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成体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桑晓靖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从表面上讲,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从深层次上讲,两者之间又是可以耦合发展的[1]。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社会经济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要来自于生态系统;而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产出的各种废物,需要利用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参与自然再生产过程。当生态系统平衡尚未被破坏时,生态建设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当经济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时,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将被破坏,这时经济系统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将无法保障,社会再生产也就必然陷入混乱之中。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土地总面积675.27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3%,人口355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43%。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业生态结构相当脆弱、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素,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相当艰巨。但西部地区也有着地域广阔、类型多样、资源丰富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基础,只要立足西部地区的现实背景,着力探索和研究实现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协调解决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对缓解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危机,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与理性思考
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系统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2]。萌芽于原始社会后期的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并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激化,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负荷过重的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从而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新古典经济学观点的影响下,人们片面的认为“经济增长可以治愈贫穷、失业、债务、通货膨胀、赤字、污染、匮乏、人口爆炸、犯罪、离婚和吸毒,简言之,经济增长既是灵丹妙药,又是至高至善”。然而,片面的经济增长却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片面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废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或堆积对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损害。无限度的追求经济增长使人类的经济体系不断膨胀,并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增长的神话变成了噩梦,人类开始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愈来愈烈的沙尘便是明证。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不可逾越的,早在19世纪30年代,国内外的学者就开始了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研究,也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如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倡导储备型、休养生息、福利型的经济发展理论[3]、戴利提出的稳态经济模式[4]、Mishen的Satiation论点[5]、Georgescu-Roegen的“经济行为受热力定理制约”观点[6]以及贝克曼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的新看法[7],为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在理论上做了系统地铺垫。在这些理论和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在解决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实践效果。那么,是牺牲生态环境以换取经济增长,还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谋求生态平衡,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这两种做法均不可取,唯一出路就在于如何实现二者在本质上的耦合。
2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
2.1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背景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8],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使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截止目前,已探明储量矿产130种,其中钾盐(99%)、天然气(68%)、富铜(50%)、富磷(80%)、富铅锌、富铬矿(94%)、镍矿(89%)等24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已经探明天然气的蕴藏量为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蕴藏量的86%;水力资源方面,西部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源头,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冰川覆盖地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森林、草原、荒漠、戈壁纵横交错,使其蕴涵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西部地区发展民族药业、特色畜牧业、建材业等奠定了基础;同时,西部地区的冰川、冻土、溶洞、奇峰等自然景观众多,加之西部地区民族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更具旅游观赏价值。
2.2西部地区生态背景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总体上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草场经营操作粗放,沙化退化严重,草场系统生产力和载畜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竭,土地用养矛盾激化,从而抑制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1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水资源进一步短缺西部地区的灌溉设施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除设计标准低外,当前已经严重老化,供水能力、效率十分低下,渠系利用系数通常仅为0.4左右,根本起不到原设计能力的50%。加之灌溉多采用自流式大水漫灌,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普遍存在跑水漏水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过渡开采利用等原因,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并因此诱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新疆塔里木河,本来分布有全球最大的胡杨林,但由于中上游过度引水,导致该河下游来水比20世纪50年代锐减近80%,地下水位埋深也由60年代的2m降至目前16m以下,下游270km河道断流,河谷两岸35.3万km2胡杨林枯死,6.7万km2草场退化,1.7万km2农田弃耕。因径流减少,湖盆退缩、干涸现象普遍发生。由于受黄河流入青海水量锐减23.2%的影响,导致黄河源头玛多境内4077个湖盆已干涸2000多个。潜在水资源不足在导致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
