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经营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研成果、交流科学思想的载体和平台。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期刊共有5020种,含中文科技期刊4672种,英文科技期刊302种,其中90%以上的科技期刊均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1]。几十年来,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文科技期刊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增强,优秀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学术交流的需求使英文科技期刊的意义凸显,中国逐步加大对英文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也开始拓展对华业务,合作办刊或独立办刊,争夺内容资源。中文科技期刊不具备完善的国际学术传播交流功能,在学术推广和首发权确认上均不占优,在出版机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后发劣势也依然存在,同时还受到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基于CSCD的统计显示,被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刊均载文量由2011年的252.19篇降至2016年的215.72篇,降幅为14.46%;基于CSTPCD的统计显示,被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年均载文量在2011年至2016年间持续下降,平均降幅2.20%[1]。如何体现自身价值是中文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颜帅等认为,科技期刊要充分发挥服务科技创新的作用,中国的企业创新基本靠中文科技信息的传播,中文科技期刊应扎根基层,苦练内功,并重视双向译介[2]。李殷等建议中文科技期刊找准定位,着眼于传播科研成果和普及科学知识[3]。严谨等对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认为中文科技期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发展环境亟待优化,评价体系可向中文期刊倾斜,并加强对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期刊的全面支持[4]。牛换霞对科技期刊服务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5];周海鹰等对科技期刊服务浙江区域创新资源的科普化进行了研究[6];代艳玲等对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总结[7]。中文科技期刊体量庞大,学科分布较为广泛,兼具母语优势,在传播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服务生态,可视作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子生态系统。本文尝试从系统观的角度,分析该服务生态的构成要素,探讨提高服务实效的系统运作模式,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1中文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关系
作为记录、传播、交流科技成果的平台,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支撑部分。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具有发现、引导、激励、监督、评价、传播等作用[8],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为科技期刊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主体一般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技术创新主体一般为市场导向的各类企业等。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国内在技术和工程应用领域的进步其实相当依赖中文科技信息的传播。长久以来,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下,知识创新成果较受重视,而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服务显得不足。科研人员对我国科技期刊在记录科技成果、培养人才、反映国家科技实力3个方面所起作用的认可度并不高[9],即中国科技期刊与中国科技并不同步。这种不同步也体现为3个方面:一是英文科技期刊未能向外全面展示中国的学术产出和学术贡献,二是中文科技期刊未能向内及时传播国内外的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三是中国科技期刊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培养功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强化对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大众创新创业等的支撑。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促进万众创新,鼓励产学研用协同等。中文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的数据,科技类中文核心期刊共1241种,其中自然科学类期刊344种,医药卫生类期刊250种,农业科学类期刊133种,工业技术类期刊514种。中文科技期刊拥有一定的刊数基础和质量基础,学科分布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在国内的传播具有语言便利,应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有效地支撑国家建设和科技进步,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源头。
2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中文科技期刊是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通过知识服务支撑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由科技期刊及其发展环境协同作用的服务科技创新的生态。信息、平台、服务是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知识信息是中文科技期刊的内容资源,也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基础;数字出版平台可以有效集成和实现中文科技期刊报道科研成果、培养科技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引领学科发展等4大功能,提供服务科技创新的技术手段;知识服务是中文科技期刊革新发展模式、整合信息资源、助力科技创新的重点。期刊政策、科研评价和经营理念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期刊政策决定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科研评价直接影响到优质稿源的去向;经营理念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先级之争也会左右中文科技期刊的价值实现方式。面对平均载文量逐年下降和稿源流失降级的现实,如果能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吸引优质稿源的回流和反哺,会有力地促进中文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增强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经营理念贯彻于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需要健康的经营理念,平衡好读者、作者、社会和期刊从业人员等各方的需求。而科技创新也会给中文科技期刊以正向的反馈,为其输出内容资源和专家人才。
