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许冬梅 单位: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
人类自古以来有着依水而居的习惯,所以大中型城市往往也是沿两岸建设与发展起来。以往的河流整治主要是沿河筑堤,消除水患灾害,修建泵站,排除内涝。着眼于对自然河流的改造,采取规则的断农村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开发较晚的黑龙江省来说,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创业垦荒,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3%,位于全国前列。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全国经济指标主导因素影响,在我省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了大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1黑龙江省生态特点及优势分析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部,总面积47.3万km2,居全国第五位。其地貌基本特征可以用“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来概括,既构成了典型、完整的森林、草原、水域、湿地等生态系统,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其一,黑龙江省有林地面积1919万hm2,森林蓄积量l4.98亿m3,森林覆盖率41.9%,是全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二,黑龙江省共有天然草地433万hm2,人工草地16.3万hm2,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七位,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其三,黑龙江省有耕地面积1177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11.4%,居全国第一位,人均耕地0.31hm2,为全国人均耕地的3.9倍。两大平原区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是发展黑龙江绿色农业的极其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四,黑龙江省有天然湿地434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18%,占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17.4%,居国内内陆湿地首位。更为重要的是三江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作为东北亚地区鸟类的重要迁徙地和繁殖地。其五,黑龙江省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72.2亿m3,位居三北地区之首,总量居全国第13位,且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作物生长环境良好。其六,黑龙江省省内己探明各种矿产131种,其中石油、煤炭、黄金、石磨探明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省内世界著名的特大型陆相油田———大庆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列世界大油田的第15位,可采储量列世界大油田的第13位[1]。正是这些资源、能源与环境方面的生态优势为黑龙江省种植、养殖、开采、冶炼、制造、加工等各种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巨大地推进了黑龙江省城镇化的进程。
2城镇化进程对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随着经济建设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工业、农业、交通、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废气、粉尘、固体废弃物以及污水对省内大气,土壤与水体等生态环境均产生了十分普遍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造成了城市人口居住环境的恶化,也导致农村地区居住水准的下降与农业生产力的降低。一是城镇与城郊第二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消耗和污染严重的水泥、电力、造纸、冶金、化工等行业对环境所形成的持续污染。据统计,全省城市附近的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50%以上城市附近的地表水各水期使用功能均不能保证。主要江河、湖泊、泡沼富营养化趋势加快,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绝迹[2]。对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由于在土法炼焦、煤炭发电、煤炭运输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烟尘、粉尘和CO2、SO2等污染物,空气污染十分严重。与2003年相比,2007年四市工业SO2排放量又分别增加了14个百分点,185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和139个百分点[3]。二是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影响河流及水源地水质。三是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水体和生物的污染与土壤结构的破坏,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由于化肥被施用后,被农作物吸收的程度不足35%,其残存与流失部分严重影响土壤自净能力,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农药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农膜残片难以自然降解,影响土壤的渗透性,造成粮食减产[4]。三是农村及城镇生活污染日益突出。由于城镇乡郊成为工业废弃物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堆放地、填埋场,加之城镇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土壤与水体污染。据哈尔滨师范大学孟昭虹,东北林业大学高玉娟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t~t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黑龙江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要城市与城郊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已有1/3的样点达到中等污染程度,在所测定的6种土壤重金属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Cd,其次是Hg和Zn、Cu,表明这些污染源主要来自工厂、养殖厂、土壤施肥过程与之相应的交通运输环节[5]。
2.2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另一方面,受城市开发、圈地运动和农村过度放牧、开垦影响,我省在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方面已出现相对不足,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趋于脆弱。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短短半个多世纪,很多地区已难再恢复山青林密,鱼肥水美的自然景观。首先是天然森林资源,草原面积与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与大规模开发利用,省内蕴含珍贵树种的天然林、混交林、成熟林比例减少,草原面积锐减,草原“三化”日益加剧,天然湿地不断减少,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剧统计,全省建国初期有草原1066.7万hm2,目前已减少到433万hm2,仅为建国初期的40.6%[6];三江平原湿地已有300万hm2变为农田,区内200多条湿地性河流出现萎缩、干涸,4000多个泡沼缩小或消失。而陆表植被与生态的变化将直接导致自然环境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功能的降低与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分布区域的缩小。省内珍贵野生资源濒危,山区人参、天麻等药用植物已很难见到。而根据国际鹤类基金会1994年5月的航测,三江平原西部七星河流域和嘟噜河流域湿地面积由于比1979年前分别缩小了3/5和2/3,候鸟的栖息地正被大量压缩,数量急剧减少[7]。其次是水土流失,耕地流失,土地资源生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程度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毁林开荒、毁草种田,城市建设与工业开发等人为因素,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119万hm2,是建国初期水土流失面积的4.9倍,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5%;耕地流失面积56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5.2%;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沙区总面积已达2.08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6]。再次是矿产资源与水资源问题紧张。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与石油开采成本的加大,不仅给我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成为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制约因素。比如大庆油田老区已进入后期开采阶段,难度增大,虽然近年来外围和深层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但这些地方储量丰度低、开发难、效益相对较低。而由于大面积农田灌溉与工业用水,并浪费严重,黑龙江省水资源也趋于紧张。表现之一是省内农田灌溉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而灌溉利用系数却仅为0.47;表现之二是工业用水逐年增加而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5%(在节水措施发达的国家,已经达到90%);表现之三是黑龙江省城市输水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2]。由于地下矿藏与水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省内许多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土壤沙化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如哈尔滨市、大庆市、鸡西市等煤矿区及重要农灌区,已出现不同规模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哈尔滨市、大庆市市区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迹象。#p#分页标题#e#