2.2.2草场经营操作粗放,沙化退化严重,草场系统生产力和载畜能力降低粗放的草场经营方式是引起草牧场退化主要原因,在传统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下,由于草牧场权属不清,使得一些原始植被较好的草牧场被家畜采食践踏,牧草根茎和分蘖节受到破坏,而加快了草场的退化速度。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及环境条件的制约,牧民为了生计,草牧场的过度放牧现象更为严重,使草牧场的牧草生长受到抑制,牧草繁殖能力丧失,草牧场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导致原有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家畜喜食的优良牧草逐渐衰退,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原始植被发生退化演替。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片面追求“以粮为纲”,草牧场连续被开垦后,因不适宜农用而撂荒,土层在没有植被覆盖的条件下很快沙化,进一步加剧了草场退化。#p#分页标题#e#
2.2.3生态退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增大,经济损失惨重类型多样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直接证据,也是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滞后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工程院提供的数据,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降雨量尚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旱灾、水灾面积不断扩大,灾害损失不断加重。统计表明[9],西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旱灾的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加了7.5%;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了49%。诸如滑波、地震、地面塌陷、泥石流等高达22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仅新疆在1999年发生了40起。频发的自然灾害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制约。根据现有9省(区)可比资源,西部地区因生态退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494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3%,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更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西部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削弱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2.2.4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竭,土地用养矛盾激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导致了西部地区地力进一步衰竭,从而也导致西部地区土地用养矛盾的激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西部地区12省区潜在和已经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为45.377万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耕地面积达29.348万km2,占耕地面积的64.67%。从发展程度来看,以严重水土流失为主,占37.35%,极严重占29.35%,严重和极严重合计占60%以上。西部地区草地水土流失现象也相当严重,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草地面积为62.98km2,占63.19%。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西部地区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流失,地力进一步衰竭[11,12],据唐克丽对黄土高原河流侵蚀泥沙的研究,泥沙中全氮的含量大部分接近或超过土壤含量的最低值,部分接均值,渭河高于土壤含量的上限;速效磷的含量明显富集,含量可达土壤耕层的2~3倍,泥沙中养分含量与小于0.01mm的细颗粒的含量呈直线相关。另外,受侵蚀的土壤结构、土壤质地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土壤生产力下降,产出减少,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使土地用养矛盾激化。
2.3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背景
2.3.1经济增长缓慢,农村人均收入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自然、历史、主观、客观等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13]。1980年东、西部人均GDP分别为488.3元、274.3元,西部地区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6.17%,到1998年东、西部人均GDP分别为9364元、3838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44倍,西部仅为全国平均量的60%左右。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直接表现为人均收入上。以居民收入为例,1978~2000年,全国、东部、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6.8、20.4、12.3倍,西部地区增幅最低,东、西部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由1978年的1.3∶1.02扩大到2000年的2.1∶1;而城镇居民收入仅相当于东部的69.6%。从经济投资上讲,无论是国家投资、或是集体投资、个体投资、外商投资,西部地区远不如东部的经济投资,投资规模仅是东部地区的1/3。
2.3.2教育水平落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则成为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滞后的直接原因。2000年西部地区的人口的文盲率仍然很高[14],其中西藏自治区的文盲率高达32.5%,青海省的文盲率达到了18.03%,宁夏、甘肃、贵州、云南的文盲率也都在10%以上。6岁及6岁以上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仅占9.27%。高校在校学生的人数西部地区仅占0.16%。即使从事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也仅为3.05%。相对较低的人口素质阻碍了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3.3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经济带动作用不强产业化经营是一道分散农户小规模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民族药业、草原牧业,人文与景观旅游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大批富有潜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迅速成长,并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主导产业零散,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基地建设、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对农户生产经营的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产业服务不到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利益分配制和经营机制不健全使其无法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导致产业化经营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不能充分体现。