3系统运作模式探讨
在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的大势下,中文科技期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故鼎新,集群化管理、多媒体融合、多种经营方式并举等发展模式渐成常态。本节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有效提高中文科技期刊服务实效的生态系统运作模式。
中文科技期刊健康持续发展的方法
1.差异化办刊
作为编辑人员,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在体制框架内尽快找到适合本期刊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做到差异化办刊,面向不同层面的作者和读者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否则会出现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差异化办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英文科技期刊的差异;二是中文科技期刊之间的差异。在现今的形势下,英文期刊占据着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的高位,国内众多优秀的稿件向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投稿,这是发展的大趋势[4],所以中文科技期刊定位于办成国际领先的期刊是不合时宜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办刊定位宜着眼于科研成果在我国的传播,尤其是与技术应用相关的期刊,更应该定位于为我国读者服务。中文科技期刊应该积极获取来自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的论文,这也是我国读者迫切需要的。那些能够应用于国计民生、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科研成果,涉及技术转化、行业实践的高水平论文,将会有效地指导行业实践,并成为技术发展的源动力,这是适合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方向的。中文科技期刊之间也应该存在差异化办刊,确定办刊的重心和立足点,明确服务人群,突出期刊特色,将特色融入办刊模式、期刊内容及期刊管理等方面,避免期刊千篇一律,毫无差异。
2.走品牌之路
中文科技期刊要积极塑造品牌形象,争取做到在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在树立品牌形象过程中,要牢记学术质量和服务意识。优质的论文、特色的品牌栏目是突出刊物特色、增强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了解本学科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动态,采用积极约稿的方式争取优秀稿源,引导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将在中文期刊上。另外,编辑可以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期刊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些热点和前沿的问题,有目的的组织一些高水平的研究专题,以专栏或专刊的形式发表[5]。在传播品牌形象时,要采取多元的、丰富的传播策略,逐渐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对于已被国际数据库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在进行国内宣传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数据库进行展示,有针对性地增加长英文摘要和英文图表题信息,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国内学术地位,提高品牌价值。
3.市场化经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道路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必然选择。中文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加强多方面经营和广告意识。(1)多方面经营。包括举办学术活动、组织学术培训等。学术期刊举办学术活动已成为一种盈利模式,是刊物的一种生存方式。优秀的科技期刊对作者和读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编辑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作者和读者的需求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编委及审稿专家又是学科研究工作中的精英,这些都是组织学术活动的资本。这样既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也能扩大刊物的凝聚力和知名度。(2)广告经营。广告收入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一个资金来源。学术期刊属于小众媒体,其读者的细分程度较高,广告对象定位清晰、准确,因此期刊投放的广告更具有专业性和精准性,利于锁定目标受众。在新形势下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我们也应该改变广告经营的模式,不仅仅可以在纸质期刊上刊登广告,还可以在期刊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上刊登广告,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
4.数字化与网络化传播
学术期刊与高校教师职称的关系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是培养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关键在于的数量与质量、课题、专利、课时等。而最为重要,莫过于的数量与质量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学术期刊逐渐走向商业化运作模式,无不因为高校职称评定标准。本文从学术期刊与高校教师职称的互动关系入手,详细阐述时下学术期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改革学术与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若干意见,以为学界同仁赐教。
