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冲突及调和,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黄娟 詹必万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生态文明视角认识社会建设,探讨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与协调,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社会建设,无疑是一个十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实践社会建设,而且对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1〕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分配、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建设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是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核心是节能减排,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然而,当前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些地方环境事故频发,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有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纠纷明显增多。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2〕相对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社保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已经成为更为迫切、更为直接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生态民生作为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社会建设必须开展生态民生建设。
二、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3〕。教育事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就是强调教育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求实现教育绿色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素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国民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与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落后地区、农村地区拥有的教育资源较差,导致这些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影响其生态文明建设能力,陷入“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粗放发展-环境问题-粗放发展-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中。为此,我们应优先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确保教育公平,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逐步提升全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确立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是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价值的统一,而且生态价值日益融入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价值中。但我国现有教育尚未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工业文明教育理念与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与模式远未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现代教育中,促使工业文明教育模式尽快转向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为生态文明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门实现绿色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作为重要教育阵地的学校建设,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教室长明灯,随意用水用电,造成水电资源浪费;学校建设重复、布局不尽合理,造成自然资源浪费;校园和生活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等。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建设应积极倡建绿色单位,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以及一些中小学有效开展了绿色学校建设活动,为众多学校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了良好榜样。
三、就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十二五”规划提出就业优先战略,要求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解决就业问题十分重要,但不能就事论事,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努力实现就业、创业绿色化。大力促进绿色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使当事人面临生存与环境冲突时首选生存,“贫穷和失业的增加加重了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因为更多的人不得不更直接地依赖这些资源”〔4〕。发展绿色就业有利于促进就业,推广绿色工作是当今各国重要政策。绿色就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产业、行业、部门、企业和岗位上的工作。我国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以绿色就业为方向扩大就业,大力开发新的绿色就业机会,稳定现有绿色就业机会,将绿色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最大化,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协调发展。〔5〕积极鼓励绿色创业。绿色创业是国际社会创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相当多人才都是通过创业方式服务于绿色事业。我国应该积极鼓励绿色创业,不仅提供新的创业机会,而且有助于改变就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目前,我国绿色产业方兴未艾,国家出台了各项立法及政策,为绿色创业者提供了有力保障。据预测,最具前景的十大绿色职业是农场主、育林人、太阳能安装师、建筑节能工程师、风力涡轮机制造者、生态保护工作者、绿色企业家、资源回收商、可持续发展智能软件开发者、城市规划师。〔6〕目前,国内出现了一批绿色职业领军人物,为绿色创业者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维护职工环境权益。近年来,就业环境恶劣引发的劳资冲突逐渐增多,劳动者要求改善生产条件的诉求日益增加,处置相关纠纷和矛盾冲突的难度不断加大。为确保职工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我们必须在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同时,改善生产劳动条件,美化生产劳动环境,保障职工环境权益,以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应该坚持以职工为本,牢固树立以维护职工健康为己任的观念,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生产工作环境,以便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四、收入分配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分配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缩小个人、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造就了富人与穷人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富裕人群为保持高水平生活,凭借其实力和优势,不断获取和占有更多资源,继续排放更多垃圾和污染,形成环境意义上的恶性循环;贫困人群急于摆脱贫困,又缺乏其他有利条件,只好用自然资源来改变生活状况,向森林、河流求生路,滥砍滥伐,结果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加,破坏生态平衡。〔7〕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个人贫富差距,尤其是,中产阶级比例的增长,将引导我国绿色消费浪潮,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因为中产阶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加剧了城乡环境不公。城市垃圾运往市郊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城市废水排放引发城市及周边农村的水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对城市及周边地区造成危害;城市扩张侵占大量耕地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贫困落后的农村正在成为污染企业的乐园。城乡生态不和谐,既影响农村人的生活与健康,也通过水、大气和农产品影响城市人的生活与健康。要改变这一面貌,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尽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工作力度;在已有成就基础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着力化解水、空气、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保障饮水和食品安全,把一澈清水、一片蓝天、一方净土保护好,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好”〔8〕。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落后产能不断向内地转移,虽然带动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但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而西高东低的地势将使我国整个生态环境面临灾难性威胁;加上缺少有效的补偿和转移机制,地区之间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经常发生严重纠纷,以至于西部地区发出长江上游凭什么环保、谁来为神农架林区买单等质疑。为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帮助其摆脱竭泽而渔、竭草而牧、竭地而耕的恶性循环,促进西部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努力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尤其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真正做到谁保护谁受益,确保生态收益在不同地区间的公平分配。