3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本对策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与老工业基地,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对环境的持续破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工农业生产上的损失并对公共健康、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危胁。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中考虑如何系统思考,统筹规划,有效保护资源,优化环境,缓解生态压力是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改善生态系统目前不可持续状态,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提高单位土地生态生产力水平的方式提高生态承载力;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牢固树立生产节约、生活节约和治理污染的意识减小生态足迹消耗[8]。
3.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和经济方针
3.1.1运用技术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改变传统工业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就要转变粗放型工业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要通过“煤转电”、“煤转焦”、“煤转气”与“石油化工”的延伸转化模式;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如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天然气等综合利用模式;资源精深加工的多级利用、多层次增值的产业耦合模式来提高生态承载力[3]。通过以太阳能、风能、沼气、秸秆利用、稻壳发电为代表的太阳辐射与生物质能源模式来推行清洁生产与清洁能源的使用,节约对木材、煤炭、石油等天然资源的消耗;通过更新、改造设备,新建、扩建项目,进行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废水与废品减量化、资源化,实现生态足迹消耗的减小。
3.1.2重视生态规划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结构和整体规划布局。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选择上,既要防止将“工业化”等同于“城镇化”,也要避免片面强调数量扩张,忽视内涵与质量的提高。首先要把农村城镇化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市场带动,加工带动,外向带动,旅游带动,产业带动等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在产业聚集、人口聚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经济功能的农村小城镇。其次要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用地相统一,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程序,通过挖潜,改造旧镇区,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废弃地来保护现有林地、耕地与绿地。第三应以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为载体,以村镇生产、生活污染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完善小城镇环境保护体系,健全城镇环境保护监管队伍,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
3.1.3全面开展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工程。一是要大力进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养殖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合理规划水环境,污水达标排放;实行废物管理,尽量减少废物排放。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控制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生态环评和监管工作,保护重点水域、水系和基本农田,建设自然保护地,进行流域水土保持,以减少农田排水,提倡发展喷灌等方式来优化水资源结构,节约用水。再次要重点实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建设工程。要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进程,要积极开发盐碱地和大豆重迎茬的攻克技术,大力发展与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优质新品种、饲料添加剂、有机复合肥、无污染包装物等项目,发展一批能够拉动全省绿色食品业大发展的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态平衡。
3.2完善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行政执法,建立广泛的法制监督体系
3.2.1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同步进行。一是要完善现行《环境保护法》,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侧重污染防治的状况,加进对森林、湿地、草场、矿产、耕地、水源、野生动物等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全面综合整体规范的立法模式,为生态环境单项法的立法提供依据。二是要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立法相衔接的地方性法规,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规定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方针、具体制度和法律责任。三是要制定有关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政策的法规,制定黑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条例,为绿色产品、资源市场建立法治秩序,推进资质认可,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1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保护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9]。
3.2.2优化行政执法队伍,加强生态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生态行政执法力度的关键是要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建设,推行绿色行政,提高行政管理现代化水平。具体举措是:加强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构,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加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通知制度、公开制度、听证制度、审核制度、复议制度、责任制度和其他执法制度,促进行政执法程序化、规范化;促使改进执法设施,实现执法手段现代化,强化执法强制力,提高执法效果,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10]。
3.2.3建立广泛的法制监督管理体系。为切实保证生态执法,还要建立一套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法制监督管理体系。政府机关作为执法主体要建立行政决策与生态立法中的听证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的处罚方式,并将生态环境状况作为考核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作为决定一个区域党政领导升迁罢免的标准之一。其他权立机关与人民群众作为行政执法的监督主体,都要被纳入到法律监督范围,并通过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定可行的监督制度而发挥重要作用。
3.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环境危机感和环境意识
3.3.1实施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公民生态伦理道德。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科普讲座,培训教育等多种手段在党政干部、企业领导、少年儿童、社会群众中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生态工程知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环境法制、环境道德教育,要把生态伦理的教育贯彻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中去,在全省建构起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3.3.2倡导生态消费观,鼓励适度消费。相对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更有助于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应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简朴生活,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生态平衡。#p#分页标题#e#
3.4完善投入机制,增加公共投入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多样化乡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等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开发绿色农业技术,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构建新的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所以黑龙江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可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原则,广开投入门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切实保护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以保证物质装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发展生态经济投入的稳定增加,最终实现我省居民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