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比较文学教学创新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主体要素层:立足文学专业,以专业整体建设为依托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跨越性、交叉性等特点。它一方面与文学专业的所有学科都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不以众多学科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多门学科中与跨越和比较有关的那些内容为研究对象。这一特殊的学科性质使比较文学在文学专业中的身份非常类似于专门处理国际事务的“联合国”。它的实际教学与科研功效有时虽不直接地体现在自身的具体行为中,但却可以通过许多间接的影响使整个集体受益。而这也意味着构建有效的比较文学教学创新体系,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文学专业的整体水平,同时这一体系的成功构建,也必须要以整个文学专业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就潍坊学院而言,在主体要素层,潍坊学院文学院专职比较文学老师共有三人,其中两人为博士,一人为硕士,队伍建设整体层次较高。但除了对自身素质的严格要求外,比较文学教研室还尤其关注对众多教学辅助力量的争取和吸纳。目前,除了三位专职老师外,在我院实际参与这一学科建设工作的老师还另有五人。这五位老师有的来自于现当代文学,有的来自于古代文学,有的来自于文学理论,有的来自于新闻学,而且身份也各不相同,有普通老师,也有行政人员。这些老师最初大都是出于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好奇而初涉这一领域的,但是在长期的课题合作与教学研讨中,他们现在也都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中坚力量,并在实际工作中承担起了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智囊团的任务,从多个方面为我院比较文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群策群力,共谋发展。而在学生方面,比较文学所面向的学生在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还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把对外汉语、新闻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学生也吸引了过来。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比较文学在主体层面的建构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举院参与”的局面。而这种“举院参与”的模式无疑对我院比较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作用。首先这一模式不仅使我们有效地把整个文学院最精华的教师力量凝聚到了一起,从学术资源、人才资源上为比较文学创设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而且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了其他学科老师对比较文学的了解,为比较文学在文学院的总体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和谐的人文环境。其次多领域、多方向学生的参与,也极大地提高了比较文学在学生群中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这不仅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成果。
二、环境要素层:以重点学科与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监控机制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后续理论发展,它的教学往往是奠基在其他专业课程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的先行授课的基础上的,涉及面很广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它不比文学史课程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到经典的作家作品分析,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比较文学一定意义上讲是抽象的、枯燥的、不易消化的。而另一方面受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限制,高等学校比较文学的教研经费来源往往十分有限,长期以来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资源不足,是困扰这一学科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简陋教学条件无疑也更加加重了这门学科的抽象性、枯燥性,并增加了教师讲授的难度和学生接受的难度。因此如何摆脱困境,寻找突破口,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全面推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摆在每个比较文学教学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我院比较文学而言,作为对困境的反拨,从2003年起,我们就确定了以高起点的课程建设目标来实现自身超越的思路。契合当时学校大力建设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需要,我院比较文学抓住时机,率先投入竞争、建设,经过一定的筹备,从2004年起,我院比较文学便被评为潍坊学院的校级重点学科,同时还是校极精品课程的重点发展对象。以此为依托,比较文学相对也就获得了较多的校方资金支持。现在我院比较文学教研室不仅单独享有一定的科研、教学活动基金,同时还拥有一个独立的比较文学图书资料室,藏书5000余册,另外还配有专门的电脑仪器和上网设施。这些资源、设备有效地保证了比较文学教师教研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作为一种制度保障,我院比较文学教研室也采取了一些有力的监控措施来督促和规范比较文学的教学能持续不断地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如制定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作了具体规定;如改革了课堂教学效果的考评主体,把考评主体由过去的学生单一主体改变为领导、专家、同行、学生“四位一体”。以一种多元、立体的考评方法纠正了以往考评制度视角单一的弊端。另外根据师生互动原理,我们还建立了师生互动反馈制度,每学期授课过程中任课老师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教学环节及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此后不断调整并完善教学活动并再反馈给学生。这种互动反馈,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及时地帮助教师找准教学创新的方向,同时也为教师发挥学生潜力和进一步地重点培养学生提供了条件。
三、功能要素层:弘扬对话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作为人文学科中一门兼具对比性、跨越性和开放性等诸多学科性质的课程,比较文学的具体学科功能无疑也是多重的,如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把已经学过的中外文学知识统领起来;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视角,让他们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切入文学研究;它还可以建构起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甚至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大大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在比较文学的众多学科性质与学科功能中,开放性以及对话精神可谓是其核心本质。首先比较文学对跨越性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研究,不以对研究对象的异同对照为目的,而是通过联系和比较,来寻求不同文化、文学的理解与和谐共处。其次,比较文学自身也是一门动态的、以理论的不断创新为特色的学科,它既易于吸收人文学科的最新知识成果,也较少受学科壁垒的拘囿。因此,诚如乐黛云先生所说,比较文学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对话精神,它对于“培养国际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促进跨文化沟通”[1]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无独有偶,李达三先生也同样指出: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对话性思维“能把我们从个人的心智形式与传统的思想模式中解放出来。