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政府责任在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意味着进步和开化,如果一种文明不是出自整体长远的考虑,并且为了这种文明付出了惨重代价的话,那么这种文明仅反映了狭隘的文明,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文明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与自然界几乎完全走到了对立面上,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必将被正视并付诸实践,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涵义的研究与论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结起来主要是,当从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态维度上应用生态文明概念时,它是指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级的社会整体状态文明,当从文明的构成成分维度上应用这一概念时,它便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内部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党的十七大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①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四位一体的文明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其中,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三个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即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生态化了的精神文明、生态化了的政治文明。2011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②这是我党注重科学发展,强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的重要体现。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市场失灵”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资源环境领域里却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
首先,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经济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所谓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些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把一部分效益免费转移给其他市场主体的现象,即某一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用,如公共产品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未付费的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消费,使“搭便车”成为可能,导致提供这种物品的市场主体收益外部化,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是不会提供这类产品的;外部不经济指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虽然造成了经济损失,但该市场主体并不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逐利润,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构成了社会成本,而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成本却由全体公民承担,企业在导致污染的生产活动中盈利,造成“公地悲剧”现象。这就意味着当外部效应存在时,自由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市场主体的成本和收益。
其次,市场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的价值。市场之所以能够有效配置物品,是由于它能够通过价格反映物品的稀缺性,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任何物质的存在只有通过劳动和交换转化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时,才能成为被社会承认的财富存在,却不容易把不通过劳动和交换就可以使用的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进行正确的反应,因而,在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人造资本被视为限制性要素,被消耗的自然资本却被视为非限制性要素。由于市场主体天生具有逐利本性,期待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完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从理论上讲,导致市场失灵的每一个因素都暗含着政府的潜在作用,当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失灵时,政府必须从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出发,主动出来干预调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政府具有的公权代表性特征决定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特点和政府的公权代表性特征,要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生态环境明显地体现出社会的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应当由代表全体公民意志的机构来行使管理权。政府是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具有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都无法比拟的公共代表性,它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源,能够合法地代表一个国家或一定行政区域行使公共权力,具有对本国各地区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和强制力,能够协调各区域共同解决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生态问题的跨区域性、跨国家性特点,决定了在涉及到生态环境领域中的跨地区或跨国家合作时,需要政府代表本地区、本国全体人民作出决策。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威的代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与效果的最大权重因素,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三)是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的伦理本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还是人自身生存和发展。协调是事物处于平衡、有序、和谐的一种运动状态和相互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力求改变以往人类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与自然界不协调的状况,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条件,生态文明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主张将人类的消费和生产规模控制在地球资源确能支持和环境能容纳的范围以内,确保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地在地球上健康幸福地生活。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与生态文明理念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生态人
生态文明决不等同于一堆经济数字和图表,其核心内容是人的生态化,即在心理、行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把传统人彻底转变为生态人。生态人与传统的经济人或主体人不同,他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具有良好的生态伦理素养、追求当代人利益和后代人利益、人的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一体化、最优化的人,是实践活动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是对传统经济人或法律人等类型的完善和超越。#p#分页标题#e#
首先,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文明的进步都是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本质上说是生态文化观念危机所引起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和深入人心为前提,具备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是培养生态人的思想前提。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念的彻底转变,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资源节约的清洁生产观,拒绝浪费的绿色消费观。