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态旅游茶文化论文
一、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
1.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
从目前学者们对生态旅游、茶文化旅游以及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各种论断中,可以初步归纳总结出关于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一是旅游目的地一定是名山,或正在形成的名山,而且必须产茶、经营茶,并有茶农社区和经营主体茶农;二是旅游内容一定要有将茶叶生产、加工、消费的全过程并化解为种茶、采茶、制茶、观光茶、品茶、购买茶以及欣赏茶艺、体验茶道等旅游者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活动,而且形成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茶叶生产社区与茶文化旅游者双赢的协调和谐局面;三是既强调对名山自然生态环境和茶文化景观的保护,又要保证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茶文化环境中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享受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的美;四是旅游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对中国政府关于建设“两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有深刻认识,是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2.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意义
中国的名山尤其是南方名山,一般都具山美、水美、林秀的特点。按照传统的审美观,一般都具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美的形象特征,而且具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故而“自古名山僧占多”;也是学者盘桓、文人墨客登山和游山抒发胸怀的重要对象,也就有孔子的“仁者乐山”之说,以及“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徐霞客一生与山结生死盟”之举,旅游业也就成为了现代名山开发建设的主导产业。茶文化生态旅游所提供的是农旅结合、“禅茶一味”而最富生机和活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从而丰富了名山旅游活动的内容。中国的名山旅游特别是中纬度地区的名山都具有淡季、旺季之分的弊端,而茶为多年生常绿作物,即使冬季,仍可形成“冬雪初雾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寒蝶冻余,迎距宛转如春日”(清王船山《莲峰志》)的活力,亦可充分利用其景区旅游淡季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名山景区多有发达的前山和相对落后的后山之分,茶产多集中于后山,一般保持着原始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扶持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缩小名山景区区域差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南岳衡山景区茶文化生态建设的特点
1.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一直受到珍重
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论文
1科技支撑对文化产业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元素的支撑,方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因此,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产学研用等各部门各主体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文化与科技进一步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研究,可有助于提升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它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竞争力。可以深入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律,丰富生态型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拓展生态型经济区和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视域。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城市文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论文
1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的崭新文明
工业文明200多年历史中人类使用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两样武器挑战自然,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自然在报复我们人类。我们本来是想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但是现在感觉正在走向相反的方向。一方面我们的资源环境到了非常严峻的境地,另外一方面物质主义对人精神层面的摧残到了非常沉重的境地———我们以为利用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两件武器可以战胜自然、获取一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在自然之中”跳到了“在自然之外”,甚至“自然之上”。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工业文明的发展让当前城市处于危机高发时期,而且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大城市得了各种“城市病“,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安全缺失,两极分化,资源短缺,千城一面,水泥森林,等等,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面临着生活异化、精神失落、家园丧失等全面危机。人类已经到了要进入新的文明境界即人跟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的时候,这也是中国有可能对世界的贡献。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平衡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而来的。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尖锐冲突中产生了代表绿色发展思潮的生态中心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价值观。绿色思潮的产生,抑或为20世纪70~90年代绿色生态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生态中心主义把各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人类和自然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平等成员,而且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他认为“人类中心”价值观是生态危机的所在,因此主张将道德关怀扩展到一切存在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变革从个体价值观、经济观到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生态学的核心本质有:一是强调共生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生命、微生物、动物、植物都是共存共融的,一个物种的发展不能侵害和毁灭别的物种;二是强调循环发展,其认为所有东西都可以再生,世界上没有垃圾,所有垃圾都可以再生利用,包括人死去以后的骨灰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生命状态;三是强调自然发展,其认为推动地球发展的原动力是太阳。人类社会发展应倡导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自然发展、依托太阳的自然循环再生。这些共生、循环、自然发展的表征形式最后可以衍生到生态的本质就是协调、平衡、友好。而对于人跟自然的关系,人是在自然之中的,人不能挑战自然,更不可能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否定,但并不是说把工业文明创造的科学技术、伟大的思想理论、艺术成就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全部否定了,而是反思和改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要终结的是一种时代文明的模式,而不是终结人类文明的历史。
