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佛坪两栖爬行动物的管护,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秦岭中段南坡。秦岭山脉不仅是动物地理区划上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造就秦岭地区蕴涵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该区域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2]。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秦岭地区保存有最完整原始森林植被的、所受人为干扰最小的自然保护区,成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关键区域之一。有关该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信息主要来自早期的科学考察[3-5],而野生动物的分布及区域资源受环境影响在不断变化。因此,虽然早期的调查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已不能准确地反映目前的资源状况。为此,根据2008-2010年的野外调查数据,结合1981-2010年间获得的保护区馆藏的标本资料,分析了佛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以期促进秦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1调查地点与方法 调查地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107°41′~107°55′E、33°33′~33°46′N)位于秦岭中段南坡佛坪县境内,总面积292.4km2。区内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地表起伏大、地形复杂,地貌特征显著,海拔为980~2904m。海拔1500m以下为峡谷、宽谷和山间盆地,1500~2000m之间为中山缓坡、宽谷平梁,2000m以上大都是中山上部陡坡、宽谷峰岭。气候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北缘,受南北气候交错的影响,季节性气候明显,春、秋季节气候短,形成季节过渡性,夏季凉爽、无酷暑,冬季寒冷持续时间长。年均温度11.5℃,年均降水量940~1200mm。雨季集中在6-9月,近年常伴随特大暴雨发生。全年无霜期约200d,积雪时间从11月至翌年2月,中山地段沟谷小溪结冰期在11月至翌年3月[1]。 野外调查时间为2008-2010年的每年4-11月。依据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水域等的环境因子,采用样点法和样带法进行。在区内现有的龙潭子、岳坝、大古坪、西河、三官庙、凉风垭等6个保护站和大城壕、黄桶梁、草坪、三个包、光头山等5个野外监测点所在的周围河道、小溪、坡面、山脊、草丛、乱石滩等生境进行重点调查;同时布设了18条样带,包括龙潭子—马家沟,岳坝—梅子沟,岳坝—东沟,岳坝—大城壕—大小刺沟,岳坝—大古坪,大古坪—松垭子—观音山,大古坪—灯盏窝,大古坪—悬马沟,大古坪—西河,西河—早阳坪,西河—黄桶梁—华阳沟,黄桶梁—烂店子梁,三官庙—三个包—光头山,三官庙—草坪,三官庙—大、小湾沟,三官庙—凉风垭,凉风垭—草坪—大城壕,凉风垭—三个包。样点、样带覆盖保护区全境,尽最大可能寻找调查目标。调查中,一旦发现对象,首先确认物种,记录位点坐标、海拔及生境,有机会时拍摄照片,对难以确认的或有代表性的种类,根据需要采集标本。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保护区在1981-2010年间收藏的145号两栖爬行动物标本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物种组成 佛坪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共有44种,包括16种两栖类和28种爬行类(表1)。其中大鲵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种,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的物种。区内还有11种两栖爬行动物处于濒危或易危状态,被列为濒危种的是宁陕齿突蟾和棘腹蛙,被列为易危种的有黄斑拟小鲵、山溪鲵、隆肛蛙、宁陕小头蛇、乌梢蛇、王锦蛇、玉斑锦蛇、黑眉锦蛇和白头蝰。区内受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两栖爬行动物较多,包括中华蟾蜍、饰纹姬蛙、斜鳞蛇等39种。另有6种属于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宁陕齿突蟾、中国林蛙、太白壁虎、王锦蛇、宁陕小头蛇和秦岭蝮。分布的中国特有种有17种,包括太白山溪鲵、宁陕齿突蟾和隆肛蛙等10种两栖类,及米仓龙蜥、太白壁虎、乌梢蛇等7种爬行类(表1)。 2.2物种的分布特征 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大都依赖于水域及潮湿洼地区域分布,仅部分种类活动于坡面和山脊。由于雨量充沛、山势与坡度较缓、森林茂密,区内海拔2000m以下的气候、植被变化较小,以致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并不明显,但还是有特征可循在海拔980~1500m之间的区域,比如龙潭子、岳坝、大古坪,分布的种类多(36种)、数量大。由于栖息生境差异大,这些低海拔区域分布的种类也随环境而改变。在水田、水坑、田坎草丛及土穴内的常见种有秦岭雨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合征姬蛙、饰纹姬蛙,且数量较多。