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态消费形式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民生态消费形式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民生态消费形式构建

作者:史兆光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09年初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与相继召开的“两会”精神表明:坚持科学发展观,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1〕。当今时代,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民消费者占我国消费者的大多数,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这支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生态消费之路需要农民这支庞大生力军的加入。培养农民的生态消费理念,建构农民生态消费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环,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没有中国农民的生态消费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不是彻底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因此,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维度的农民生态消费模式建构意义重大。

一、科学发展观维度的生态消费模式简述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强调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强调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只有合理的消费模式,才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即彻底摈弃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建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模式;彻底摈弃传统的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消费模式,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消费模式;彻底摈弃传统的单纯强调满足物欲需求,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建构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的生态消费模式。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消费的拉动;科学消费推动科学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具有深刻、内在的辩证发展关系。消费模式的转变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归宿,而消费模式的调整与转变必须以生态消费为切入点。生态消费模式,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的消费模式;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要求而产生的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是时代的客观需要。生态消费模式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包括适度的消费规模以及合理的消费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理性消费指消费必须控制在适当的消费规模之内。消费规模是指消费者人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奢侈和过度消费是非生态消费模式的重要特征。这种高消费导致了资源巨大浪费和污染的加剧。生态消费模式提倡经过人的理性选择,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而不是过度的欲求。另一方面,理性消费还强调在消费中各部分支出必须适度,强调减少攀比、人情消费的支出,增大精神消费与绿色消费的比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安全消费

安全消费倡导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倡公民过一种简朴的生活,在生活过程中选择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如摒弃使用爆竹、过度包装商品、一次性用品等;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消费所产生的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在生活中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如在服饰消费上从追求雍容华贵、时髦精致向自然和谐转化;食品消费选用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以清淡素净为宜,且多选择粗加工食品,既营养丰富又可减少粮食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生活用品消费选择安全材料制造的商品如绿色家用电器、绿色家俱、绿色涂料等;在住房消费方面,认真选择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又体现生态功能要求的住宅;在“行”的方面更多地选择节能型和无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等。

3•健康消费

健康消费是指在满足公民基本物质要求之余,突出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这与传统的高消费所一味单纯追求物质方面欲求有明显的区别。生态消费除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要求用科学知识来指导消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消费的宣传与教育,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土壤、水体、大气对废弃物、污染物的自净能力有限性等方面知识,培养公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消费意识,自觉纠正不良的习惯,提倡新型消费行为,保护生存环境,形成健康的消费方式,鼓励人们提高生活方式的“文化”含量,陶冶人类的精神世界。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共存的“全面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态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活动符合生态价值观,旨在通过健康而合理的消费方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人类的自由也因此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生态消费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使人类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消费模式。

二、科学发展视域的我国农民消费现状分析

农民原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代名词,他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小,消费水平低,不利于科学发展。然而,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61元,是我国历史上农民年收入增长绝对额增加最多的一年。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个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专家指出,只有多方努力把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让农村市场“火”起来,才能带动一系列行业的发展,进而拉动经济增长〔2〕。当前,种种迹象表明农民消费高潮已经到来,因而,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审视农民消费现状,改变其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很有必要,具体为以下方面:

1•消费结构低层次性

消费结构通常可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他等八大类。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农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亦呈快速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农民的支出通常集中在食品和住房方面,为了吃得体面、建造奢华却不一定实用的房子花费大量积蓄,甚至一辈子省吃俭用为子孙置业建房。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物质消费仍然是满足生活的第一要素,几乎占据了农民消费的全部,文化消费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与科学发展观维度的生态消费模式所倡导的健康消费、精神消费的理念背道而驰。通常我们认为,精神的满足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如果不将精神、文化消费引入农民的生活,使农民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将精神与文化作为生活之必需,构建农民科学的生态消费模式也就无从谈起。#p#分页标题#e#

2•消费方式非健康性

由于收入水平不高,文化修养、信息传播的限制,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存在很多非科学性。在饮食消费上,尽管农民开支增多,但是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仍不合理。存在两个极端,或者是不懂科学搭配而缺乏营养,或者是过度注重营养所导致的营养过剩等疾病发生;在居住消费方面,往往重室内而轻室外,不注重卫生,不注重生态环境,花了大量的金钱却没有得到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在人情消费方面,农民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一般地说,他们之间在婚丧嫁娶上都要互送礼金,一次几百上千的礼金占去了一个农户全年收入的绝大部分,令他们不堪重负。即使是平时日常消费非常节俭的农民,一旦家里办大事,往往迫于社会压力,大吃大喝,高额购买许多高档消费品。“这种对于某些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显示地位、才干和阔气,以致于出现一些超前消费(超越于现有的购买力水平)和无效消费(农户购买的某些耐用消费品,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未能进入实际消费,只是充当一个摆设)。”〔3〕(P101)结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一些低收入的农户不堪重负,陷入贫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农民还存在其他不科学消费习惯,封建迷信颇为盛行。拜神祈福、看风水、修建墓穴、建庙敬神等消费更令他们雪上加霜。种种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制约着农民健康消费理念的培养,不符合生态消费模式健康、安全的要求。

