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结构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结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结构探索

作者:吉志强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战略目标的确立,是我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科学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内在结构及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自中共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以来,学界就生态文明的诸多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思考和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上仍存在明显争议。概括起来争议主要体现在对生态文明历史地位的界定问题上,即生态文明究竟是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还是属于社会文明形态中的一个结构性要素或组成部分?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乃是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反思和总结的结果,是超越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譬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1]“生态文明表现为对给定的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超越。”[2]“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是世界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人统治自然的文明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这是人类新的第三次文化革命。”[3]等等。此种观点把生态文明置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演替和变迁过程中,而作为一种新文明形态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相对应。

与此相反,持另一种观点的论者认为,生态文明并非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也并非要取代传统工业文明或其他文明,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见诸于各种文明形态中的一个基本形态结构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4]“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5]由此认为,“生态文明不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的综合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生态化。”[6]此种观点重在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社会微观结构层面间的相互关系角度而论,因此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相对应。此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7]“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人类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8]此种观点采用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把生态文明定位于兼具社会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的内涵属性。

在以上三种代表性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或者说后工业文明形态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在逻辑上是不准确的,它混乱了马克思主义划分社会文明形态的基本标准———劳动资料或生产工具这一关键依据。“弓和箭标志着蒙昧时代高级阶段,正如铁剑标志着野蛮时代,火器标志着文明时代一样。”[9]“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10]10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0]142那么,是什么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产生了人类的生态文明社会呢?知识化或是信息化吗?很显然不能。因此,把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并列,明显属于历史定位的错位。而第三种观点看似合理,但实则自相矛盾,因为他们在界定中都已经给自己规定了前提条件,即新型社会文明形态,按此逻辑前提得出的结论首先在形式逻辑上就不符合基本的推理程式,结果最多只能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辩解。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观点更加科学,更符合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自然辩证观。

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是基于“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和指导思路,而把生态文明定位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社会文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发展的问题,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的相互关系也即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也才能在未来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复归”和“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185。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作如下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共生共进的一种进步状态及和谐关系状态。它的本质要求,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共生、共进。

二、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在结构即构成要素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的结构要素,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在依据。根据前文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分析和界定,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在构成要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生态文明内涵存在着观念、制度和实践形态要素,从而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和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三大要素。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包含生态思想、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文化等的观念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质的规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软依靠。在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体系中处于隐性地位。因为正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1]162。人只有首先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才能有意识的去积极主动的建设生态文明。但人的意识和观念,从根本上讲是他所生活和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表现和反映。“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10]72所以,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对于人类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认识上的飞跃,更应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即从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到以人、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的革命性变革。这其中既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自然观念,也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的物质生产和发展观念,还包括人们健康、适度、科学合理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传统发展和消费观念主导下给今天社会造成的生态灾难,是我们必须牢记的深刻历史教训。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规范等层面的文明,用以规范和约束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行为实践趋于理性化和科学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保障,属于生态文明内涵体系的显层面。历史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以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和保障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和不足,如关于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机制欠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和规谏软弱,生态监督的法律和机制滞后等,其结果必然是人们在观念上和行为实践中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和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导致了今天严重的社会生态和环境危机。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坚决改革现形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12]330因为它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行为实践、生产方式的实践、生活方式的实践等的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决定性环节。因为,我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501。无论是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还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最终都必须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形态过程中。而我们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生活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13]562因此,只有以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以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规范保障,并把这些都最终运用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来,也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关系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和谐共生状态。在以上关于生态文明的三大结构要素中,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核,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是对生态文明观念形态的质的规定性的具体贯彻落实和体现,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则是生态文明的观念形态和实践形态实现的刚性保障。这三大结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p#分页标题#e#

第二,生态文明存在着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统一的结构要素,从而形成生态主体文明、生态客体文明和生态主客体关系统一文明三个要素。从生态文明的主体要素看,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1]161因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改造客观对象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所以,从一点来看,生态主体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人所拥有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责任、生态价值观、生态文化等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态主体的文明程度,而生态主体的文明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才能“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11]162。我们以往的社会历史实践之所以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过多的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统治,“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499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从生态文明的客体(或对象世界)要素看,一是作为主体的人离不开客观对象世界。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1]161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不断地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163。也就是说,人如果离开了他所赖以生存的客观对象世界,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作为人自己来存在和生活。二是作为客体的客观对象的自然世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载体和平台,“没有自然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1]158,也就无法获取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如果没有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认识、态度、观念和行为实践的根本变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人自身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作为主体的人所生活的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的统一和回归。从生态文明的主客体关系统一要素看,“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民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0]82正如“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545一样,“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38恰是因为人类在遵循主客观世界发展的共同一致的规律的基础上,才实现了改造客观对象世界和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的一致性,也才决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二者之间能够实现有机统一的和谐共生关系。只有这样,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的类存在物,自然也才能真正回归作为人的类存在的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的同一体。然而,这一实现只有在完成了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社会阶段,也即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成为必然和可能。因为只有在此种社会形态中,才真切地体现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187。所以,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文明的主客体结构要素中,生态主体文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生态客体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和途径,生态文明的主客体关系统一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三、生态文明的内在特征

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和内在结构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结构中凸显了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的实践性相统一的结晶。生态文明内涵在理论上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是建立在我们对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重新科学认识和界定的基础上,体现在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3]560,坚持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依据。科学的理论必须用于指导伟大的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在我们可以凭借“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13]560,更有指导性和在遵循对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去“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4]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科学性蕴含于其伟大的革命性实践当中,而其实践性则更充分的体现了理论的科学性内涵,二者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是结构性与和谐性统一的特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结构的复杂性体现于它是结构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并非由单一结构要素构成,而是包含了生态观念形态文明、制度形态文明、实践形态文明、主客体关系文明等在内的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复杂的内在各要素之间既相互作用关系,又相互共存与和谐,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个有机整体中。同时,除了其内在结构要素之间的和谐之外,更重要的体现于人和自然都服从和遵从于一致的发展规律。正是在遵循共同一致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13]560,也才有可能“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13]121也可以说,这种统一体现于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观对象世界的自然界共同遵循的发展规律之中。

三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特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一体化过程。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以往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创造所引发的现实危机和发展困境的批判、反思和升华。我们只有对历史认识的越清楚越准确,我们才不会“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13]560的历史成就,进而更好地“学会更正确的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习常过程的干预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13]560,以指导我们今后的现实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又是对未来社会统筹发展的科学规划,是指导我们今后社会发展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同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的革命性理论。只有用革命性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性的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才可以按照我们已有的科学认识和既定的战略目标顺利推进。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由丰富内涵和复杂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内在结构及特征,对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着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