一、学术期刊是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硬指标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将论文的发表数量作为硬指标。尽管这种评定模式备受诟病,但其确实在短时间内让我国的学术共同体迅速形成。我国学人的声音亦在这些参差不齐的论文中得到了回应。我们业已告别如民国般不以论文论“大师”的年代,现今教师的学术水平主要就体现于其所著论文数量及质量之中。然而,教师的学术水平并非只靠论文来体现,何况论文的质量有时与学术水平存在脱节的可能。那么是否存在其他更为科学、合理的模式来取代以论文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全盘借鉴民国的模式,大师的水平都是通过几篇大作,或者几场演讲来认定,难免有点儿戏。特别是时下“任人唯亲”现象凸出,没有一些指标,特别是一些较为明确的指标,高校的教师职称只会沦为权力高层的游戏———一种能够获取“金币”的游戏。论文,或者只有论文,才能降低此类“游戏”的风险。无可否认,“游戏”仍然存在,只是我们的硬性指标将这些游戏不能在公开场合随时浮现罢了。可以说,论文指标如同高考,新晋教师如同贫穷学子。大家都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径走,唯独在论文指标、高考面前,人人显得相对公平。因此,这也就是为何多年来尽管论文指标一直饱受批评,依旧屹立不倒之原因。一些制度,特别是涉及面较大的,都会将公平放在第一位,甚至为了公平牺牲效率。科学的制度,必须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任务型的论文指标必然带来了学术期刊市场的繁荣。纵观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任何等级、任何水平的期刊均有;要版面费的,不要版面费的均有;有通过内部途径录用的,也有通过公平途径录用的。不同于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求于核心期刊,甚至是CSSCI期刊,大多数普通高校只要求发表在省级以上期刊即可。在这种硬性条件下,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学术生态———各位教师或学子的著作权不但没有得到尊重,而且需要排着队向学术期刊送钱来;很多期刊似也不再以学术标准来论高低,仅仅金钱足额即可发表。而这种畸形商业链的根源就在于高校不合理论文指标的设置。目前看来,各高校论文指标的设置不仅不合理,甚至是不现实的,对我国学术生态是贻害无穷的。厘清学术期刊科学化发展模式,设置合理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协调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存在诸多问题,此处深入探讨若干个,以供读者明辨:第一,版面费问题。近年来,编辑成本不断加大,而国家在期刊投入的经费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多数学术期刊日益走上商业化道路。以文科期刊为例,能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多为各大学科的顶尖期刊且数量极少,2012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分两批各评选出100种,共200种优秀社科类学术期刊,至今这个资助数量波动不大。[2]而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7年,中国现有期刊10084种,其中学术期刊6400种,占比超过期刊总量的60%。据万维书刊网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743种期刊实行免版面费政策。[4]由于精力有限,笔者随机抽出50多种期刊并对该期刊的征稿启事进行阅读,最终证实了该网站上所列举的无版面费期刊属实。可见,有关部门对学术期刊的资助数量可谓杯水车薪。因此,大多数学术期刊走上商业化道路自不待言。诸多“省级以上期刊”一般需要收取作者一定的版面费才能刊登。除了文章质量过硬或者教授级(含副教授)的文章不需要版面费外,许多学报亦要求作者缴纳一定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才能刊登文章。据笔者调查,这种现象在医学类、管理类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尤为严重,多数收取投稿者1500到3500不等的版面费,而一些C刊扩展版亦大致收取1000到5000元不等的版面费。2017年初,原C刊来源刊的《同济大学学报》(哲社版)被评为C刊扩展版,尔后该刊就想划出一定的版面专门供愿意付版面费的人刊登学术论文。这种畸形的学术生态正日益充斥着整个神州大地。理工医学类期刊或者需要通过实验等路径来验证论文是否造假、质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等,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亦无可厚非。何况,理工医学类期刊收取版面费,是世界学术圈的通例。这里姑且不探讨理工医学类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否恰当,但文科类期刊收取版面费却让人匪夷所思。一些所谓的省级期刊,往往只要给了版面费,无论论文质量如何,甚至有些还一稿多投,均可发表于期刊上,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供论文的服务。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势必导致学术圈泥沙俱下,论文良莠不齐,对我国文科的长期发展具有负面影响。曾几何时,许多刊物千金买马,通过高额的稿费来吸引一批有志于发表大作的学者投稿。而作者只需忧心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从不为写出文章后如何发表或囊中羞涩而感到担忧。这种学术生态的转变始于何时,难以深究,但唯一确定的是,我国学术界再不扭转这种以贫富论英雄的局面,将难以让我国学者响亮的声音传得更远,不利于我国在世界学术圈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关于版面费问题,有关部门已经三令五申不能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费等费用,但监督不到位,甚至连监督主体都是“闭只眼,睁只眼”,那所谓的监督规定就只能是被束之高阁。第二,审稿时间长问题。上文探讨的是普通期刊的版面费问题,接下来要阐述的是一些核心期刊审稿问题。毋庸讳言,高校引进一个新教师,或许说培养这个教师需要耗费的成本也是极其巨大的。一般而言,新晋教师往往雄心壮志,渴望在高校大展拳脚,干一番大事业。这个事业包含在学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将之量化而言,即是评上更高的职称,这不仅是新教师实现学术理想的需要,也是其生活所需。而评上一定的职称需要新晋教师能够完成职称评定的相关要求,亦即论文的数量要符合要求。无论哪所高校,发表一定数量的核心期刊论文是必须的。而现实中,许多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非常长。三个月内是最低限度的,从作者投稿至论文出刊,往往需要耗费作者八个月以上的时间,有的期刊甚至更长。在这个拖沓的过程中,很可能青年教师的“新”观点由于和发表在普通期刊的论文所重合而失去新颖性,降低了论文本应具有的价值。因此,一种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一稿多投就频频出现,甚至看起来是应该被理解、原谅的。与审稿周期长相关的是学术期刊的默认退稿问题。按新的《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作者自搞件发出30日内未收到用搞通知的,可以改投他刊,但多数期刊在征稿启事中仍规定“若投稿者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编辑部回信的,可自行解决投稿”。