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培植生态消费观的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梁萍 单位:广西工学院
生态消费是一种科学文明的新消费理念,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观是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模式发生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1]
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误区及其分析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其消费状况、消费行为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存在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又较强等心理,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导致个体丧失自我,节俭、耐用、实惠等传统消费价值取向被新潮、变异、个性化等现代消费价值取向所取代,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1.攀比心理。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以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其能力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对于大学生这个纯消费群体来说,是不值得借鉴的。但是大学生中攀比现象愈演愈烈,消费群体亦出现分化:“奢侈型”学生出手阔绰,喜欢购买名牌商品,喜欢请客“买单”,频繁更换手机;贫困学生生活节俭,但攀比之风又使这个群体容易心理失衡,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时常不顾自己的消费实力而超前消费,于是有人频频向家里要钱,有人常常向同学借钱消费,使得这个群体成为校园内最大的畸形消费群体,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特征。调查发现,大学生手机拥有量呈上升趋势,到了大四时学生几乎人手一机,说明有相当多的贫困生受到了攀比消费心理的影响。这种攀比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不和谐因素。消费物质化的攀比反映了竞争中存在的盲目性、偏激性和低级性。
2.虚荣心理。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工作上或文体活动中落后了,在某种虚荣心和寻找平衡心理的驱使下,转而从生活用品、衣着打扮方面下功夫,追求名牌和个性时尚,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超前来展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很多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常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为满足虚荣心,使用时尚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超前消费,购买高档名牌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走入消费误区。
3.享受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过去十多年的努力和拼搏,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已告一段落,享受生活成为指导他们消费的全新观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也不考虑钱是怎么花的,他们用钱买时间、买快乐、买形象、买健身、买环境,导致消费上的盲目性。学生经济来源于父母的资助,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相对固定的。但为了享受生活,他们往往不惜拆东墙补西墙,如把本应用于交学费的钱用来购买电脑、手机、高档服饰、化妆品等。加上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生活的历练,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生活消费上普遍大手大脚,缺乏节约意识。以上这些消费心理使一些大学生为了消费而消费,导致对物质和金钱的挥霍浪费,使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应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1.政府要为推广和普及生态消费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生态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有益于社会的消费模式,政府有责任加以倡导并大力推广。而推广生态消费、构建生态消费观的前提是社会必须生产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生态消费品来供人们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建立健全各项有利于生态消费品生产和销售的产业政策,大力培植绿色产业,用刚性的政策引导生态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消费观和生态消费方式。政府可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和扶植生态消费,为推广普及生态消费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通过政策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限制和消除不合理的非生态消费,鼓励和扶植生态消费,从而为推广和普及生态消费开拓道路。例如,通过制订合理的价格政策,补偿环境治理费用,保护稀缺资源,扶植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税收政策,抑制不合理消费,鼓励生态消费。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化监管机制,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强化生态消费观念。
2.高校要加强生态消费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与意识。消费行为本身具有社会性。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正在形成中,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首先,学校要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之中,使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核心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让当代大学生认识生态消费的目的,了解生态消费的内容,自觉地养成生态消费的习惯,改变种种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培育生态消费的意识与理念,提高生活质量。其次,在校园里倡导适度消费和创造生态消费的良好氛围。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正确、合理消费。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挥霍、浪费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家庭经济和个人健康。因此,高校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使大学生做到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过简朴的生活,并提高以知识和智慧价值为尺度的生活质量模式;提倡大学生选择使用对环境和校园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模式。鼓励来自较为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不摆阔气,而贫困生不盲目消费去追求物质享受。引导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进行革命,不仅要把个人的消费行为同国家和社会相联系,还应同我国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不仅要把个人消费行为同当代人的需要相联系,还应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p#分页标题#e#
3.大学生应努力做生态消费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是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佼佼者,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做生态消费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在消费过程中,首先,当代大学生要统筹消费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绿色消费,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生活垃圾的排放,特别要反对那种讲排场、比阔气、求新奇的奢侈消费。因为这种消费一方面向自然索取大量资源和不公平地占用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又造成财富的巨大浪费。其次,大学生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表率,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在校园中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智慧消费和绿色消费,开展“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侈浪费”的活动,长期树立“适度消费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观念,反对及时享乐、奢侈腐化、挥霍浪费和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以扶植绿色市场,支持发展绿色技术,做到重复使用,多次利用。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学会从我做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