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文明建设难题及矛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潘健
贵州的生态环境在大炼钢铁时期一度遭到惨重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面对贫困落后的状况,贵州各族人民长期以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曾在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构想,并及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23年的试验实践充分表明,毕节地区开发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人口猛增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确定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随后,在2007年4月省委召开的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上,进而提出了“环境立省”的战略。同年11月,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紧接着在12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2012年3月全国的“两会”上,省委书记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引领工业化和城镇化”。这更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青山绿化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60多年来的风雨兼程,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初步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向好发展。但从横向看,贵州与全国的差距并未缩小。全省的GDP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在逐步下降,由最高年的1959年占全国1.6%下降到2011年约占全国的1.2%。如何面对严峻的现实努力缩小贵州与全国的差距,从“贫困和落后依然是贵州的主要矛盾”这一省情实际出发,坚持全省上下团结一心、聚精会神,谋贵州速度,促跨越发展,正是摆在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省大范围内实施联合国“3356”工程项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到2011年达到41.5%,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黔东南州改变过去经济增长靠砍伐林木的做法,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30%恢复到现在的63%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长江、珠江“两江”水系在我省的生态屏障已初步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全省加快了石漠化治理的进程,并取得初步成效。监测结果表明,全省2011年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29.23万公顷,减少了8.82%,年均减少面积4.87万公顷,年均缩减1.47%。全省环境保护与治理受到高度重视。首先是2011年全省对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全面超额完成,淘汰了涉及水泥、焦化、钢铁、铁合金、电石、黄磷、磨料、造纸和电力9个行业、77户企业的475.56万吨落后产能及4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其次,工业污染防治在重点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有了下降。同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要完成国家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二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6%、7.7%、8.6%、9.8%的指标。第三,治理水土流失取得进展,到2008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8万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2540平方公里。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94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内,出现了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环境优美的喜人景象。第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2010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4.8%,比2005年提高了53.7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5.4%,比2005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全省生态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林产业有了较好发展。到2011年,全省已建成一批以竹林、纸浆林、坑木林为主的工业原材料基地、苗木花卉基地以及油茶、核桃、板栗等木本特色经济林基地,林产业效益有了提升。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茶叶、中药材、辣椒、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种植业和生态畜牧业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2011年全省蔬菜面积已达到1200万亩,茶园和果园均分别突破400万亩和300万亩,产量均增长7%以上;马铃薯面积已达1124万亩,中药材、花生等特色作物持续发展。三是生态畜牧业实现了稳定发展,草食牲畜比重提升。2010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304.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四是生态工业正在兴起。贵阳市开阳循环经济型磷煤化工、毕节循环经济新型能源化工等基地正在加快建设,贵州瓮福集团等4户企业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一批重点项目已投产。威宁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五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服务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省旅游收入达到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旅游人数达到1.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32%;旅游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25.5%,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催生和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生态立省”到“环境立省”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全省一些地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呈现出新景象。贵阳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城市的主张,全力打造“中国避暑之都”这一城市品牌。黔东南自治州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全省有14个县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赤水市从2003年以来,投资近亿元实施区域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个重点项目,沿两河的乡镇完成了垃圾填埋或转运设施建设,结束了美酒河———赤水河、习水河倾倒生活垃圾的历史。与此同时,全省有15个乡镇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示范乡镇。
二、正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必须处理好的三对矛盾
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涉及到若干自然生态系统,涉及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博弈,涉及观念更新和产业转换,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推进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在今后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是“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还很低。全省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量只占总产量的29.3%,比全国低26.5个百分点。#p#分页标题#e#
二是新能源的发展总量小、速度较缓慢。全省以太阳能、风能和沼气为代表的新能源所占的比例较小,以火电为主的高污染、高能耗在贵州的能源领域还占居统治地位;许多新能源技术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巨大障碍。
三是地质灾害的修复难度还相当大。全省查明地质灾害点8025处,其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隐患点6147处,危及61.19万人、119所学校4.6万师生以及33亿元以上的财产安全,修复这些地质灾害的难度相当大。
四是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范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全省非放射性污染源普点监测对象就有171家,加上其他非重点监测的大量污染源及其已经污染了的农田、水体、空气,全省环境污染治理和防范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五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高度的重视和大力度的扶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比较艰难,长期以来没有认识到传统生产终端产生的“废物”也是难得的“稀缺”资源、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没有从深层次理解资源稀缺和效益最大化。循环经济客观上要求进行制度设计还需要政府研究制定,政府通过制度约束,明令受害者可按单位排污量得到赔偿,并通过谁第一诉讼谁就优先得到大额赔偿的机制,以遏制企业生产的非经济外部性。循环经济的项目还需要大力扶持。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尚缺少自主开发的先进技术。
