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促进生态文化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周训芳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强调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关系;2011年初,湖南省人民政府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突出了“坚持德育为先”这一战略主题,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2]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待德育形式的创新以及德育内容的更新,我们可以发现,当今大学德育教育中尚欠缺生态道德的内容,滞后于湖南省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本文立足于贯彻中共十七中全会“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围绕《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的战略主题,提出在大学德育教育中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主张,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形成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意识,从而为湖南省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生态道德教育应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成果带给人类社会空前的技术进步与经济繁荣,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竞相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使“人定胜天”和“征服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工业化时代形成的道德观念,使人类产生了多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生态损害和环境破坏,催生了生态危机时代。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终于携起手来,开始探索生态文明道路,弘扬生态道德,发展生态文化。
伴随着生态文化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日渐深入人心。20世纪六、七十年代,肇始于美国大学校园的声势浩大的“草根”环境保护运动在西方国家登上历史舞台,环境主义和反消费主义、反战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共同成长起来了,并汇合成为占当时美国人口一半的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反主流文化价值和结构的运动。[3]这一运动在1970年4月22日终于演变成为了一场席卷美国中小学和大学的、由一系列的示威、演讲会和其他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的事件构成的“地球日”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欧美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3]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第一次向全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1987年,挪威王国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这个报告第一次给“可持续发展”下了一个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举世闻名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主要领导人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这次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变成了各国、各地区政府的行动计划。世界各国将《21世纪议程》作为本国的指导原则,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付诸行动。1994年月25日,中国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第2章的“科技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中提出“新的科技工作职业道德和规则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伦理学依据”,“加强和建立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道德的各级咨询组织,发展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共同的价值体系,建立与自然相互和谐的新行为规范,为统一的行动奠定基础”。[5]这一行动方案的提出,实际上意味着我国政府已将生态道德教育提上了道德教育议程。
大学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开展国民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大学德育教育关注的重点是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和人类整体的延续问题。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延续,既是人类的社会属性,也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和其他非人类生物所遵循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不同,人类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而生存,且任何一个人类个体都负有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和延续负责的道德义务,而这一点正是人类之所以为能够成为自然环境主宰者的主要原因。但是,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仅仅弘扬对整体的生存和延续负责的道德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延续还必须建立在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当今的大学德育教育,恰恰忽略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纳入大学德育教科书中。其实,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王淑军早就关注了这一问题。他提出,早在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部的前身)与教育部共同组织过一次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对环境变化趋势表示乐观,仅仅8.3%的被调查者较多地参与了环保活动。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和朱绍英也意识到,“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国良则更直接地对我国现行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批评。他批评道: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而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环境教育就已经起步,但也基本上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自觉地把其纳入到德育内容中、渗透进学校的各个环节里,更谈不上对塑造“理性生态人”最为重要的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及价值观的培养。[6]很显然,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大学德育教育,更加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并将极大地激发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创造活力,理应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在大学德育教育中增加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时代条件已经成熟。#p#分页标题#e#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一种新型道德,兼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两个方面,尤其是将人与人的道德关系拓展到当今世代人类与未来世代人类的道德关系,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视为双向影响和制约的平行发展,[7]从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去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思维方式、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工业化时代的道德传统的否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实现了古老道德传统的复苏、回归与升华。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传统为特征的生态文化传统。中国生态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儒、道、佛。儒家“天人合一”的主张,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儒家学说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既倡导自强不息,又倡导厚德载物,强调天道与人道合一,从家庭道德、社会道德扩展到了生态道德,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精神。道家学说尊重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塑造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文化意境。佛教学说善待万物,体现了慈悲为怀的生态文化精神。儒道佛学说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对当代中国人应对生态危机、推动生态文明、开展德育教育、发展生态文化是十分有益的。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深入挖掘本土生态文化的内涵,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生态道德元素,恰好吻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大学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代表着当代中国大学生前进和进步的方向,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追求和政治愿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基本准则,发挥着引领大学生追求时代风尚的作用。而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正好体现的是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开展生态扶贫、弘扬生态文明、创造生态文化等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消灭贫困和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捍卫祖国大好河山、庄严国土、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生产、节约经济、循环经济为生态道德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生态危机时代,生态道德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体现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在湖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盲目开发林地、湿地等生态保护用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大肆排放污染、肆意破坏历史文物古迹等不好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损害和环境破坏,而且毁灭了许多壮丽的生态景观和绚烂的人文景观,致使湖南省的生态环境日益丧失其灵气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文化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德价值,在于衡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当今世代与未来世代人类之间的代际伦理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类整体的延续。设若人类要永久地成为大自然的骄子和自然环境的主人,其每一个成员都要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和延续肩负起生态道德责任。人的社会性首先体现为道德性,当今世代对未来世代的生态环境责任是一种生态道德义务。当今世代人与人之间的生态道德义务,是每一个人要求自己在消耗生态环境资源的时候,要想到他人的利益,不要因为自己消耗资源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和损害生态环境。当今世代人类对未来世代人类的生态道德义务,则要求当今世代人类在消耗生态环境资源的时候,要对未来世代人类肩负起生态道德责任,给未来世代的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留下同等的选择机会和选择空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大学德育教育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三、通过大学德育教育促进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湖南省高等院校中兴起了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法学、生态政策学、生态管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技术等新兴学科,推动了知识和技术的全面进步。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湖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生态文化支撑,在湖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相关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建设、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洞庭湖水污染治理、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式扶贫等“绿色湖南”建设工程的实施,为绿色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等湖湘生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吸收新兴生态学科的理论知识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创新大学德育形式,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将极大地推动湖南省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湖南省山川秀丽、人才辈出,在优雅的生态环境中保存下来的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历史名城、革命纪念地数量众多。湖南省的任何一个旅游景点,均承载和记录着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激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的文化凝聚力,进而升华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建设伟大祖国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湖南省高校德育教育中增设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且,这一举措,也将成为湖南高校德育教育的显著特色和亮丽风景线。湖南省内风格各异的生态环境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大的部分。生态环境景观不但具有可以量化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而且还具有无法估价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多方面价值。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的人文景观、革命圣地、历史遗迹等,是生动活泼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极佳素材。湖南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应当抓住生态旅游业的良好态势,充分挖掘生态环境资源的德育价值,利用湖南省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通过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夏令营活动、录制生态道德教育片等方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广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开创湖南省大学德育教育工作新局面。湖南人民的祖先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历史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湖湘文化,为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作出过重要贡献。保存在湖南省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中的地上地下的丰富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和社会生活的状况,蕴藏着各族人民的创造、智慧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湖南省的文物古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而且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可以通过人文环境景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强化;对自然环境中的人文环境景观的保护,又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湖湘文化。#p#分页标题#e#
湖南省境内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被赋予了鲜明的湖湘文化色彩。生态旅游环境所承载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价值,而且深深刻上了湖湘生态文化烙印。环境审美本身,也不仅成为了湖南省的朝阳产业,而且,与生态旅游活动密不可分的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技术和旅游服务设施,已经成为了一种被七千一百万湖湘儿女所认同的、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水乳交融的特色文化。文化认同感是树立爱国主义情感的基本前提之一。我们常说,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二十一世纪将是实现中华民族统一的伟大世纪。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动生态文化建设,还可以吸引台湾人民到湖南观光旅游和投资开发,使生活在台湾地区的湖湘儿女和台湾同胞通过了解湖南进而了解和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传统,从而进一步增进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这对加快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也是十分有益的事情。因此,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形成生态文化品牌,使所有的炎黄子孙建立起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是湖南省大学德育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之一。如此,湖南省的大学德育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