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史哲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史哲学

大学古代文学课教学构想

摘要:

当前高校教育方向和目标的诸多变革,导致大学古代文学课的固有教学理念产生了一定动摇。就如何处理古代文学课与现代生活、思维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如何上好古代文学课这一论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构想。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教育;情感;认知;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在中文学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汉语言文学甚至历史、哲学等专业的学生来讲,具备了较扎实的国学根底,才能在鉴赏和写作等领域占据更多优势。古代文学蕴含着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等诸多思想,已成为体现和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领地。有学者指出“,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古代文学经典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传统的无意识。”[1](P.22)但随着语言和文体的发展变化,除了课堂之外,学生与这些古代作家作品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古代文学似渐渐成为供人顶礼膜拜的文化遗产。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如果能找到一些有助于当今大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契合点,它的魅力仍然是强大的。对这一问题,笔者不揣浅陋,试进行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安排好授课体系,重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大学课程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但不能没有标准。作为主讲教师,首先要对一学期的课程内容进行统一计划和安排。近些年因大学持续扩招,学生进校后的学习状况较之以前不甚理想,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参差不齐。又因就业压力增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一些二本院校的学生甚至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未必能从事专业工作,所以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同时,因近年一些高校的传统课程课时量又有压缩,教师限于课时,所讲内容受到约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涵泳体会作品,理解近于囫囵吞枣的境地。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先得在备课上下功夫,对课程内容先进行合理取舍,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找准方向。文学史的演进就像一棵大树的生长,枝桠虽千奇百态,大树的枝干却只朝一个方向发展。两千多年来,尽管涌现出无数的作家和作品,而最优秀、对中华民族文学发展贡献最大的作家还是可数的,他们留给后世的文化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能在教学中向学生诠释好这些最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就容易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学最重要、最本质的一些内容。除了传递知识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是古代文学课更重要的意义所在。古代文学课就是化育人性的课,人性的浸润是在体会作品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中,“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将美感带给读者,为读者提供美的享受”[2](P.2)。可实际上,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多以讲文学史为主,学生阅读作品文本的时间和数量都非常有限,这妨碍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有意识地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体会文学作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途径

一、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优势与特点

(一)从高校开设人文课程的实际看,具有独特的客观条件

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相当少,更多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历史、哲学、教育、美术等是少之又少,而作为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必然成为承担培养人文素质的重镇。再从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看,古代部分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背后的文化趋向鲜明,蕴涵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徐仲玉主编《大学语文》带有明显的“国学”色彩,钟情于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品位和情趣,共收录从先秦到现代65位作家(包括无名氏的《诗经》《汉乐府》)共96篇作品,其中的“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学作品83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十余篇,包含《诗经》《论语》《老子》等经、史、子、集的经典选文,与现代作品数量相当;唐宋诗词文多达42篇,占总选文量的一半,颇能体现“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可谓“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的范本。鉴于此,大学语文就成为传播国学的最佳课程。

(二)大学语文传承国学的学科优势及特征

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相较,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高校专业课以及基础数学、物理等颇带枯燥,而政治、法律等太实,大学语文则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与人文课程,散发着灵光,洋溢着文学与文化双重魅力,人文色彩浓厚,可以陶冶思想情操、升华生活趣味。其特征还在于:1.文史哲涵摄、文理兼融、多学科交叉。内容主要是涵盖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可以兼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艺术批评、美学等广泛的人文学科领域,乃至可与自然科学有某种联系;而且作者众多,亦包括科学家的美文,可以做到文、史哲、理秘响润通,特别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互渗融合。2.靠语言功能优势,且注重与心灵、生命对话。学生可与古今一流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交流与精神对话,倾听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深邃的思考,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透视,以及对真善美的恪求。3.以情感人。传授知识以及传扬国学精神时,不是靠灌输而是以细腻、丰润的情感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熏染,使学生获得更持久隽永的心灵陶钧和审美享受。4.归宿:人格培养。在闪烁着智慧和真情光芒的作品中,获得知识的熏陶,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真义的感染,激发其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担当感,最终归于人格境界的提升。5.可通过感受画面美与领悟意境美传承国学。6.重视生命感悟,想象卓特,以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路径与方式

(一)提高认识,营造重视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思想上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阅读全文

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刍议

摘要:

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设置或被边缘化,教学模式或被项目化,教学内容或被专业化。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教学目标非功利性、教学过程非操作性、教学内容非实用性的特点。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要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认识,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注意教学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教师要做国学的守望者。

关键词:

国学;大学语文;教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国学研究升温。十八大后,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国学热潮随之兴起。大学校园是文化知识的集结地,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社会之共识。在专业和通识教育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使之成为传扬国学的主渠道,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非功利性

