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作者:陈雯兰 邢运凯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基于生态学视阈对高等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形成了研究教育与环境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规律与机理的学科特色。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本体和本体周围的多种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心理环境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1]在这一系统中,教育生态因子包括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育发展产生各种作用和影响的环境要素,如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社会环境中的经济因子、政策因子、家庭因子以及规范环境中的道德因子、科技因子、民俗因子等。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表征教育生态发展特点的规律,主要包括整体关联规律、动态平衡规律、协同进行规律、教育节律、富集规律、限制因素规律和耐度最适度规律等。[2]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的宏观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以生态理念为价值取向、遵循教育生态规律发展生态教育的战略和路径进行思考。

一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高等教育生态作为生态平衡在高等教育管理上的移植与嵌入产物,需要人们遵循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对高等教育进行动态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按照生态和谐的要求,确保高等教育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显然,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一种基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教育形态,这种教育形态是基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而出现的。[3]在高等教育生态观下,实施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为了优化人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把人置于生态发展的大体系,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使之与周边的政治、经济、人文、教育等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进而通过这种和谐机制保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高等教育生态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学理基础,通过生态文化及生态知识的传播,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有效提高师生的教育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并通过文化生态自觉实现教育生态之综合效益的新型教育范式。因此,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生态兼有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策略之双重属性。高等教育选择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必然选择。以下从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价值选择进行诠释。

(一)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选择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对高等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的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内涵发展必须通过质量型增长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第二,主张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相协调,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及其与教育形成要素的协调;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教育以人为本,通过公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发展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思想和实践,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生态本性的本能反应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由主体、客体以及环境诸要素组合而成,在这些要素中,存续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吸引的关系。在生态本性的实现过程中,每一要素的价值均通过另一环节的要素体现出来。同样,高等教育和社会诸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生态性和生态关系;这种关系生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高等教育和其周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学等要素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输送。当社会资源以师资、资金、场地、生源、政策等方式进入高等教育机体后,高校借助其生态功能对资源进行转化,进而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效益。此外,就内部结构而言,高校是由各学科和专业组合而成的,不同学科与不同专业之间也存在着不同方式的信息交流,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资源,反过来促进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内外机制都与大自然中生物物种间的生态发展规律是一致的,都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生态性,从而表明我们可以用生态本性的理论发展高等教育,进而从生态本性的理论维度思考和研究高等教育问题。

(三)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规避生态危机的有效机制根据生态平衡理论,高等教育在生态演化过程中,和周边环境各要素构成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网络。[4]在这个网络中,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通过信息交换实现基本平衡,维系整个网络的良态运行。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高等教育生态平衡,高等教育机体内已出现生态危机。如从生态结构分析,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类型、区域分布等结构,以及高等教育软管理中的评价机制、科研导向、政策投入机制等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和生物界的生态危机具有相同的性质,引变了高等教育结构上的困惑和矛盾。因此,用生态危机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的需求平衡,是很有意义的。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现实基础

从应然的维度看,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对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注与尊重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要坚持教育生态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诉求,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人文精神、生命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对学生行使教育责任,在教学诸环节上体现塑造学生人格和精神世界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凸显实践性高等教育生态化是一种联结多种因素多元发展的网状系统。在这个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应当保持显性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一方面需要通过实践教育将显性课程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而通过学生的行为将之转化为生态技能。

(三)传统教学方法与生态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创新性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传统教学理念和实践只能在生态教育的认识层面发挥一定作用,对于优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明显存在不足。为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贯彻高等教育生态思想,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新的生态思想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教育视阈和方法。这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等教育生态发展观如何在教育环节中加以体现呢?国内学者近年来开展了诸如教育生态位、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模型构建以及教育生态效果评估手段等研究,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但尚未在教学实务中取得全面进展。在开展教育生态探索的高等学校,由于理论与实践环节在机制与体制构建上未能有效衔接,出现了许多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的困难。此外,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p#分页标题#e#

