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生态问题研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精神生态问题研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精神生态问题研讨

作者:沈勇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艺术系

精神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的内容。然而,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命题,人们在经济建设、理论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关注的是生态环境问题,而忽略了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往往只看到气候环境的恶化,却没有注意到人的精神生态已发生倾斜。从生态整体观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互为逻辑的,应该把解决环境生态危机与解决精神生态危机统一观照,实现和谐发展。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包含壮、藏、维吾尔、蒙、回、苗、瑶、侗等多个民族。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族群关系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壮、藏、维吾尔、蒙、回、苗、瑶、侗等民族共生的文化生态圈。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当代使命,我们应该极大地关注西部民族精神生态问题。片面强调竞争,只关注GDP增长速度,忽视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和人的精神生态建设,只会把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工程引向失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只有物质层面的生态治理,而没有精神层面的生态提升和完善,那么,这种文明是不完整的文明。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是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平衡民族精神生态,化解民族矛盾,凝聚人心,为推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条件。西部经济建设越是向前发展,民族精神生态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视角,拓宽研究的视野,对民族精神生态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1.警惕西部民族精神生态的失衡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干扰和破坏地球生态圈的动态平衡,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付出了越来越沉重的代价。自然界的生态危机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那么,人类精神生态的情况又如何呢?当代,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各个民族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会对西部民族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制约,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物化,导致了精神问题的发生。加上教育、医疗等等问题不够完善,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生活压力过大,进一步导致精神生态的失衡。种种症状表明,西部民族精神生态也发生了倾斜,具体表现为:

1.1精神价值消解,终极关怀淡化20世纪以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等的盛行和泛滥,人的生理性被无限夸大,肉体的感性欲望被极力放纵。西部人在得到短暂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却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造成伦理道德的沉沦和生命意义的丧失。精神从肉体中退出,思想从对话中退出,感官经验取代审美体现,展示效果取代审美价值,形而上的情爱化作形而下的快感,人的生存价值化作“活着”,西部的精神价值开始消解。被欲望和诱惑所占据的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没有兴趣,也不会有什么形而上的冲动和追求,其最直接的精神需要,是让自己现实的感性生命得到展现,使不同样态的欲望在醉生梦死、灯红酒绿中得到满足。西部人精神价值的消解,终极关怀的淡化,已使人的精神生态受到深度质疑,并引起人们对西部精神生态前景的严重关注。

1.2生态人格缺失,生态意识薄弱生态人格以生态伦理价值观为核心,用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尊重生命和生态的内在价值,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生态道德品质的人格特征。生态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符合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西部部分民族群众的知识范畴里还没有生态人格的概念。简而论之,是人们不能用生态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在生态意识上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错位,缺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互生共济的伦理精神和协同进化的生存智慧,生态意识薄弱。缺乏善待生命,缺乏与生命社会里各种物种和平相处的慈悲胸怀。2010年4、5月,短短一个多月内,全国就发生了5起残酷杀害儿童的校园血案,其中2起就发生在西部。凶杀自杀,以及形形色色的虐猫虐狗事件,屡禁不止的毁坏公共设施行为,种种不卫生、不文明现象,都充分暴露部分人在生态人格方面的严重缺失。

1.3贫富差距扩大,干群关系不太和谐当下,西部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贫富差距扩大,教育投入不足,干群关系不太和谐,是影响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由于西部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距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地区间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职工收入差距、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收入差距也有持续扩大的趋势。还有,经济领域当中存在着行业垄断和许多不平等的竞争,非法暴富现象严重,剩余价值率过高,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富分化突出,必然导致精神生态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民族和谐。西部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影响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更多的利益冲突,也严重影响民族的精神生态。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具体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意侵犯普通民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还有一些干部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致使一些地方违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损害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和恶化了干群关系。

2.精神生态失衡的后果前瞻

当代人精神价值的消解,已使人性的现状受到尖锐质疑,并引起人们对人性前景的严重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出现不仅仅是人的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精神价值的消解将导致人性向物性的变异,其后果不堪设想。随着经济建设带来的剧烈社会变迁和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制约,西部民族精神生态发生了变异。在世俗精神影响下,物质消费至上成为一种时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和他人利益关注少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淡化了。这种民族精神生态的失衡,不仅消解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危及到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当代文化精神,人的精神生态的和谐与健康受到威胁。生态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符合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绝大多数人的知识范畴里还没有生态人格的概念。生态人格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心,不利于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极大地影响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形成,显然是与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需求不相适应的。贫富差距拉大不仅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而且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再加上失业、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民族矛盾将有激化的可能。另外,希望单纯用经济增长来解决社会不稳定问题是不现实的,也不会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只要政府有意识地抑制和缩小收入贫富差距,使经济公平增长才会带来社会稳定和谐。这一点非常值得西部领导集团的高度重视。以往干群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多,生产生活的联系显得较为密切。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干部深入民族群众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干群之间的沟通少了,由此导致的干群矛盾增多了,干群的感情纽带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逐步脆弱。另外,由于政府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没能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以致发生一些失误,民族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干群关系的和谐,事关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之成败。这也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预测精神生态失衡造成的后果,我们不难发现,精神生态失衡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涣散凝聚力、制造民族矛盾、破坏干群团结、损害经济建设,有可能造成西部宏伟发展规划的流产。精神生态严重失衡,就无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忽视精神生态问题,是西部文明建设的最大隐患。#p#分页标题#e#