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当前和今后尤其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认真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在工业生产中,要多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通过节能降耗,对工业废弃物的吸收和循环利用,走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工业经济路子。同时,又通过工业发展的效益,投入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工业建设领域的健康推进。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不管是生态项目的实施,还是生态环境修复、整治都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良好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否则,掠夺式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破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水源枯竭、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生态素养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同时人又是生态系统的破坏者,生态文明进步的阻碍者。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生态素养,使人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才能避免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发生。
三、从生态资源优势出发,统筹全省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不能人为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的发展割裂开来,形成一方面在搞生态建设,一方面在破坏生态环境的两个对立面。因此,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首先,要通过自主创新,从分利用遗弃、废弃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如引进成都“石膏建材”生产技术(现在贵州紫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已购买了专利并投入了试运行,获得了建筑材料主管部门的认可),将瓮福磷矿、开阳磷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渣,以及各地火电厂发电产生的煤渣、放出的热能,生产石膏粉,生产出成本是土砖二分之一石膏空心砌块,在解决大企业排放的废渣废弃的同时,满足省内建筑行业新型墙体材料的供给。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取缔大量的粘土实心砖的生产,既减少了对乡村优良气候的破坏,又保护了大量的耕地。其次,发展循环经济,要健全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涉及生产、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包括循环经济促进、废弃物处置、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以及促进各种特定物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安全处置的专项政策。按照经济效益、资源循环、环境保护、社会就业“四统一”的原则,对现有的线性生产模式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原理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最优先的领域。要降低工业污染负荷,使其向生态化转型。第三,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采用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物质流管理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动力作用。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构建贵州生态文明矿业。贵州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及相关产业已发展成为全省许多地方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2007年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三者”利益、建设和谐矿区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做到发展矿业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坚持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并重,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引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要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使非法开采、掠夺性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形成有序、安全、效益并重的矿业开采秩序;矿山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人畜饮水等问题整治成效明显;矿群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干群、矿群关系趋于和谐;矿区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矿区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群众收入逐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普遍改善;矿区经济发展走上健康轨道。
3.充分发挥贵州山川秀丽、景色神奇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贵州旅游资源结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列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重点,确立了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一是大力度改革贵州旅游体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进投融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运作模式,促进旅游业向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推进政企事企分开等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和建立适合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实行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等。二是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旅游业的发展伴生生态文明渗透到村寨。#p#分页标题#e#
4.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实现生态农业与经济发展的统一。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要以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和完善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发展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一是规范草地生态畜牧业财政扶贫资金滚动发展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龙头带动机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通过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为龙头企业提供原材料。三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在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是有限的,要动员、引导和鼓励项目户使用贴息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和自筹资金,作为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补充,努力增加产业发展资金总量。四是建立基础母羊(牛)保险机制。同时,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确保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畜禽良繁体系、饲草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动物防疫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重点做好“三推广三普及四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工作,确保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的质量。发展特色种植业是依托农民拥有的土地资源和技术手段实现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又维护了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高效益的种植业主要有中草药、烤烟、油菜、茶叶、水果、辣椒、大蒜等。省委领导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发展300万亩中草药,300万亩优质水果,300万亩优质茶叶,600万亩优质草场的目标有的已经实现,有的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现实。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烤烟生产。由于我省的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使广大的农村处处有特色、户户能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