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意义及过程,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农林高校培育特色校园生态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1]。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培育,是一个以对外提升改造农村人居生活品质、对内建设服务生态大学、传播倡导低碳生态理念、培养发展生态型人才的综合系统工程。 (一)农林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意义 作为农林高校,它包含了众多林业专业及学科,如生态学、森林保护、林木遗传育种、风景园林、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2]。因此农林高校理应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加速农业、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全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建设农林高校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不但有利于自身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和谐的大自然,而且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促进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传播生态科技、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对内培养具备“三干”品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掌握一定的生态学知识的生态人才,更好地服务“生态浙江”、“低碳杭州”建设,这就是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培育依托的力量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教授认为,农林大学要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实际,紧扣“生态性”与“创业型”,办出自身的特色。据此,学校确立了三级培育平台:第一级以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为主体,各二级学院配合落实的主体平台;第二级以校学生会、青协、社联及二级学院团学组织为抓手的活动平台;第三级以班级团支部、各社团为基础的实践运作平台。除此之外,学校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也积极开展参与各类生态学术活动,学校还定期邀请校园文化建设、生态学方面的知名教授、学者来校进行宣讲、学术交流,进一步强化师生对校园生态文化的理解。以此至上到下,由点及面,覆盖学校每个层面,真正做到全校联动、全校参与创建培育。 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培育过程 (一)倡导“低碳生活”———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社会职能 近年来,以“打造生态校园、宣传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校园内陆续开展,学校每年都举办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化节,开展废品艺术展活动,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型宣传活动,举办“爱木节”,开展“绿眼睛”环保月、“绿化自行车”、“虚拟图书馆”、“红绿文化”交流和“共创生态家园”环保签名等活动。同学们深入社区,免费发放环保袋,开展旧电池、旧塑料品、旧书籍等物品回收交换活动;大四毕业生将文具、体育用品、书籍捐献给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大一新生们将军训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军训服,捐助给学校附近的民工;学生们还制作了宣传低碳生活传单、工艺作品,在广场、社区等地向市民发放、展出,号召大家注意环保。在新农村的规划设计中,学生们尽量使用乡土树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降低运输成本;使用现成的环保、生态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污染环境;积极使用屋顶绿化技术,平衡室内温度,降低空调使用率;安装使用太阳能产品,使用无污染能源,减少能源消耗。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师生的生态意识,使更多的人关注“低碳杭州”的建设,履行校园生态文化的社会职能。 (二)培养“生态人才”———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育人职能 在“生态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引,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才”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深入贯穿在教学管理方案、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人才”[3]。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完成了近十五万字的《生态文化概论》课程教材,并在2011级文化学院新生中率先开设《生态文化概论》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学习生态文化的基础知识;制定《师生生态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制定公共选修课标准,要求所有在校学生必须获得2个以上生态环境学的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4]。如摄影系开展的“我的低碳生活”摄影大赛、园林系开展的生态景观设计大赛等。再如在教学中引入生态学的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建筑设计时,能够考虑自己的设计会不会破坏环境,建筑的废弃物该如何处理。 (三)规划“生态农村”———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服务职能 从2007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就与临安市政府共同合作开展了规划“生态农村”活动,由学校400余名师生组成的规划“生态农村”服务团,为临安乐平乡、玲珑街道、横路乡、藻溪镇、岛石镇、锦城镇6个乡镇的农户提供免费农居庭院设计。考虑到农民的需求更偏向于实用,在获得需要设计的面积以及尺寸的同时,师生还主动和农民进行交流,了解农民的想法和相关的信息,在设计中使用乡土植物、生态材料,节约庭院建造成本。2008年,本着以“深入农村,服务社会,锻炼自身”的宗旨,服务团与江山市政府开展了以“服务新农村,规划‘生态农村’”为主题的活动。服务团主要对江山市於头镇永兴坞村、清湖镇和睦村、碗窑乡等3乡镇进行了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师生们从园林专业的角度对莲心湖的景观提升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意见,并对多条道路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除此之外,服务团还为磐安、嘉兴、余姚等县市乡镇规划新农村。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一行还实地参观了嘉兴市五店镇建林村,对建林村的规划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分页标题#e# (四)传播“生态文化”———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引领职能 前期摸索:从2004年起,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临安、舟山、江山等地区开展了传播“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对生态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早期的探索,服务团首先对服务农村的人口结构、文化层次、基础建设、文化底蕴等情况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服务农村的基本情况、农户的基本需求;通过生态建筑模型、乡村常用植物图片、生态庭院设计方案图片、常见农作物病害防治等科普材料在农村乡间的展示,提高农户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中期输血:在搜集到服务农村的基础数据后,服务团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分组进行现状分析、讨论,提出合理的、生态的解决方案。服务团通过现场讲座、技术指导,传授农户苗木、盆景种植技术;通过在农村建立科普、教学实践基地,定期为农户提供指导帮助,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定期为农村寄送植物种植设计材料、苗木价格信息资料、新农村规划设计方案集等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后期造血:在前期与服务农村建立合作的基础上,分批安排村干部、农户来学校进行农业技术、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关证书;学校还积极参加浙江省“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安排来自省内欠发达地区的青年农民大学生入校就读,进行为期两年的园艺技术培训学习。 三、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反哺作用 (一)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显性作用 首先,构建了“二园合一”的生态化校园。在生态大学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东湖校区按照“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成为目前国内第一个植物园与校园“两园合一”的生态化校园[5]。截至目前,园内植物已达2188多种,将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阔叶与针叶、木本与草本进行合理搭配,其中还有大量珍稀植物。校园植物园规划为景观林木区、定向培育区、森林游憩区、自然演替区和生产实验区,建成观赏植物栽培研究中心、绿色科技研究基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和植物品种基因库,由于环境优美,学校还被推选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其次,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如周国模校长领衔研究的“森林炭汇”项目,不仅为我国在国家炭交易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对于建设生态低碳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赖齐贤教授研究的植物幕墙系列产品,在室内外墙上种植出各种植物,既节约土地,又可以绿化室内环境;张齐生院士领衔研究的竹炭产品对循环处理污水、净化空气效果明显。 (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隐性作用 首先,实现了学生向“生态人”的转变,助推就业工作开展。通过参加各类生态主题活动,学生们体会到生态文化的真正内涵,培养了肯干、实干、能干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自身农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自身服务实践能力,参加规划“生态农村”活动的学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参加学生当中仅园林学院2009年就有23人考取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2010年有28人考取浙江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其次,强化了学校与地方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校园生态文化的另一隐性作用在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得以体现。以规划“生态农村”活动为例,自2007年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服务农户168户,共完成设计图纸365套,有效地为浙江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帮助,临安乐平乡、横路乡还以赠送锦旗等形式表达感谢之情,学生服务的乡镇遍及全省各地。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先后与全省40多个县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地当政府、企业合作完成开发项目5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带动20多万人脱贫致富,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了一批集科学研究、成果示范、推广转化、生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