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环境认同误区及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生态环境认同误区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会生态环境认同误区及对策

作者:姜春磊 单位:苏州大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舆论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及其相关问题,有利于人民群众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处理日常各种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的结合。

1对社会主义认同过程中的误区

我们常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究竟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如何?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来愈深呢?答案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之也产生了一连串问题,现阶段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合理性问题存在信仰危机,或者说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不高。“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提出的,弗洛伊德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按照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认同感则是指人们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判断和评估,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定义、阶段、制度、优越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判断。现实社会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对我国所处的社会阶段搞不清楚。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物质财富应该充分富足,人们也应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马恩所阐述的理想的共产主义有天壤之别,因此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质疑。有人认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就是最好的表现,而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人觉得,我们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不是,医疗难、住房难、教育难等问题都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有人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向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时期。不同的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出现了一些混乱,更谈不上彻底的认同了。

1.2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有的人提出,既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何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虽然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但仍未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卫生事业和社会福利方面也不够完善。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在给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一定的质疑。

1.3社会主义最终能否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对外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国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但现实问题在于,倘若按照这种与资本主义合作大于竞争的发展趋势,如果国家不加以控制和引导,我们很有可能与资本主义社会趋同,社会主义将与资本主义平行发展,再无“替代”一说。也有人认为,发展就是真理,没必要提“主义”二字。更有甚者,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很有可能被资本主义“同化”,直至“消亡”。以上的种种疑惑导致了部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不高。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的人们思想领域的混乱是在所难免的,同时社会又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对社会主义认同感不高的原因不是单一方面条件所决定的。因此分析认同感不高的原因应从社会整体出发,对各种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2社会生态环境对社会主义认同感的影响

出现对社会主义认同感不高的可能性原因有很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实践不够彻底;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主体因为利益引发的纠纷增多;西方多元化思潮使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虚无;海量网络信息对人们造成的思想误导。总的来说,出现对社会主义认同感不高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生态环境不够成熟。《辞海》里对“环境”有两个界定:一是指围绕所辖的区域;二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环境”本来是生态学中的定义,原指自然环境,是指生物圈本身或者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将“环境”应用于社会学领域之后,环境则是指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与自然环境相对应的社会客观存在,被称为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包括: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舆论生态环境。人的生存和发展总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荀子说:“君子居必择乡”、“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因此,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1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生产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分工的深化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使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社会流动,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需要注意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权利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公民个人独立和自主的意识被唤醒,西方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的冲击,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受到不同层面的削弱。

2.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暴露了很多弊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提倡自由竞争,它的运行规则是“主体独立、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价值规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同情弱者的眼泪,也不谴责富者的为富不仁”。于是,个人财产得到了合法保护,个人利益被凸显出来,对个人利益的过分强调导致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所动摇,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在整个社会蔓延。#p#分页标题#e#

2.2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

政治生态环境一般指政治体制运行和发展的环境,它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这里主要从国家权力方面进行分析。“当代中国的国家权力主要表现为国家领导权、人大权(含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个别党政不分现象及个别共产党员的腐败问题(虽然只出现在少数部门),但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人大代表们代表人民进行利益表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效度;政府行政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不高及行政过程不透明行为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司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是否秉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关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能否及时有效地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权能否得到充分的尊重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2.3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

2.3.1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泱泱大国,自先秦老子的“道”、“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思想,到孔子“天下归仁”“民无信不立”的儒家思想,再到墨子的“兼爱交利”、孟子的“人性平等”、“民贵君轻”等思想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曾盛极一时。但在1949年以后,政治生活中出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现象,儒家文化曾一度遭到批判,“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文化合理性的能见度日趋下降”。传统文化思想对大众的约束能力下降。

2.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践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对核心价值的接受和认同能力也是不同的,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指导自己实践的思想原则更需要一个过程。

2.4舆论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拥有强势话语权的文化载体,某种程度上就是舆论的制造者,它可通过各种语言、图像等操作工具,向人们讲授、解释着文化世界的意义,进行着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构成一种社会意识氛围和价值文化场域,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视、广播、DVD、网络等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现实生活中大众媒体的过度娱乐化会冲淡思想文化领域的价值和内涵,导致社会意识低下。尤其是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平台,在实现资源的共享、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掺杂着很多鱼龙混杂的信息,譬如对社会个别现象的借题发挥,把个别事件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等,引发了部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不满。由于网络环境的规范机制不到位,网络也成了个别人士发泄政治不满情绪以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

3培育和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对策分析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既然人的性格是受环境影响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适合人民群众发展的环境,因此必须重视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另外,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不仅仅是人民群众思想领域的问题,更牵涉到人们群众对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和政府行政能力信任的问题。因此,如何培育和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社会主义认同感的恢复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1优化经济生态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市场主体意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由于经济生态环境变化所引发的人们思想上的变化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首先,政府要对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价值追求和运行机制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行政手段引导、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其次,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扩大,从体制上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构建市场监管责任体系和诚信社会体系,促进“放心市场”和“阳光消费”工程的形成和完善。再次,国家要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其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将市场经济取得的胜利转化为物质和精神成果造福于人民,使人民群众实现利益共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断变化的世情和国情来调整政策,用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与否。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人民群众实现了最根本的利益,才能对社会主义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3.2优化政治环境,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服务型政府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表明人民享有对国家权力的所有权,尊重公民的权利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代表,为人民服务是其最高的价值追求,为了能更好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能总揽全局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迫在眉睫。第二,人大代表应积极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地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人民群众和国家机关之间构建沟通的桥梁。第三,政府则应追求“善治”,争取构建透明性强、责任感高、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预防腐败,提高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的精神生活,维系社会交往秩序。第四,司法部门和检察机关的工作要向体制化、制度化方向靠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构建民主和法制的良性社会氛围。第五,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就必须将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国家才能从政治生态环境方面为公民认同社会主义提供制度保障。

3.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分页标题#e#

引导大众,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应依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内容和目标,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在实践层面,应从家庭、学校、企业、社区等方面来进行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

3.3.1家庭教育。家庭是育人的起点,对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定位有重要作用,首先,应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人性教育,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使其树立社会主义观念,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康人格。其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3.3.2学校教育。学校主要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改善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透彻地分析现实问题。初等教育注重传统礼仪文明;中等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高等教育注重社会主义的建设途径、现实意义等,分层次、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也要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3.3.3企业、社区教育。通过工会、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在人们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众,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兴建文化广场,为公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另外,应充分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3.4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构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

大众传媒具有强势的话语权,它可以通过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和看法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控制。首先,要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大众传媒。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允许非主流意识的存在,对其加强引导和规范;反对反主流意识的存在。其次,建立网站,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大众的思想进行舆论引导。鼓励“旗帜网”、“乌有之乡”等学术性氛围较高的网站的发展,以正面宣传为主,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社会道德热点问题。再次,采取相关领导人问责机制,对危害社会主义稳定的虚假信息进行及时的澄清和处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构建马克思主义的舆论领地,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舆论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有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信任及拥护。正确对待人民大众在对社会主义认同过程中出现的误区,才能化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认同程度不高的现象。理论的生命在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因此对社会主义及其理论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更应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内化,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的真正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