3.营造西部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

当下,适时营造西部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显得尤其重要。

3.1推动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生态危机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危机,更是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危机。自然生态恶化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仅仅进行人类物质家园的保护是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民族精神家园的修复与开发。推动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冲突,构建绿色家园;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冲突,共建和谐社会;在于协调人与其内在心灵的关系,消除人们内心世界的紧张冲突,构建和谐心态。倡导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就是要实现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和谐统一,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使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都浸润在各种关系协调的机制和氛围之中,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缘乎此,我们要重新修整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正确对待精神的价值,深刻反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给自己的不适当的定位,从多个方面反思科学技术的另一副面孔,努力在现代文明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保护人类的自然家园,实现人类在物质技术层面上可持续发展。[1]我们应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信息共享。[2]倡导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的良性互动,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培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态环境,更有效地、更大程度地、更为系统性地保护和开发西部的民族精神文化资源。做好精神资源的整合、提升工作,努力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为西部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3.2发挥民族文化艺术的作用,抚慰平衡民族精神生态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等等矛盾与冲突。人类的精神需要抚慰,然而,以知性范畴为工具的科学不足以最终慰藉人的灵魂。民族文化艺术源发于民族群众心灵深处,它展露的是人自身内部最细微的意绪和情感,是民族群众心灵深处的颤动和反响。民族文化艺术这种特殊的精神生态决定了它不再限定于浅表的娱乐和消遣层面,而具备唤醒人的尊严,与人的异化进行抗争,对人性进行塑造的永恒力量。民族文化艺术本身就是精神性的存在,在这些方面,民族文化艺术有着其他学科门类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面对大千世界中的种种磨难,主体可以培养一种自由观照和创造形式的审美能力,从而创造一个虚幻而真实的审美世界,从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更具有意义的是,主体可以把这种审美的自由创造形式的能力融入并转化为平衡个体精神生态的活动,从而构建个体心情的和谐。用艺术来救赎精神和遏制欲望的过度膨胀,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艺术的潜在价值,充分开发精神生态资源,这对于调整西部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态、优化精神格局、提升精神品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拥有最广泛的“共享性”;可以通过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实现情感的沟通,达成心灵的共鸣,最大限度地实现意义的共生和创生,从而构成艺术欣赏最丰富的“复效性”和最有意义的“互动性”,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性”。[3]倡导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真正的艺术消费,开发民族艺术的精神生态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交往与和谐,从而有效地推动西部生态文明的建设。西部幅员辽阔,高原和草原相依,丘陵和平原交错,沿海和内陆相连,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如壮族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蒙族文化、回族文化、傣族文化、苗族文化、瑶族文化、侗族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等等。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民间民族歌舞、戏曲、服饰、壁画、铜鼓艺术、傩面具、蜡染艺术、民族织锦与刺绣、民族服饰、剪纸、布贴画、年画、扎花、雕刻、彩绘、泥塑、陶瓷、编织、花灯、民间故事、宗教艺术等等。还有民居、饮食、节庆、婚嫁、丧葬等民俗风情,历史悠久,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如果我们对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加以挖掘、整理和提升,就可以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和抚慰平衡民族精神生态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塑造生态人格,提升民族精神生态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一旦脱离大自然,脱离对其他物种的依赖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可能。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的博大关爱情怀,不仅直接体现了整个自然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且从根本上代表了人类的最高利益。生态人格是具有鲜明的生态道德品质特征的人格,塑造生态人格,就是培育人们的关爱情怀和生命意识。我们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育具有与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格特征的生态型人才,培养具有生态伦理道德,并能做出理性生态行为的人。人类“诗意生存”的本质,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及其审美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态美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全球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的今天,提升诗意的审美情趣,就是要求人们要以尊重自然美的态度,以保护自然的态度去开发和利用自然,使人工创造的自然融入于天然的自然之中。诗意的审美情趣,既是一种有效地适应地球的现实态度,也是一种自由地发挥人类才能的理想态度,它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的世界。[4]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美的价值,自觉地承担起维护自然之美的使命,把捍卫地球的自然美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只有能充分地欣赏自然的美,才能够提高人类生存的精神境界,使人的生态良心更加敏锐,从而激励民族群众以感激和喜悦的心情去维护自然之美,培养诗意的审美情趣。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内在诉求蕴含生态人格的要求,我们应该引导民族群众自我塑造生态人格的意识,只有当以尊重生命和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精神成为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人类才能克服自身在发展史中积淀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个危及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文化痼疾,建立起超越自我的民族精神生态,实现西部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3.4民族精神生态问题应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与人民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无疑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在民族精神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日益普及,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将逐渐成为大家的需求。但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认知程度不同,不同阶层对民族精神生态建设质量的需求也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对民族精神生态建设的支持度不同。面临这种情况,就要求政府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并制定各种配套政策予以协调。政府应加强对精神植被保护的宣传,引导民族群众的参与意识,对危害和破坏民族精神生态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及绿色学校、社区、家庭和环境友好企业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积极探索采取各种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5]把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的教育渗透于民族群众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把保护精神植被,构建和谐的民族精神生态的重要性传达给民族群众,更重要的应通过教育培养和提升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态意识和精神生态水平。#p#分页标题#e#

4.结语

当前,制约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在于精神生态是否健康和谐以及制度建设的完善与否。单纯依靠经济技术的力量是不能彻底解决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只有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西部的全面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和由于西部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某一初值发生微小变化就会导致系统出现蝴蝶效应,民族精神生态失衡就会扰乱文化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将进一步影响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这种状态,我们应当未雨绸缪、主动应对。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向纵深发展,寻求协调社会发展之路,构建和谐的精神生态已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构建和谐的精神生态,思考的重点要放在帮助民族群众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观,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上面。深入挖掘西部民族文化艺术的潜在价值,充分开发精神生态资源,这对于调整西部各民族人们的精神生态、提升精神品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加强生态人格塑造,大力培育具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格特征的生态型人才,全面提升民族精神品质。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要强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立法与执法,采取多种手段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有力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