而现实往往一些编辑次日看完某一投稿者的文章后认为该文章不适宜在其期刊上发表,心安理得地不对投稿者发出拒稿信。一些严格遵循学术道德的投稿者或者会等到三个月后才另投他刊,另外一些投稿者则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一稿多投他刊”。这种默认退稿的规定,容易导致审稿期限过长,而丧失了向其他合适期刊上再次投稿的良机。默认退稿规定的存在,亦表明当下学术期刊对待学术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加剧了投稿者的负担,致使一稿多投在学术界习以为常,对我国学术界的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发展十分不利。第三,关系稿问题。首先,约稿问题。我国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似乎重于学术品德,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学术圈,在学术上相互帮忙尤为频繁。由此,在我国学术阵地———核心期刊,人情气味显得更加浓厚。诸如一些学界前辈担任某一核心期刊的主编后,约稿自然成为了保障核心期刊权威地位的重要路径。而约稿普遍是一些与主编学术水平相媲美的学术前辈的专利,作为后辈的年轻学者往往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某一个核心期刊的约稿数量过多,投稿录用的概率就自然变得更低,从而扰乱了正常投稿的秩序。其次,人情稿问题。人情稿与约稿有时交融,但作为关系稿的范畴,前者公正性更加失衡,故此处独立论述。人情稿作为关系稿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一直受到学界的诸多批评。约稿,从理论上而言,是合乎学术道德的。不同于约稿,人情稿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秩序,违反了学术道德。诸如某一个核心期刊的主编或者其他编辑将自己的于自己主办的刊物上,或者通过人情的关系,发表于其他刊物上的现象尤为普遍。姑且不论文章的水平是否符合该核心刊物的发表要求,人情稿的出现,往往会损害正常投稿者的权益,以至于许多投稿者“白等了”三个月,原本可能属于这位投稿者的发表名额,最终却让位于人情稿。最后,匿名审稿制度。毋庸置疑,在学界,匿名审稿制度的实行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由于关系稿的存在,匿名审稿制度一直实行得不够彻底。许多核心期刊并非不看重投稿者的文章质量,而是往往先看投稿者的单位、学历、职称、户籍等与文章水平风马牛不相及的因素。我国的学术圈总是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学术话语权往往集中于一些学界前辈手中,而他们的观点总能得到学界的认可,其论文引用率远远高于一些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在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为了保障引用率,往往杜绝一些年轻学者的稿件,诸如硕士研究生便很难像十多年前作为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发表于核心期刊,更不用说本科生。一些顶级期刊在选用博士研究生的稿件亦是十分慎重的。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许多核心期刊的匿名审稿制变得名存实亡。
三、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方向与学术期刊的发展
第一,限制纯商业化学术期刊,降低版面费在期刊资金来源的比重。首先得限制那些“给钱就”或者“给钱后审稿不严格”的纯商业化学术期刊。在一般论者看来,限制这些纯商业化学术期刊是否显得有点激进,毕竟纯商业化学术期刊在国民GDP、高校教师评定职称方面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现有的学术生态而言,这些纯商业化学术期刊,就像“毒树之果”。虽然果实没有毒,但这颗树带有严重的毒性,甚至危害到其他树木的生存。在法学学者看来,毒树生长出来的果实是无辜的,毕竟他们并没有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然而,果实的产生之源确实是牺牲公平,侵犯他人权益而来的,这就越过权利的边界了。长此以往,由于毒树太多,结出的果实太多,妨碍了其他健康之树的果实,毒树之果还有基因变异的潜在风险。毋庸置疑,我国现在的学术生态,处于毒树之果基因变异的前期,虽然不太严重,但破坏力甚强。“乌烟瘴气”,便是非学人经常批判学界的响亮之声。回归至学术研究应有的局面,就必须限制,甚至限制纯商业化学术期刊。纯商业化学术期刊的限制路径,可先拿文科类学术期刊开刀。正如上文所言,文科类文章较理工类文章来得容易,逻辑清晰之余,审稿人只须斟酌理论深度。而理工类文章则不一样,除了初审需要校对好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逻辑毛病,还得验证数据是否伪造。在这种情况下,理工类文章的审稿成本远高于文科类文章。适当收取版面费亦是无可厚非的。限制纯商业化学术期刊的关键,在于肃清学术的污风,使有法可依。以往“给钱就能发”的现象一度破坏了学术的权威性、严肃性。因此,教育部门应当联同新闻出版部门制定一系列关于整顿学术期刊的相关规定,使之变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部门规章。以往的监督文件仅为规范性文件,既不能有效制约有偿服务的期刊,亦不能有效引导学术期刊规范化发展。有关部门在规制学术期刊的同时,亦应通过加大财政预算、募集社会资助等进路,提高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尤其是加大理工类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鼓励理工类学术期刊收取较低版面费,甚至不收取版面费,以净化学术生态。“新人新办法,旧人旧规定”。除了纯商业化学术期刊需要退出市场外,现有的其他涉嫌商业化学术期刊应通过完善自我发展路径、市场整合、退出市场等方式进行改革,有序地降低版面费在学术期刊资金来源上的比重。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以下径称《意见》)。《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这个《意见》出台前后,许多学术期刊社已经转企,实行市场化运作。而对于高校学报类学术期刊是否走市场化运作还没定论。那么,如何理解本文“企业化”“市场化”同“商业化”的区别?对于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如何实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统一”?“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正确解读《意见》的基本精神事关学术期刊的去向问题。学术期刊可以走“企业化”“市场化”,甚至是“商业化”。实际上,三种行为本质上没有区别,均强调营利性行为,即能否赚钱的行为。但赚谁的钱成为判断学术期刊是否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的分水岭。不可否认,学术期刊必然存在人员支出、日常经费,亟需融资,但大多数期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而助长经济效益。试问学术期刊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符合社会效益吗?显然,只符合经济效益却把社会效益严重践踏。作者将耗费大量精力、呕心沥血而铸成的大作投稿到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竟然还收取作者的费用,请问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吗?