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象翻译中的补偿反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学意象翻译中的补偿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学意象翻译中的补偿反思

 

一、翻译是复杂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是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活动中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翻译损失,即译文与原文相比在信息、语义、语用、文化或审美方面的失真与缺损,此时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Hervey和Higgins将翻译补偿(compensation)界定为“通过使用与源文本不同的手段,在目标文本中产生近似源文本的效果,以补偿源文本重要特征在翻译中走失”[7](P248)的技巧。翻译补偿确实是一门技巧,它可应用于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满足译文接受者的需求和不同的翻译目的,但仅仅视其为技巧是远远不够的。翻译补偿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分析翻译补偿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意象翻译的补偿原则,旨在探讨翻译补偿策略在文学意象翻译中的应用,揭示翻译补偿对翻译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翻译补偿存在的原因   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的矛盾问题之一。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一些共性,例如共有的生理与心理语言基础,共同的语言功能基础和沟通人类思想的同构机制,等等。[1](P32-38)翻译活动源远流长,也从实践层面打破了“翻译不可能论”。   但是语言的差异性又导致了语言的相对不可译。   GeorgeMounin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参照,吸收人类学和语义学的研究结果,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翻译是可能的,但它确有限度。[2](P263)这个结论已为译界广泛接受,也在警剔译者应有意识地关注翻译损失的存在,在翻译补偿过程中力求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是翻译补偿存在的原因,下面主要从语言差异、文化缺省、审美差异等三个方面考察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以揭示翻译补偿存在的必要性。   (一)语言差异   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存在于词汇、句法、语篇等各个层次。   词汇形态的特异性是显而易见的。以英汉语为例,汉语是象形文字,采用方块字,整齐一致,均匀对称,单音词占很大比例,叠词是其词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长短不一,单音节词很少,存在大量音素层面的重复如头韵、半谐音等。词汇空缺在翻译实践中普遍存在,主要是地理环境、物质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词汇空缺导致语义的不对等,即使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对应的词汇,通过义素分析也能发现指称意义的差异。如果把联想意义考虑在内,差异更是难以数计。同一个意象能引发截然不同的联想,如猫头鹰在西方为智慧的象征,而对汉民族来说却代表着凶兆。   不同的语言有其自成系统的句法,差异之处不胜枚举。突破句子的局限看语篇,各种语言之间也是同中有异。例如在语篇衔接方面,汉语倾向于用重复手段来组织语言,而英语避讳重复,通常利用替代、省略形成篇章的连续性。   (二)文化缺省   语言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它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鉴于语言和文化关系如此密切,涉及语言转换的翻译活动不可能不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双语基础,还要熟知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   文化缺省意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知识背景的省略。[3](P235)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前提,为了遵守经济原则和提高交际效率,作者在创作中会采用文化缺省策略,这不会对本族读者造成任何的理解困难和阅读障碍,因为文中被省略的文化信息对他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译文读者缺乏对原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原文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使译者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给译文读者留有想象余地的同时又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使其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而不致产生误读?这就涉及到翻译的补偿艺术了。   (三)审美差异   美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人类相同的生理机能、思维机制和相似的经验使人们产生许多相同的审美体验,而抽象的美需要物化到现实中,表现在具体的文化中,成为具体文化中的美。同时美并不具备能够脱离人而独自存在的客观性,它必是人对客体产生的一种感受。[1](P25)既然是感受,相同或相异都是可能的,人们并非总能达成共识。因此审美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审美对于文学尤为重要。虽然在形式上文学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无法突破其线性特征,不能像音乐、绘画、雕塑等直接以音响、色彩或形象来打动观者,但文学实际上具有多层的美感,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破这种线性的束缚,发掘语言的形式美、音韵美、内涵美、艺术形象美等等,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但是由于所使用的语言和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会产生审美意识上的差异。而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原文的美感,减少审美效果的损失,这也是译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翻译补偿考虑了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审美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原文本的审美效果,避免译文和原文貌合神离。   三、意象翻译补偿的原则   意象是文学翻译的单位。“根据文艺现象学的观点,文学的意象是蕴涵在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的,即,从音/义层面,结构层面,景象层面,一直到意味层面都无不包含了意象。”