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理念论文: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理念对比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发展理念论文: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理念对比,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发展理念论文: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理念对比

本文作者:张洪梅 任怀谨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省建设项目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有机农业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有机农业研究可追溯到1924年德国鲁道夫•施泰纳(RudolfSteine)r开设的《农业发展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为:人类作为宇宙平衡的一部分,为了生存必须与环境协调一致;企业作为个体和有机体;要求饲养反刍动物;使用生物动力制剂;重视宇宙周期。德国的普法伊费尔(H.Pfeiffe)r将上述原理应用于农业,形成了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Agricul-ture)。20世纪30年代,汉斯•米勒(HansMuelle)r和拉什(HansPeterRush)为有机生物农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使其在德语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发展。英国的霍华德爵士(SirAlbertHoward)被认为是现代有机农业(OrganicFarming)的奠基人。1935年,他出版了《农业圣典》(《AnIntroductiontoOrganicFarm-ing》)一书,奠定了堆肥的科学基础。1940年,美国的罗代尔(J.I.Rodale)受其影响,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并出版了《有机园艺》(《Agro-ecosystemsandSustainableAgriculture》)一书。20世纪60年代后,日益严重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包括有机农业、有机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等在内的替代和持续农业因此得到了深入研究。

1970年,美国的威廉姆•奥尔布雷克特(WilliamAl-brech)t将生态学基本原理纳入有机农业生产系统,提出了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概念。20世纪90年代,有机农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相关农产品贸易部门正式成立,立法工作逐步展开,政府与民间机构共同推动其发展。综上所述,国外有机农业理论较为完善。但迄今为止,有机农业的概念并未统一,生产标准和法律要求也不尽一致,这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政策针对的主要是农业现代化早已完成、市场经济体系十分健全的发达国家,涉及的体制问题相对较少,而这对于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却往往非常重要。中国学者的有机农业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1989年,中国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设想,其基本内涵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功开发了绿色食品特别是AA级绿色食品。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有机认证机构。此后,关于有机农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广泛展开。刘小清(1999)在《绿色产业———迎着朝阳走来的新兴产业》中指出,绿色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曾建民(2003)在《略论绿色产业的内涵与特征》一文中强调,绿色产业是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的综合性产业群。中国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1995)、《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1)等多部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施行。虽然中国有机农业理论发展很快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对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较多,联系本国国情的内容偏少,大部分理论未将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国内外有机农业

发展实践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的问题。对比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实践,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经验和政策借鉴。德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德国是欧盟中对有机农业要求最高的国家。政府规定从传统型转向生态型农业必须持续2~3年。为鼓励农民,德国实施了转型补贴政策。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补贴数额不等。如多年生农作物(葡萄、樱桃等水果生产)在转型期每公顷可获得950欧元补贴;蔬菜生产可获得480欧元补贴;种植业(如小麦等)和绿地生产可获得210欧元补贴。同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等。2003年4月,又实施了《生态农业法》,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检验检测标准和违规处罚。德国的有机食品都要被贴上形式为绿白色小六角形的“生态印章”(BIO),目的是禁止转基因食品,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抗生素和违禁添加剂。BIO商品比普通农产品至少贵出20%~50%。自2001年引入此标识以来,每天有近20种产品获此印章。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一斑。美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美国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至2001年,全美有6949个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场。

美国有机食品农场必须经特定部门核准。农业部制定统一标准,当地在空气、水合格的条件下,种植作物3年以上不使用化肥、农药、合成激素和有毒物质,才可以生产有机食品,产品质量每年检测1次。2002年起,美国农业法案为有机认证费用提供补贴,比例占总费用的75%。美国有机农场现在开始成为生态旅游者的新天地。一些庄园主借瓜果成熟之际,招徕游客前去采摘。一方面让其享受锻炼、知识、娱乐、美食为一体的度假活动,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节省人工成本。这种富有特色的农场项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日本的有机农业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大力倡导有机农业,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资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颁布了很多政策、法规并不断完善,如《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等。1992年6月,在《新的食品、农业、农村政策的方向》中政府提出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并把它作为农业政策的新目标。与欧美相比,日本的生态观光农业开发较晚,仅有30多年,但发展很快,成效显著。日本最早的生态农场是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小岩井农场。1962年起,该农场主结合经营项目,开辟了40多hm2观光农园,兴建了花圃、牧场馆、动物广场、农机具展览馆等多种游览设施吸引游客,获得了可观收入。现在,日本有成千上万的观光农园,在不同季节对市民开放[6]。河南新野县的绿色农业发展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号称“百里平川”,是全国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畜产品生产示范县。近年来,新野县以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打造生态绿色品牌、延伸绿色农业生产链等为农业基本战略,通过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p#分页标题#e#

2008年,新野县加大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的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主打新野蔬菜、皮南肉牛品牌,实施产业品牌战略,提升了农产品市场价值。2009年,新野县限额以上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0多亿元,其中仅康师傅嘉元食品公司年加工蔬菜约2670hm2,产值2亿元以上。陕西杨凌的生态农业发展杨凌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境内聚集了大学、研究院所等10多家农业科教单位和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近5000名农业科教专门人才,被誉为“农科城”。立足于强大地农业科研实力,该地大力推广科研+成果转化+产业示范+农技推广模式,促进了农业技术产业化及其示范推广。“十一五”期间,杨凌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建立示范推广基地163个,总面积达168.67hm2。此外,借助于高新技术优势,当地还积极谋求在有机肥、生态农业循环、农牧废弃物综合处理、生态膜及新型薄膜等方面加大科研力度,以降低农业生产的化工污染,保证第一产业的食品安全,提升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吉林通榆的绿色农业发展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现有耕地20万hm2,草原267hm2,是吉林省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草原面积最多的地区。

近年来,通榆县逐步形成了以绿色农业、能源和旅游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建设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10万hm2,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0%左右;依托于绿色食品优势,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2006年以来新增抗旱井1万眼;加大农机具补贴力度,全县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接近50%。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发展相对成熟,体系较为完善,中国在这一发展路径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所走历程可以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根据当地实际统筹规划有机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当地的自然资源、科技条件、农民素质、传统习惯等主客观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机农业涉及科技、教育、法律、政策、制度、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要统筹布置,协调发展。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有机农业发展需要宏观层面和微观主体的联动,因此,应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机制提供内驱,以法律制度、政策扶持、科技体制、标准化管理等作为外援。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以此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有机农业产业化组织。拓展有机农业产业链条以有机农业为根基,因地制宜,适时发展休闲农业、田园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拓展农业的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