2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四处蔓延。中国现在处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结构,而模式上主要是在模仿英美,特别是美国,即线性的发展模式———采用自然采掘、利用化学能源、利用小汽车、生产产品、追求舒适、最后产生垃圾的填埋、不可持续。中国这种发展模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这么说:“如果十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如果中国人要达到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消费水平,所需的资源可能要增加三个地球。如果全世界人口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的话,地球要增加五个。中共“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再次重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从未有过。足见高层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报告第八部分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一些提法令人振聋发聩,比如,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关乎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乎到“全球生态安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伦理的支持。首先,应表现对自然尊重的整体和谐理念。现代生态学中在生物圈中每一物种所具有的特征都是对某一特殊环境适应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他们只能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因此,人类必须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为前提,必须建立合理的生态价值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理念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立在人与万物的同源性上。人并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虽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以最朴素的形式呈现,但它以直接的经验为基础,真切地把握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有关联系。其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表现出对社会生态持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生态危机的本质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不公平、不合理。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基本目标。生态伦理必须关系到人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呼吁全社会坚持公共伦理,既反对只顾及某种体制的本位伦理,也反对当代人剥削后代人的生态权益。第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体现抵制科技及消费的异化,倡导绿色、文明、适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需求适度的价值理念。现代人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科学技术让人类成为巨人,又将人改造成“非人”,这就是它的异化现象。同时人的生活在消费领域也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奢侈的、无良的消费功能出现,炫耀性消费等种种异化现象随之产生,科学技术与消费领域的异化出现,让人类陷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性扭曲等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之中。抵制这类异化所产生的负效应,必须用理性和智慧的生存伦理来指导和约束科技和消费发展方向,倡导适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反自我行为上全面践行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意识全面渗透到人类的所有活动中。
3生态文明将决定新的城市文化的诞生
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居住者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住者们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是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体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城市文化深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文明形态产生了特有的城市文化。农耕文明产生了传统商业文明、工业文明产生了现代工业城市。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人类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工业文明造成的城市危机追根到底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问题。面对城市危机,仅仅靠科学技术来改造和创新新的城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加重危机。更重要的在于要改造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产生的将是生态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态城市核心价值观包括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自然为本),②多元多样、循环利用、和谐共生(多样循环),③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共守理念(美丽幸福)。
3.1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新的生长的城市文化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一、森林公园具有的生态文化建设优势
1.有强大的资源基础
我国大多数森林公园都蕴藏着极其丰富自然风景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7.26%,分布于秦岭、巴山、关山、桥山、黄龙五大林区。由于南北跨度大,气候适宜,地形复杂多样,产生了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众多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景观和早期人类文明活动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都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精华,对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具有独特的和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态文化资源并未开发出来,森林公园的发展潜力还颇大。有如此强大的资源基础,直接为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时代造就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不再局限于两点一线的生活圈子,开始走向山水间,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感受工作生活中不曾体会过的惬意和悠闲,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精神。这种住山水之间,吃绿色食品,听泉水叮咚和鸟儿蝉鸣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一种时尚的追求,是时代造就下的新型生活路线,为森林旅游营造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另外随着国家加大对各类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都非常便捷以及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出行也变得简单既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开展森林旅游,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投资者们已捕捉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广阔前景。
二、如何进行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指导森林的开发建设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论文
一、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现状调查
