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生态发展的原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王印婷 单位:邢台市统计局
邢台近些年发展落后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有长期累积的历史原因,有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等客观因素,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采掘业和高耗能的污染企业占邢台经济的主导地位,调整难、适应慢、效益低、竞争力弱,落后与差距也就在所难免。长此以往,不走生态发展的路子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
一、结构现状及问题
(一)结构不合理,层次低,比较效益差
统计资料显示,近20年来,邢台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都不同程度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9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9%,同时期河北省为25.4%,到2011年全市一产比重为15.4%,同时期河北省为12%,说明邢台是全省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2011年为55.6%,高于同时期全省54.1的平均水平,虽然工业化程度高于全省,但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支撑全市工业增长较快的主要是钢铁、煤炭、建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和高耗能企业。第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但却一直是全市的薄弱环节。从1990年开始,全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全省最后一位。到2011年全市比重达29.0%,仍低于全省33.9%的平均水平,位列全省倒数第二位,20年来首次超过衡水市0.4个百分点。
(二)重工业比重过大,主要是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等资源型工业所占比重过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市重工业比重一直较高。到2000年重轻工业比例为1∶0.63,经过十年的发展,这一比例更加突出,2011年全市重轻工业比例达1∶0.3。重型工业结构决定了主要工业产品大多数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2011年全市仅采矿、炼焦、建材、生铁、有色金属冶炼、发电六个行业就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这些行业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其他产业再生产需要,在广大消费者中认知度较低。而发达的地区加工程度高,满足市场需求的轻工业和重工业比较协调。如石家庄2010年重轻工业的比例为1∶0.72。长期以来,全市的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不但高耗能、高污染,而且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低而不稳。所需的工业加工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计算机就连自行车、手机、牙膏、肥皂、化妆品、调味品都从发达地区高价买入。在2011年城市住户调查统计的20种耐用消费品中,除淋浴热水器能生产外,其余19种都由外地调入。由于长期处于“调出调入”不等价交换境地,造成效益大量流失,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邢台市“资源优势、效益弱势、环境劣势”的根源所在。反映在财政收入指标上就是2000年全市财政收入达21.87亿元,在河北省占第6位,从2008年开始增速逐渐缩小列第10位。到2011年达到151.4亿元,仍列河北省第10位。
(三)经济要素关联度低,比较优势或效益难以发挥
从邢台市经济发展的历程看,经济要素关联度低,二元结构特征比较突出。一是城镇化率与工业化进程脱节。2011年全市工业化率达51.3%,在河北省位列第2位,只低于唐山的56.2%,而同时期城镇化率约为42%,在河北省列第9位,二者相差9.3个百分点,11个市中二者相差较大。城镇化率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率,制约着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既阻碍着“三农问题”解决,也阻碍着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二是城市经过三年大变样,道路、卫生、居住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差,不利于和谐、健康的人居生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悬殊过大。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416元,而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864元。四是工农业经济关联度低,由于邢台是以采掘业和原材料初步加工业为主的结构,与农业和农产品关联度低,从而形成了经济的不协调。五是大城市高科技产业与市传统工业并存。邢台处在京津周边,并没有利用好地域优势,一方面京津地区科技人员过剩,一方面全市科技人员不足。如2010年,全市人才密度指数为7.75%,只比保定高出0.2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0位,低于全省10.26%的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指数为11.76%,低于全省14.2%的平均水平。(四)投资硬件和软件环境滞后从硬件看,一是邢台市在河北省不是沿海区域,也未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二是市区内大量重工业污染企业,虽然经过三年整治,道路、绿化有较大改观,但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环境质量、人文风貌等方面,与省内和相邻的外省地级市比差距较大,不利于筑巢引凤。从软环境看,一是一些干部仍偏于保守,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二是政策措施配套不完善,一些地方出现政府促发展,部门抓利益,企业、群众办事难的情况。加之一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使得一些好的政策和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梗阻”,落不到实处。
二、应思考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邢台的发展受到全市人民的密切关注,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和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提出了“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并明确了“致力还邢台青山绿水,坚决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发展方向。一切措施都是围绕与先进市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因此,邢台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做好的工作包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些战略规划和远景设想应冷静思考。
(一)资源优势面临新挑战
上世纪末,能源、原材料等“瓶颈产业”与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矛盾日益突出,全市立足资源优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进入本世纪以后,国民经济的供求关系逐渐转化,近几年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供给过剩,产能过剩延伸整个资源产品。特别是对全市起主导作用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作为后危机时代的主要调整和限制目标,势必会对邢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011年仅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三个行业的利税就占整个规上工业利税总额的五分之一。而且是高耗能企业居多。2011年单位GDP能耗全市为1.593吨标煤,高于全省1.3吨标煤的水平,仅此一项,全年就多耗396万吨标煤,对市区空气质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市区周边燃煤企业和污染企业每年的燃煤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2011年就有3.75万吨的二氧化硫,3.97万吨的氮氧化物,1.86万吨的烟粉、尘排在大气中。因此,我们需要正视一个事实,寄希望于大规模资源开发、依靠资源优势和钢铁、建材八大支柱行业等传统行业加快邢台发展的战略已不现实。#p#分页标题#e#
(二)生态之路与可持续发展对地区“经济优势”的严峻考验
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历史证明,邢台市如若继续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不但投入产出关系不理想,财政收入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受影响,而且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威胁,加之邢台市区及周边区域偏低的环境自净能力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统计,2010年,邢台市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564吨标煤/万元,而廊坊市为1.185吨标煤/万元,相差1倍多;规模以上工业COD排放2.8万吨、SO2排放10.8万吨,而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COD排放1.19万吨、SO2排放5.02万吨,规模以上工业的污染物排放量比廊坊市高了一倍多;而同时期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是451.5亿元和170.7亿元,邢台市则分别为459.3亿元和137.4亿元,差距之大,一目了然。同时,由于多数河流没有径流水补充,除雨水外基本上是企业的污水。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的环境也迫切要求对市周边区域的水域、绿化、河流等进行整治和保护。
(三)小农变大农在生态发展和特色上狠下功夫
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过高,并不是“大农业”,全市仍然多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农业”,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农民纯收入中40.2%是靠家庭经营收入而来,家庭收入中68%是来自经营的第一产业,而经营的第一产业95%是靠种植而来。农业过度分散经营,产业化率低、效益不高,特色不突出,污染和浪费严重。因此,农业须坚持走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生态化的道路,形成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和龙头加合同制农户,这样一是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二是节约人力、财力,减少污染和浪费;另一方面也可将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转到二、三产,转到城镇,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促使农业效益提高和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实力整体跃升、建设经济强市、和谐邢台走生态之路的必然。2011年全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9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4.1个百分点,是邢台历史上经济发展中多年累积的瓶颈所在。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十二五”期间将是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佳期,加之市区治理大气污染的开展,污染企业搬迁,从地域空间也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广阔平台。因此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争取三年的时间服务业比重有突破性提高,促使邢台经济逐渐趋于结构合理,走一条生态型、可持续、效益高、平稳较快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