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环境污染应急处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桥梁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桥梁环境污染应急处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伴随而来的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也因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面广而被认为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严重的灾害之一。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已引起交通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桥梁是道路运输网络中的特殊环节,是重要的交通节点,总是与宝贵的水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在桥梁上发生危险品运输突发事故,就会对事故点周围及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如何更好地在借鉴国外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适应我国桥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救治机制,它对于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营,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桥梁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船舶撞击桥墩发生溢油事故,二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在桥上发生事故。   2发达国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管理机制   日本、美国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以及交通事故的预防及紧急救援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办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日本十分重视高科技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为有效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的指挥,日本强调地区指挥中心和大范围防灾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通过公布全社会污染控制总目标引导企业进行加强环保管理力度,同时通过市场行为,也就是能源价格等调控企业环保行为,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政府非常重视对民众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教育,向民众提倡“自救”、“共救”、“公救”的原则,即在环境污染事故突发后,首先是居民的“自救”,然后是邻里和社区的“共救”,最后才是政府的“公救”,这样才能加强全社会抗御环境污染灾害的能力。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对于环境的保护开始较早,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管理发展也具有典型意义。美国政府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特别重视预防准备工作。   预防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危机的不确定状况越容易受到控制,造成的威胁也越小。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①确定详细的紧急应对计划;②建立事故的监测与警报系统;③教育组织内的工作人员如何准备及如何反应;④通过大众传媒的参与和协助,教育大众具备知识;⑤提供必要的训练以及演练,增强工作人员及公众的防御能力与信心。通过对日本、美国政府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危机管理模式存在差异,但都涵盖以下共同点:①预防为主的理念②系统、严格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③以政府首脑为核心的中枢指挥系统,组成危机管理体制。④严格、高效、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⑤社会公众具备较高的灾后自救保护意识。   3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目前政府应对突发环境污染灾害的管理机制还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设置,不仅缺乏专业的机构,而且缺乏专业人员、运作经费和完整的应急行为法律法规,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只是采取一种集中型、反馈式的被动管理模式,侧重的是“危机处置”,而非“危机管理”。近年来,各级交通部门重视桥梁突发事件的处置,针对桥梁坍塌事故、自然灾害、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系统或相应的应急处置预,但就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对策的研究与制定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定与标准。   4完善桥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   桥梁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应纳入政府整个危机管理系统中,完善我国桥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要从政府宏观层面和桥梁管理部门两个层面着手。   4.1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预防为主的理念是危机管理机制中预警机制内涵的重要体现。政府及桥梁管理部门要有忧患意识,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控、预防作为应急管理的中心环节。政府部门应加强危险品运输的管理力度,桥梁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过往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做好大桥养护工作,提高交通安全设施标准。   4.2建立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预警机制   如果在危机开始的萌芽期和形成期有所动作,扼制危机,往往成本较低,效果也较理想。这就要求把危机的预测预警放在首要位置。①建立先进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系统,及时进行信息传递、数据分析;当系统发现某些异常指标达到预警系统的临界值时则发出警报,以便及时发现桥梁上突发的车辆意外事件。②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桥梁管理部门可在桥上增加监控设置,加强路政、交警巡逻,及时发现桥上意外事件。   4.3建立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   构建一个快速、高效的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环境污染突发性事故,大桥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紧急出动,高效处置,力求将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4.3.1应急处置的原则   桥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原则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以人为本,确保当事人、交通参与者、救援人员等人身安全;②预防为主,提高对运输过程中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防范意识;③加强环保意识,避免危险化学品的有害物质的扩散,减少环境污染;④保障桥梁安全,减少对正常交通运输的影响;⑤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实现多部门协调合作;⑥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p#分页标题#e#   4.3.2建立应急指挥组织系统   桥梁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组织,是指事件发生后参与救援的所有社会机构,如地方政府、公路管理部门、大桥管理部门、交警、公安、医疗、消防、民政、特殊物品处理等多个部门的有机组合。由于涉及地域范围大小和事件严重程度不同,并不是每一次突发事件都需要以上部门的共同参与,需就各大小事故的最适当应变措施做出判断,制定一套由下而上的应对方针。   4.3.3快捷有效的应急处置流程   大桥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包括“事件确认———交通管制———危险品确认———事故影响分析———人员疏散、救援抢险、危险品处置———现场清理———处置终止”。在这一过程中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程序与技术要求都要具体明确。   4.3.4应急处理中的信息   桥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居民相关信息,保障居民的知情权,一方面可以安定居民情绪,防止谣言四起引起次生的秩序混乱,让居民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自救、互救措施;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居民配合专业救灾、救助队伍使事件控制处理更为有效。为保障信息的统一、真实、权威性,应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制度,按照准确及时、客观公正、导向正确、内容权威、规范有序的纪律与原则信息。   4.3.5应急保障措施   加强应急保障措施的建设,保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大桥管理部门应从技术、物资、经费、人员等各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与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确保随时提供技术支援。储备各项应急物资,确保救援时物资及时到位。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培训一支常备不懈,充分掌握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应急力量。加强对大桥管理员工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防范能力。定期组织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5结束语   把桥梁作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基础环节,整合各种力量和社会资源予以支持,对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交通通畅,意义深远。本文对桥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旨在为桥梁管理部门及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使型桥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更加科学、规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