阅读全文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探究

一、进一步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感使命感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理论创造、学术繁荣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历史使命与当代价值,科学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未来走向与创新路径,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进一步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著书立说、建言献策,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努力做到不负历史担当、不负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个根本问题上坚定不移。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凝结时代精华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学深学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贯穿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术评价等各环节,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真正融入哲学社会科学中去,努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书写研究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经典,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贡献。

三、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回应时代问题,服务国家发展,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紧贴党和国家决策需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落实到研究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努力推出更多对政策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事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优秀成果。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释力、实践说服力,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中国自己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阐释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以及背后的制度安排,坚决防止以“学术自由”“价值中立”为名,兜售西方形形色色的理论主张,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标签化、污名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要求,以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为目标,努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要加强智库建设,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发展,把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紧密结合,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于山西转型发展的伟大实践。

作者:王联辉 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行政学院)

阅读全文

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与文化意蕴

摘要:《文化苦旅》中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特点,让人体会后仍然意犹未尽,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的模范。《文化苦旅》从浅显层面而言,是记录山水的游记,然而,事实上作者是在探寻山水的过程中,为我国文化谋出路。本文从两个维度入手,深入探讨分析了《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与文化意蕴。

关键词:《文化苦旅》;语言艺术;文化意蕴

《文化苦旅》是我国当代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更是富含丰富情感和内涵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这部作品的问世在我国散文界引起了轰动,作者所选取的内容以及运用的创作技法和语言,均是时代性的创新,他运用自己的创作笔墨,书写了我国散文的新篇章。《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正是我国的文化历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让读者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蕴,这也正是这部散文集的魅力所在。

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并未运用华丽的语言去修辞,其语言不如红酒让人沉醉,但同时又不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更似一杯甘泉,让人在平静中感受一丝甘甜,能够引发人的思考,这也是《文化苦旅》最显著的语言艺术。余秋雨在创作《文化苦旅》过程中,运用了一定的抒情语言,使整体氛围具有诗韵谐美,同时结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在阅读散文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趣味性。他运用亦庄亦谐的语言,形成了我国散文创作的新风格。这也是《文化苦旅》这部作品在问世后,受到广泛读者喜爱和欢迎的原因,成为当代散文中的经典著作。与此同时,《文化苦旅》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描绘上,是将一切赋予生命力。他在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体验和感知融入到自然景观中,这些静态的事物因为被赋予情感和寄托,才充分凸显出鲜活、灵动的美感,运用语言艺术缩短了《文化苦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与文字有深入的情感交互,渗透着作者的情感,阅读过后仿佛是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在喧嚣中找寻到一丝平静。阅读余秋雨的文字,其中包含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当代散文的创新和突破,实现了与读者的心灵交互和情感融通。

二、《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

(一)丰富浓厚的人文气息

阅读全文

中医文化学科建设论文

1中医文化学科的初步形成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阅读全文

议英语教育被技术化反思

一、“被技术化”加速英语学科人文性的消解

英语教育的人文性可理解为在讲授语言的同时传授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并培养学生自觉认同文化价值的人文精神。因此,学习英语将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英语,也即获取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胡文仲、高一虹1997)。我国有超过3亿英语学习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国内英语教学逐渐规模化、规范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然而,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使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得到发展,这从其规范化历程可见一斑。英语教育始于19世纪英国对外扩张,在其传播伊始就被认为极具政治性和功利性(刘铁芳1998)。我国英语教育的主要动力源于融入国际交往的强烈需求。20世纪50年代,我国英语教育一改清末和民国的西学、文学导向,转向实用化和技能化,将语音、语法、词汇等勾勒出来作为单独系列。原本代表英语学科的文史哲随之降格为文化背景知识。20世纪80年代,部分外语院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陆续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先后开设新闻学、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等复合型专业,热切呼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之,英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聚焦于如何在最短时间提升听说能力;应用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刺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追求。此时,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教学机器使教学变成生产流水线;阅卷机器使听说读写能力与可计算的多项选择结果遥相对应,从定性、模糊的陈述转为数字化的精准判断;现代考试模式成为构建英语教育体系的主要话语逻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1987年、1989年)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1992年)的最终确立标志着英语教育完成其机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规范化的另一面其实就是突出的技术化的体现”(左东岭2008:132)。英语教育技术化首先体现在对效率的追求,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众多英语学习者并不乐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语言文化,而对于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批评无不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效率的过度追求,以致“7天教你学会英语”之类夸大厥词随处可见,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其次,技术化体现为可计算性,即以数量取代质量,一切皆要求量化。