3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技术体系创建
3.1资源适度开发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
资源质量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适度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资源节约技术体系是实现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水资源是西部地区主要制约因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水为中心展开。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大等问题,特别是农业用水的具体问题。从节水原理、节水关键配套技术、成套节水技术的组装集成等全方位出发,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寻求多种农业节水技术的最优配置,形成一套节水栽培、灌溉、管理有机结合的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可以考虑:在灌区大力推广喷、微灌技术和田间地面灌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喷微灌设备的配套水平、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效率;在旱区着力发展和推广雨水汇集、存储与净化、高效利用三结合的集水农业技术,并把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实现水、肥、作物生长耦合。同时,建立和健全用水机制,完善水资源利用的投资体系、管理体系、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和服务体系,改革“福利性用水为主、商品性为辅”的用水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资源投资管理体系,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用水目标。
3.2土壤退化治理技术体系
土壤是满足人类享有充足食物和清洁环境的物质基础。土壤退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肥和重建退化土壤成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务之急的大事[15]。目前,退化土壤的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应该围绕培肥退化土壤为中心,将当今农业生产中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相互融合集成,在加强立法和执法强度及增加经济投入的同时,对已经无法利用的土地或具有退化趋势的土地,要大力营造防护林带,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防治风蚀和水蚀;对牧区的退化土壤,应合理控制载畜量,采取定期轮牧措施,防止过度放牧;对工矿退化土壤的治理应在开发建设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重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p#分页标题#e#
3.3.1特色农业产业西部地区地理地形复杂多样,土壤类型繁多,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发展特色农业十分有利[16]。但西部地区区位劣势和经济发展滞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突出地域特色,才能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目前,特色农业的发展,可按照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思路,依据市场需求规律,着力做好西部地区特色农业资源调查与合理布局及特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系统开展特色农业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特色农业无公害综合管理技术、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特色农业开发中的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建立富有西部特色的杂豆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优质瓜果生产基地、名优特林产品加工基地、名贵中药材生产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龙头企业,迅速形成以纺织品、果蔬制品、保健食品、清真肉制品等为名牌拳头产品特色加工产业,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3.3.2草产业草产业是关系西部地区草地资源能否开发和草业经济能否发展的关键[17]。鉴于目前西部地区草地畜牧业仍处在靠天养畜的阶段,内蒙古、青海等省宜凭借生产成本及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优势,依靠天然草原,兴办和组建草地畜牧加工企业,以牛羊肉及乳品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龙头,带动草业的发展。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原区在保持和发展传统草产品—紫花苜蓿等品种的基础上,选择既是市场急需又是自己优势的产品为发展目标,以“专业化、集团化企业+农户”的模式,着眼国际市场,促进饲草业的产业化,草坪业的发展则应跨殴打经营范围,走“科研机构+专业化公司”的道路,围绕草坪种子选育、生产、销售、草坪植建、草坪专业化管理等环节,加强草坪肥料、农药、草坪专用机械的开发研究,实现草原产业向产学研一体化方向转变。
3.3.3中药和民族药业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物宝库,也是我国民族药业的主要集中地[18]。中药产业和民族药业成为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以奇正藏药、青海三普药业、成都地奥集团、云南白云山集团为核心的西部现代中药产业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成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重要动力。今后,在努力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主动调整医药产业结构,依据国际管理,强化GMP、GSP和GAP管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GMP改造,并以新技术、新产品为基点,按GMP标准及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研究开发现代中药,集中力量提高现有品种质量和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并推出高、精、尖拳头产品。同时,完善用人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氛围,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以创办、兴办、承包、租赁等各种方式建立民营医药研究开发机构,投身于西部医药事业,为西部民族药业的发展建功立业。
3.3.4观光旅游业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一是面对国际大旅游公司的市场竞争,直接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二是市场秩序混乱,盲目竞争、恶性竞争现象此起彼伏。因此,必须从战略角度审慎研究探索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西部旅游的可持续性、均衡性和集中度,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西部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间及地区间优化配置。并以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为基础,扬长避短,积极创新,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突出西部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充分展示西部原始、神秘、浩瀚、雄浑的自然景观和粗犷、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底蕴,树立起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旅游形象特色,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并依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动向和旅游者需求趋向,着力开发“精品”和“绝品”,走出一条依托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品,依靠优势产品发展优势产业,进而带动西部经济的整体发展。