这起码不符合著作权的基本精神,更不用说所谓的社会效益了。实际上,学术期刊转为企业后,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经济效益,而非榨取作者的血汗钱,这不仅不符合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原则,更加不符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所以,《意见》才强调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时政类报刊等新闻单位,可以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经营活动,但必须做到事业与企业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禁止采编播人员与经营人员混岗。可见,学术期刊社却未正式被纳入可以开展经营活动的文化企业。此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应严格审核新申请刊号的学术期刊,强调申请者必须以非商业化运作为宗旨,如申请者未能提供承诺或者运作过程中违反承诺的,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应及时吊销该学术期刊的出版许可证。第二,拓宽学术期刊资金募集渠道。一些权威性期刊由于国家资金投入不足,而审稿人物力成本又不断上升,矛盾形成之后往往是变相收取版面费。正如上文所言,降低版面费在期刊资金来源的比重,有助于净化我国学术生态。因而,学术期刊除了不再向投稿者收取版面费外,应自觉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学术期刊除了获得国家的资助金、科研机构补贴外,还可以非盈利目的在期刊上设置一定的广告板块,以收取广告费用作为资金来源的保障。广告板块的招揽应以学术会议、科研机构介绍、学术成果介绍等涉及学术内容的优先刊登,尽可能避免与商业化的广告挂钩。为了避免权威性期刊过度招揽广告而有损学术生态,每一期刊所须的日常经费支出、广告收入等事项均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若期刊的广告收入远超日常经费支出,影响学术生态的,由上级部门责令该期刊更正。在限期内,期刊仍不更正的,由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吊销该期刊的出版许可证。第三,迈向学术期刊科学化发展路径。我国目前的学术期刊的发展,正处于疯狂的商业化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不利于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因而亟需调整其发展路径,以科学化发展路径为核心的方向成为其获得生命力的法宝。其一,缩短审稿周期。期刊的审稿期限,直接制约着各种科研成果能否在适当的时机面世。过长和过短的审稿周期均不利于学术期刊的科学化发展。现有多数的学报、核心期刊等,多以三个月为审稿周期,甚至有的季刊、半年刊长达四个月乃至半年的审稿周期。这对于具有时效性的成果而言,实在有点偏长。本文建议所有的期刊,不论期刊是否权威,最长应在投稿者投稿之日起30日内必须告知投稿者文章审稿进程。同时规定,这30日内无论文章是否被录用,编辑部均必须回信告知投稿者文章的审稿情况。鼓励编辑部在拒绝某一个投稿者的文章时,及时回复投稿者,并建议投稿者另投他刊,而非没有任何消息;其二,杜绝关系稿。无论是约稿还关系稿,均在抑制年轻学者从事科研的热情。时下,许多期刊都要求投稿者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注明单位、职称、学历、籍贯、年龄等事项。许多期刊未采取删减匿名,影响了匿名审稿的推行。彻底而公平的匿名审稿制,应当是投稿者与人员在文章定稿前均互不知晓个人信息,亦即,应当是禁止学术期刊强制要求投稿者注明其单位、职称、学历、籍贯等个人信息。当文章已经完成了三审后,编辑部负责排版的人员才允许询问投稿者的有关信息。编辑部不能因为投稿者的学历而拒绝刊登稿件。较为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我国,抑或国(境)外,彻底而公平的匿名审稿制,仍未彻底推行。唯一欣喜的是,在国(境)外许多权威性期刊的编辑部,负责初审的人员不会因为投稿者的学历等缘故,而忽视了文章的质量。故而,在一些权威期刊上,屡次传来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的名义发表了论文的声音。而这些现象,在我国许多学术期刊上,尤其是文科类核心期刊上,是一件难以抵达的事情。当然,我国在某一个时间段亦曾有过这样的尝试,仅是时下学术生态作怪而难以普遍出现这种良好的现象。若我国实施彻底而公平的匿名审稿制,必然能够激发广大年轻学者以及其他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从事科研的热情,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学术的现代化发展。当然,为避免出现买卖权威论文的情况,当某一文章在二审通过时,编辑部成员应在咨询投稿者的个人信息后,再将文章进入终审阶段。若文章终审不通过的,则需要阐述详细的理由,并告知投稿者。如此一来,既保证了投稿者的合法权益,亦维护了学术期刊的正常运作秩序,更限制了学术期刊因投稿者的学历低而遭拒稿的情况,毕竟当文章二审过后,学术期刊也会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其三,合理调整年度出版期数。造成时下我国论文泛滥的原因,除了商业性期刊“遍地开花”外,还有部分权威性期刊设置不合理的年度出版期数问题。毋庸置疑,一些权威性期刊的论文亦存在“炒冷饭”的情况。科研成果本应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然而,正如上文所言,约稿、关系稿的出现,人情的介入,导致这些“冷饭式”的论文在我国学术生态中滋生蔓延。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重新审视把关论文质量的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期刊出版管理办法,适时调整年度出版期数。若论文质量实在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则应将期刊的期数减少。若一些顶尖期刊收到诸多质量过高的论文,则应将期刊的期数扩大。能缩能扩,科学办刊,使每一种学术期刊都能获得自主办刊权益。然而,学术期刊不能随意缩小或者扩大期数,故由有关部门建立监督机制是必然的结果。例如,有关部门建立一定的评价指标来评判某一个学术期刊是否应该调整期数,诸如转载率、引用率高的期刊,可申请调整期数,而一些转载率、引用率常年不高的期刊,则需严格审查其论文的质量以便作出是否允许调整期数的决定。第四,建构多元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机制。教育部门作为我国学术生态的主导力量,理应对时下诸多不合理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进行引导,督促高校依法建构多元化高校职称评定机制,避免僵硬的职称评定机制流失科研人才。其一,破格制度的系统化。时下各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多依赖于所谓的论文与课题。在一般情况下,论文与课题成为了众多教师上升的唯一指标。为了突破以往陈旧的评价机制,虽然破格升职等情况仍不时会出现于公众面前,但仅是偶然现象。现有的破格往往带有高校领导的主观意识,无章可循之情况甚多。例如,中南大学破格将22岁的大四学生刘路聘为研究员便是良证。[8]我们在鼓励破格的同时,亦应将破格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人员等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现有各高校僵化的职称评定制度,对于高校教师晋升限制较多,尤其是高校教师须有教学年限、指导人数等要求。