五、社会保障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贫困,除了发展经济、公平分配外,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资金不足、统筹层次低、城乡反差大,这些问题使部分民众贫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底层民众迫于生存压力,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农民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欠缺,使其陷入毁林开荒、过度农垦、与森林争地的境地。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避免贫困人群对资源过度索取、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环境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社会救助是国家和政府针对环境问题导致的陷入生活危机而不能自救的公民的一种无偿救助,以保障其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帮助受害人确立自行生存能力的社会救助项目,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生产救助等。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难民日益增多,绝大部分受害者选择忍耐,忍无可忍时则采取极端行为。为保护环境难民,确保社会稳定,有学者提出尽快制定生态环境受害者补偿条例,设立“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地区困难居民救助基金”作为临时性救助措施等举措,〔9〕这对改变受害人完全得不到补偿和救助状况具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需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并健全环境社会救助体系,使之成为一项长久的完备的制度,以保证环境受害者得到及时救助。建设绿色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视数量、忽视质量以及环境经济效应,没能切实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景观、增加了节能改造的工作负担。针对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状况,我们应“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率先发展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绿色住房应成为社会福利住房建设的重要目标。
六、医疗卫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病有所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看得起病是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目标。看病难、看病贵反映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偏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医疗卫生事业也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绿色化发展来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完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到15%-20%,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近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倍左右,但所负担的医疗费用增长了130多倍;由于个人支付偏高(2009年为38%),导致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日渐显现。〔11〕而贫困是破坏资源环境的祸根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尽量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医保,降低个人支出,减轻群众治疗负担;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合理定价、保障供应,让患者用得起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基本医药卫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减轻贫穷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建立环境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是专门针对患病困难群体的社会帮助,包括由环境问题造成的公害事件的处理等。环境问题会导致传染病、职业病等危害生命和健康等问题,但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此反映不太及时,处理手段也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世界银行负责环境问题的副行长伊恩•约翰逊指出:“处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环境原因,要比建立更多医院、生产更多药品的好处大得多。”〔12〕这也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实际情况。贫困人口是环境引发疾病的主要受害群体,他们没有能力支付相关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这就需要政府除提供一定经济救助外,更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不要让受害群体雪上加霜,陷入绝望境地。坚持以人为本,满足这些人的基本生态需求,就要建立并完善环境医疗救助制度,并使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实现绿色发展。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而医院在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严格管理,以减少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威胁;相关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医院、实现绿色发展,应该成为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选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数量与质量是影响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如果我国保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我们现在的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就碳排放量指标而言,如果按人均3.8吨计算,少生4亿人就等于每年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13〕当前,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600万,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依然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程恩富教授指出:中国不断增加的人口总量,正在逼近国内主要资源和生态安全所能承载的极限,只有严格实行“先控后减”的人口调控政策(总人口先控制在15亿左右,后逐渐减至5亿左右),才能实现人口素质的较快提升,才能促进人口同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4〕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就是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分页标题#e#
七、社会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府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15〕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管理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社会管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逐步完善环境信访制度。环境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环境保护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活动。这是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我国环境信访案件日趋增多,说明环境信访制度是一项民众接受且行之有效的制度,甚至是公众参与或影响政府资源环境政策的重要渠道。但面对有增无减的环境污染、乱占耕地和水资源利用等集体上访事件,我们必须提高对环境信访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规范的环境信访人诉求表达渠道、提高环境信访事项办理的专业化水平。〔16〕只有逐步完善环境信访制度,才能发挥其社会安全阀机制作用,让环境问题引发的对立情绪得以及时化解,避免不断积累造成的不可收拾的后果。重视环保NGO建设与管理。环保NGO是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特别是环保专业精英组织,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等著名环保NGO,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教育、补充、桥梁等积极作用。目前,这些组织都面临着组织独立性、资金短缺、内部改革、发展空间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性、影响力等都有待提高,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支持,并加强对我国环保NGO的管理。
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资源类、化工类企业,由于不注意安全生产,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为应对这些次生环境突发事件,以及“十二五”环境突发事件进入高发期,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并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2009年底,为做好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环境事件的预警与应对工作,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签署了建立两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这将有效提高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当然,建立并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还有待学术界深入探讨与相关部门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