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语言模糊定义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学翻译的语言模糊定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学翻译的语言模糊定义

 

一、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的、客观的属性,是语言学中存在的固有现象。语言,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进化发展中,在对世界有了认识与思考以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用以记录和表述世界的工具。在客观世界里,被描述的事物既有具体的、可计量的,也有抽象的,不可被计量的。这就意味着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无法用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进行描述,于是,即便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也出现了“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带来的就是语言的模糊表达,模糊语言也就应运而生。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缺点,相反,这种模糊性使语言的表达更具有弹性,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构成与层次。[1]   特别是当语言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并且需要将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语言模糊性就变得更加复杂。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原有的单一语言的模糊性外,还表现在字句、文章的内涵与外延的扩散性上,这种更加抽象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语言的模糊性变得异彩纷呈,更加的不可控。这样也就加大了文学作品翻译的难度。如何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把握好语言的模糊性与文学作品表达的精准性之间的平衡,是我们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努力追求的效果。   二、文学语言模糊的层面   文学作品,从细化来看,还是由不同片段、篇章的文学语言组成,文学翻译中的模糊性,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导致的。要完成一个优秀的翻译作品,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考验的工作。总的来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又能够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用词的模糊性。用词的模糊性,不是指单纯的词语本身表达的模糊性,不是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不确定”[2]。它的重点在于是“用”的过程中加重或者是凸显了语言的模糊,也就是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刻意的“模糊”。这种用词往往是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达到作者内心预设的效果而有意为之。这种表达方式在我国古代的婉约派作品中非常常见,例如“疑是银河落九天”“轻舟已过万重山”等都是这种表达方式。句中的“九”与“万”从数量关系上看本身是确定的,是不模糊的,但是作者具体地用到诗句中的时候,就明显地出现了夸张,达到了一定的修辞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词的模糊性,在当代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非常常见。   第二,句意的模糊。语句是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单位,文学语言的模糊还表现在一个句子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效果。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这种句意的模糊既是为翻译转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又是对翻译者功力的考验。例如,对“yesterdayishistory,tomorrowisamystery”这句话进行翻译,从字面上看,我们能够通俗地将这句话翻译成“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从句意上讲,这样翻译是能够满足作品表达的要求的,但是却毫无文学翻译的美感,过于僵硬和死板。   [3]在这种具有可扩充空间的文学翻译中,句意的模糊往往是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感慨或是情绪。就如同智利著名的诗人聂鲁达认为,诗歌本身就不是能够用语言来解读的。如果用语句来解读诗歌,就丧失了诗歌存在的价值与美感。所以对于这种文学语句的模糊,我们可以适当地灵活处理,可以将例句翻译成“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更具有文学表达的效果。   第三,意境的模糊。相对于前两个层面,意境的模糊意味着作品本身已经到达了一定的表达高度,每一个读者在作品中能够找到不同的,能够与自己的心灵发生碰撞的文学闪光点,这是一些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作品都具备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在笔者看来首推《红楼梦》。当代作家王朔对中国文学有一个很客观的评价就是,《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标杆,在此以后的作品虽然有了老舍的《家》《春》《秋》这样的系列佳作,但是从文学价值上看还是不及前者。意境的模糊,在《红楼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所以在这部作品以后中国有了“红学”这一个特殊的文学研究学派,而且即便是到了今天,这种探索作者当年写作时的境况以及窥探这部作品所表达的现实背景的渴望,依旧没有削弱。   这就是文学作品意境的模糊所创造的魅力与价值。   三、文学翻译中的语言模糊问题   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了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文学语言模糊的层面,这两个部分都是导致文学翻译中存在语言模糊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并没有涵盖文学翻译语言模糊的所有问题。具体到文学翻译工作中,语言模糊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作品源语言的模糊性。文学翻译,通常是对一个作品进行不同语种的转化,例如将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作品,将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作品等就是属于此类。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语言的模糊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原作品中源语言本身存在模糊性。[4]   这种源语言的模糊性,就包括了我们上文所提到的语言本身的模糊属性以及文学语言中存在的不同模糊层面。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最为简短的总结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们暂不说经过翻译以后的莎翁作品对世界读者产生何种影响,仅仅局限于原版的莎翁作品,也就是未翻译的英文作品,不同的读者对于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就是不同的。一个文学作品,如果读者获得的感受是千人一面,那么这个作品的内涵与外延都是应当受到质疑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其内涵可能集中在某一个问题上,但是其外延通常极具扩散性,每一个读者都能在作品中体会和领悟到不同的东西。   而能够让翻译者进行翻译的文学作品,通常就是在源语言的阅读者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被认为是佳作的作品。这就决定了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作品源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模糊性恰恰也是这部作品被公认为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完全地忽视这种模糊性,刻意地准确,也就是改变了原作品的内容。翻译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妥善地处理这种模糊性与翻译表达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p#分页标题#e#   第二,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模糊性。文学翻译,不可避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差异。因为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差异间接的代表了文化的差异。例如,英语是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官方语言,所以即使这些国家与国家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距,但是却具有西方文化中的共同属性,这种共同属性的存在就是因为通用语言的存在。相反,要将中英文作品进行翻译,实际上就是跨越两种不同文化完成一个优秀作品的语言转化,这样就不得不面临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问题。作品的翻译,一个重要的功能就在于文化的移植,这种移植不是具有侵略性的占有和冲击,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巴斯内特认为,当作品的翻译受到一些文化因素的制约时,往往会出现形式上的译作。严格来说,这种译作并不是真正的翻译,是一种伪翻译。真正的翻译,体现出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共译”,也就是能将三者对于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翻译文学作品。[5]   但是在这个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一些语言模糊的问题,并且在对模糊语言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亏损,这是任何一个高明的译者都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与翻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力无关,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导致了这种翻译文化亏损的出现。例如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橄榄枝”这个词语,当然,作为一个名词在运用中既有实指也有虚指,做实指的名词理解时,我们可以直接将其翻译成“橄榄枝”,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词语在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被用来作为一种虚指、一个象征,西方人提到“橄榄枝”会不自觉地想到《圣经》,想到诺亚方舟,想到和平。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者来说,则没有这一层面的理解。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对这个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就要对这个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不能直接地翻译成橄榄枝,而是翻译成“和平的橄榄枝”,通过语言的模糊来使文章的含义表达得更为准确,削弱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   第三,作品创作风格的模糊性。作品创作风格的差异,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作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在文学创作中,既有精确思维模式下形成的文学作品,也有在模糊思维模式下形成的文学作品。   作者创作思维的模糊性,会直接地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种模糊性在许多艺术活动中得到推崇与赏识,例如油画作品中的抽象派、印象派等,都区别于写实派的精准,对创作者模糊的艺术表达要求更高。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现代欧美文学中盛行的意识流派。这一流派的作品很多,例如雷蒙德·卡佛的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love,中文被翻译成《当我们讨论爱情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就是一种与传统小说风格极为迥异的表达方式。这种创作者思维本身的模糊性,也是文学翻译过程导致语言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