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本科院校英美文学教育革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一直以来,该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英美文学已经渐渐失去了往日那诱人的光泽,逐渐地被人们无意识地边缘化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经济利益至上的21世纪,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那些诸如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函电等有助于他们就业的课程,因而很多院校也根据学生就业的需求纷纷开设此类课程。英美文学课无形中被实用主义的思维模式异化了。课时减少,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报考人数骤减等等后果接踵而来。因此,对文学课程来说,让学生理解从文学学习中到底能吸收到哪些可以一生受益的财富目前显得尤为重要。文学课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消除他们“文学无用论”的思想,培养他们对文学课程的兴趣并让他们意识到文学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楷模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科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习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都应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人类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知识传播的形式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气质,积淀成其内在的道德情操和修养。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学校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和进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人文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言: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1] 而文学教学则承载着人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伊格尔顿对英国大文豪利维斯关于文学重要的观点进行了总结,“英国大文豪利维斯曾就文学的重要性发表过高论:文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它本身很重要,而且还因为它蕴藏着创造性的能量……在文学中,或许只有在文学中,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感觉仍然显而易见,这与大众社会里语言和传统文化的贬值和庸俗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社会的语言质量是其成员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标志,一个不再珍重文学的社会是一个致命的、封闭激情的社会,而激情创造并维持了人类文明的精华。”[2] 基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高等学校不能盲目地顺应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更改教学大纲,在安排课程上大刀阔斧地删减文学课,而硬性增设商贸、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英语课程。关于文学课的课时年限设置,笔者很赞同程爱民教授提出的“学习半年至两年不等”的说法。理工科的院校应该至少开设一年每周四个学时的时间学习英美文学。文科类或综合类的院校开设的时间应更长一点。在本科生的四年学习过程中,文学课开设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本科生二年级。原因在于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底,也适应了大学生活,有条件也有能力去阅读和欣赏文学名著了。在文学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够欣赏和评论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西方人文文化,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充足的文学课时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眼界的开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竞争能力的提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文学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主题,通常被认为是最难教的科目之一。文学课的教学方法没有是非之分,但是需要一个聪明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想要得到的不仅是一个答案,而且还是一个更深入的,具有挑衅性和创造性的回答。因此,教师的工作不是如何去教学生而是如何引导学生。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几乎渗透到大学教学的各门课程中。英美文学具有信息量大、知识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精美的课件不仅能省去写板书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方面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就课件内容而言应做到精挑细选。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3]为达到这一目的,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教师的角色应由以往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只有这样,学生鉴赏文学原著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变革 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学内容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文学课程教材的选择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教材就是一块好的敲门砖。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领老师更好地教学。正如蒋洪新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的:“新的教材应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到授课内容: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都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有关英美文学的阅读理解与作品分析、文本阅读与理论提升、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研究和写作融为一体,互为促进。”[4]在新的形势下文学教学应该减少文学史教学的内容和时间,鼓励学生完整地去读文学原著而不是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点来选读。教材上的一点点选读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掌握一位文学大师的创作手法和特点并体会到作品中所传达的人文主义关怀。课堂上教师除了根据教材讲解文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外,还要鼓励学生课后完整地阅读文学名著并安排课上小组讨论,由此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传统的文学教材在内容上一般都是截止到20世纪上半叶。局限于此的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话题离自己的时代过于久远。我认为文学课的教学内容在保持传统优秀大师的经典著作外应适当增加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这样学生在阅读、欣赏文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状况,还可以熟悉现今他们所使用的流行的语言,同时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知识性方面的教学,还要为学生适当地介绍一些文学批评视角,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某种新意和深度。#p#分页标题#e# 张智中教授在总结了国内众多知名英语专家对英美文学课程重要性的呼吁和强调后说:“英语文学的教育,是构成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培养的是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良好的中西方文学和文化素养,是区别外语专业学生与非外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英语文学课的教学地位,不容动摇。”[5]由此可见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文学老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而且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理论水平,灵活自如地控制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打破文学课程边缘化的局面,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外语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