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扩大已有成果,防患于未然。   一、当前生态环境困境   人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1],人类意识的存在,把自己同自然界、动物区分开来,进行自我的活动。同时,人又是社会存在物,有着这样那样的思维表现形式。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就愈加剧烈,生态环境危机随之出现。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基数大,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现有人口13.4亿。这个庞大的数据将加重我们有限的耕地、森林、草原、淡水资源等的负荷。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增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耕地、淡水资源、森林、草原、矿产资源的总量虽排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都在100名之后。截止到2011年7月10日的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达500多亿m3,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缺水的同时,我国水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到768亿吨,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北方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100%,河湖湿地严重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人口基数大,人对自然资源的严重依赖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种地的破碎或破碎化加剧,有些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二)生态环境意识有待增强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由于过分地强调经济指标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们在一些领域进行掠夺式开发,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链式经营,带来的是酸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洪涝、沙尘暴等次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人类饱受灾难带来的痛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过度的放牧、开采,滥用农药,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农药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明显加剧。经济发展实现了人类要发展的愿望,但在成果面前,人们无节制地发展,淡化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一切行动都让步,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在人口总体素质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让公民自觉践行,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三)“三废”污染治理有待加强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就是生活的方便快捷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市区的扩张。市区扩张虽然对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大有裨益,但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水污染、空气污染、地质破坏、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等。“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等伴随着城市化和工农业的高度发展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三废”污染引起的法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四)核泄漏事故事件发出对新能源的安全警示   2010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核能开发利用的思考。新能源的安全保障性极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的发生,怎样防止和处理重大事故,已经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发展必须思改的问题。   二、保护和建设和谐生态环境举措   (一)大力倡导和谐生态环境理念   人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就要树立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生态环境伦理道德是从联系的观点出发,以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目的,以践行和谐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为归宿的伦理道德。一是人类自身生态环境理念的建立和发展。和谐生态环境是亿万群众参与的大事,我们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2]。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主人翁意识。这种意识的建立,需要依靠群众自身生态环境理念的内化,即将保护生态环境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遵守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提高自身的公德素质。二是人类自身对生态环境理念的理解和完善。生态环境理念是用联系的理论,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理念的理解和完善,它是在社会公德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社会公德包括方方面面,就生态环境而言,其最主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做到“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3]。提倡生态审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建设社会绿色环境主题,将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三是人类自我生态环境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和参与意识的加强。生态环境公德的建立要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结合在一起,使自我生态环境教育规范化,发挥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互补作用,这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   (二)分散城市规模,引导小城镇发展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性的表现,它是决定生态环境建设成败的关键。城市化的发展让人类感觉到了城市的方便、快捷,同时,城市的金融、资源、环境等多重危机也困扰着人民,使人民认识到贪婪无厌是造成罪恶的源泉。因此,发展适当的城市和谐生态环境是必由之路。大都市无限扩展,使扩大绿地建设成为可能,我们应将城区的拆迁地作为绿地建设的重点,引导城市乡村化发展,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对化学燃料的依赖,增加生物能和绿色能源的应用,建造全新生态城市。解决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重点在于发展中小城镇。从现阶段来看,中小城镇可以分散城市规模,同时可通过运用地理、环境等优势来缓解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分散城市规模,引导小城镇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解决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的一个捷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也是可取的。#p#分页标题#e#   (三)建设绿色新政,创造美好家园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所导致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发展经济上既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出台新的举措。绿色新政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提出来的。绿色新政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8年10月提出的倡议,并在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4]。我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它是我们避免走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一条捷径。绿色新政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绿色产业的支撑就是尖端科技。因此,建立绿色产业就需要相关的科技、产业和服务与之衔接,形成一个产业带,从而提振经济、拉动就业,促进掌握世界尖端科技的创新和研究,成为发展的主力引擎。绿色产业是掌握世界尖端科技的制高点,它同样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完善。   当前,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上,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等环保能源将成为引导人类资源利用可持续的捷径。政府在推行核能政策时,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增强生态环境忧患感、注重生态危机意识。应建立防止和处理事故的重大责任的机制体系,使绿色新政的实施建立在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律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绿色节能资源才能造福子孙万代,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