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带(Ecotone),生态学上将其定义为从一种生态景观向另一种生态景观过渡的界面区域,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地带。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即称为生态环境脆弱带[5]。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弱、恢复能力差、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显著等特点,易发生森林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逆向演替[6]。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开展较早,1905年生态学即引入生态交错带这一概念[7]。从1980年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关注生态交错带理论、脆弱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脆弱环境分区制图的研究[8-9]。进入21世纪,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研究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开展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变化等方面的工作,发现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的降雨、植被、水土流失、冻土解冻等有着重要的影响[9-11]。随着“3S”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各国学者纷纷借用“3S”手段研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建立全球陆地观测系统进行生态脆弱区水分、土壤、植被、动物的监测。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研究起步较晚,1989年申元村等[12]对生态脆弱性的概念做出了界定。1989年,牛文元[5]首先运用生态数学语言在国内开展了生态脆弱带空间表达的类型判定;朱震达[13]于1991年划分了我国脆弱区的类型、分区,并研究了我国脆弱环境的影响因子;赵跃龙等[14]、蔡运龙[15]、傅伯杰等[16]分别对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度、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森林的脆弱性、中国农业及工业的脆弱性、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
生态脆弱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沙漠化蔓延沙漠化指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現象。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因此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土地沙漠化势头。据专家分析,我国土地沙化的成因主要是干旱、少雨、大风等自然因素,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导致沙化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2005年我国风蚀沙漠化面积174.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2%,且多年有约3436km2的土地继续变成荒沙,分布于30个省(市区),841个县(市镇)。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全国沙化面积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面积[17-18],其中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西部风蚀沙漠化面积占96.3%。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指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的现象。中国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以下3大特点:①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②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③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4%。西部12省(区、市)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集中分布区。其中西南地区一些地方因严重水土流失,现已形成“石化”面积5.94万km2,潜在“石化”面积1.43万km2[17,19]。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16亿t,其中4亿t淤积在河床,导致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cm,使黄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吞噬农田,降低土壤肥力。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中国是自然灾害频次较多的国家之一,生态脆弱区每年因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有3000多亿元人民币,自然灾害损失率年均递增9%,普遍高于生态脆弱区GDP增长率。在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覆盖面最大的就是干旱,干旱在我国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且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潜在危害大[20]。西部地区由于降水不均,同时干旱频发,又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区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这在陕北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该区现有的灌溉方式主要是自流漫灌,渠系渗漏、蒸发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
吴起县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区域概况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处于黄河中游、无定河和北洛河上游,是毛乌素沙漠向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两大山区”。该县地跨东经107°38'57″~108°32'49″,北纬36°33'33″~37°24'27″,总面积3791.5km2;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全县多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478.3mm[21],而7~9月份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2.4%,且多为大雨或暴雨,≥10℃积温2883℃;处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过渡地带,由于采樵、砍伐及放牧过渡等人类活动影响,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坏。近些年经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境内的林草覆盖率达65%,形成以落叶阔叶及灌木草丛为主的次生植被类型。土壤侵蚀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2种,水力侵蚀区主要发生在南部各乡镇,风力侵蚀区主要发生在北部的长城、周湾2乡镇。周湾镇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典型的农牧交错过渡地带,退耕还林(草)前农田、低矮山丘、草地的表土质地松散,覆沙厚度多达十几厘米,受沙化危害比较严重[22-23]。
(1)长期以来,吴起县耕地资源数量少且质量较差,土地生产率低;降水少且变率大,水资源严重不足。祖祖辈辈的吴起人沿袭着“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老习惯,“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是旧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每逢冬春季节,西北风一起,风沙弥漫;而夏秋季节,“下一场大雨退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这使吴起生态付出了惨重代价,除了“灶口”和“人口”(过度的樵采和开垦),还有“牲口”(过度的放牧)。杂沓的羊蹄过去之后,梁峁上留下的是蜘蛛网般的羊道[4]。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危害着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1987年发生大旱,年降雨量176.1mm,最大的次降雨量仅14.9mm。由于长时间大面积干旱,加上干热风影响,土壤水份大量蒸发,35cm的深土层含水量仅5.8%。川台地2~3尺不见湿土,大部分沟溪干涸断流。全县夏田减产80.8%,秋田缺苗,死苗严重,减产92.19%。(2)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在经济发展上,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石油工业一枝独秀,经济增长方式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慢,比重小;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粗放的农业结构明显,市场化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工业化滞后,难以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在发展环境上,支持创业、开放的政策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全民创业意识差,勤劳持家、科技致富能力不强;农民教育滞后,干扰阻挠、无理索赔问题突出,影响全县建设发展和对外形象。(3)人口压力大,农村人口高度集中。据国际经验,干旱地区每1km2只能养活7人,半干旱地区每1km2可养活20人。2011年,吴起县常住人口总数为145061人,人口密度达38人/km2,人口压力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力。吴起县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县所处的生态经济系统是“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其根源在于生态经济失调,导致生态经济系统总体结构不合理,生态经济平衡被破坏。#p#分页标题#e#
