对中外作家与作品进行分析,如果那样的话,本书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从表面上看来,作者在各章中所讨论的内容,似乎并没有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那些理论观点的引用,如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与现象学批评等,其实,在每一部分中所讨论的都是新的问题、所表达的都是新的学术发现与理论思考。可以这样说,《多维》中的每一章都充满了问题意识,并且都使用了适合于问题本身的特定研究方法。全书将英美新批评学派所提倡的文本细读法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将审美批评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因而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可信的。在本书作者看来,前人的理论是他们经过自己的研究而得出来的,如果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知识而存在的话,那它本身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如果说它们有价值的话,那只在于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启发。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总是不能脱离西方的理论而不能自创,或者总是言必称先秦与唐宋而不能自新,所以,本书作者不想在每一章中都来引用前人的理论证明自己观点的科学性,更不想以自己的努力来证明前人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多维》中所讨论的所有内容都是问题,或者说都是从问题出发而做出的种种新的思考。写作此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回答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作者回答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是文学间性的问题,论证了中国高校本科比较文学教学“文学史化”的目标。问题意识的强烈与突出,正是本书写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其次,提出一些新的概念与新的说法,体现了作者的探索精神。中国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有关比较文学理论的术语,也许只有“双向阐发”、“跨文明”、“变异学”、“译介学”等少数几个,与此相关从中国古代文论转化而来的并且可以实际运用与操作的比较文学术语,则少之又少。本书作者从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说,并具体分为“平行模式”、“上升模式”与“下潜模式”进行论述,本书的基本结构就是依据这种理论创构而分成三编共二十章,形成了一个自足的论述结构。当然,作者所提倡与着重论述的,自然是比较文学的“下潜模式”。作者提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虽然有的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文学史化”是有其特定内涵的,那就是要求教师少讲空洞而大而化之的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概念术语,而要结合中外文学史上的作家与作品等内容来分析相关的比较文学理论,比如联系《圣经》在世界各地的流传来讲“流传学”,联系鲁迅与尼采的关系来讲“渊源学”,联系林纾对西方一百多部小说的翻译来讲“译介学”等,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就比那种只按照教材上的理论概念讲述要到位得多,并且也符合大学生学习比较文学的实际。再比如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的说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融品格”的说法,从前的学者们都是没有提出过的。新的学术发现,更多地自然是体现在对具体的中外作家与作品的分析上,比如深入讨论的易卜生诗歌写作“三种向度”的问题、华兹华斯诗歌意象的四种形态问题。所以,本书从头到尾到处充满了作者的见识,主体内容都是作者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只就书名的“多维视野”与看问题的“多度视域”而论,也是本书作者研究中国比较文学问题新思维的体现。而在本书中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新思考,主要是作者的研究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的,并且总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由于其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原因,也引起了种种争议,其他学科的专家时不时地提出批评,指责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那种大而空的现象,正是这种议论引起了我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关注”(邹建军272)。#p#分页标题#e#

再次,以文本细读为基础提出与解决问题。“下编”全都是对于经典作家与作品个案的分析与探讨:对湖畔派诗歌伦理主题的讨论,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诗作与文献材料;对华兹华斯诗歌意象形态与柯勒律治诗歌艺术品质的分析,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作品与评论资料;对闻一多和贺敬之诗歌与中外文学传统关系的分析,所有的论述都是以作品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作品细节的分析与探讨才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比英美新批评派学者更为细致的阅读与审美分析过程,也许就没有问题的发现与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对华兹华斯诗歌具体意象的辨析,就不可能有对其诗歌四种意象形态的发现,从而也不可能得出对其诗歌意象形态的真理性认识。其实,从“中编”开始就是以作家与作品个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关于易卜生诗歌的三篇文章,具体深入地探讨了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政治情结与“三种向度”的问题,且不说作者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前从来没有提出与讨论过的,更重要的是本书作者总是从对具体诗作的分析入手,结合易卜生个人经历与生活阅历进行研究的。本书作者所作的比较文学研究是研究具体问题的,不是空对空的理论梳理与作品欣赏,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具体问题的发现与探讨。对作家与作品的个案分析并不是一般性的解析,而总是有一个特定的角度,如从意象形态的构成来讨论华兹华斯的诗歌艺术,从艺术品质的角度来谈柯勒律治的诗歌,从闻一多与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关系来谈闻一多的诗歌,从贺敬之诗歌的艺术来源来讨论其与外国诗歌艺术传统的关系,如此等等。这就是对于问题的发现与研究,恰好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正道,也是对前人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反正。

本书最具创造性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中编“观念与方法”里。这里所谓的“观念”与“方法”,正是聂珍钊教授与他的同事们一起着力提倡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邹建军教授除了从伦理的角度研究易卜生的诗歌、英国湖畔派诗歌以外,还在博士论文中以伦理为角度探讨了当代美国作家谭恩美的五部长篇小说,写出了长达三十万字的专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同时,写出四篇关于文学伦理学的理论探讨文章,即“中编”的三篇以及还没有正式发表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审美批评”。作为批评方法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当代美国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因此提倡此种文学批评方法的意义与价值就不可小视。在本书作者看来,文学伦理学批评正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部分,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新的亮点。因为从伦理的角度来研究,与从道德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审美的角度研究同样的作家作品,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也只有具体到某一学科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是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内容与文学的结合,才会发生意义,因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会有对于新问题的发现。本书作者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同样没有离开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与探讨,并且正是因为新的批评方法的运用,在对易卜生诗歌与湖畔派诗歌的研究中,得出了与从前大不一样的结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与批评方法的运用,正是邹建军教授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多维视野与多度视域的突出体现。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因为它来自于作者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实践,来自于长期以来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来自于对中国比较文学存在问题的种种发现。《论“实践性”在本科比较文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就是有感于比较文学教学中空洞的理论讲述而提出来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写作问题》就是作者针对研究生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而撰写的。最重要的是,本书作者与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科的前沿问题有自己的观察,本书附录的《方法与方向————陈众议研究员访谈录》与《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乐黛云教授访谈录》,就是本书作者与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权威学者的“对话”。由于本书的所有章节都在《新华文摘》、《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可以验证已故著名学者龙泉明先生的一个论断:一本书写得如何,就是看其主要章节能不能在高档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书作者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做了许多工作,正如王忠祥教授所说:“建军勤奋而坚韧,敏锐而敦实,孜孜不倦,笔耕不已,获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那种大无畏的攻关勇气和务实创新精神”(王忠祥1)。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做出自己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