一是教育理念滞后。高等教育生态发展应该成为一种普及型理念和行为。高校师生既是教育生态发展的的倡导者,也是组织者、参与者。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传统导向以学术性为主,加上通过追求排名、追求规模获得政策性支持和政府投入的现实趋动力的影响,高校的生态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环境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现实对教育生态的需求。因此,大学教育生态观并未真正在高校师生的内心形成。

二是教育内容单一。教育生态是高等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通识教育,使高校学生提高生态修养,优化生态理念,建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但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在生态教育内容上存在不少误区和缺失:错误地将生态教育理解为具有专业色彩的工程课程,或者仅在显性课程中进行生态相关内容的简单传授,而未能从通识教育的层面促进学生内化生态教育知识,生成生态思维,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相融。

三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设计

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应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按照协调、平衡、系统的原则,促进高等教育生态资源的转化,提升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益。

(一)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生态理念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受教育者在教育生态体系内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态意识、先进的个人生态道德,提高生态素养。管理学的“佩劳二元结构”认为,组织体系中决策者、管理者对教育生态的重视,将会较深地影响基层成员的重视程度。[5]因此,高等教育生态理念的形成,首先需要进行高校组织体系中居于体系上游的决策层、组织层规划,然后再由执行层完成。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内容,在政府层面主要包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化考量,对教学评估导向的走向转化,对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转化过程的引导与监控等;在高校层面主要包括对校本教育之教学个性和特色形成的培育与发掘,对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生态化调整与重构,对学院显性、隐性课程生态线索的布设,对学校硬管理的生态化介入,对校园生态的载体式移入等。

(二)调整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从教育生态发展的过程化需求出发,对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重组机构,形成生态化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从以行政或学术为中心的激励与引导转向以生态影响因子综合效率为中心的激励与引导范式。[6]第一,按照教育生态发展的需求和规范,重构高校的价值标准,以综合生态指标确定人才标准;第二,充分发展生态管理的张力,提高教师和专业人员在学术生态上的积极权重,按照生态教育的逻辑和发展模式行使高校教师的学术话语权;第三,给予教师和科研人员充分的学术生态空间,提倡生态学术价值观,建立以生态学术影响力为核心的学术机构和学术运行机制。

(三)在教学活动中注入更多的生态教育元素在显性教育环节,基于教育生态的刚性需求,对高校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进行重构,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教学制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态思想;同时,注重通过隐性课程的精心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建立生态思想。高校的校园也需要在硬环境中注入生态教育元素,利用学校的景观、建筑风格、雕塑、标识等能体现校本色彩的载体强化生态价值符号;同时,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主题性教育使学生形成贯通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生态判断。[7]

(四)建立生态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根据高等教育“生态位”理论,居于同一“生态位”的学校个体,因为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会与同一集群的同一群种形成竞争关系。在竞争过程中,资源转化能力较好、生态环境优越的个体会迁移到“生态位”上游,并在同一条件下形成“生态位”分离和异化,移动到另一“生态位”;而“生态位”下游的个体则可能因为竞争压力而移至下端的另一个“生态位”甚至消失。高校也同样面临“生态位”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除了来自同属集群的其他高校,很大程度上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评价导向有关系。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体现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即学术性评价和投资规模评价;高等学校的类型也以此划分。这一评价导向导致高校在办学目标上求大求全求齐,不切实际地追求学术性,从而形成了同一“生态位”的同质化竞争。基于这一现实,建议构建以生态性为导向的高校评价体系,在关注高校学术水平和规模效益的同时,提高高校生态维度的积极评价权重,对学校特色、就业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生态性影响因子赋予较高的权重因子,在进行定量评价的同时增加定性评价。

(五)重视对“生态型人才”的培养所谓“生态型人才”,就是指能顺应生态和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强的处理自我、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并以和谐相处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新型协作型的创造性人才。[8]培养“生态型人才”,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和良好的生态教育能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对生态思想的阐述影响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形成稳定的生态观,实现培养“生态型人才”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