单一的测评机制使各高校将过级率作为英语教学成果评比最重要的指标。尽管近年来专家们已意识到过级考试的缺陷,并在专八测试中增加对人文知识的考核,但所占比重甚小,不足以突显英语学科人文性之重要意义。此外,人文性无法量化,短期内体现不出明显效果或直接应用价值,这也成为英语学科忽视其人文性而走向技术化之重要理据。教学技术的革新并没有带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模式的质的转变,反而强化了英语教学的功利性、机械性和工具性,并通过归类对英语知识体系进行界线明确的划分,把英语教学降格成为简单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培训(Bernstein1996)。囿于语言结构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课程目标使师生能动空间愈发稀缺;机械的技能训练和单调的记忆模式使学习者频感挫败,对英语的兴趣与信心最终消磨殆尽,更不用说用英文研读文史哲材料并自觉认同其文化价值。这种“被技术化”的教育范式势必加速消解英语学科的人文性。

二、“被技术化”对批判性思维的限制

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强大的表现力往往吸引教师们不自觉地只关注自己的讲授任务,并花费大量精力于美化课件界面、增设动画效果等表面工作,却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科学编排,使得课件内容与形式本末倒置,学生无暇深层思考洞悉理由,思维受限制、想象力被禁锢。

首先,“被技术化”造成思维惰性。网络多媒体教学往往内容丰富、知识点甚众,使学生目不暇接,缺乏思考的空间。据研究,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出人的正常负荷时,人就会产生紧迫感和压抑感,对信息的消化程度明显降低(傅智勇2001)。此时,信息不仅不能帮助人们开启思路,反而阻碍其深层思考。多媒体教学的巨大信息量常常误导学生,使他们埋头于笔记或者寄希望于课后下载课件、考前突击强记而无暇、无意关注教师讲解,更不用说去质疑其观点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思维惰性,使他们不愿也不会对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对作者已发表的观点作批判分析。另外,多媒体教学步骤紧凑,师生双方频感时间紧张。这使得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都明显减少,人机对话代替了人际对话。人机对话缺乏循循善诱的功能,增强不了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启发不了学生的思维。且英语考试过多采用选择题型。学生遇到问题习惯性地追寻所谓“正确答案”,而意识不到思辨的重要性。

阅读全文

英文期刊论文方法部分深度研究

关键词:学术期刊;文本建构;研究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最直接、最活跃的平台之一。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旗下三大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英文期刊在这三个系统期刊总量中的占比分别是88.58%、89.25%和22.25%。可见,英文期刊举足轻重,无论是关注学术动态,还是欲、增进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表达,研究英文期刊论文的文本建构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关于英文期刊论文的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研究比较充分,但方法部分研究不足,而研究的创新往往就是从方法开始,因此期刊论文方法部分的文本特点和建构方式,对文献阅读者和撰写者的意义不言而喻。文本作为对现实的反映,其特点会在学科与学科群的对照中更为凸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博学文库”新近专著《学术期刊论文方法部分文本建构研究》,就旨在对照和揭示不同学科群、不同学科的英文期刊论文方法部分的文本特征,考察它们的生成机制,以形成对学术语篇研究和学术英语教学的实证支撑。

该书基于作者自建的大型英语学术期刊论文方法部分文本语料库,采用了文本分析、统计学分析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在词汇层面上,它采用语料库语言学与Coh-Metrix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词长、词汇多样性、词汇密度、高频实词和主题词特征。在句子层面上,该书借助同样的分析手段,描述了句长、句法复杂度、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等变量的特点。在语篇层面上,它主要结合体裁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考察了段落长度、可读性、衔接、语步结构和话目分布规律;在分析语篇建构的心理因素时,作者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方法部分的重要性、该部分与论文其他板块的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语料样本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该书还从主体、对象、方法、受众、规约和反思等六个纬度探讨了所涉五个学科群的学科性和学科间性特征。

通过这些研究,该书尝试回答了一些问题,如在不同学科群和不同学科中,期刊论文方法部分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上的异同;不同学科群、不同学科在方法部分的语言选择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方法部分文本建构的方式;学术语篇对科学研究的建构作用及其在文本中的体现方式。

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如前所述,关于期刊论文文本的现有研究大都关注论文的整体或其摘要、引言和结论板块。该书首次深入、系统、大规模探讨方法部分文本建构,将文史哲学科和数学、统计学等或注重思辨式内省,或注重形式推理演绎的学科纳入,并在量化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质性分析。这样的研究角度,在已有研究中也不多见。

总之,该书是一项实证研究。它基于作者自建的大型英语学术期刊论文方法部分语料库,综合运用语言计量学和第四代语料库语言学技术,就38个变量对5个学科群、20个学科的期刊论文方法部分文本进行了多维度描写与分析,归纳出不同学科期刊论文方法部分的词汇、句子和语篇特征,并从学科性和学科间性视角阐释期刊论文方法部分的文本建构机制,以期助力学界深入研究学术语篇,并为特殊目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