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监管办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引言
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在20世纪产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经过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至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然而,质量管理理论和其他经济管理理论一样,实际上都依存于一个前提,即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并且可以反复再生的。因此,人们以投入与产出的直接比较,以人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来评价经济效益和管理绩效。ISO9000所制定的产品生命周期的12个阶段标准,是致力于把自然资源经过生产过程,最终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而这种满足往往是以生态失衡、损坏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近些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生态经济、生态技术、生态工业等生态理论和实践纷纷问世。从生态理论的角度来看,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仍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建筑业作为人类生产须臾不可离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建筑工程在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负面的环境问题。据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总体环境问题中,由建筑业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环境问题所占比例为34%,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垃圾废弃物污染等[1]。同时,建筑业还是耗能大户,据统计,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这些能量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供暖、热水供应、照明、通风、冷气,以及用于建筑物间的交通运输上。因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研究生态质量管理已刻不容缓,生态质量管理是对传统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2生态质量管理
2.1生态质量观
在短缺经济时代,质量意即“合格”,传统的质量定义为“满足工程规范或容差的产品是质量产品,否则为次品”。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戴明博士指出“质量是满足顾客的需要”。ISO8402-1994将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而费根堡姆博士又将质量概念大为拓宽,认为在21世纪,质量即“用户满意”,它具体可理解为:本质上完美,经济上人人买得起,功能则由使用者来决定[2]。这种质量观以社会需要(社会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为参照系,可称为产品的社会质量观。而生态质量观是指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综合质量概念,认为产品质量不仅要为人类提供使用功能,社会价值,还要提供生态价值,在产品质量形成和产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不破坏或少污染、少破坏环境与生态系统[3]。这种质量观突破了立足于生产技术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来看待产品质量的藩篱,而是将其置于人—社会—自然大系统来考察;认为质量的形成过程源于自然,终于自然,即自然—生产—消费—自然;将生态价值置于首位,突出生态质量指标和生态质量保证;重视生态技术、生态工艺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生态质量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活动基本上还停留在建筑产品社会质量观基础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还是以产品技术质量观来指导其质量管理活动,在建筑工程活动中还远未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据资料,国外一些建筑企业已提出了实行全面的“生态质量管理”或“绿色质量管理”的口号。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为了保证我国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长期竞争力,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活动必须树立生态质量观,注入“绿色意识”,要及时地把它推向一个新阶段,即生态质量管理阶段。
2.2生态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目前,很多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质量管理或绿色质量管理展开了研究,但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生态质量管理意为在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物质原料的投入,同时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非预期产出在必须满足环境标准的前提下降至最低。从内容上说,它将环境因素纳入质量管理活动,重视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过程的角度上讲,它是对那些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影响产品和运作质量,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辨识、评价、确认、控制以及持续改进的综合活动[4]。生态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依然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与处置(Act)。建设单位在其中每一个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成果与经验,拟定下一个阶段的实施重点,通过这种质量管理的循环达到持续趋近综合效益的目的。
2.3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
在传统的社会质量观中,建筑工程项目只有在最终完成建设后,才会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处理的也仅仅限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物资消耗的运输和填埋。而不会涉及到这些建筑垃圾和物资消耗所产生的长期环境影响。但是在生态质量观中,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后期的废料处理,更注重的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综合环境问题。基于对生态质量管理概念和内涵的认识,笔者认为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生态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遵循“5R1C”原则,即研究(Research),把环保纳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决策的要素之中;减消(Reduce),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废物排放,搞好“三废”治理;循环(Recycle),该原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各种能源和原料要尽可能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再利用(Reuse),即尽可能多次和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通过再利用,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为此应尽力采用标准化设计和施工;保护(Reserve),积极参加环境治理,加强对员工和公众的环保宣传,树立“绿色企业”、“绿色工程”的良好形象;综合效益原则(ColligateBenefit),要求建设单位既要关注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经济利润,又要重视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负效益,力争做到控制负产出以保护环境和利用负产出以节约资源,它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产生环境利益,以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以上提出的生态质量管理5R1C原则是互相联系和不可分割的。1C原则是生态质量管理的基础,建筑工程不能为了质量而牺牲环境,同样也不能为了环境而牺牲质量。追求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使建设单位实施生态质量管理成为可能。5R原则是生态质量管理的方法性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建设单位的综合效益,应当按照消减→再利用→再循环的优先次序。而研究与保护则贯穿于生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p#分页标题#e#
3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管理的方法
3.1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三级控制模式