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意识到生态财富既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又是社会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创造和享受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还需要有丰厚的生态财富,人们要像对待其他财富一样去追求、获得和珍视生态财富,这样可以激发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内在动力,使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其次,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加强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生态人不是被动地存在,而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强调,“劳动首先是人和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③这就是说人类的劳动具有调整、控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趋向良性循环的作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必须借助于人的力量而实现,生态人借助于劳动等手段来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实现着自然的人化过程,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性,人化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将“再生产整个自然界”,④同时,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地位,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任何“人化”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并且人们也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⑤生态人可以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产业生态化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生产力我们称之为生态生产力,即人类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通过控制自身的力量以及基于这种力量之上的生产行为来建立主客体关系,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生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生产力作为对工业文明生产力的扬弃,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许多弊端,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想跨越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工业文明的工业化,进入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首先需要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即从工业文明的生产力阶段进入到生态文明的生产力阶段。
实现产业生态化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有效方式。《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⑥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工业生产模式。产业生态化就是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用生态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来改造工业,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工业化,而且还需要十分发达的工业化,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法来指导的绿色经济模式。“在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长远之计。”⑦当前,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举措,又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大幅度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在节约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增加社会财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以高科技为依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化技术武装的生态化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逐步实现社会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化产业成为重构经济系统、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转变消费观念,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二战后,西方国家多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这就当时失业和危机非常严重的时期而言,快速修补了被经济危机毁坏的生产链条,恢复了岌岌可危的西方市场经济生命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这些旨在解决短期问题的政策主张却被人为地无限放大、拉长,形成了异化消费。资本家试图通过刺激异化消费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异化劳动合理化。资本家通过向个人提供几乎是源源不断的商品,来说明异化劳动是人们物质丰富和消费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在异化消费中消除了对异化劳动的不满,异化劳动被赋予了合理性,资产阶级也找到了新的统治合法性依据。第二,刺激虚假需要,实现资本扩张。在利润推动下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使产品出现了“过剩”,为了维持资本的持续增值,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异化消费因此成为资产阶级所极力倡导和推崇的消费模式。异化消费以占有多、好、新、奇的对象来显示自我的价值,把消费作为成功和幸福的主要标志,这样,消费的本原意义完全消失,它异变为一种象征、符号、代码,成为划分社会等级、表征阶层差异的标杆。本来是用于满足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产生了裂变,消费成了目的本身,异化消费是一种远远超出人生理需求的病态消费,造成了真正的需要和消费脱节,由媒体激发起的越来越多的强烈需求欲望与相对下降的实际购买力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容易形成两极对立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对社会和谐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由于消费主体的异化,消费客体的异化便在所难免,在过度消费观念引导下的大量生产,势必导致对自然界的掠夺式开发。#p#分页标题#e#
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的需求和价值观,反思异化消费的生活方式,异化消费绝不能因其暂时性的经济合理性而得到辩护,人们就必须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绿色消费是一种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用绿色消费的理念去引导消费行为,是消除生态危机,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⑨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减物质化或非物质化为手段。绿色消费使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注重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来获得幸福感,从而全方位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方式的彻底变革。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消费本来是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手段,但当变为人的目的之后,人便异化为以消费来证明其自身价值,就会不自觉地逐渐沦为物欲的奴隶,扭曲个人的道德人格,把人推向病态化、单面化的畸形发展道路。绿色消费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强调的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和谐统一,注重的是消费行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以适度消费为前提。绿色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需求理性地维持在一个“度”的范围内,即适应于国情国力、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限度。第四,以公平消费为基本原则。绿色消费要求每个人在行使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社会和生态系统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为前提,注重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政府可以利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把自然资源系统内在要素的价值纳入到社会生产的成本核算体系之中,在产品价格中追加自然损耗的成本,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补偿。同时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绿色消费的益处,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用实际购买行为去影响和鼓励商家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努力。
(四)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是上级机关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和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工作好坏的标尺。GDP是传统工业文明的一个典型标志,成为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传统的干部政绩考核最硬的指标,但是它在统计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只对最终的产品和劳务进行计量,而没有把资源环境成本计算在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旧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甚至会对干部产生误导作用,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变政绩考核方式,成为当务之急。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以衡量各国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总量的核算指标。它以传统GDP为基础,克服了其固有缺陷,力求将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程度。要建立领导干部生态问责制度和生态考核制度,加强政府的生态自律,建立和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这样可以使领导干部从单纯以GDP论政绩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避免出现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促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