因为在僵化的职称评定制度里,教师除了量化科研成果指标外,还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具备上升的条件。在破格制度里,只要受聘者具有国内外公认的科研水平,即可跨越普通教师需要数十年才能评上正高职称的阶段,职称评定压力的虚化后,受聘者的任务仅为达到一定的科研成就,这将有力地保障科研成果能够尽快诞生,经得起考验。大力推动破格制度的系统化,有助于吸引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促进良好我国学术生态的形成。其二,量化科研成果指标。由于多数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与编制挂钩。高校的职称名额往往受限于上级部门下达编制的数额。许多年轻教师除了满足职称评定制度的基本要求外,还须与其他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竞争。副高、正高等职称名额有限的条件下,自然催生了负责评定教师职称的相关人员的私心。在我国“任人唯亲”色彩相对较浓的国度里,人情是连接高校教师情感交流最有力的保障工具。同等条件下,评定人员自然在人情思想的指导下,作出一些违反制度的决定———将上升职称的名额自然交托给与自己熟悉的教师。这种非理性的因素往往过于隐蔽,监督者自然无踪可寻。高校教师人数的膨胀,编制名额又不见增长的情况下,有实力的年轻教师只能继续等待良机。时下,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正如火如荼,编制问题不再成为高校教师发展的“紧箍咒”。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形势下,各高校可通过聘任合同的形式,推动高校教师来去自如,吸取更加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助推我国现代化建设。量化科研成果指标成为这种趋势的产品。在这种评定指标下,只要教师符合评定职称的基本条件,评定人员只作形式审查,申请职称的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和其他条件符合评定条件的,该教师即可获得申请的职称,既不再受限于上级部门或者学校内调整的编制指标,又有效杜绝“任人唯亲”“权钱交易”等行为。其三,科研成果国际化。时下学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学人的话语权有所增强。以往受限于外语水平,诸多学人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如今,我国学子经过多年的外语培训,相关的外语水平足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因此,高校应鼓励新晋教师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具体方法包括投稿到权威国际学术会议、国外学术期刊、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相关领导职务等。在同等条件下,高校评职称时优先考虑有国际学术交流经验的申请者。只有对现有的商业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进行改造,才能从源头上促进高校职称评定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道路,两者的和谐互动下,亦就营造我国学术生态的良好土壤。毋庸置疑,科学而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学术走向世界。时下诸多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孕育了商业化学术期刊的生存土壤。权威性理工科期刊由于审稿的人物力成本过高,向投稿者收取适当版面费无可厚非,但诸多文科类期刊审稿成本与收取版面费之间未能形成公开透明且合理的机制。商业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一直备受诟病。期间,学术期刊审稿周期长、关系稿等问题亦一直限制年轻学者的上升空间。职称评定制度,造就了商业化学术期刊运作模式,商业化学术期刊又反作用于职称评定制度。相互恶性循环的过程中,最终受害的是我国的学术生态,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文化话语权。教育部门作为我国学术生态的主导者,有责任在火烧眉头的学术恶化状态下力挽狂澜,依法推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走向科学化道路,同时,教育部门亦应加大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联合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整治各种商业化学术期刊问题,还我国学术生态一片净土。
学术期刊广告的潜在优势与策略
随着广告主对广告投资回报率要求的不断提升,各种数字技术被应用于网络广告中,大数据技术就是其中风头正劲的一种。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网络广告实现了搜集分析用户信息、精准投放、效果实时监测、创意动态调整,这给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在此情势下,分析大数据技术能否以及如何为学术期刊广告经营所用十分必要。
一、学术期刊广告的潜在优势
(一)学术期刊的广告受众数量稳定
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科研人员需要经常阅读学术期刊掌握研究动态,增长相关知识,激发研究灵感,,因此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较为稳定,读者的流动只是由学术期刊的纸质版流向电子版。
(二)学术期刊的受众个体广告价值高
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包括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大型企业以及国家机关的科研人员,等等。他们是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人群,每个读者都是高价值的广告受众。依照传统的广告售卖方式,学术期刊只能出售广告版面,整体出售读者群体的注意力,无法出售单个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因此其个体受众广告价值高的优势无法发挥。
(三)学术期刊的广告可信度较高
争创一流科技期刊的对策