而居民区附近分布较多的是多疣壁虎、黄纹石龙子、米仓龙蜥、北草蜥等,河流中分布的有大鲵、隆肛蛙等,林间小径两侧的草丛、乱石滩里分布的为优势种颈槽蛇和斜鳞蛇及少量的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宁陕小头蛇与黑头剑蛇。在海拔1500~2000m之间的区域,比如西河、三官庙,小溪中分布有少量的太白山溪鲵,阴凉潮湿地段分布有黄斑拟小鲵、中华蟾蜍,菜花烙铁头等;该区域的秦岭蝮基本上均匀分布,仅在西河中咀梁的分布数量偏多。在海拔2000m以上的区域,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单一、数量较少。其中,在三个包、光头山、野猪荡和草坪地区,林下小溪的部分地段分布有山溪鲵、黄斑拟小鲵、隆肛蛙,而在坡面上则分布有菜花烙铁头和中华蟾蜍。秦岭蝮为该区内分布海拔最高的种类,分布海拔高度可达2700m。 3结论与讨论 3.1物种的确认 在1981-1984年对佛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的资源调查中,发现区内有11种两栖类和19种爬行类[3];1996-1998年的综合科学考察又为名录中增添了山溪鲵、大绿臭蛙、米仓龙蜥、多疣壁虎、?蜓、北草蜥、华游蛇、宁陕小头蛇、白头蝰和山烙铁头,但删除了其中的棘腹蛙和云南龙蜥(Ja-palurayunnanesis)[4-5]。相比之下,本次调新确认了区内棘腹蛙的分布,并发现区内还分布有太白山溪鲵、宁陕齿突蟾、太白壁虎、枕纹锦蛇和黑背白环蛇,但认为鳖(Trionyxsrnensis)只是分布于区外而不该列入为保护区物种组成。其中,枕纹锦蛇为1996-1998年综合考察时采到的标本,以前在资料整理中被遗漏;宁陕齿突蟾2008年7月16日采于区内凉风垭,太白壁虎在2009年5月20日采于区内岳坝,它们的模式产地分别在宁陕县平河梁和太白县黄柏塬,此次调查发现了它们的新分布点(图1、图2)[6-12]。#p#分页标题#e# 对于区内分布的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种类,文献仅记载山溪鲵分布于海拔2000m左右的凉风垭,本次调查发现还分布于海拔1900~2500m的野猪荡、草坪和光头山等地。通过对比太白山溪鲵模式标本特征[13],发现区内海拔1476m的西河傅家湾和海拔1650m的三官庙泠冰沟也分布有个体比山溪鲵大的太白山溪鲵。然而,最近遗传学上的研究认为秦岭地区只存在一种山溪鲵属物种,且应归属为西藏山溪鲵(B.tibetanus)[14]。因此,有关区内是否存在2个山溪鲵属物种,及分布的是否只是一种西藏山溪鲵,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确定。根据形态特征,暂列为2个物种。 3.2物种的保护管理 调查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多、数量大。54.5%的陕西省重点保护的两栖爬行动物被发现于区内[11];区内的许多种类,如白头蝰、大绿臭蛙、宁陕齿突蟾、宁陕小头蛇等,是在秦岭地区分布范围非常狭小的物种;还有一部分种类,如棘腹蛙、山烙铁头,是在秦岭地区仅见于保护区内有分布的物种。此外,虽然受到过去的偷捕及2002年与2010年2次特大洪灾的影响,使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大鲵的种群大幅下降及栖息地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但大鲵的野生种群在区内仍保存有一定的数量。可见,佛坪自然保护区应该是秦岭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性区域。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自然资源,建议加强三方面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3.2.1强化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意识 两栖爬行动物如同其它野生动物资源一样,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当中有许多种类也是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保护的。如果观念淡漠,将会致使野生蛇蛙减少,虫鼠害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加强对它们的保护意识。 3.2.2加强对两栖爬行动物栖息环境的保护 栖息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繁衍。以往偷捕大鲵时投毒、电击、轰炸等手段,造成水质污染,水生昆虫减少,及两栖爬行动物食物短缺,甚或种群绝迹,希望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此外,保护区在扶持社区经济发展时,应注意本地物种的繁育,杜绝引进非本土物种,提防外来物种的入侵,以避免酿成对保护物种的威胁[15]。 3.2.3加强调查监测工作 调查监测应该是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只有了解了区内分布的资源,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管理。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素有“天然遗传基因库”之称。本次报道的44种动物基本反映了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组成,但也还可能有不少种类待发现,建议今后加强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调查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