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效益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退耕还林效益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退耕还林效益探索

作者:张金明 黄翔 单位:北京市密云县园林绿化局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1主要造林模式

1.1速生丰产林模式在河滩地,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大于30cm,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十里堡镇、河南寨等镇,通过营造速生丰产林,使该地区土地沙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森林覆盖率,既可实现生态建设的主体目标,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采取人工穴状整地,规格0.6m×0.6m×0.6m,“品”字排列。初植密度74~56株/亩。苗木胸径3cm以上的裸根苗。春季植苗造林,栽植深度大于40cm,扶正踏实浇透水。生长季节适时浇水,定时松土除草,做好林木防病、防虫等工作。

1.2生态型经济林造林模式为保护密云水库这盆净水,在密云水库周边的不老屯、高岭、大城子、巨各庄、石城、冯家峪、太师屯、北庄、穆家峪、古北口等镇限制污染工业发展,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25°以上的陡坡地段、石质山地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通过集成已有的各种成熟栽培和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良果树品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树种选择以板栗、仁用杏、柿子(Diospyroskak-ail)等为主。春季造林,生长季对树盘除草覆盖,及时浇水、施肥和整型修剪,注意花期风害、晚霜以及冬季防寒,加强病虫害防治。

1.3经济林模式穆家峪镇土石山地,平缓阳坡、半阳坡,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引进良种为突破口,进行品种改良,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品牌。主要树种为梨(Pxrusspp),梨苗品种纯正,根系发达,须根多,树干粗壮,根颈粗0.8cm,整形带内有4~5个饱满芽,苗高100cm,无检疫性病虫害。初植密度33~83株/亩,深耕扩穴,合理施肥,整形修剪,培养树体,改善树冠结构,并做好水利配套设施,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1.4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主要分布在密云县交通便利的101国道和环密云水库公路两侧,以自身资源为基础,结合本地区自身优势,旅游景区为辅,培育高标准苹果园、李子园等,果树观花、赏景、采摘为主要项目,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形成区域化主导产业,树立“一村一品”的典范,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城子的苹果(Maluspumilamill)、黄土坎的梨、坟庄的核桃(Juglansregia)、石峨的李子(Prunusspp)是密云县传统的名、特、优果品,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果品美誉远播。初植密度55~83株/亩,苗一律采用1m以上的优质苗木,品种纯正,地茎达到0.6cm以上,苗木健壮无病虫,根系良好、无失水现象。

1.5水源保护林模式(荒山造林模式)密云石质山地及土石山地,基岩以花岗岩、石灰岩为主,总体立地条件差,土薄、坡陡石头多,加之多年来人为活动频繁,林草多遭破坏,植被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水库集水区冯家峪镇、不老屯镇、石城镇等9镇,既要节约用水、抗旱造林,同时又要进行水源涵养,特别是库区周围、河流沿岸和山麓区。在综合运用水源涵养林配置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植物材料覆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整地和土壤改良,建立多树种组合、立体配置、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高效造林绿化模式①。树种选择以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油松(Pinustabulaefor-mis)、黄栌(Cotinuscoggygria)、山杏(Prunussibiri-c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等为主。春季植苗、雨季植苗及秋季直播造林三种造林模式。人工穴状整地,“品”字排列,初植密度83~110株/亩。苗木规格:2a生或2a生以上一、二级容器或土坨苗木,阔叶地径1.5cm以上。造林采用容器苗、土坨苗或裸根苗,造林时拌入适量保水剂,造林后浇水、覆膜。连续抚育3年,包括松土除草、割灌、补植、防止鼠兔及病虫害。秋季直播造林前沿等高线进行割灌,带宽1.2m,带间距4m。栓皮栎直播密度为150~220穴/亩,山杏直播密度为110穴/亩。种子全部为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二级以上种子。采集后使用环保、无毒、高刺激气味的忌食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减少鼠类的危害。造林后全部进行封禁,防止鼠兔危害①。

2工程生态效益

2.1森林资源总量变化情况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陆地生态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生态效益的分析离不开对森林资源总量的分析。依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密云县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的“九五”期间森林面积104053.8hm2,到“十一五”期间森林面积已达到127476.36hm2,比“九五”期间增加了23422.56hm2。其中,退耕还林营造森林面积7917.34hm2,占全县增加面积的33.8%。“九五”期间的森林覆盖率为46.67%,“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57.18%,比“九五”期间增加了10.51个百分点。其中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率3.55个百分比①。

2.2大气质量变化情况退耕地林内大气质量主要指标的监测工作目前尚未开展,因此没有退耕林地内实测数据。但其净化空气,固碳制氧的作用不能被忽视。林木能够减少大气颗粒物污染[2]。根据测定,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2,针叶林为33.2t/hm2[3]。工程营造阔叶林11338hm2,针叶林3477.77hm2,可以滞尘230089.1t,其中阔叶树滞尘114627.2t,针叶树滞尘115462t。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写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数据,森林对SO2的吸收能力为:针叶林为215.6kg/(hm2•a),阔叶林为88.656kg/(hm2•a)[5]。工程营造针叶林3477.77hm2,可以吸收SO27498072kg/a,阔叶林11338hm2可以吸收SO21005182kg/a,共吸收SO21754988.94kg/a。森林对NOX的吸收能力为针叶林18715kg/(hm2•a),阔叶林为5415kg/(hm2•a)[4]。工程营造针叶林3477.77hm2,可以吸收NOX65086466kg/a;阔叶林11338hm2,可以吸收NOX61395270kg/a;共吸收NOX126481735.6kg/a。随着工程区植被的生长,树木净化空气的作用也日趋加强。根据《密云县2003—2009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密云的大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从2003年的245d提高到2009年的316d,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从2003年的0.127μg/m3下降到2009年的0.097μg/m3,降尘量从2003年的6.9t/km2到2009年的3.2t/km2。

2.3北庄监测区监测结果分析北庄镇在密云水库以东5km,属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2000—2004年,土门村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48hm2,其中退耕地造林24hm2,配套荒山造林24hm2。配套荒山造林模式为水源保护林模式(荒山造林模式)、退耕地造林模式主要是生态型经济林造林模式,退耕地造林与配套荒山造林比例符合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和配套荒山造林比例,且退耕地造林林种比例符合经济林与生态林的比例,造林树种主要为板栗、山杏、侧柏等是密云县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监测地区具有代表性。2006年对北庄典型区进行了工程效益调查,结论如下:7月、8月雨季降雨量最多,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从灌草坡(地)与有林地土壤水分平均值来看,有林地高于灌草坡(地)。从天然坡面径流场产流成果看,有林地比灌草坡(地)径流深少0.15mm。从天然坡面径流场产沙量监测成果看,有林地产沙模数灌草坡(地)少3.760364t/(km2•a),泥沙消减率为91.1%。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p#分页标题#e#

3结论

1)森林资源总量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0.51个百分点,其中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率3.55个百分比。2)工程营造阔叶林11338hm2,针叶林3477.77hm2,可以滞尘230089.1t,吸收SO2共1754988.94kg/a,吸收NOX共126481735.6kg/a。3)通过对退耕还林典型区域的监测,退耕地天然坡面径流场产沙量明显低于灌草坡(地)。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与2004年同期水质指标相比明显提高,有效净化了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