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公园建构运用闽南传统元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项目区位及概况 基地位于同安区政府南侧、福厦路北侧,东临东西溪,西临体育馆、健益发展、雅丽幼儿园、第二实小,南临商会大厦,北接喷泉广场,其周边均规划为行政、科教、居住等用地。交通便捷,可见度高,区位条件优越,基地平坦,用地面积16.4公顷(见图1)。 2分析同安的“母亲河”———东西溪 东西溪是同安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在城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当今同安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东西溪的整治利用成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研究和探讨东西溪的建设,对文化公园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 3解读“三大文化” 3.1传统民俗文化。同安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两晋时期开始设县,是一个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也是闽南文化的代表之一,传统文化内容相当丰厚,其中戏曲、舞蹈、音乐、建筑、剪纸、雕塑、刺绣的等民间艺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设计采用传统元素的抽象符号与几何化的现代材料合成的建筑小品,表现出环境的归属感与地域性。 3.2绿色生态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是大文化,也是全球热于讨论环境文化。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与最小的环境破坏的设计形式多称为生态设计。将生态理念通过设计来解决基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我们把大自然生态利益的文化称为“绿色生态文化”,也是本设计中的一大文化之一。 3.3环境美学文化。现代环境美学文化是人类生境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的结晶,对调节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审美能力,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环境建设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是将客观物象分解、重构、简化和抽象化,隐喻着反对权威追求平等、倡导自由、亲近大众和关心社会等抽象特质,同时也我们政府所要建设和谐社会的路线是相一致的,并将现代环境美学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相结合。 4确定主题民族性、时代性和生态性相融 全球化背景下的“设计原点”民族性:在国际化设计风格的大潮中,寻回民族身份的认同感。时代性: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其应反应所处的时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态性:是全球环境设计的趋向,是关系到人居环境的健康问题。“设计原点”:本来是数学里面的一个基本概念,后发展成地理坐标概念。不少城市把这个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中,确定自己的“城市原点”,在这里我们将其定义为在全球化、一体化所带来了设计趋同化的背景下,让设计回归到本原的定义。 5设计定位 以文化中心为核心广场,以公园绿地为主体,将传统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环境美学文化等三大文化叠加融合,利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创造一个集文化欣赏、科普娱乐、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具有民族性、生态性和世界性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城市客厅。 6设计理念 6.1借鉴后现代主义美学法则,采用简洁、几何的布局结构,现代的新材料,凸显其时代性。 6.2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重点要寻求地域传统的当代延续,既包含时代精神,又保持和继承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创造基于地域民俗的文化公园。 6.3各功能分区紧凑、明确,最大可能地保证公园的整体完整性,力求设计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化,空间的共享与独立性;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多元化需求。 6.4细部处理上,利用地方性材料和乡土树种以现代的环境美学和造型艺术相结合,体现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7总体布局结构 根据公园及其周边社区现况,基于以上述中的设计理念进行总结。布局将公园分为一心、一轴、一带、四区的功能结构,分别是文化中心广场、现代艺术园“、同心园”区、活动棕榈大道、滨水景观带、儿童文化天地、密林生态区。 7.1文化中心广场。文化广场以影剧院、图书馆和科技馆等三大建筑所围合的集散空间广场,广场铺装以福建石材和闽南特色红砖镶嵌而成,融入具有闽南特色文化的抽象符号,增强广场的归属感和地域性。大型的雕塑凸显了广场主题性,广场的树阵即隔离空间又提供休憩场地。广场入口处的建筑小品“文化之门”,采用花岗岩与传统符号结合而成,形成了简洁现代的入口形象。 7.2现代艺术园。该园中园是利用几何构成美学与现代雕塑艺术相结合,矩形的绿篱高低错落相互穿插创造丰富的宜人空间,道路直线交叉便捷、现代,同时也寓意着一个永恒的数学定律,即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架空的栈桥改变了人的正常视点,丰富了空间体验,雕塑成了为了每个微空中的视觉趣点。三角形喷泉便是该园的空间核心景观。 7.3“同心圆”。作为同安人的心理体验、感应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回归的场所,本区块利用规则植物形式和几何的平面铺装以及简洁的艺术小品与同安闽南特色元素符号的碰撞与融合,创造一个即是现代景观又有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气息的另一园中园。 7.4棕榈大道。棕榈大道是一条连接滨水景观带的主要景观大道,也是公园主要的集散休憩场所之一。大道两侧共有四排形状优美的棕榈树阵,使大道更为壮观而有气势。整排的灯柱和直线形的地灯让大道的夜景变得更加美丽,长条形的喷水池是双溪水的延伸,为大道增添了气氛和景观。大道的东侧有一休憩廊,作为逗留、休憩、服务之用。铺装上采用花岗岩作为主调,同时点缀传统元素符号于其间,使大道多份亲和力。#p#分页标题#e# 7.5滨水景观带。当今,水已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如何保护和利用双溪这一宝贵水资源也是本次设计的重要内容。滨水娱乐区是利用堤岸内移,将滨水引入的一个亲水区,让人们体验双溪所带来的更多乐趣。该区水域部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并用木栈道和护栏杆加以围合,栈道外围为东西溪。由于现状高差存在,故采取台梯,逐渐亲近水区,体验水带来的乐趣。水体上方的观景平台是棕榈大道的延伸,是观景点也是景观点,区内还布置了满足现代人休闲生活的滨水吧屋。 7.6儿童文化天地。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和发展国家的重任,从小打好科学基础是首要任务。大部分里孩子正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必须要融入一定量的科普教育的分量,培养他们的环境观念,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动手去做,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位于雅丽幼儿园和第二实验小学东侧,空间场地相对独立、围合并与城市密林相接的空间,是一处用于儿童科普、启智玩乐的儿童天地。 7.7密林生态区。城市密林能够调节气候、符合审美需要、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还是人运动休闲场所以及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教育基地。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享受自然的新理念,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绿色文明”。城市密林设计旨在把大自然密林生态形式引入城市,发挥其生态效应,也让人们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感受林中休闲的乐趣。 8结语 对于国内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而言,更需要主动地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渗透与覆盖,一方面要积极接受外部信息、资源和技术,借鉴国外先进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手法;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和展示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固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取舍与生活方式,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现代景观。本设计强调对传统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环境美学文化等三大文化的理解与运用,结合当地人的休闲生活习惯,设计出富有时代特征与生态效应的地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