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作者:胡浩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生态运动,到21世纪成为世界引人注目的社会思潮,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结合。它试图以社会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生态危机,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变革,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危机找寻一条通向未来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现实出路。生态社会主义希望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融洽,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进而构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体系,对我国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生态危机的范围。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是全球危机。英国学者格仑德曼强调生态危机的广度和深度,认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包括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许多全球范围的问题和人类的生存危机。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认为,我们面临着三种失衡:地球南北的失衡,穷人和富人的失衡,人与自然的失衡。这三种失衡反映了三重危机:社会与社会关系的危机,人与人关系的危机,人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危机。这三重危机产生的共同原因在于西方创造的现代文明。精神和伦理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恶果,使道德沦丧、物欲横流、腐败成风。法国学者博德认为,近几十年经济的迅猛增长破坏了生态系统,资本主义的普遍化把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扩大到全球,使生态危机演变成全球危机。

第二,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延缓了经济危机,但造成了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超过了以往任何社会;生态殖民主义者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惜破坏他国的生态环境;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也叫喊克服生态危机,但是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只能解决本国或局部地区的生态危机,而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和市场、消费的不断扩张,这将破坏生活的基本要素和生活质量。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包含在资本积累的逻辑之中。

第三,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应采取的策略。法国学者高兹认为,新社会运动不自觉地攻击内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合理性的统治,直接攻击统治阶级领导的文化霸权,但是它们所攻击的只是统治关系的文化僭越和社会后果,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物质核心。法国哲学家拉比卡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要实现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并最终消除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实现工人阶级同其他阶层的劳动者、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联合。第四,摆脱全球生态危机的道路与前景。生态社会主义提出走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建立一个生态和谐、社会公正的未来社会。拉比卡指出,按照生态运动发展的逻辑,必然有利于社会主义。生态运动打破了界限,使更多的人集结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其发展结果必然是进入社会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1.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危机的严重表现和后果,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明确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在短短的几百年内,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创造的财富总和的百倍以上。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必然是“唯生产力论”,其后果是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对大自然无限制地掠夺。

第二,生态社会主义者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比如,生态社会主义者不仅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而且批判异化消费,认为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而大多数传统马克思主义者都忽视了消费领域,没有分析消费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也未能看到对爱好和消费的操纵会成为维持和提高利润率及实行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高兹提出并论证了生态重建和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认为生态重建势在必行;批评环境主义的“绿色”资本主义,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现代化才能彻底解救生态危机。

2.生态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具有改良主义的倾向,其理论具有很大的矛盾性并带有空想主义的色彩。比如,它把生态问题看得高于一切,或者用“生态危机论”去取代“经济危机论”,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外,它还以觉悟和知识而不是以阶级立场为标准来划分革命的动力与非动力,这显然也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相去甚远。

第二,在很多方面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没有进行科学解读。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抛弃理论、保留方法的做法,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性,而只肯定其方法的正确性。尽管他们推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领会辩证法的精神实质。

3.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问题的启示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一种个人与自然交融、富有情趣和人性化的环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的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必须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解决资源浪费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综合、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必须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第二,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必须适应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的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p#分页标题#e#

第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即使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人均收入也难以得到显著提高。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这无疑会给原本就失衡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第四,倡导绿色文化,规范绿色市场,培养绿色消费者,实现可持续消费。随着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绿色产品风靡全球。政府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绿色消费的顺利实现。总之,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并非完全正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甚至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根本区别,但它毕竟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思想,表达了“对地球以及对人民、组织和政府正在与之斗争的生态和经济威胁的共同的关切”。在我国,我们要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工作,力求避免生态灾难,在寻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建立一个经济繁荣、资源殷实、环境优美的生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