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森林防火措施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万守泉 冯文贵 单位:长宁县林业局 阆中市林业局
森林面积蓄积增加,管护任务加重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植被恢复造林等项目的不断落实,我县森林面积和蓄积逐年增长,管护任务越来越重。同时,森林的林种结构主要以成片竹林、针叶纯林和新增幼林为主,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森林面积的增加和林种结构的单一化,进一步加重了森林防火任务。
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境内有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森林面积2.92万hm2。其中蜀南竹海景区幅员120km2,梅硐古(竹)石林位于梅硐镇高简村、中坪村和富兴乡向阳村。佛来山位于开佛乡佛梨村、古河镇茶林村、老翁镇俄池村三交界,有湿地松面积0.02万hm2,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景区内林木葱郁,宗教事业发展迅速,森林生态旅游业正蓬勃发展。进入景区的游人增多,火险隐患增大,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森林防火工作任务加重。
林区人为活动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大一是农村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等传统生产性用火、上坟烧纸祭祖和燃放烟花爆竹陋习以及林区内工程建设呈上升趋势,点多、线长、面广,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二是节假日进入林区旅游休闲的人群普遍增加,乱扔烟头等火源监管难度大,森林火灾隐患增多。三是对特殊人群的监管难以到位,这类人员引发的火情占有相当比例。林下可燃物增多,森林火险隐患突出受农村燃料转变的影响,进入林区找柴现象稀少,林区可燃物堆积越来越多。加之由于商品林采伐的实施,散落在林区的残枝落叶增加了可燃物载量,森林火险隐患十分突出。
丘陵区林农交错,防火任务尤其艰巨我县属典型丘陵区,林中有农,农中有林,林农交错。多数农民生活在林区,有传统的刀耕火种的生产习惯,农业生产用火极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给森林资源的安全带来威胁,严重地威胁着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火灾的有效扑救受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林区道路不畅,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防控森林火灾的能力不高,加之森林火情的发生逐渐向交通不便的偏远林区发展,这些区域森林成片密集,地形复杂,林区人员相对较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组织足够的扑救力量,再加上一些林区交通不便,扑救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火灾现场,导致无法对森林火灾开展及时有效的扑救。
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
森林火灾发生都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火险天气是发生森林火灾的外部借助因子;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人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可通过预测预报进行防范。久旱不下雨,温度持续偏高,湿度偏低,空气饱和差增大,水分解离,水汽蒸发加剧,土壤和各种植物成分变得干燥,再加上自然、人为等过火因素,林火极易发生。林火因雷电火、磷火自燃、泥炭发酵自燃、滚石击起火花、林木干枝的磨擦等自然火引起的火灾是极少的。自然火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生的概率是不同的,我国自然火平均占1%左右(个别地区,如大兴安岭1965年~1977年的火源统计资料显示,雷击火高达15%),其余都是人为的原因。通过对长宁县近些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进行统计显示,因自然火引起的林火,几乎为零,人为火占了大头。人为火,主要分为生产用火,如烧荒积肥、烧地埂、炼山等引起的林火;生活用火,如吸烟、烧灰积肥、上坟燃烧冥纸、燃放烟花炮竹、林间驱蚊等引起的林火;不法分子故意纵火。根据长宁县近3年来的林火发生统计,其中因烧荒烧灰积肥、烧地埂等不当行为引起的林火占30%,因吸烟、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炮竹等不当行为引起的林火占70%。
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
1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滞后。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扑火队装备滞后,森林防火正规化、机具配置标准化、人员配置科学化达不到标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只能组织毫无经验的当地群众上山扑救,扑救效果差,或者把机关干部和单位职工都派往火场一线,但效果甚微。从防火扑火队伍组织上看,特别是在山区,人少分散,扑火人员很难在短时间组织到位。
2森林防火意识有待强化。个别乡镇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厌战心态和麻痹意识,有“重扑轻防”的思想。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等预防性措施不落实,超前研究不够,等到火灾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造成了火灾隐患。
3工作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个别乡镇组织领导不到位,对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够及时,忽视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监督惩戒措施不够严格,责任制落实及追究不够到位。
4野外火源管理难以到位。很多林区与村民居住生活地交织在一起,由于森林防火意识淡薄,所以出现了不按规定实行野外用火,给火源管理增加了难度。另外,有些人在林区乱扔烟头,甚至酿成火灾被追究责任后才大梦初醒。还有个别有计划、有预谋的报复性纵火行为引发森林火灾,也有一些痴、呆、傻等弱智群体和学生玩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如此种种,造成火源出现的种类多,随机性大,加之地域广、山区小道较多等原因,很难杜绝火种上山。
主要对策
1建立完备的扑救指挥系统加大投入,把森林防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宜宾市一流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完善防火组织指挥、火灾扑救、火情监测、后勤保障和交通通讯五大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专业、半专业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全县建立三级扑火队。一是按照“以县建队、分散养兵、集中使用”的原则,依托公安消防队伍、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分别组建40人、10人和60人的森林防火应急扑救队伍。二是成立以各乡镇和万岭楠竹经营所为主的19支半专业扑火队。三是成立以村为单位的286支义务扑火队。林火的扑救必须要以武警森林部队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主,所有一线扑火队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
