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聚落考古启发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周进 单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聚落考古的研究观点、方法与理论对于国内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聚落考古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来获取最大量的信息,从而认识或复现考古时期的景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聚落考古遗址的复原或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甚至在遗址的景观小品设计上提供创作灵感,都是一个专业的遗址复原人员和展示设计人员需要学习深入了解的。根据目前国内关于聚落考古学的相关文献阐述,笔者以文献法查阅了部分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尝试提出这一问题,以便对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目前通行的遗址保护有两种模式,一种为遗址公园模式,如秦陵公园、唐乾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值得一提,据称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国家文化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高达5.2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由政府出资,一次保护性统征秦始皇陵园(即“外城”)之内193.47公顷土地,将其中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整体搬迁。
(2)对陵区实施绿化工程。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参照退耕还林、还草办法,将文物遗址区及周边地区3.2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绿化,从而改善秦始皇陵遗址所在地生态环境。
(3)新建两座博物馆。另一种则为遗址博物馆,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及众多的帝王陵博物馆等,如号称我国第一座全地下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博物馆展厅“总建筑面积为7850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亿元,由于外藏坑原址紧邻帝陵封土,属于陵园内最为重要和敏感的保护范围”。
因此,为了切实保护好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这一建筑设计为全地下建筑,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梁门式跨内吊装方案,而建筑顶部则覆土植草种树,保护陵园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和自然景观。整个建筑覆盖保护的遗址区面积为3200平方米。当然,这两种模式并不互相排斥,而且常常互相转化,遗址公园内建设博物馆十分常见,遗址博物馆内设计有诸多建筑小品也比比皆是。此外,还有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混合模式,如殷墟的保护和展示,以及未来的良渚遗址。这里主要的分类依据是遗址(全部或部分)是回填还是展示。回填模式则是考古发掘完毕后,将遗物清理完毕,做完考古记录后埋土回填,这种模式还包括已经确定遗址埋藏地但短期不做挖掘而建立公园以加保护。
前者如:“2006年考古十大发现”的南汉帝陵,后者如秦陵、唐乾陵等,因为考古发掘没有完全展开,故保持原有地貌格局并围墙建园,配有一定的导览和展示,但观众并不能参观到遗址。由于文化遗产的公共性特征,著名的考古遗址在耗费巨大的考古发掘(常常伴随着巨额的拆迁费用)后,“地方政府一般都有强烈的将遗址展示给公众的倾向,这就为考古遗址的展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舞台”。而遗址博物馆由于遗址分布的不均匀、不规则决定了遗址博物馆的布局只能是因地制宜,造成遗址博物馆不规则分布的原因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自然和人为破坏的,使原本分布还算规律的遗址遭到破坏。但是遗址的不规则现状为建筑设计师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遗址的展示大致包括两种模式,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前者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二号坑、将军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都是室内展示,观众可以入室沿围廊参观遗址,观众与遗址在空间上并无阻隔,这种模式较多,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均是如此;封闭式模式如汉阳陵帝陵外藏坑博物馆以及2007年新开放的南越国水闸遗址陈列馆,遗址为玻璃式全封闭状况,观众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遗址原状。
从遗址博物馆特性中,不难看出影响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因素首先是遗址所反映的人文历史方面的内容。展示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设计与遗址内容相协调,即如何使遗址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和建筑形式巧妙恰当地反映出遗址中的历史信息,或者说是体现出遗址特有的某种内涵。但这并不意味着越追求形式上的古远设计就越有历史感。相反,如果缺乏时代气息,其生命力将不会持久。理想的做法应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追求和谐与统一。大致说来,“对于中国遗址展示的探索,汉阳陵是个分水岭,汉阳陵以前,遗址展示多为裸露展示,观众和遗址之间缺乏必要的隔离”。汉阳陵以后,考虑到遗址的保护永久性,采取了高科技手段,同时为了满足观众的参观需要,多为玻璃隔离方式,汉阳陵帝陵是典型的代表,并由于其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下面让我们对陕西汉阳陵帝陵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根据文物保护实践,对于陕西汉阳陵帝陵外藏坑文物,威胁文物生存的主要原因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剧烈变化,造成文物失水干燥,产生风化。
其次,由于游客进入,带来的二氧化碳及尘土等有害物质,造成文物霉变。为更好地保护文物,设计人员改变了秦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与游客共处同一空间的模式,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在建筑设计上,它全埋于地下,几乎没有任何地面建筑形象,地下展厅创造性地采用特种玻璃隔场,以隔离遗址环境和参观环境,遗址环境通过应用斯洛文尼亚自适应特种技术,用少能耗控制遗址区内温湿度,达到文物保护所偏要的适宜区间,创造文物保护的良好环境。在这里,玻璃成为主要材料。整个保护大厅覆罩在10座外藏坑上,其中8座坑被这种特殊的玻璃合围起来,用于封闭结构的玻璃达到1900余平方米。立面玻璃通过金属结构与建筑的底部和顶部相连,使得遗址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绝,按照设定的技术参数创造最适宜文物遗址保存的环境提供了空间条件。而为了增强观赏效果,一条宽3米、长60余米的悬空的U形玻璃通道南北向延伸,横跨在一条条俑坑之上。陕西汉阳陵保护展示厅的这种做法意义重大:
(1)展示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历史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展示的矛盾,体现了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完整性和原真性的国际先进理念,开创了中国新一代的遗址博物馆模式。与常见的玻璃隔离的陈列保护方式不同,在这里,遗址被玻璃围合起来,观众则处在空间相对较小的玻璃长廊内,文物遗址和观众分别处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离,既能保持出土物原来的面貌,更好地保护文物,又让观众有置身其中之感,更能感受遗址地的壮观和文物发掘的情境感和现场感。因此,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先生的题词是:“祝贺,这是一项杰出的成就,是其他古遗址的楷模。”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评价是:“国宝保护与现代展览技术结合,历史文化风貌和谐。”#p#分页标题#e#
(2)展示体现了单体聚落布局和功能分区的研究思想。一来可以全面展示该遗址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二来便于观众了解遗址内各种遗迹尤其重要遗迹的形态。如城址、宫殿区、作坊区、贮藏区、墓葬区(墓地)或公共活动广场等,以及它们的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也可以展示具体的遗迹,如房址的规模差别、排列方式、内部结构等。
(3)该展示方式成为中国其它大型遗址博物馆值得借鉴的展示方式。此后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博物馆和南越国水闸遗址博物馆等,都借鉴了汉阳陵的保护模式。如建在遗址附近的古河道上的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层高,其建筑风貌与大地湾原始村落极为相似,主要展示空间为半地下设计。
总之,结合以上实例,聚落考古对认识或复现考古时期的景观、对遗址地的遗址保护和展示具有启示性作用,聚落形态考古的研究对中国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提出了挑战,其基本思想影响到这些博物馆的营建思路,并产生了多维的思考,正如王巍先生所提倡的“多学科、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方针,遗址复原和展示也应该从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遗址博物馆的展示研究才能向前推进,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