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阐释学视角论韦利对论语的翻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以阐释学视角论韦利对论语的翻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以阐释学视角论韦利对论语的翻译

一、原作,译作的对比分析

(1)第一步,信赖(Trust)

虽然在斯坦纳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一步骤看似是一种短暂的、潜意识的行为,但是却隐藏着极其重要的因素,这种因素与译者自身接受的源语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使得译者选择了该译本作为他翻译的对象。作为20世纪广受欢迎的汉学家,在传播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方面,韦利是一位杰出的代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文化身份的探讨来了解译者是怎样对该译作产生了信赖。

韦利是有着德国血统的英国人。在剑桥学习的三年中,他师从著名教授迪肯森(G.L.Dickin)和摩尔(G.E.Moore),这两位教授都非常仰慕东方文化,他们的这种思想也渐渐地熏陶着酷爱文学的韦利。离开剑桥后,他放弃父业选择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开始接触中国文化并对此有极大的兴趣,从此他便进入了坚持不懈地研究东方学与中国学的漫长生涯。二战期间,他对世界形式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从他当时翻译的中国作品以及他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声援和后来放弃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来看,他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分析这场战争。这不但表现了他对受害民族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博爱的一面。后来他开始翻译中国的经典文学,以此向西方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伟大思想。在他翻译的著作中,《论语》便是其中之一。

(2)第二步,侵入(Aggression)

侵入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之所以有侵入这一步骤,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冲突,如译者与作者、译作与原作、译者所受文化与源语文化等。要达到翻译目的,必然存在这些冲突之间的碰撞。

从整体上看,韦利对第一篇的理解整体上是比较准确的。如“学而时习之”中“时”理解为“atduetimes”,“人不知而不愠”中“不知”理解为“unrecognized”,“道千乘之国”中“道”理解为“administrated”,“不患人之不己知”中“患”理解为“grieve”。对这些关键词的准确把握,表现出了韦利作为汉学家深厚的功底。对于某些两国文化间没有对应的词语,韦利也尝试着寻找最接近其含义的词汇。如“君子”一词,所谓“君子”即有才有德的人,属于在人格上、品性上较完美的人。到孔子时代,在儒家思想里,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可以说这个词更偏向道德层面,对它的理解,许多译者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如理雅各理解为“superior”、“accomplishedscholar”等,苏希尔理解为“manofthehighertype”,史华兹理解为“nobleman”这些译者的理解所包含的意思都在某一方面对应着“君子”一词,但韦利理解为“gentleman”,它的英文解释之一是“amanwhoispoliteandwelleducated,whohasexcellentmannersandalwaysbehaveswell”,虽然该词缺少“神圣”、“崇高”的意味,但从道德方面讲,它更加符合君子的含义。又如“仁”一词,它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韦利将其理解为“theGood”、“Goodness”虽然两个词并不完全对等,但两个不同文化的词各自所包含的意义都十分广泛,“Good”其中之一的解释有“behavinginawaythatismorallyright”这应该是比较接近“仁”的思想了。但韦利也有理解出现偏差之处,如将“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理解为“threepoints”,而其本意是“多次”;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中的“三年”理解为“threeyears”,而其本意表示很长的期间。除此之外,韦利在第一篇中还有一处没有译,即“贤贤易色”中“易色”没有译出,或许是未得其解,因为这两个字的汉语解释就不止一种,可见确有其难解之处。

(3)第三步,吸收(Incorporation)

通过对第一章的分析,我们来看一下译者是怎样吸收原作的。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成排比式,句末都用同样句式的反问,再看译文“Tolearnandatduetimestorepeatwhatonehaslearnt,isthatnotafterallapleasure?Thatfriendsshouldcometoonefromafar,isthisnotafteralldelightful?Toremainunsouredeventhoughone’smeritsareunrecognizedbyothers,isthatnotafterallwhatisexpectedofagentleman?”同样是三句排比句式和三句反问结尾。三个排比,一气呵成,再现了古汉语的音韵特征。这不仅在句意上忠实于原作,在结构和风格上与原作也达到了最大的统一。这样的处理在本章中其它地方同样可以欣赏到。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ClevertalkandapretentiousmannerareseldomfoundintheGood”前半部分搭配一致,都用一个形容词加名词结构,后半部分对“鲜”的翻译用了一个简洁明了的词“seldom”,可谓匠心独运,译文与原文同样简洁、流畅、意味深远。同样的处理在下面的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中也可以看到。其译文“poorwithoutcadging,richwithoutswagger,whatofthat?”这种译法毫无疑问给译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吸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失误,如前文中提到的将“三省”、“三年”中的数字翻译错了,除此之外,还有“礼之用,和为贵”中“和”译作“harmony”并对其给出注释“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解释应为“恰当”。除了误译,还存在着漏译,如“贤贤易色”中“易色”没有在译文中出现。误译和漏译的原因出现在侵入阶段,因文化差异,译者在这个阶段没能正确理解原作,导致吸收阶段出现失误。

(4)第四步,补偿(Compensation)

二千年前的《论语》,虽说是一本语录,但用古汉语写成的言简文字却包含了大智慧,大哲理。如果完全直译,译文读者可能不容易理解。怎样将其简短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传达给译文读者,译者在很多地方做了补偿。如:“学而时习之”中“之”是代词,在翻译中为了让译文读者理解,译者将其所指内容补充出来,译为“whatonehaslearnt”。同样“人不知而不愠”这句中省略了宾语,译者将其补充为“one’smerits”,这种补充宾语的情况还有一处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中把“患”的宾语译了出来,即“hismerits”这样使译作更加准确地再现了原文。

二、结语

通过以上对韦利英译《论语》的第一篇与其原作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赖是译者选译原作的重要原因,这一因素是潜意识的,容易被忽略,但它与译作最终呈现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信赖除了指斯坦纳所指的译者相信原文有翻译价值,还包括译者对原文化的仰慕。这四个阶段,笔者认为侵入是最重要的,因为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吸收即解释;补充使译作更加完善,增强了译作的可读性,从而维持了意义和形式的平衡。我们可以看出韦利对《论语》第一篇的翻译虽然有失误之处,归其原因是他在侵入阶段对汉语古文字的理解和吸收阶段的解释上出现偏差,但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某些关键词的翻译上可以明显看出译者匠心独运,以及他在句式结构上所下的功夫,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他的成功之处向我们指出,在保证译作意义准确忠实的前提下,句法结构与风貌应该尽最大可能接近原作。

本文作者:张中华 何大顺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