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坎布拉旅游开发问题及保护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拉结加 单位:尖扎县人民政府
生态保护和建设是青海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年4月,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黄南调研时指出: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生态保护是历史责任、改善民生是当务之急的要求,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扎实实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发展,突出重点抓生态,齐心协力促和谐。黄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会议也提出:“凡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工程和开发项目不予审批建设”,这是黄南州委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再认识,也是在执政理念和发展思路上的一次大飞跃。文化旅游业是尖扎县今后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坎布拉景区作为尖扎县乃至黄南州发展文化旅游的重点地区和我省建设旅游名省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1坎布拉旅游开发的现状和机遇
坎布拉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景区集宗教文化、丹霞地貌、民俗风情、原始森林、库区风光为一体,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也是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地,极具研究价值。近年来,青海高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青海打造旅游名省战略的提出,为坎布拉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青藏铁路、阿赛高速公路及坎布拉至贵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国内外游客人数与日俱增,为进一步提升坎布拉的旅游知名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坎布拉已成为环西宁百公里旅游圈中的重点景区;截至目前,坎布拉景区已投入资金1.45亿元,景区内的旅游二级专用公路、观景步行道、库区北岸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今年七月州委十届三次全委会议提出“把坎布拉镇打造成高品位、上档次、能留住人、多消费的青海旅游名镇”的总体要求,尖扎县委、县政府也将旅游业确定为今后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旅游的氛围日渐浓厚,群众对发展旅游业的愿望更加迫切。2006年,坎布拉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90%以上。
2坎布拉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自然条件、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尖扎县境内草原、森林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坎布拉地区尤为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生态移民等一批生态工程,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坎布拉景区内大部分群众依然沿袭着半农半牧的生产模式,牲畜增加以及森林病虫害和人为因素破坏草原、森林植被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由于坎布拉景区环卫设施缺乏,在旅游高峰期难以“消化”产生的旅游垃圾,严重污染了坎布拉的生态环境;三是资金投入有限,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不足,环境保护执法不力;四是在坎布拉生态保护区内有1000户左右的农牧民在林区内进行农牧业生产活动,导致景区内的农、林、牧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五是在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对景区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坎布拉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3、1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合理开发坎布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明确开发的不仅是现在亮丽的坎布拉,而是永远亮丽的坎布拉,因此应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打造、高层次招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的要求,本着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贯穿于规划的每一个细节、贯穿于规划的始终,规划与建设应体现古色古香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土文化。
3、2坎布拉景区既要明确优先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又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控制景区内基建项目和人造景观,任何项目建设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后方能上马,严防在建设中破坏生态原貌,规划建设项目要由建设、环保部门实施严格监控,核心景区内不允许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同时,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破坏的生态进行恢复和补偿。景区景观建设要和村落建设融为一体,对景区内的展厅、射箭场、露天舞台及厕所等设施的设计建设也要赋予深刻的生态内涵,从而体现景区的文明程度和经营理念。
3、3妥善处理景区开发与景区居民利益的关系。在核心景区逐步推行退耕还林和禁牧,同时以实施异地搬迁和发展替代产业等方式,引导人们向城镇聚集、向其它产业转移,减轻景区生态压力。妥善处理因景区开发而出现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切实让景区部分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依托旅游拓宽景区居民从业渠道,引导景区农民发挥主人翁作用,调动他们热爱景区、保护景区、建设景区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募集民间资本等方式从事服务、餐饮、娱乐、运输等行业,指导景区周边群众进行药材、藏绣、工艺品等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让当地群众广泛地融入到景区旅游开发中来,提高景区群众的人均收入,从而减少景区居民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而对景区生态的人为破坏。同时,为了景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应积极争取和引进合作项目,在景区内建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苗木种植基地,帮助景区居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
3、4以合理保护和利用坎布拉林区生物的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为目的,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协调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扬水电站按一定比例出资,共同承担坎布拉林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生态脆弱区治理和林区内农牧民植树、护林的费用,进一步理顺关系,更好地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3、5以改善景区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在景区适宜地区大力推行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的生态能源模式。坎布拉景区内居住的农牧民目前仍然以砍伐树木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对景区生态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应当把沼气开发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争取国家能源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农牧民用沼气烧水做饭、用沼肥替代化肥,逐步转变农村长期以薪柴为燃料、以化肥为肥料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3、6建立规范的生态保护机构,强化环境保护教育,将生态保护落实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使景区从业人员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并通过设置人性化的生态标语、生态提示语,让游客自觉保护生态环境。#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