科技期刊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任,具有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的社会功能[1],在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过去的100多年中,80%以上的世界科技创新成果都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学者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8年排在世界第2位,国际论文被引频次排名世界第2,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在世界第3位[3]。但是,绝大多数最新科研成果首发在国外英文科技期刊上,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期刊数量偏少[4]。若要改变“中国人撰写发表—中国人花钱在国外出版—中国人再花钱购买阅读版权”的怪象,将优秀论文刊登在祖国的期刊上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时代使命[5]。在河北省登记注册的科技期刊共有108种,覆盖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领域,在和记录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倡导学术争鸣、激发创新思维、引领学科发展前沿、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河北省的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与建成科技创新强省的战略目标相比,当前河北省科技期刊的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科技期刊繁荣发展,增强科技期刊科技创新、学术引领能力,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承接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课题“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搜集、现场调研、专家论证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了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深刻地剖析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内优秀科技期刊发展经验,提出了河北省科技期刊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目标的对策建议。
1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1.1期刊数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目前,在河北省登记注册的科技期刊共有108种,但1977年以前仅有27种,目前的期刊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81种,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在108种科技期刊中,省内主管74种(68.6%),中央部委主管34种(31.4%),中央部委主管期刊占比居全国之首。在108种科技期刊中,第一主办单位分布在84个部门,其中高等院校主办期刊36种(33.3%),科研院所主办期刊24种(22.2%),学/协会、基金会主办期刊19种(17.6%),省属企事业单位主办期刊17种(15.8%),信息中心主办期刊11种(10.2%),其他1种(0.9%);主办3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6家,主办2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12家,主办1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66家。在108种科技期刊中,属于非法人编辑部的期刊共80种(74.1%),属于企业法人的期刊共19种(17.6%),属于事业法人的期刊共9种(8.3%),可见,具有法人治理期刊仅占1/4。河北省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是1917年的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创办的《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友会杂志》。
1.2期刊覆盖学科比较全面
108种科技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8种(7.4%),理学类期刊5种(4.6%),农学类期刊10种(9.3%),医学类期刊26种(24.1%),工程类期刊42种(38.9%),科普期刊2种(1.9%),其他类期刊15种(13.8%)。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26种,占科技期刊总量的24.1%。绝大多数科技类期刊为学术类期刊,也包括一部分技术类期刊,涉及到工业、医药卫生、地质勘察测量、建筑工程、石油煤炭、物理化工、农林牧渔、水利水电、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技术、材料等领域,期刊覆盖学科相对比较全面。
1.3期刊经营状况尚可维持
探寻林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
作者:杨胜莲 余志金 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新绿神热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前言
森林是海南的生命线,是海南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涵养水源,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也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生态保障。在近五十年的发展中,海南林业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沙漠化造林技术研究、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和海防林研究、天保林研究、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生物组培技术研究等均获得重要的技术成果,为海南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献资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出科学研究结果和科技发展的轨迹。为了系统、准确地了解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轨迹和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采用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海南森林培育技术研究、海南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和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技术研究七大类。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探讨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全面、系统的掌握海南林业的发展轨迹。
2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结果
2.1文献整体情况和年度分布规律
以《热带林业》和《热带林业科技》期刊杂志为主要参考点,查阅在1962年~2006年期间,发表的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结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海南林业科技”和“林业科技发展”为主题,进行系统检索,经统计,共计2000余篇文章。由于年限较长,因而,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把文献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详见文献数量阶段分布图1。
2.2文献类型