比较的思维习惯使我们的心智更有弹性,它伸展了我们的才能,拓展了我们的视界,使我们能超越自己狭窄的地平线(文学及其他的)看到其他的关系。……比较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新平衡,求得人与机器之间的协调,庶几乎建立一种新的人文主义。”[2]在这两位比较文学大师的理解中,一种以对话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人文精神的弘扬都不约而同地被确立为是比较文学的终极培养目标。与比较文学以对话为代表的人文精神相适应,我院比较文学在功能因素层的建设上,始终把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到综合测评都非常重视比较视阈和对话式思维习惯的培养。如在具体的比较文学课程教授过程中,老师往往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区分不同的学派特点看到比较文学的发展性与开放性;在讲解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等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式思维去寻找、分辨和归纳不同文化、不同文学的同异点,使学生学会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比较视域进行文学对话或文化对话。显然,这种对话式思维训练将非常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无论他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生活方式如何的千差万别,这种对话式思维习惯以及随之而来的理解、宽容和博爱的精神将伴随他们终生,成为其内在人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也是比较文学课程的终极教育意义所在。#p#分页标题#e#
四、实践要素层:以学生为本,重实效,求突破
教学方式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喜欢一门课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只有当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的时候,他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新时期我院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创新,在教学理念的设定上,突出地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化教学思想,并在多项工作中予以了凸现。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在反思传统比较文学教学内容过于晦涩、难懂的弊端,我院比较文学新的课程内容尤其强调教学内容的纵横两维链接。即一方面注重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等传统课程之间的纵向链接,另一方面注重比较文学与本院开设的非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如广播电视新闻、对外汉语等的横向链接。如在谈到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时,我们的具体授课内容既有纯文学领域多国文学的交流影响,也有中外知名记者对比较视阈的采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介绍,同时还也糅合进我院留学生在具体文化、文学交流中的收获和感受。授课内容生动、广博,并富有时代气息,这种纵横两维链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深入钻研人文学科的兴趣,也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扩大了比较文学在学生群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在课堂建设方面,我院比较文学教研室开创性地构建了教室课堂和虚拟课堂两类课堂,其中“教室课堂”主要是指教学课堂,它强调“知、行、研”相结合,把基础理论的系统教学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相糅合,把基础理论转化为多个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的教学知识点,鼓励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个案研习、专题演讲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难的能力。而“虚拟课堂”,则是指建立虚拟网络课堂平台,它通过网络平台建设,把问题咨询、互动交流、学生作业、参考文献、教学录像等放到网上。使教学过程突破了有限课时的限制,扩大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空间。虚拟课堂为我院比较文学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并也成为了我院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从学生角度而言“,教室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联合使用则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场景及大量的学习素材。这一方法在学生中的反响非常好。另外,在测评方法上。鉴于文学的审美本质以及文学所特有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特征,我院比较文学课程在测评方法上也有意识地摒弃了以往过于绝对化的价值评判标准。如在考试内容上,我们在试卷中加大了教师自由命题的份量,不仅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的程度,还关注他们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水平。另外在学生个人课程总成绩中不仅包括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还包括平时作业和课堂练习结果。现在我们这种全新的评价方式正有力地推动着教学模式朝着素质化教育的方向转变,同时也形成了两者互动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教学创新的初期效果
目前我院比较文学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无论是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在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首先,我院的比较文学目前已成为整个文学院的龙头学科,无论是在科研水平还是在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另外我院的比较文学在省内同行专业建设中也名列前茅,许多经验、方法都为其它院校借鉴使用。其次,我院比较文学开设的虚拟课堂,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其为我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并成为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之一。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建设也具有较好的示例作用。再次,从学生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院比较文学教学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学院本科生的系统学习和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同时其科研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成果均有明显的提高或增加。在近几年的我院毕业生对母校专业建设评价与意见信息反馈中,比较文学的评价一直高居前三位。
总之,在经过以上体系性教育改革之后,目前我院比较文学教学创新效果显著。不仅这一学科的生存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些成绩也进一步提醒我们,新时期中国大学比较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动,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成果,全面提高教学过程的各个组成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教学改革的最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