3•消费模式的差异性

在我国,农民群体中多种消费模式的交织是农民消费模式差异性的体现。一方面,农民个体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存在心理纠结。大多数农村居民,作为消费个体,由于收入和周边环境的限制,往往会选择较为节俭的生活方式。但是,农民一般十分注重面子、攀比,认为物质消费的多少,代表了一个人的地位和权势。在这种情况下,搭乘经济发展的快车,他们往往又会随大流,增加一些可有可无的、攀比性的消费,许多农民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欲节俭却随大流挥霍的潮流中。另一方面,农民在消费模式上还存在着一种代际的纠结。对于老一辈的农民来说,节俭被认为是消费第一原则,再加上实际生活中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子女教育等不确定情况的存在,老一辈农民消费通常表现出过度节俭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恰恰是年轻一代农村居民的挥霍无度,出生、成长在农村中的孩子由于社会的眼光及物质的相对不满足,较之城市中的孩子而言,更为自卑,更缺乏社会认同感。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会在潜意识中增加攀比性消费,以增加自我的社会认同感,往往出现代际消费冲突。此外,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形成炫耀式的畸形消费。诸如建造高档住宅、奢华墓地、配置豪华家俱、车辆、出国旅游以及专门为显示商品的高价格而凸显荣誉和身份的奢糜消费等形式。不正当的奢侈消费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奢侈消费的炫耀性会激发贫困阶层的仇富心理,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这些消费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错误的消费理念造成的,大多数农民还没有意识到科学的、生态的、以人为本消费模式的要求,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生态农村的建设步伐。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民生态消费模式的建构

农民消费模式的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虽然我国农民的消费结构与模式较前有一定的改善和进步,但与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态消费模式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民消费的正确引导,加强农村生态消费环境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农民的生态消费模式。

1•培养农民的科学消费理念,促进其消费行为转变

构建农民生态消费模式,必须进行有效的消费教育来变革农民的消费理念,进而转变农民的消费行为。生态消费模式所要求的消费观,不是盲目扩大消费,也不是抑制合理消费,而是为了引导农民的消费向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政府应积极承担引领、组织工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农民灌输生态消费的政策方针,从而使农民认识到生态消费对于自身及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益处,积极调整消费结构;各级媒体应加强宣传影响,使农民树立科学消费和健康消费的思想意识,摒弃一些消费陋习,学会理性消费。全社会应关注农民生态消费战略,形成社会氛围。此外,政府还应注重特殊群体———青少年的生态消费观教育,他们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生态消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鉴于青少年特殊地位和作用,当前应当在农村青少年当中持续开展以科学消费为主题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精心组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宣传普及生态消费模式,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并付诸实践。以带动整个农村消费模式的变革朝着适度而环保,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目标前进。同时要组织农民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农民的生态消费理念与效益。

2•加强农村的文化消费建设,提升其消费结构

实践证明加强农村的文化消费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奠定思想基础,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文化消费的比重,提升其消费结构。在这方面,云南省政府最先作出了尝试。据报道“从2009年起,云南省每年将按照农民人均5角钱的标准对农民进行‘文化补助’。”〔4〕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虽然实际补贴的金额并不多,但是政府的这种行为给农民带来了一种新的信号。与物质补助相比,文化补助更直接地体现了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同时,也对农民文化消费的增加起到了引导作用,十分值得鼓励和借鉴。以推进农村的文化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使农民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化,更贴近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态消费能力先进的理念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我国农民收入虽有大幅度增加,但整体消费能力仍然不高,并且发展很不平衡。只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让农民生态消费意识的培养切实可行,提高其生态消费能力。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目前,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增加财政扶持,加大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保健改革,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和就业机会,如大力扶持和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等。#p#分页标题#e#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农民生态消费物质基础

必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坚定农民消费信心,这是构建农民生态消费模式的制度保障。规避风险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倾向,对人的消费活动有重要影响。社会中降低人们生活风险的保障制度越是健全,人们就越敢于消费。农民是我国抵御社会风险能力最弱的群体,如果不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程度,减少其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不确定性,他们轻易不会改变消费行为。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更为薄弱。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还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生态消费模式的建构提供市场条件。生态消费模式所要求的消费环境比传统消费模式更高、更全面。这种新的消费环境不仅要为农民提供物质商品,同时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向农民提供精神商品。我国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可供选择的商品品种甚少。这些消费环境与条件上的缺陷严重制约了农民生态消费模式的建构。据此,电力、电信、广播电视、交通等部门应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供应状况,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并且不仅扩大耐用消费品还要发展家用汽车、旅游休闲等消费项目,这些非浪费性的奢侈消费有极大的利润空间,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它的社会示范效应的正面意义也将促进“后富”们脱贫致富的努力,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内,不违背生态消费的发展。

总之,我国农民传统的消费模式存在着一定缺陷,不利于生态农村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现阶段,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现有的实践与生活方式,通过建构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品位,建设生态农村和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