[4](P292)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出于上述的语言差异、文化缺省、审美差异或其他原因,必须对意象翻译作出补偿,而其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相关原则与等功能原则。   相关原则指补偿应与原文相应的意象息息相关,对补偿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约束,不要忽视作者的意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许多版本的译文,其中有JohnTurner的“MidAprilmistsandblossomsgo”。此处翻译他将“扬州”略去未译,可能是他觉得这个地名无关紧要,实则不然。“扬州”是诗中非常重要的意象,是古代文人向往之处。研究者曾指出,如果译者知道唐代扬州的繁盛,听过但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故事,就不会省略不译了。[5](P186)因此,对这一意象的翻译应该作出补偿,省略不译会极大影响原诗的意境。#p#分页标题#e#   等功能原则指通过补偿,译文达到和原文相同或相近的功能或表达效果。这条原则旨在解决采用同样的意象或语言形式所造成的原文意象在译文中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损失。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负面效应,有必要采用形式不同但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手段进行补偿。以《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节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定的声响会创造出一定的意象,令人产生联想。这首诗描写士兵由战场返回家乡时的凄苦心境,“依依”一词运用叠词造成一种声响意象,读来缠绵悱恻,留恋之情跃然纸上。请看许渊冲的译文:   WhenIlefthere,Willowsshedtear.   Icomebacknow,Snowbendsthebough.   Long,longtheway,Hard,hardtheday.   虽然无法表现出同样的声响意象,但译文运用拟人手法“willowsshedtear”,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堪称绝妙。   四、补偿策略的应用   (一)替代补偿   翻译过程中,有时目的语中难以找到与源语相对应的成分,产生了不可译现象。此时可以采用替代补偿法,用目的语中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形式替换,达到意象的重现。   在诗歌翻译中,声音层面的效果很难达成,如上文所举的《诗经•小雅•采薇》一例,这就需要译者采用补偿手段加以弥补。再如《诗经•小雅•小宛》中的诗句: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作者用叠词“惴惴”、“战战”、“兢兢”营造了一种声音效果,令人有紧张感。翻译时就必须考虑如何再现这样的声响意象。我国诗歌翻译家汪榕培先生的译文如下:Allofusshouldmindourtrai,lAsifbesidethedeepestvai.lAllofusshouldactwithcare,Asifonicethatscarcewillbear.虽然英语缺少对应的叠词来表现,译文作者却用“/ei/”和“/ε/”这两个读起来有颤抖效果的音,让人想到“thril”、“fear”等词的音,由此联想到“战战兢兢”的形象。[4](P293)译者运用替代补偿法重现了原诗的声响意象。   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识的差异,对源语中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如果采用保留原文形象的做法,对译文读者来说毫无意义,不但不能造成任何美的联想,反而使之感到困惑或对原文产生误解。例如在《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黛玉的丫鬟“紫娟”被译为“Nightingale”(夜莺),因为“杜鹃”这个意象在汉语中代表思乡、哀怨,没有任何的贬义色彩。而在英语中“cuckoo”带有贬义,其联想意义是妻子有外遇。因此霍克斯用“Nightingale”代替了“cuckoo”,以保留原文意象的美感。   (二)文中补偿   有时候译者需要慎重考虑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传递原文意象隐含的文化信息和保留其审美功能。此时可采取的补偿方法之一是文中补偿,就是直接在译文中补偿翻译中损失的信息,以解释内涵的手段加以处理,重新营造意象。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孙梁译文: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屠岸译文: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做夏日?   屠岸译文采取了直译,没有作出补偿,这可能会使中文读者感到困惑:为什么将心爱的人比作炎热难耐的夏日呢?其实英国的夏天凉爽宜人,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为了说明这隐含的美好的意象,孙梁译文巧妙地补充了“璀璨”一词。这样的阐释性补偿有效缓解了文化缺省,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作者对心爱之人的赞美。[6]   (三)注释补偿   文中补偿一般只能非常简要,以不影响译文的连贯和流畅为前提。如果不能通过文中阐释来补偿翻译中损失的信息,则可采用注释补偿即添加注释的方法,为再现原文意象作出努力。请看《红楼梦》第三十回中的一段话:“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这一典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在翻译中仅移植原文但不加注释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从意味层面破坏原文的意象性。因此用注释补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如下: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umusement.“If so, she s‘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 , * which isn 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Yueh. Tung shihwas an uglywho tried   to imitate herways.     注释使原语丰富的意象美在译语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翻译不是文本之间简单的重写或转换。语言之间有共同点,同时也有相异之处,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一定程度的翻译损失,译者必须作出必要的补偿。从文学角度看,意象是翻译的基本单位,如何重现原文的意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意象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认真审视并尊重原文作者的艺术意旨和美学创造,把翻译补偿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再现原文意象的意境和审美文化内涵,这对译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译者在作出翻译补偿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把握好“度”。翻译补偿作为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值得译界重视并作进一步的研究。#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