2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有针对性地经常开展宣传教育进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能留死角,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使防火宣传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和安全扑火意识。发挥县乡干部的宣传作用,以向农村亲友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的形式,加强防火警示宣传。通过宣传标语口号、警示标牌、防火宣传册、电视广播、高音喇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到各乡镇、重点火险区、森林旅游区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以此增强全民防火意识,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林农群众本着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成立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防火协会或组织,联防护林,从根本上解决护林防火力量单薄、扑火风险高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强化防火组织领导责任落实为把防火责任落到实处,实行指挥长包片、指挥部成员单位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和护林员包山头、地块、坟头的责任制,形成自上而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和全方位抓防火的格局。县、乡镇、村三级逐级签订《森林防火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在森林防火期内,要坚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开机。一旦发生火情,领导要亲赴现场指挥扑救,对因工作疏漏,管理不严,措施不力而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且又不及时有效组织扑救、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森林防火保障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拟在全县林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新建和维护林区公路、便道1852.47km,新建和维修一批森林消防蓄水池,开辟竹海序景区、佛来山、梅硐古(竹)石林等全县重点林区森林防火隔离带300km。在重点林区乡镇分别建一个瞭望监测点,初步形成全县森林防火、病虫防治、野生动物保护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同时,添置扑火工具运输车、灭火高压水泵、油锯、扑火耙等必要的森林防火工具。建设资金由县财政局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对上争取项目和支农资金整合筹集。为确保森林防火体系重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森林防火保障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
5建立完善野外火源管理机制野外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的基础、最关键工作。要把野外火源管理措施落实在火灾发生之前。从抓好野外生产和非生产用火入手,狠抓野外火源管理。一是严格野外用火审批,规范农(林)事用火,实行“五严禁”和“六不烧”,“五严禁”即严禁在距林区边缘200m范围内烧草烧灰积肥,严禁在林区吸烟,严禁在林区照明用火,严禁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林区祭祀用火。“六不烧”即未开设合格防火线不烧、未组织足够的人力和打火工具不烧、森林火险三级以上不烧、没有用火负责人和监督员在场不烧、傍晚和夜间不烧、不经批准不烧。县防火办对批准用火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用火安全。对农事生产用火的,采取“疏、堵、导”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积极向林区农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农事野外生产用火服务,把农民所需的生产用火,利用低火险时段,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防范的用火,将其疏导出来,消除大量的火灾隐患。二是县防火办建立移动手机信息平台和手机定位管理系统,及时向巡山护林员发送火险等级和护林防火信息,通过手机定位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适时监督护林员巡山护林情况,充分发挥巡山护林员在护林防火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巡查,消除隐患。高火险期和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查密度。在高火险期的中午、傍晚是防火的重点时段,要做到中午时段不下山,死看硬守,确保万无一失。
6积极探索林火阻隔体系建设生物防火林带、防火路建设是森林防火的一项长效阻隔工程。有计划地在林区修建一定密度封闭成网的防火公路,畅通无阻地及时运送扑火队员和物资到达火场,组织地表火蔓延。要大力提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阻隔和控制林火蔓延。利用树种不同的燃烧性,减少林分的易燃程度,提高林木的抗火性。在造林上多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使针叶树冠呈不连续分布,避免树冠火的发生,利用不同生物的混生或引进真菌、微生物可促进可燃物的分解。在林地喷施菌种,可产生大量的木耳,蘑菇,分解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性,减少火灾隐患,增加林农收入。对原有的防火林带和防火阻隔带,抚育措施及时跟上,避免杂草丛生,使其失去防火功能。每年防火期开始,深入检查全县森林防火林带、防火道、防火隔离带的防预状况,督促清除林带间的杂草、枯枝、落叶等可燃物。
结束语
通过对四川省长宁县森林火灾形势和问题的系统调查分析,总结森林火灾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制止的,挖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更多手段,达到积极预防山地森林火灾发生的目的,做到一旦林火发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地将各种森林火灾彻底消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建设美丽、富饶、幸福、和谐的美好新长宁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