吴起县生态经济发展的实践吴起县以水土资源保持和生态环境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为前提,以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政府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度条件为先导,走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追求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取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按照“大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大载体推动跨越发展、大创业实现安居乐业、大和谐促进平安稳定”的要求,把一产作为基础温饱产业、二产作为强县富民产业、三产作为幸福和谐产业,大力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棚栽业和林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不断壮大以石油、天然气和再生能源为主的工业经济(实行“两轮驱动”,在加快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作为后续能源和替代产业大力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心打造以红色游、生态游、民俗游为主的旅游经济,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形成城乡大交通、大信息、大教育、大文化、大医疗、大社保、大产业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人民群众之间的空间差、收入差、待遇差和观念差,使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全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石油生产、社会管理服务、三产经营的比例达到1∶1∶1∶7,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宜居宜业的新吴起。依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效益”原理,优化系统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如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培育生态经济体系,打破“脆弱-贫困-脆弱”恶性循环,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促使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相互促进、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相统一的综合效益,使生态经济系统功能最大化。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退耕还林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与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对该流域的山水田林路草全面规划,实行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以及山坡沟滩综合治理,形成多层次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种养加结合的立体开发体系,以便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4]。吴起县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按照“山顶草灌防护林,山腰坡地经济林,山底沟洼丰产林,荒山荒地防护林,道路村庄美化林,沟坟锁边灌木林”的治理思路,建立较为完善的径流调控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采用立体开发型方式,在治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部位土地实行立体开发,按照立地条件合理安排各种作物的时空分布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土、水、光、热资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以基本农田为主体,生物措施为核心,工程措施为保障,实施全方位立体开发,塬面布设条田、道路、林网;坡面布设梯田、果园、防护林带;沟坡建设用材林;沟底建设谷坊群。吴起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较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平均减水效益为32%,减沙效益为53.6%,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吴起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大兴草木。
积极开展草原围栏、补播、飞播、人工种草等草原建设项目;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全国重点林业建设工程项目;加速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实行草、灌、乔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大面积综合治理。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西部科技人员对沙漠化地区的自然、经济及沙漠化发展趋势、防治利用技术进行了综合、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沙漠化防治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同沙漠化类型、程度、区域、立地条件下配套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方法。随着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开展,吴起县的坡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土壤侵蚀强度逐步下降。1999年,吴起县全面组织实施以“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果、舍饲养畜、农田水利、移民搬迁”六大工程为主体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效果显著。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图3)。林地面积占全县植被总面积的比例从6.17%上升至35.19%。森林植被的增加,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草地面积占土地面积达51.61%,全县的生态逐步恢复,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全面优化。经过10多年的努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16.21万hm2,近年又实施了百平方公里森林公园十里绿色长廊、森林公园会展中心和“一阁七亭”等建设,全县林草覆盖率、县域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65%、38.7%和42.5%,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绿色的吴起行政区域轮廓。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前1997年的1.53万t/(km2•a)下降到2009年的0.5万t/(km2•a),减少了1.03万t/(km2•a)。据气象资料,2001~2003年吴起县温度逐渐升高,尤其是1~3月升温较明显,平均升温0.59℃,下半年温度逐渐降低,其中7~9月降温较明显,平均降温0.57℃;空气相对湿度逐渐升高,特别是7~9月,盛夏林草生长旺季,增加较为明显,平均提高4.1%。1998~2003年,吴起县退耕后降水量增加,霜冻、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减少。6年退耕还林(草)改善小气候总价值为3532.2万元[25]。
吴起县在实施退耕后,及时调整种植业比例,大力发展以马铃薯、玉米、名优杂豆为主的高效农业和以棚栽为主的设施农业,稳定了经济,再加上退耕后多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促使全县人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相应提高。目前该县已有90%以上的农民支持退耕还林(草)工程[26]。“三分造,七分管”,后期管理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成败,关系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能否全面实施。基于管护的异常重要性,随着吴起县退耕规模的扩大,相应增加了森林管理资金的投入,扩大基层林业机构的规模和数量,建立了一个以法律保护为基础,物质利益驱动为动力,有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以及林农个人参与的森林管护网络。把“三禁三防”(禁牧、禁伐、禁复垦,防火、防兔、防病虫)作为管护的主要内容,夯实了各级的管护责任,封禁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稳定了专职护林队伍,充实兼职人员。1998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水利部、财政部等部委确定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国造林先进县”、“全国十百千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建设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和“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试点县”。#p#分页标题#e#