理工类学科的学生虽然都很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的发展建设,但对于实际该如何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不甚了解,这可能是由于理工类学院通常的教学内容中较少会涉及到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所以生态文明内容也就很难被理工类学院的学生所关注。文史类学院的学生由于其学科特性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重视和支持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史类学院的学生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的不同,在实践项目的访谈中体现得更加明显。通过访谈的方法询问一些学生,了解到他们心目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他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访谈中文史科学生心目中认为校园文化应该多元、包容并且和谐,这样也能使学生更加适应校园生活。这与生态文明所倡导的和谐共荣是一致的。但是当问起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只听过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并不知道具体代表了什么含义,就更不用说参与到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了。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的了解不比文史科学生,只有少数环境地理科的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有比较高的理解。除此之外其他理工科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内容的了解程度就捉襟见肘,都表示不太了解。访谈中有一少部分学生了解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也知道近年来我校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一些努力。但也并不是很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理念和它对学校和学生的内外在作用以及校园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其实不能归咎于学生,主要是因为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比较晚,学生对其理解也并不是特别深刻,但是访谈中也能发现学生对于其发展还是有比较大的信心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和内涵也是提出不久,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还不是很普遍很深入的理解,但这也说明了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不足。不过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是有信心的。学生提到了校园文化应该和谐,我们认为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中应该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因为生态文明理念中,和谐是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理念中包含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荣发展。学生希望校园文化中更多和谐可以理解为学生支持校园文化中加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生态文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靠全体师生的努力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直接表现,其重要的意义不言而喻。关于佳木斯大学的校园环境,我们通过硬件设施统计,来调查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的环境现状,通过实际对佳木斯大学1区A、B、C、D院的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佳木斯大学绿化覆盖率为A院35.8%,B院47.8%,C院21.6%,D院25.2%,总绿化覆盖率为25.8%;体育运动场所12所、教学楼15栋、寝室楼19栋、办公楼2栋、草坪18块、校医院1所、食堂6个、国际饭店1所、教辅场所13所等。另外校园内植物的种类也不是很丰富,数量也不多。由此能看出佳木斯大学目前的绿化情况不是很理想,总绿化覆盖率只有25.8%,远远低于校园总面积。我们认为绿化面积占有校园总面积的50%以上为优等,25.8%的绿化覆盖率远远低于优等水平。应该适当的增加绿化植被和增加植物的种类。但增加的同时要注意佳木斯大学的自然地理条件引进合理的植物物种一定要符合实际,因为植物的生长是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种植植物将事倍功半。佳木斯大学的教学和教辅场所比较多,但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些场所中并没有任何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这说明我们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的建设还很不足。草坪有比较多被破坏的情况,说明了部分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是很高,需要我们宣传和深化的生态文明内容还很多。
二、具体对策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查我们比较清楚的了解了佳木斯大学的基本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采访了一些专家,让专家也想出一些对策,并将这些建议提交给了佳木斯大学的高层领导、学院的中层领导和基层教师,他们对我们的建议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进行了指正,对某些建议的可行性也进行了考量。通过此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综合性大学在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遇到了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都是可以克服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与普通的高校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由于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广,专业种类繁杂导致学校内的学生对于校园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对于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建设,不能单一的在校园文化中生硬的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应分文理科根据不同实际来制定具体措施和计划。理工类学院的学生其生态理念的发展比较滞后,这也是由于在大学的课程几乎全部属于其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渗透生态文明的内容。所以对于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和认识不足,对校园文化改进的建议也比较单一没有过高的要求。对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学校方面应该在其课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有关于精神文明健康的课程诸如生态文明建设等,使学生的的思想理念有所提高,使理工类学院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作者:朱帆 张虹萍 单位:佳木斯大学
农村女性文化社会生态论文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类成长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社区等)看成类似生物周围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与生活周围环境之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发生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自生来就有与环境系统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他用公式D=f(PE)阐明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关系,指出D(Develop-ment)即发展,P(People)即人,E(Environment)即环境,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这些环境系统从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生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中观系统是指家庭、群体等组织,宏观系统一般指大的社会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个体微观系统受到中观系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受诸如社区、社区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同样微观系统对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有学者将这一生态环境又做了具体归类:即“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滋养性的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给个人。不友善的环境则缺乏或扭曲了资源支持的提供,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依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并非完全是经济原因所致,更主要是长期不友善的环境的压迫及资源享受不公等原因所致。生态系统理论主张提供多层面、多元化的全人服务,为研究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措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框架,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从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成因,思考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及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
