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生态治理战略原则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沙漠生态治理战略原则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沙漠生态治理战略原则浅析

一、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互动的理论依据

(一)科技哲学关于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理论原理。科技哲学关于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理论原理认为:“技术的社会价值还突出地表现于它对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上,这不仅是指可以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变,而且是指导致诸多社会关系的广泛变化。”对于伊犁河谷西部沙漠区域各族人民的民生问题解决的好,民族问题、城乡问题、工农问题、社会差别问题中的社会矛盾就会缓解,易于解决。特别是这一沙漠区域及周边既有少数民族的农牧民,也有兵团农垦团场职工生产生活,民生问题解决的不好,不仅会引起民族矛盾、兵地矛盾、城乡矛盾等问题,还会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给民族分裂主义“三股势力”制造谣言、煽动群众留下口实。解决沙漠区域这些社会问题的一个根本落脚点,是以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解决沙漠修复、改造、重建的问题,使沙漠区域能够逐渐变为可以开展农牧业生产的有用良田。这样看来,社会生活问题通过技术问题来解决,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它们两者之间互为目标、互为动力。

(二)科技哲学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理论原理。科技哲学关于技术与经济的理论原理认为:“技术在各个方面的社会价值,核心是它能带来经济上的效益,经济价值是多种价值的基础。”从表面上看,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治理是个技术问题,但同时它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沙漠治理的最终效果要反映在沙漠的无用性变化为改造后的沙地的有用性,它将通过农牧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服务于人类。沙漠区域老百姓的生态问题对于执政党和政府来说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它说到底又是一个经济问题,反映出能否通过沙漠变废为宝解决区域内农牧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问题,都要通过经济效益来解决。因此,在这里经济问题就成为技术问题与民生问题的桥梁,它们之间是互为目标、互为动力的。因此,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互动中生动体现着“实践中所融入的所有的异质性的文化因素(自然的、人文的、政治的、经济的等)都在实践的开放性过程中历史性地注入科学实践的过程,并成为科学文化的内在组成。”

二、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修复治理与绿色农业开发的战略原则

(一)沙漠生态治理以民生为本的原则。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民生,对于沙漠生态修复治理一定要坚持以民生为本的原则和方针。在沙漠生态修复治理中,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生态产业开发,都要把提高沙漠区域农牧民增收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在首位,提高农牧民参与沙漠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沙漠治理有一种内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

(二)沙漠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原则。1984年8月20日,钱学森在《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提出: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搞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这可以说是一项尖端技术。”“实现沙产业必须是利用全部现代科学技术。”目前伊犁河谷西部沙漠治理中开发沙产业要努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经济回报率低的问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是大力培育防沙治沙龙头企业。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达到“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的建设效果,进而提高其产业效益。

(三)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在沙漠治理中如果只讲生态效益,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一体化目标,在沙漠生态治理中既重视沙产业的生产经营,又重视治理过程中宜农土地种植适应性农作物,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在利益驱动下才有沙漠生态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才能有好的生态修复和治理效果。

(四)沙漠生态治理的渐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沙漠生态修复治理的渐进性是指对于沙漠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不是突变而是渐变的过程,它具有渐进性需要从量变到质变较长周期。沙漠生态修复治理的连续性是指人类对沙漠的修复治理不能在后代人缺席情况下,仅按当代人主观臆断,而不顾后代人生态修复方式的连接性,导致后代人在沙漠生态修复中发生障碍性困难,因此它具有连续性。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生态建设工程,没有百年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是难以彻底改良沙漠、大见效益变废为宝。霍城县和兵团农四师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对沙漠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已历经50多年,但由于霍城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换届和六十三团、六十四团主要领导的更替,无论是地方还是兵团单位在沙漠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中都存在政策和工作缺乏连续性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沙漠生态治理的渐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

本文作者:张燕、王友文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