优先发展教育,依靠科学技术,实施生态农林牧产业化战略。吴起县自从免费教育这一工程实施以来,教育产业和人民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7~2010年,吴起县高考本科上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3.5%、17.6%、49.7%和84.4%;同时,学前幼儿入学率也从2006年的68.5%上升到了2009年的98.16%。城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均衡发展。据统计,吴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为7567元,较2006年的2298元净增5269元,增长2.29倍,其中工资性收入占34.1%,经营性收入占33.0%,财产性收入占3.3%,转移性收入占29.6%。此外,在实行免费教育后,由于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到乡镇小学或县城学校就读,大量学生和家长流入城镇,使吴起县的城镇人口由2005年的3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9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3.6%提高到2010年的51.4%。抓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优先发展教育,是把现在的石油资源转移到今后的人力资源上。届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将是吴起最大的资本。在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中,吴起始终把退耕还林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沼气能源合理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适水种植、集雨节灌的模式,推广地膜粮食种植等旱作农业适用技术,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在节水灌溉的同时,结合施肥施药,实现水肥一体化,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单产水平,将过去的广种薄收变为少种高产多收。粮食作物产量从1998年的1870kg/hm2提高到目前的3700kg/hm2。
建设薪炭林,发展农村沼气,推广节柴炉灶,全县已经建成沼气池1.3万口,涵盖了54%的农户。解决了农户燃料问题,实现清洁能源推广利用。吴起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羊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杏为主的林果业产业开发战略,大力发展农畜牧业。该县改变千百年来承袭不变的放牧为舍饲产业,淘汰经济效益较差的山羊,选用优良品种,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了舍饲养畜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管理机制[27],面向市场将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把养殖和草业结合起来,实行草畜配套联动机制,通过立草为业支持养殖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养殖业带动草业种植的规模化循环经营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的同时发展经济。按照草畜配套的原则,大力发展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和柠条等优良饲用灌木,加快荒山、荒坡、草灌的改良步伐,积极建立优质牧草、草种和草产品加工基地,带动草业的商品化发展。在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加快经济林果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吴起县加快以杏产业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林建设,在荒地和陡坡地上大面积营造沙棘、山杏混交林、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做到“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人转业”,农民经济得到了显著提高,吴起县2000~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表4),其中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15元,是1999年的3.16倍,年均增长率达12.05%。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工业化,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全县80%的农民从过去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脱离农业,走出农村,走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结合吴起自然资源,依托科学技术,促进工业、第三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战略。注重油气等优势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发展高水准的石化,为吴起石油工业乃至全市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吴起成为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集输净化、储存销售为一体的石油生产基地。2009年,吴起采油厂生产原油195万t,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税金5.4亿元、规费10.5亿元。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6.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0.74亿元。在加快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作为后续能源和替代产业大力开发,实现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生态工业化主要包括企业和工业园区2个层次。生态企业通过内部建立循环系统,实施清洁生态和环境管理,形成无废、少废的工艺,使上游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形成工业生态经济有机体,在吴起县建立高效的化工集团公司。
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及明显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的特征。在吴起县建立以电厂、炼油厂、石膏厂和制药厂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卖给对方作为需求原料,形成循环的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形成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包括商贸业、生态型服务业、绿色消费业等生态型第三产业体系。按照“基础先行、景点打造、文化提升、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和“游旧址、瞻伟人、观古迹、赏生态、体民俗”的功能要求,建设形成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为主的红色游、以退耕还林为主题的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和以古城堡遗址为主的民俗游旅游线路和景区布局,辐射带动交通、餐饮、商贸、服务等其他三产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会有精力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人文融合,增强生态旅游的文化魅力,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生态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吴起县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植树种草、兴水修田、打坝拦洪,全面推进退耕地和荒山荒坡治理。全县林草覆盖率从19.2%提高至65%以上,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53万t/(km2•a)下降至0.5万t/(km2•a)。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加大林分结构调整,加强林草抚育管护,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达4415元,是1999年的3.16倍。吴起县走出了一条在发展经济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从率先实施封山禁牧,发展到利用新兴的能源工业反哺农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直至生态立县,追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良性发展之路。陕西吴起县用这样的科学实践路线图告诉人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实施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借助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科学技术,在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发挥农业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培育主导产业、开发推广生态循环型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走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经济体系;稳固基础、循序渐进、统筹兼顾,走生态、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作者:张冰 高照良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