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可加工性理论下的三语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言可加工性理论下的三语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言可加工性理论下的三语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摘  要:在多种语言的环境中,对第三语言的习得既会受到母语迁移的作用, 也会受到第二语言的影响。在语言可加工性理论指导下,可分析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壮语、汉语和英语之间语言迁移的相关因素,探讨三语背景下语言迁移的规律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迁移;语言可加工性理论;三语习得

    语言迁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它是一个包含着交际者个体差异、认知心理和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和其他一些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因素交互作用,因此围绕语言迁移现象仍有很多理论和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日益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成为语际影响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通过语言可加工性理论,探讨三语背景下,壮、汉、英三种语言的迁移现象。

    一、语言迁移研究及其发展

    语言迁移可分为三种: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即目的语与母语(已习得语)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负迁移,即由于目的语与母语(已习得语)之间的差异干扰目的语的学习;零迁移,即由于目的语与母语的完全不相关使得母语对目的语的习得不构成影响。

    制约迁移的因素很多。Ellis提出了六种制约:(1)语言的不同层面。如音系、词汇、语法、语篇等;(2)社会因素。如不同的交际策略与学习环境的影响;(3)标志性。如某些语言的特殊性;(4)原型概念。如某个词的某一含义与其他意义相比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核心的,基础的;(5)语言距离和语言类型。如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的心理感受;(6)发展因素。如中介语发展的自然阶段的制约。

    语言迁移研究经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被称为对比分析假设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当时二语习得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主要从语言、语法、句法和文化等层面对比分析语言迁移的现象。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被称为中介语时期。研究者逐渐从对比分析假说角度转向普遍语法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研究。

    语言迁移研究的新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Kellerman等人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从心理、语言及社会的角度去深入和全面探讨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语言可加工性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研究热门理论之一。

    二、语言可加工性理论

    语言可加工性理论由Pienemann(1998)提出,它从语言加工的角度解释语言迁移的制约条件,认为只有学习者具备了必要的可加工前提,才可能理解和产出该种语言,相应的语法等条件才有可能导致习得中的迁移。

    Pienemann关于语言产出的观点,主要来自Levelt的加工模式,该模式认为语言加工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1) 语言加工成分相对专门化,大部分加工自动进行。也就是说,加工的过程基本不能有意识地控制。

    2) 加工的过程是逐渐递增的,即每一个加工的成分只能看作是现在加工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

    3) 加工以后的语言输出是线性的,即某一时期,某一条件下只能产出相应的加工和储存过的语言,但不一定是线状过程中的某一匹配意思。比如说“She gives me a pen.”。动词“give”后缀的变化取决于对学习者语法的记忆和储存信息而不是词的习得。

    4) 语法加工借助于语法记忆和储存。这主要因为线性的产出问题和语言产出的自动化和递增性。短时记忆适用于暂时注意加工过程如概念化和监控,但它非常有限,不适用于快速加工大量的语法信息。

    语言加工的等级理论认为,在语言发展的任一阶段,学习者只能理解和产出语言加工器能理解的语言形式。这也是加工器构成和二语习得途径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预测二语产出和理解的发展过程。语言加工器的构成解释了真实情境中以及在人类心理制约条件下,比如词的应用和记忆力等对语言加工过程的影响。

    根据语言产出的递增性原则,加工过程历经五个程序:词元的获取—词元的分类加工—短语加工程序(由分类的标题激起)—句子以及目的语词汇顺序规律的加工—从句的加工(如需应用)。根据这些程序可知,语言的产出是逐渐递增并由易到难的。

    语言可加工性理论使我们意识到,学习者如果具备了另一语言结构的加工能力,语言迁移就是不容忽视的。

    三、三语间的语言迁移

    Ingrid Heidrick指出,语言迁移本来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基本问题,但现在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即语言迁移可以发生在多语言间,或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

    Odlin(2001)对语言迁移的定义为:由目的语和先前习得的(可能是不完善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及差异所引起的影响。这个定义突破了早期仅研究母语对目的语迁移的范畴,将学习者已经习得或是习得尚不完善的其他语言知识也纳入了迁移研究的领域。研究者对语音迁移的研究亦表明,第三语言学习既会受到母语迁移的作用, 也会受到第二外语迁移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第三语言学习主要受到母语音素的影响; 但当第三语言的音位在母语中没有,而在第二语言中有对应音位时, 迁移主要来自第二语言(刘海霞,2009)。

    enoz等编著的《第三语言习得中跨语言影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是较为全面的论述三语习得问题的书籍(刘承宇等,2006),书中主要讨论了第一语言对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产出第三语言时词汇迁移以及语言模式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大脑词库对三语词汇的处理以及文化和背景知识对三语习得的影响。例如,该书的作者认为,语言距离和年龄因素对三语习得产生影响,认为母语在类型上越接近目的语,就越有可能产生词汇迁移。另外年龄大的学习者在认知和元语言知识方面优于年龄小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