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构

 

1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和谐理念与市场经济下的生态危机   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不乏崇尚节俭、“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万物盈乎两间,生生不穷。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风雷之所以鼓动,山川之所以流峙,皆苍苍者实有以主其造化之权邪……”[1]191“天有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谓“万物齐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其所以‘四时行,百物生’者,盖以其合当如此便如此,不待思维,此所以为天地之道”[1]117。故,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仁政规划,陶渊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优美田园风光,都是农业文明中先民生活理想的写照。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可以看作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学[2],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下仍具有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恒常价值。   一般而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包括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3]。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当然受自然规律支配;但人又有主观能动性,是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人,其最基本的属性是生物属性,最本质的属性是人的社会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崛起的一种独树一帜的思潮———生态社会主义,这种思潮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危机的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反思危机的根源和探寻摆脱危机的出路,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4]。不可否认,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把解决生态问题与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相结合,无疑给社会主义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的统一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方面,人们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自觉意识与深刻把握,必然导致创建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是新的绿色社会。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增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都应以人为中心。事实证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或中心的传统发展观独尊经济指数,搞GDP崇拜,偏离乃至背离了和谐发展的轨道。如果仅仅把数字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把人作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则偏离了和谐社会发展的主题。比如我们的沙漠化治理,只注重恢复植被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大量使用地下水,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是没有可持续性的[5]。时下,又有人说,绿色GDP还不是根本,幸福指数才是根本。然而幸福指数有多个指标,例如生物的多样性便是其中之一。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讨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则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应该是充分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应该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   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社会结构的和谐,等等。社会和谐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社会稳定,而应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而不同”,异彩纷呈,是一个美好祥和的状态。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意义非常重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同志对和谐社会特征作出的解释。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的发展和补充,它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社会和谐的构建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1]187。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本身出现了各种异化———人与自然失衡、人与人失和、人与自身失调。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滋长和蔓延,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枯竭,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关于这些,前人早已提出了警告:“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1]118。   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关键”[8]。#p#分页标题#e#   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生。只有这样,一个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能得以形成。   3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而伟大的工程,从区域上划分,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基础性。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成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9]。由此,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为20字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我国当前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在今后若干年里还将有大量的基础建设及设备投入运营。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所衍生的物质主义至上、唯利是图的竞争,环境价值观念变得日益狭隘。   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国家,我国需要运用国家力量来对社会阶层进行社会整合,缓解和协调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高高地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增强弱势阶层生存能力。建立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解决城乡差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用刚性的制度约束或保证政策的落实。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社会阶层分化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造成了许多现实或潜在的社会矛盾。多方位、深层次的探究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的原因是探寻解决当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应积极促进更多的合理的社会流动,让人力资源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由流动,降低和缓和社会阶层矛盾,促成和谐社会建设。   作为一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政府对社会阶层间的稳定与和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让有条件的地区和人群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一政策的作用下,东部城市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发展却相对缓慢。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的城市和地区,而相对忽视了对弱势群体自身发展的关注,这些举措造成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并加剧了中国的二元结构。这是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也造成了社会不公正。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把生态文明理解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是要科学和全面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内化在每个人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不断地创新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致力于治理污染和可回收利用的技术研究,既要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同时又必须兼顾后代子孙的需求。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我们应当记取,古人不惜重典治理环境而颁布的法令也值得我们借鉴。“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蓄。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西周《伐崇令》)因此,我们必须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发展生产力,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1]125。传统生态文化蕴涵的伦理价值观给后人诸多启示。比如,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即“存理灭欲”是属于自我修养、复归于人的本心的道德范畴,需要循序渐进,“自然纯熟”。所以,朱熹更多地讲“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前者指要存续人类的正当需求,而后者是说要消灭人的贪欲。当然,朱熹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即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则未免绝对化了。任何东西,适量是药,过量是毒,这个“度”就是中庸,就是“天人合一”。这个“度”也可以理解为“平”———平衡。自然界无私地为人类提供栖居的场所和赖以生存的资源,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怀着谦卑和感恩之心,必须心存敬畏,“知足知止”,顺应自然,尊重和爱护自然,杜绝滥砍滥伐和无故杀戮,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老子说:“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我们要善待自然万物,把开发与保护、索取与回报、循环利用与永续发展等兼顾周到。失去了这个平衡,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受害的终究还是人类自己,并且贻害无穷。就此意义上可以说,“平”是一切事务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10]。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需要“有容乃大”,既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也遵从人的自然属性,是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家园是没有国界的,即所谓“和而不同”。   健全的生态法律法规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其作用就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生活方式的变革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宽容应对不宽容———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和谐。“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1]117。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正在建构的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和谐社会的提出使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前景更加美好;而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