生态质量管理,以产品为对象,就是要使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增加和保持它的“绿色”,提高其“生态价值”,也就是在具体实施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将“5R+综合效益”原则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种产品取之自然又回归自然的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掘和生产、产品加工制造、运输、分配和营销,使用(再利用)、再循环及最终处理各阶段。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质量管理是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过程控制模式,在不牺牲产品93第28卷第6期方梅,等: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管理模式研究的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系统地考虑到产品各生命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各阶段的环境控制,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质量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产品生命周期可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产前、产中和产后。就建筑工程而言,产前指的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建造之前的决策、设计开发、招投标及采购、合同委托阶段;产中指的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产后指的是项目营销、回访维修和处置回收(拆除)阶段。笔者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三级控制模式,简要论述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生态质量管理方法。
3.2基于LCA的建筑工程生态质量管理方法
3.2.1产前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任何建筑工程项目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一个项目的决策,不仅仅是对一个项目本身的技术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判断,同时还应该注重其长久的环境影响。而环境影响同样不仅仅是建筑造型与环境的和谐问题,还包括了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以及建筑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因此项目决策工作的好坏既关系到项目投资损益问题,又关系到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长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除了通常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分析,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项目规划选址中项目和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②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生态设计原则;③在项目设计阶段前就生态设计原则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
(2)项目设计阶段。在项目决策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保持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环境指标和生态设计原则以后,在项目设计中,除了保持项目的功能目标外,也应该把建筑生态化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包括“质量性能展开”、“为环境而设计”、“可回收设计”和“可拆卸设计”等方法逐渐成为设计师追求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是建立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那么,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生态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建筑项目土方量平衡,水土流失,有价值动植物保护,建筑使用对周边生活、文化活动的影响;建筑选形:建筑形体和结构会在周围形成独立小气候,这个小气候不仅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还影响到周围环境的使用。在建筑选形中需要特别注意建筑小气候与周边环境大气候的冲突,以及建筑本身对周围所造成的光、影、热等影响;②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在保持良好稳定和承重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模块化设计,增强建筑构件的通用性和修缮性,也能改善建筑使用完成后的可拆卸性;③建筑节能设计。通过良好的结构和综合设计,能改善建筑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提高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增进照明设备效率;④建筑材料选择。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增大可回收和再利用材料的使用。
(3)项目招标投标及采购阶段。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同样是生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点。施工过程造成的粉尘、噪声等污染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因为这些污染而与周边居民产生各种纠纷、甚至法律诉讼,而最后浪费了时间,损失了金钱。在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浪费更是对物资的无故损耗,增加开发成本而没有任何收益,更不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许多地方的招标合同已不同程度地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对策要求,并将控制环境污染与文明施工作为评标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仅此而已是不可能真正达到建设生态化的要求的。在招标和采购文件中除了针对施工和材料的质量要求外,还应该就建设生态化提出相关的要求,如①招标文件中应有专门的章节详细阐述环境问题与措施要求;②招标文件中应包括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的清单,引起承包商重视;③投标单位应对施工流程中的环境要求提出相应的环保设计;④建筑材料的采购中要求增加相应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等条款。
3.2.2产中控制
产中控制主要指项目施工阶段的生态质量管理。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不亚于项目建设的其他阶段。虽然项目规划、决策和设计决定了项目的布局、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并且项目招标和采购过程中也把施工流程和环境要求包括在内。但是施工阶段牵涉的单位和人员多、工艺流程复杂,不可预计状况较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施工阶段的控制关键是解决建造过程中以环境和经济为综合目标的施工流程的优化。就当前我国项目施工活动来看,重点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现场环境管理。推行施工现场绿色管理,即制定专门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施工中记录环境状况;制订现场情况和平整要求;制定专门的采购政策;与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积极配合。
(2)工程噪声、建筑粉尘和有害气体控制。严格遵循当地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和法规;对有害气体进行识别和防护;在项目建设与拆除工作中,采用适当的“粉尘控制”技术。
(3)资源效率。采用节能灯具和设备;在工地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回收和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记录资源的耗用以实行相应的奖惩。
(4)建筑垃圾的处理。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工程中普遍应用环境保护性建筑机械,如建筑粉碎机,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生加工处理。上海建工集团和北京城建集团都曾经将现场的建筑垃圾分拣、粉碎后,用于建筑砂浆、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垫层等的细骨料,从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p#分页标题#e#
3.2.3产后控制
现在,“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开始实行。也就是说,产品在由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后,企业仍应对这一阶段产品的环境表现负责。产后控制的重点,一方面是研究如何选择采用合适的营销方式,以及设计高效的回访维修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建筑物在报废后拆除施工也是产后控制,甚至是产前、产中控制的一大难点,有待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尽可能做到在产前的策划设计阶段就把建筑报废后的材料可拆除和回收再使用性设计在内。
4结束语
21世纪的建筑质量概念已被大为拓宽,生态质量管理作为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模式,将眼前需要和长远需求相结合,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强调目标、效益和发展等方面的可持续性,是更适应时展要求的质量管理创新模式。生态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建筑工程中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和长期性,且在短期内极少为开发商和建筑商带来足够的经济利益。在不能解决“搭便车”的情况下,指望企业和社会的“绿色意识”,只能使生态质量管理成为一时的噱头而最终得不到实施。因而在生态质量管理的推广中,生态质量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流程管理是其核心。这些新的指标体系和流程管理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全社会都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都当成一个重要的目标时,生态质量管理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在这里,政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的立法和严格执法,把生态质量管理的外部性转移到每个企业的内部,解决“搭便车”的行为;另一方面,要通过财政税收的激励,至少使得先采用生态质量管理的开发商和建筑商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有竞争力的回报,使每个开发商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使生态质量管理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