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也步入发展的瓶颈期和攻坚期,面临着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化的多重压力。尤其是当土地红利、税收红利、贷款红利等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消失时,县域内大批企业纷纷倒闭,留下许多债务和污染。如何带领县域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需分析绩溪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
关键词:绩溪;县域经济;供给端
近年来,绩溪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8年,绩溪县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从经济发展增速来看,2010年绩溪县GDP增速高达14.5%,在这之后经济增速呈明显下降态势,直到2016年情况才稍有好转,但2018年经济增速仅为5.4%,增幅同比下降较大,经济发展时好时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从全市范围来看,绩溪经济发展水平在宣城市7个县市区中倒数,在全省范围内也处于中下游位置,其根本原因就是产品供给端较为薄弱,未能及时跟上新时展要求。
一、绩溪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产业发展效益低下
绩溪县属于山区小县,农业产业占GDP比重较高,2018年,绩溪县农业产业总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12%。县域内农业资源丰富,有山核桃、茶叶、油茶、竹子、中药材等众多经济作物,但农业产业链较短,许多企业经营项目还在以销售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对经济发展贡献力度不大。绩溪县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存在着局限于为农业产业而发展农业产业现象。近年来,虽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有所上升,但融合质量不高,发展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工业产业制造水平落后
海洋科技期刊新时代办刊优化策略
党的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服务能力发挥将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力量紧密相关[2]。担此重任的科技期刊办刊人应抓住科技创新的战略核心,以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型的期刊学术出版平台为抓手,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期刊,全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民族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服务[3]。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中国大陆1987—2017年入选SCI刊数从11种增至173种,入选EI刊数从20种升至221种(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尽管这一数字的增长值得欣慰,但我国科技成果首发外流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近年越发明显。据研究,2017年中国大陆学者发表SCI论文35万517篇,其中仅2万3106篇发表在中国出版的期刊上(来源: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意味着我国93.40%的世界前沿水平科学研究并未最先体现于中国科研体系。以海洋学为例,2017年中国大陆学者发表SCI论文4072篇,其中仅510篇发表在我国出版的SCI期刊上,比例为12.52%。海洋学科中文期刊通常很难拿到国内海洋领域顶级专家的原创稿件。不仅海洋学科,国内很多学科办刊情形亦如此。如何使期刊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更好发挥效能服务国家发展建设是科技期刊办刊人应秉持的首要原则。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3]因此,对学科期刊出版有以下3点思考。1)在中文刊功能被弱化的环境下,服务国内学术前沿和关键技术是主要目标,应推动科研成果普及,加强服务针对性和科技转化,对标行业领域实际应用,以高端智力打造出版精华。特别要将我国各类公共基金资助的成果优先发表,便于国内学术界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4]。2)中国本土出版的英文期刊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大局,不能仅追求影响因子的国际排名和分区等竞争参数,更应重视学科前沿成果的应用价值,建立成果引进机制,如通过增设新兴学科及热点栏目、主动对接专家、加强国际合作等方法,吸纳领域前沿稿件,促使国际先进成果“内流”,优先服务于我国科技发展。3)编辑应努力探索期刊改革创新,推介最新服务于科技发展的先进技术和重大应用,争取成为本行业科技力量的首要传播者和推动者。
1学科期刊出版新理念
我国科技期刊在新时代所处的国内外形势与以往时期大有不同,面临的社会经济、国际政治生态、科技战略等环境背景日益复杂且变化加速。学科办刊人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理念,全面掌握学科发展和期刊发展的新局面。
1.1恪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办刊
期刊所属的新闻出版行业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5]71。科技期刊应体现时代特色、把握行业发展、满足读者需求。编辑是将科技人员的优秀论文及时发表在祖国期刊上,将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因此要坚持正确的理论观点和学术导向,处理好稿件所包含的各类问题,特别是新时代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如海洋期刊要注意海图标注、海洋权益划界观点、海丝路国家(地区)关系等问题,对于偏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要及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处理,加强政治质量把关。
1.2加强在学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来讲既是龙尾,又是龙头[6]。海洋期刊在新时代不仅是推介科研成果这一传统层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导报道方向,提供学科领域新课题、热点和前沿,以出版带动学科发展,使读者在科研中有所启发,产生创新点,能够成为海洋学研究的风向标和发展指南。如《海洋通报》的《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一文将BP模型引入海洋学,提供了交叉学科的新研究领域,至今被引57次,下载1057次,被CNKI统计为近10年该刊高被引论文TOP3,解决了实测数据和空白之间的虚拟屏障,在学界起到较强引领作用。该方法迄今在海水质量、水产养殖、湿地保护、生态过程模拟等文献中被广泛采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