联合国开发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贫困”(human poverty)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经济贫困,更深刻的是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知识缺乏、参与不足、能力低下、素质不高、权利无法保障、健康状况差等的“文化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明文指出: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2000年联合国开发署进一步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发展能力的丧失,包括文盲、营养不良、预期寿命不足、母亲健康恶化、可控疾病感染,其间接衡量指标包括缺乏获取维持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能源、卫生、教育、通信、饮用水)的途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学者秦存强等人分析指出文化贫困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中国农村实事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往往更易陷于贫困,即我国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相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事实存在。而且从本质上看,农村女性贫困并非是单纯的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她们更多的是处于文化贫困状态。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就指这一特殊群体或个人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作为占农村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女性,她们的文化贫困不仅在家庭内部形成代际恶性传递,对其后代产生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总根源,消除女性文化贫困,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提升农村女性个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1.个体微观系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导致其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
环境伦理视角下生态旅游文化论文
一、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构建之意义
(一)生态旅游文化是对图瓦民族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被纳入国家“人与生物圈”网络,同时还是我国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区。图瓦人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被外界关注的族群,是蒙古族的一部分,被称为蒙古图瓦人。图瓦人历来有着保护牧场的强烈意识,形成了环境伦理观中的选择牧场的观点——即把畜牧业的发展限制在自然界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种传统观念控制了牲畜不断扩张给有限的草场带来压力的状况,也维护了整个喀纳斯生态圈的整体平衡,有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背景下,图瓦民族得以顺利开展自己的畜牧业并长久的发展下去。图瓦民族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是现代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础,对保护喀纳斯生态资源,构建喀纳斯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二)构建喀纳斯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具有急迫性
据课题组调查:诸多影响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现象反映出喀纳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现实反差;反映出生态旅游教育普及度和教育深度与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的不相适应,具体反映在旅游开发、管理和宣传等各个方面。据课题组调查: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的村居民普遍表达了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态度,分别有86.4%、85.7%和86.5%的居民表示支持旅游业发展,并对旅游培训和就业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愿。但不支持者在原因上毫无例外地集中在对旅游开发“会”或者“可能会”毁坏他们既有的生态环境的顾虑上。现实说明构建喀纳斯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的急迫性。
二、环境伦理的演进与现代环境伦理内容的重塑
(一)传统环境伦理概述
生态建设网络文化论文
一、网络文化生态的特征
网络文化生态涉足与现实社会自然文化相对应的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对文化信息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出网络文化生态具备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一)人本性
人本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目标。互联网络主体是网络文化生态最为根本的构成要素,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是实现人自由而健康发展的关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步饱和,网民规模增长速度保持放缓态势,我国互联网朝着加深网民使用程度和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提升网络文化的服务水平和传播效果,为切实有效地满足网络主体对文化信息的需求注入动力与活力。如今,“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为人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网络主体通过运用互联网满足了自身对文化信息的吸收应用和传播交流,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所以,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开放的内容传播平台和虚拟社会,不仅成为人民大众获取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盼。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基础。从大自然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样性是生态的基本特性,即物质是多样的;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来看,世界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基本状态。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多样性是保证网络文化生态的基本元素。网络文化是在虚拟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人们充分发挥着文化理性、文化自觉、文化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内容丰富、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涵盖了大众传媒的网站文化、言论活跃的论坛文化、群体体验的游戏文化、网络电商的消费文化、个体吸引的社交文化等跨越时空的多样文化;另一方面,无论是网络主体使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所创造的网络歌曲、动漫、文学、影视等文化产品,还是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引导、隐形价值观念、行为约束标准等,在这里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由此观之,只有拥有多样的文化内容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才能满足网络主体较为多元的文化需求,才能有序推进网络文化生态的优化发展。
(三)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