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通感就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
关键字:通感;修辞;依附
钱钟书老先生曾说过通感就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通俗说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一、 “通感”的修辞效应
通感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各种感觉沟通融合起来,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从美学角度看,美感离不开想象,思想越活跃,理解越深刻,人们精神上获得的审美享受也越丰富、隽永。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是受大脑皮层的脉冲电流相通所致。因为通感建立在扎实的客观基础之上,它能产生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人有多种感官,各有任务,职责分明。如眼睛分管视觉,耳朵分管听觉,鼻子分管嗅觉,脑袋分管意觉等等,似乎各不干扰。通感就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你从声音中见到形态,从形态中听到声音, 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1、视觉与听觉相通。譬如宋祁《玉楼春》词中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怒放的春色,只能看,本属视觉,而“闹”本属听觉,所谓“打斗有声谓之闹” 再如“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当然,这种通感也可以不借助于辞格而直接进行描写,如杨朔的《荔枝蜜》:“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花的开放是只能诉之于视觉欣赏,而不会发出声音的,这里写成有声音,也是听觉向视觉挪移。
2、视觉与嗅觉相通。、“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3、视觉与味觉相通。如: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臧克家的《今昔吟》:“这些诗词味道真醇,有血的腥,泪的咸,……”这两个例句通过色与味达成视觉与味觉相通。
4、视觉与触觉相通。如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灰黄”是视觉,“凉爽”又是触觉, “秦淮河的水尽是这样冷冷的绿着。”“绿”是视觉,“冷冷”又是触觉,写出了视觉与触觉的相通,起到了神妙的作用。
5、听觉与味觉相通。郭小川《秋日谈(一)》中有一句:“他那哲理式的语言啊,不亚于浓烈的酒”,“语言”是诉之于听觉的,“浓烈的酒”是味觉,两者却能沟通并形成比喻。
6、听觉与嗅觉相通。如严辰的《歌和马》:“喝过马奶的,谁不会歌唱?……马奶般醉人,玫瑰花般芬芳。”把诉之于听觉的歌声,想象成会有玫瑰花那样的芳香。
7、听觉与触觉相通。如“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听觉与触觉相互沟通。
8、嗅觉与味觉相通。譬如,许琪的《蔷薇》,花的香气会有“甜味”。
9、触觉与味觉相通。《红楼梦》中议论凤姐:“脸酸心硬”,用味觉与触觉的互补互济,很准确地表达了凤姐的人格特征:---不留情面而又心肠狠毒。
总之,种种神妙的现象,都得归功于五官感觉的相互挪移和交融。
在五官感觉的沟通中,由于听觉和视觉的活动能力最强,因此,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向听觉里挪移,以及听觉、触觉、味觉等向视觉里挪移的现象比较常见。味觉、嗅觉、触觉相互交融的情况,相对来说略少一些。
除了五官感觉能相通之外,还有一种意觉方面的通感,是让意觉同五官的感觉交相融合。以“愁”字为例,“愁”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与五官感觉沟通,即能呈现出神奇的千姿百态。例如: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新奇独特。“愁”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小舟竟“载不动”!愁还能迸裂:“鲛绡罢织,愁迸蛮珠碎”(清代陈洵《瑞龙吟》),作者描绘“愁”竟有使珍珠破碎的神奇力量,想象奇妙。
二、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修辞格 的“依附”效应
当前修辞学家对通感和比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说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有的说通感是移就;还有的说,通感就是比拟,专家认为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这个理论是对的。
1、“比喻”与“通感”的并用效果
“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象,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是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些特点,它着重表达出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感受。#p#分页标题#e#
如“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是依附于比喻。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不仅提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同样依附于比喻,视觉移植为听觉,以“名曲”的和谐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美。给人一种悠扬、优美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2、“比拟”与“通感”的并用效果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拟和通感兼用也会产生非常奇妙的修辞效果 。
譬如“一早起,李先生在帐房的柜台上看见昨天的报,第一道消息就是长沙烧成白地,吓得声音都遗失了,一分钟后才找回来,说不出话。”(钱钟书《围城》)此修辞格是依附于拟物。再如“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是依附于拟物。“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3、“移就”与“ 通感”的并用效果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格”。通俗地讲“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移就”重在词语上一定语境下的替换,它体现的是相关联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多是大词小用和以实写虚,而“通感”重在感觉相移。譬如“甜柔的笑声”、 “凄凉的灯光”就是将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再如“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酽”本指液汁浓厚,这里移用来形容歌声浑厚甜润,富有韵味。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二者沟通起来,就描绘出威尼斯人爱唱夜曲,并唱得优美动听的浓烈的音乐氛围。
如果一个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拟,这是兼格。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互相冲突;反而会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有利于表现作者精深博大的思想感情,展示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勾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语言也含蓄而活泼,耐人寻味,富有文学色彩。
如“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父亲的鼻子直叫唤。”兼用比拟、通感、移就三种修辞格。从直接把“香味”当成能“叫唤”的人来写的角度看,是拟人,属于比拟;从“响亮”不寻常地去修饰“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从把嗅觉的“香味”到听觉能感受的“叫唤”、 “响亮”的角度看,不能否认是“通感”。
参考文献:
1.徐莹莹;论通感辞格产生的基础及类型[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黄伟华;汉语通感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彭玉康;现代汉语通感的句法、语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许莉萍;论诗的通感美[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唐拥军;通感及其心理机制初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吴金花;移就新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